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章

    一发就是五十万,这倒也罢了,还十日内就出发。

    这简直是……胡来!

    他们却不知,小小朱已经慌了,本就缺乏安全感的他,在经历老将耿炳文惨败后,更是惊慌失措。

    一日不把燕王削了,他一日吃睡不香。

    朱允炆紧握拳头,暗道:“五十万大军,就是一点点啃,也能把小小的北平城啃破!”

    他充满信心,这次不会再有丝毫意外!

    但,李景隆就难办了,五十万呐,这可咋输啊!

    耿炳文要不是人缘好,非得落个抄家灭族不可,而人家只是十三万输了,自己可是五十万啊!

    五十万大军根本不用战术阵法,直接上去莽,也万没有输的可能。

    就算朱棣把居庸关变到北平城前,也万万挡不住,何况是破小的北平城呢?

    娘的,不带这样玩儿的啊!

    但不管如何,朱允炆已经下了死令,他也只能遵旨。

    更让李景隆奔溃的是,兵部超级配合,甚至连工部的人都出手帮忙,军需调度的那叫一个快。

    没办法,文臣把他当自己人了。

    朱允炆更是整日整日的催,搞的李景隆想懈怠都做不到。

    十日后,五十万大军整备完毕,大军出发这天,朱允炆为表重视,亲自送大军出京城,并为李景隆扶车、推车。

    堂堂天子,甘愿为李景隆当马夫。

    帝王对大将行捧毂推轮大礼,古今罕见。

    就是当初蓝玉征讨北元王庭,他也没享受过这待遇。

    李景隆不是一般的感动,那是相当感动,同时,他也很难受。

    ……

    征虏大将军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出发了,带着小小朱的全部希望出发了。

    九月初,李景隆抵达真定,与李青、耿炳文会师。

    李青二人都惊呆了,看着黑压压的五十万大军,一个劲儿地揉眼睛。

    “你们就是把眼珠子揉出来,五十万也还是五十万。”李景隆没好气道,“这可不是你们十三万号称三十万,真真的五十万,大炮都装备上了。”

    “卧槽了。”李青咽了咽唾沫,艰涩道,“皇上这也太迅速了吧?”

    耿炳文也是一脸难看,心道:燕王危矣!

    五十万攻北平,还有大炮,栓条狗都能赢。

    炳文叔叹了口气,问道:“贤侄,皇上如何安排我呀?”

    “皇上让你回去。”

    耿炳文点头,“走吧李青,咱们回去。“

    “你一个人回去。”李景隆道,“李兄是我的监军。”

    “啥?”

    一见分锅的没了,炳文叔坐不住了,“不带这样的啊,李青,你得跟老子回去。”

    对不起老耿,你一个人扛吧……李青神色一正,“我是监军!”

    “李青你大爷……!”耿炳文气得想打人。

    李景隆道:“炳文叔莫慌,朝堂上武将集体施压,皇上答应不治你罪,回去歇着便是。”

    “那没事儿了。”耿炳文变脸极快,立即一脸轻松,“好了,我的使命已达成,接下来就看你们表演了。”

    说罢,耿炳文叫上亲兵,直接撂了挑子,连城里的三万大军也不管了。

    他是轻松了,但李青、李景隆难办了。

    李青真想来一句:“战神,历史上你是咋让朱棣赢的?”

    毫无疑问,历史上的李景隆绝逼放水了,但他具体是咋放的,李青也不知道。

    更让李青难过的是,现在的李景隆也不知道。

    就北平城那样儿,哪里顶得住五十万大军,外加大炮轰啊!

    “李兄,这下怎么办?”李景隆脸色难看,“就是五十万个馒头,也得把燕王撑死;

    还有,这城里的三万如何处理?”

    李青也是一阵头大,想了想,道:“不能再多了,皇上让你领兵五十万,多一个都不要带,让他们原地驻扎便是。”

    “嗯,好。”

    李景隆点点头,“出发吧,皇上下了命令,十月必须抵达北平,并发起进攻,年前结束战斗;

    不管如何,咱们得如期抵达,至于能不能结束,就看天意了。”

    李青无奈点头,深感大势难违。

    他借耿炳文为老四放了水,但也给老四带来了麻烦,因为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小小朱会急眼!

    五十万大军,还有大炮辅助,莫说领军的是李景隆,就是三个搅屎棍来了,也不见得会输。

    攻防战若是再一波波的上,那就真是那别人当傻子了,根本就糊弄不过去。

    娘的,历史上李景隆是咋让朱棣赢的啊?

    第18章

    难道本帅不知兵吗?

    李青看着满面愁容的李景隆,倍感心累,尤其是李景隆不像耿炳文那般,在军中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别看他曹国公比长兴侯大一级,但见了老耿,也得一口一个‘炳文叔’,这就是影响力。

    五十万大军,李景隆根本就做不到像耿炳文那般,如臂使指。

    “战神……啊不,李老弟啊。”李青艰涩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军中认识你的不多,你装个病,暗中前去北平和燕王通个气。”李景隆沉吟道,“五十万大军打不赢,这是个技术活,他那边儿也得做足了准备。”

    李青点头,“那你可得看着点儿,别让人发现了。”

    “放心,这个我还是能做到的。”

    ……

    李青趁夜出发,日夜兼程,历时三日抵达北平。

    如今的北平一片萧索,显然,燕王已经完成了坚壁清野。

    北平城已经戒严,李青以投奔亲戚的名义,外加打点两贯钞,才得以进城。

    一进北平城,他就直奔燕王府,赶到的时候已是傍晚。

    徐妙云得知他到,亲自将他迎进了府。

    进了客堂,徐妙云才道,“李先生你怎么来了?”

    “燕王呢?”

    “有什么事儿跟我说也是一样的。”徐妙云道。

    我跟你有什么好说的啊……李青急道,“王妃快去把燕王请来,出大事了。”

    “出什么事儿了。”徐妙云见他一脸焦急,顿时也紧张起来,“殿下不在北平,他率大军去大宁营救宁王去了。”

    “哈?”

    李青大惊失色,颤声道,“北平现在有多少大军?”

    “不到两万。”

    “具体多少?”

    “一万三。”

    “……”李青讷讷无言,好半晌才道,“燕王什么时候能回来?”

    徐妙云想了想,道:“最快最快,也得到十一月份儿。”

    她是个聪明人,也没过多废话,直接道,“朝廷来了多少兵马?”

    李青颓然道:“五十万,还有大炮,最迟十月初开战!”

    “啊?”徐妙云俏脸刷的一变,随即气急败坏道,“建文真瞧得起我们啊,一个小小的北平城,竟出动了五十万大军!”

    她也慌了,这点儿时间根本不够往返,除非朱棣不要大军。

    可朱棣不要大军,回来也没什么意义。

    “不能让大军再慢些吗?”徐妙云问。

    李青苦笑:“五十万大军数日前就抵达了真定,这点距离走到十月份已经很慢了,不到千里的路程,再怎么走也走不了俩月;

    再者,皇上下了死令,十月必须攻城!”

    徐妙云脸都白了,内心暗暗计较一番,朝廷五十万大军,即便朱棣回来,也没有胜算啊!

    她颓然道,“让高炽他们去大宁吧,这里我来守。”

    李青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显然,徐妙云这是打算豁上命,换取朱棣生机了。

    “倒也不用那么悲观。”李青道,“我们会适当放水,你这边儿尽力而为,咱们争取拖到燕王回来,到时候,可转换的余地就大了。”

    “主帅是谁?”徐妙云问。

    “李景隆!”

    “是他?”徐妙云稍稍提起来点儿信心,旋即又摇摇头,“李景隆还不如炳文叔呢,他资历尚浅,根本控制不住大军,到时候一窝蜂的攻上来,如何守的?”

    李青有些生气,“要是你都没信心,我们不白忙活了吗?

    实在不行你们就投降吧,最多不过是削为庶民流放,皇上绝不会杀了你们。”

    徐妙云一滞,歉然道,“先生教训的是,我会坚守到底,与北平共存亡!”

    顿了顿,“不过,以防万一,还是麻烦先生一趟,把高炽他们送去大宁。”

    “我没空。”李青道,“我是大军的监军,能偷跑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得尽快赶回去。”

    这时,小胖三兄弟赶了过来,待了解事情经过后,也是一脸严峻。

    朱高炽道,“老二老三,你们去大宁找父王,我留下!”

    “就你这一身膘能干嘛?”朱高煦一瞪眼,“我留下。”

    “大哥善谋,二哥善战,你们都能帮上父王。”朱高燧道,“我最没用,我护着母妃。”

    徐妙云眼一瞪:“都别啰嗦了,你们都走。”

    “我不能走!”朱高炽认真道,“母妃,你觉得燕王妃和燕王世子,哪个更能稳定军心、民心?”

    他一字一顿道:“我姓朱!”

    徐妙云一呆,被好大儿说的无言以对。

    朱高炽又看向两个弟弟,淡淡道,“我乃家中长子,你俩就别往前顶了,父王大事若成,我便是太子,父王功败垂成,我首当其冲;

    有福我享大头,有难我当大头,你俩一边去!”

    哥俩面面相觑,无奈点头。

    李青叮嘱道,“五十万大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们抓紧时间准备,能加固城墙,就加固,十月初决战!”

    ……

    三日后,李青回到军营。

    李景隆问:“李兄,那边如何?”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李青脸色难看,“燕王不在,北平只有大军一万三。”

    “李兄,你是不是少加个零啊?”

    李青翻了个白眼,“都这会儿了,我哪有心思跟你开玩笑?”

    “娘的,这下可难办了。”李景隆有些气急败坏,骂道:“燕王瞎鸡儿跑个啥呀?”

    “他也是为了壮大军队。”李青苦笑,“只是没想到,皇上会这么急。”

    李景隆骂骂咧咧了一阵儿,随即走出帅营取了两坛酒来,“李兄,我心里闷得慌,咱们喝点儿。”

    “好。”李青点头,劝道,“你可不要自暴自弃啊!”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

    十月初,磨磨唧唧的五十万大军,终于兵临北平城下。

    大军分散开来,将北平城九门团团包围,而后等待作战指示。

    李景隆望了望初升的太阳,轻声道:“攻城。”

    两刻钟后,军令传达到位,五十万大军开始攻城。

    李青有些着急,轻声道:“老弟,这么搞,根本守不住。”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李景隆脸色不太好看,但语气坚定。

    李青不知道他的底气从何而来,但他只是个监军,作战过程中没有指挥权力。

    就是强行指挥,也没人听。

    “轰轰轰……!”

    大炮轰鸣声不绝于耳,尽管距离尚远,李青仍感到心惊胆战。

    这可不是居庸关啊,这种激烈的攻城,城门能坚持的住吗?

    果然,还不到两个时辰,传讯兵骑马来报:“大帅,都督瞿能与其二子,攻破张掖门,率千余骑兵入城。”

    李青心中一紧,大事去矣。

    却在此时,李景隆发出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很简单,却很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让他们回来,不得延误!”

    传讯兵都听傻了,讷讷道:“大帅,咱们破城了啊?”

    “听见了,让他们回来!”李景隆怒道,“燕王最是狡诈,如此轻易的破城,里面必有埋伏,再墨迹下去,他们有个损失,本帅剁了你的脑袋。”

    “是是是。”

    传讯兵一听要砍头,哪敢有丝毫怠慢,立即照做。

    小半时辰后,瞿能父子被李景隆硬生生叫了回来。

    与此同时,李景隆下达了第二道指令:“停止攻城,回来吃饭!”

    李青都惊呆了,他没想到,李景隆会用这种方法帮朱棣。

    真是……简单粗暴,且有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