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4章

    乱了,彻底乱了

    郭英很无奈,那边儿已经打起来了,他绝不能无动于衷。

    当此时也,郭英只需一句:“发起进攻。”便能迅速解决北军,但郭英显然不会那么做。

    可不动又不行,这把六十多岁的老头子难为坏了。

    但老将就是老将,只纠结一刻钟,便想到了解决之法。

    “全军绕后,与李帅前后夹击燕王。”

    老郭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便是传到朝廷也没人能说什么。

    只是他的这个绕路,绕的着实不近,离战场越来越远,整个就是把战场交给了朱棣和李景隆。

    李景隆很悲愤,乱战爆发,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不只是因为监军的缘故,各路将领他也管不住了。

    主要是郭英的到来,给所有大将都释放了一个信号。

    ——打,玩命打,干死朱棣!

    局势完全脱离了李景隆的掌控,恰在此时,左右翼同时受到北军攻击。

    演戏已然变成了生死存亡!

    李景隆倒不怪朱棣,因为他可以演,朱棣却不能演。

    说句不好听的,朱棣没资格演。

    此时的朝廷大军,可不是明后期的酒囊饭袋,南军人数众多,却并不是凑人数,几乎都算的上精兵。

    夜晚受到敌袭,让南军损失惨重,却也激起了他们的血性。

    北军欺人太甚!

    各路主将立即集结部众,奋死抵抗。

    这次,北军占尽先机,又是趁夜以骑兵从侧翼攻击,可谓是一路高歌,而南军损失虽大,但他们人多。

    所以总体下来,朱棣并不占上风,就这,还是郭英没加入战场的情况下。

    ……

    “报!”传讯兵灰头土脸地赶回帅营,“大帅,燕军冲着咱们中军来了。”

    不待李景隆说话,几个监军吓得跳脚,礼部侍郎颤声道:“挡住他们,快挡住他们……!”

    “方阵,快列方阵!”几人急吼吼的大叫。

    “都给老子住嘴!”李景隆烦躁道,“仗打起来,本帅有绝对的权威,谁再乱咋呼,老子剁了他。”

    礼部侍郎冷笑,“曹国公,皇上可是允了的,我们监军也有话语权,这不是你的一言堂!”

    李景隆的眼睛眯了眯,看着这位顶牛的侍郎,最终无奈答应。

    “列方阵~!”

    李景隆内心已经起了杀机,他明白不把这几个监军弄死,他根本控制不住大军。

    其实,他还是高估了自己,即便弄死几个监军,他也掌控不了了。

    因为大将们都以为要下狠手。

    而且,李景隆也不是郭英,现在大军各部遇袭,他们根本就没能力应对。

    乱了,彻底乱了。

    “杀……!”

    朱棣甩甩手中的大刀,继续冲杀,他进攻节点是后翼军,目的是将南军截断,使其不能首尾相应。

    他深刻明白,正面作战根本不可能取胜,唯有侧翼冲杀,打游击来消耗南军。

    朱棣的这一战术,非常奏效,给南军造成了很大损失。

    然而,他这边高歌猛进,丘福那边却出了事。

    三十万大军的中军,又岂是那么好冲破的,中军方阵一列,就极大阻碍了丘福的步伐。

    不久右翼南军来援,以雁形阵将他们合围。

    这倒不是李景隆的帅令,他也没有这么好的指挥水平,而是各主将对战争理解下的相互配合。

    丘福迫于无奈,只好不计伤亡的突围。

    朱棣得到消息,暗骂一声,立即率军前去接应。

    可他没想到的是,一场天大的危机正在等待着他。

    人的情绪在极端激动下,大脑根本无法冷静思考,朱棣接连几次攻击都是采用侧翼、后翼进攻,难道南军就不会有样学样?

    朱老六的进攻方式,很快被平老六学了去。

    平安带的人不多,只有万余骑,却结结实实抄了朱棣的后路。

    朱棣率精锐骑兵冲杀在前,但很快他就听到后面马蹄踏踏,乱做一团。

    诚然,骑兵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也有劣势,比如:冲杀起来难调头。

    朱棣的精锐部队,后背整个暴露在平安眼前,平老六哪里会客气,直接就是下死手。

    眼见局势越来越危急,朱棣也顾不上丘福了,连忙稍微改变进攻方向,从南军中军的薄弱处冲杀出去。

    “朱棣休走,敢与我决战吗?”

    平安的咆哮声隐约传来,恨的朱棣咬碎了牙。

    但他不敢丝毫逗留,一旦被平安咬住,大军扑上来,他绝逼饮恨西北。

    朱棣心都在滴血,这支骑兵都是精锐啊!

    他一路逃亡,根本不敢回头,也无法回头,被平安追得犹如丧家之犬,好几次都险些被箭矢射于马下。

    他连换三骑,最终来到了朱高煦的大营。

    朱高煦见老子差点儿丢了命,火气噌的一下就上来了,当即率领步卒以方阵姿态迎了上去。

    平安见朱棣扬长而去,大呼可惜,就差一点儿,他就能干掉朱棣了。

    干不死朱棣,他也没心思再战了,于是率骑兵匆匆赶回大本营。

    朱棣长长舒了口气,看着七零八落的骑兵队伍,他差点儿哭出来,精锐足足折了一半。

    可以说,这一番大战下来,他不仅没赚,反而赔了些。

    南军财大气粗损失的起,他可损失不起啊!

    这时,姚广孝听闻消息,匆匆赶来。

    “殿下,你没事儿吧?”

    朱棣仰脸望天,许久苦涩道,“本王…大势已去啊!”

    “哎?殿下切不可失了斗志啊!”

    朱棣苦笑,看着六十多岁的老和尚,依旧是那么淡定,依旧是那么信心满满,他都有些怀疑,这老和尚是不是有点儿毛病。

    嗯…指定是有点毛病。

    他无奈道,“大师不妨说说,我们翻盘的希望在哪儿?”

    道衍蹙眉想了想,道,“殿下,我们当务之急,是先撤到河坝后,而后以空城计吓唬南军。”

    “呵呵,天真!”

    “不,殿下你陷入误区了。”道衍严肃道,“撤退不止是为了保存实力,更重要的是让李景隆整顿军队。”

    道衍分析道,“乱局之下,李景隆根本控制不住军队,可若是两军阵前对垒,他这个主帅作用就大了;

    不管南军信不信,南军主帅信就够了。”

    朱棣茅塞顿开,惊喜道:“对啊,本王把这个给忘了。”

    “殿下可不止忘了这茬,还有呢。”

    “还有什么?”

    “武定侯郭英!”道衍目光灼灼,“他的那一队也有三十万人啊!”

    朱棣脸上的喜色顿时一僵,轻轻点头:“是啊,这次想扛过去,实在艰难。”

    “不,殿下又错了。”道衍道,“我们可以让南军自己乱起来。”

    朱棣人都听傻了,讷讷道,“是你傻了,还是我傻了?”

    道衍微微一笑,“贫僧这几天夜观天象,北平特有的沙尘暴就要刮过来了,到时候数十万大军的战场一片混乱,只要南军旗帜尽数折断,咱们大有可为。”

    “你太想当然了,沙尘暴根本刮不断旗杆,而且,沙尘一起,咱们也一样会视线受阻。”朱棣摇头。

    道衍笑道:“殿下你进入了误区,武定侯郭英,曹国公李景隆都是愿意帮助殿下的,不然,咱们也撑不到现在;

    郭英之所以不对咱们发难,就是在拖延时间,但咱们必须得给他们一个败的理由。”

    “比如呢?”

    “贫僧已经说过了,断旗。”道衍认真道,“沙尘暴一起,没有军旗、令旗、帅旗;无论是战阵还是军心,都是一落千丈,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

    朱棣拧着眉道,“本王觉着太儿戏了。”

    “儿戏?”道衍笑了,“五十万南军,却久攻不下只有一万三守军的北平城,不儿戏吗?

    十三万南军,对数万北军,失亡十万不儿戏吗?

    他们想帮殿下,但殿下得给他们一个帮你的借口!”

    道衍认真道,“若如贫僧预料的发展,白沟河之战过后,便可攻守易形,不再是朝廷平叛,而是燕王靖难。”

    他沧桑的眸子湛亮,“到时候,就换我们攻了。”

    见朱棣不语,道衍又道:“六十万南军,咱们根本打不过,一旦退回北平城,那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而且这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李景隆、郭英两路主帅,都愿意帮助我们,若错过这次,下次朝廷换将,可没他们这么好说话!

    一旦人家动真格的,咱们万万扛不住。”

    朱棣心动了,但仍有顾虑,“郭英是因为儿子被建文弄死了,这才答应帮我,目的也是为了报复建文,但我们本没有交情,我怕……”

    “那就给他来个交情。”道衍笑吟吟道,“比如结亲,承诺他日殿下入主大宝,让世子娶他孙女,这一来,他们郭家的地位将会更稳。”

    朱棣轻轻点头,“不过人选……”

    “我去。”道衍信心满满,“贫僧绝对不辱使命。”

    第24章

    风沙起,大事定

    一夜大战之后,双方都在集结各自军队,朱棣的速度要更快。

    主要是他比李景隆强太多了,而且他的军队也没有李景隆的多。

    道衍带着数十骑兵,找郭英大营。

    朱棣在大军撤回河坝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明目张胆的在河坝上排兵布阵,与此同时,派三宝去了李景隆帅营。

    ……

    帅营内,李景隆召集诸位大将,把战书交给他们一一查看。

    “大帅,打吧。”

    “打吧,大帅。”

    平安、瞿能等大将个个主战,但谨慎的李景隆却犹豫不决。

    尤其是平安,就差拽着李景隆下达帅令了。

    李景隆沉吟片刻,看向以礼部侍郎为首的几位监军,“监军,你们怎么看?”

    征虏大将军的突然客气,让几位监军有些受宠若惊,礼部侍郎清了清嗓子,“既然诸位将军态度一致,那就打吧!”

    “本帅倒有不同看法。”李景隆微微摇头。

    由于他的客气,礼部侍郎没有立即反对,而是问道,“什么看法?”

    李景隆也不搭理平安,开始给几位监军分析利弊。

    “几位监军,燕王几乎把山..西、河..北,收入囊中,手下的兵又岂会少了?

    还有,他们为何会选择在夜晚偷袭,而不是白天正面决战……”

    “因为他们正面打不过我们。”平安抢过话题,“大帅,局势如此明朗,您还犹豫什么呢?”

    李景隆狠狠瞪了眼抢戏的平安,依旧不搭理他,朝礼部侍郎道,“监军好好想想,若燕军真的正面打不过我们,又为何下这么急着跟我们下战书,求战呢?”

    “为…为什么啊?”礼部侍郎已经有些懵了。

    耍心眼、做文章,他是手拿把掐,但打仗,他是真的不在行。

    李景隆冷笑道,“定然是为了在武定侯那一路大军合围之前,先吃下我们,然后逐个击破。”

    “大帅!”平安实在听不下去,再次抢戏,“燕王根本没这个实力,两路大军,他一路都吃不下。”

    “平安你放肆!”李景隆勃然大怒,“本帅正在跟监军商讨战略,这里没你插话的份儿!”

    平安气得脸孔涨红,却无可奈何。

    他只是一个先锋官,的确没有资格干涉主帅部署。

    收拾完平安,李景隆再次朝几位监军道,“我们有六十万大军,不管燕王有何诡计,只要两路大军合围,不管怎么打,咱们都没有落败的可能;

    兵者,诡道也;燕王越是想战,咱们越不能让他得逞。”

    巴拉巴拉……

    末了,李景隆来了一句,“皇上给了监军参议军情之权,但同时也意味着,监军有担责的义务;

    诸位,你们也不想大军损失惨重,回去被皇上治罪吧?”

    礼部侍郎心中一凛,又琢磨了一下李景隆的话,大点其头,“大帅说的是啊,不管燕王有什么阴谋,只要咱们六十万大军合围,他必败无疑。”

    “下官附议,不能因为求胜心切,中了燕王的奸计。”

    “不错,焉知昨夜燕王不是示弱,好诱我军深入,大帅言之有理啊!”

    几位监军统一站队李景隆,气得平安火冒三丈,但他只是个先锋,根本拧不过李景隆这条大腿。

    其他主将脸色也不好看,他们不想被郭英那一路分走军功。

    “就这么定了。”李景隆威严道,“在武定侯没有合围之前,任何人不得妄动,违令者,军法从事!”

    他扫视一周,目光在平安身上多停了片刻,淡淡道:“为防止个别将领贪功冒进,所有人都把军令旗上缴,不得延误。”

    ……

    朱棣依旧在卖力的表演着,直到三宝回来,他才下了堤坝。

    “三宝,如何了?”

    “回殿下,李将军已经同意。”三宝回道,“毁坏旗杆的方法李将军都想好了,锯断旗杆七成,而后用旗帜末端遮住,即便遇到小风,甚至没风,大力挥舞之下,也是必断无疑。”

    “好!”朱棣精神大振。

    战场之上没了军令旗交流,数十万大军就成了无头苍蝇,届时便可任他纵横。

    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郭英那边了。

    好在,道衍并未让他多等,只两日光景便赶了回来,表示郭英已经答应,三日后进行合围,一切按计划行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