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却在这时,李青抢先开口,并说了句在场几人都摸不着头脑的话。“你就是马哈木之孙,脱欢之子绰罗斯·也先?”
被人直呼父亲,爷爷大名,也先胸中涌起一股怒气,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错!”
“你的兄弟之中,就你一个叫也先?”
也先不知李青何意,但他看得出来,这人在明军中的地位很高,轻轻点头。
李青见状,嘴角泛起一抹笑意,这下不会有错了。
都送上门来了,可得好好‘招待’……李青笑的更开心了。
不知怎的,也先看着眼角带着笑意的李青,心中直发毛,总觉得这人不怀好意,暗道:这厮该不会是好男风吧?
朱棣也诧异地瞥了李青一眼,不明白他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李青却道:“我大明最是好客,你既然来了,就别走……咳咳;
汉人有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求和之事大可从长计议。”
汉人的古话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吗……也先一脸懵,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那就是这个面具男,不是啥好人。
也先拱手道:“还请皇帝陛下早下决断,如今我们两军厮杀,岂不是让鞑靼坐收渔翁之利?”
他绕开李青,朝朱棣道,“皇帝陛下,鞑靼号称蒙古正统,在草原上的号召力无与伦比,若皇帝陛下答应瓦剌归附,瓦剌愿做大明鹰犬,看住这头恶狼。”
“鞑靼?”朱棣笑了,“朕刚从鞑靼那儿过来,放心,他们现在也不好过。”
也先心中一凛,旋即满脸苦涩。
果如父亲所言,鞑靼也没能逃脱大明的毒打,真是明军出征,路过的狗都得挨两巴掌……也先恨恨的想着,但仍不愿放弃。
“大明皇帝陛下,鞑靼的野心之大,势力之大,也远不是瓦剌能比拟的,我们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想的却是统一蒙古草原,而后挥师中原;
现如今,瓦剌式微,鞑靼尽管被明军勇士大败,但其势力依旧大的离谱,若是瓦剌折损严重,他们必定反过来吞噬瓦剌。”
也先诚恳道:“皇帝陛下,您也不想看到蒙古统一吧?
于大明而言,草原不断内斗,才有利于大明,不是吗?”
朱棣目光一凝,深深地望了眼这个少年,暗道:“这小狼崽子留不得。”
这边朱棣杀心已起,那边也先还在滔滔不绝,“皇帝陛下,我们瓦剌愿一直为大明守护草原,防止鞑靼做大……”
“嗯,说的好。”朱棣点头。
也先脸上刚涌起一抹喜色,接着就听到了令他毛骨悚然的话。
“拖下去剁了!”
“皇帝陛下乃九五之尊,怎能如此?”也先惊骇,“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两国?”朱棣杀机更浓,“一个小小的瓦剌,也敢跟大明平起平坐?”
也先连忙改口:“小臣失言,小臣向皇帝陛下赔罪。”
到底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生死关头,如何不怕。
害怕的同时,也大为恼火,大明的皇帝怎么如此没品?
“皇帝陛下,小臣还有话要说。”也先尽量拖延时间寻求生机,假惺惺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过,还望皇帝陛下让小臣死个明白,明军如何找上我们的?”
“那就让你死个明白。”朱棣笑了笑:“是鞑靼部降将提供的你们情报。”
“皇上,他们这是借刀杀人啊!”也先当即道,“兀良哈和鞑靼暧昧,若是瓦剌再遭受重创,那蒙古可真就要统一了。”
“兀良哈?”朱棣眉头一跳,尽管知道这崽子是在求活,却还是有些担忧。
想要把草原上的人杀光,这根本不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削弱他们,并让他们内耗,可若真把瓦剌打的太狠,草原上的平衡就打破了。
本来朱棣的设想是,主打鞑靼,次打瓦剌,兀良哈留着不动,让其为了生存,与瓦剌联手抵御鞑靼。
草原上三股势力相互牵制,呈三足鼎立之势,却又相互吞噬不了对方,这才是朱棣想看到的结果。
可要是兀良哈归附了鞑靼,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来人,去把鞑靼降将,那什么…贴木儿带来。”朱棣要问个明白。
也先稍稍松了口气,但仍不敢大意。
不多时,阿失贴木儿被侍卫带进营帐。
朱棣开门见山:“兀良哈可归附鞑靼了?”
“啊?这……”阿失贴木儿脸都白了,又看了一眼也先,明白秘密暴露了,于是纳头便拜,“皇帝陛下明察,我们也是被逼的啊,都是鞑靼……”
巴拉巴拉……
朱棣脸色难看起来,没想到这一问,竟问出个惊天大秘密出来,李青也不禁心中一沉。
娘的,打错人了。
“闭嘴!”朱棣打断阿失贴木儿的滔滔不绝,强压着怒火,咬牙道,“朕问,你答!”
平息了一下怒气,朱棣问:“那晚与明军作战的,都是兀良哈三部的人对吧?”
阿失贴木儿惴惴不安地点头,刚欲辩解,朱棣又问:“俘虏、牛羊、骆驼……也都是兀良哈三部的?”
“是…是的。”
闻言,朱棣脸色更是难看,“也就是说,那晚大战,鞑靼一点折损都没有了?”
“应该是有的。”阿失贴木儿硬着头皮道,“鞑靼两万余骑突围,怎么也得撂下数百人吧。”
“你……”朱棣气结。
李青开口道:“不对啊,你们兀良哈虽比不上鞑靼、瓦剌,但在草原上也算是大部落了,怎么就那么点儿牛羊、妇孺?”
“其他的都被鞑靼部抢走了。”阿失贴木儿哭诉道,“他们简直不是人……”
~
一刻钟后,李青总算是听明白了大概。
鞑靼假借和兀良哈联盟,诱骗了他们的族人,战士,牛羊等一切财产,然后将大本营转移他处,只有三万多人驻扎原地,等着大明来攻。
其目的就是,让大明帮他们消灭兀良哈精锐,然后彻底吞并兀良哈,借刀杀人,借机壮大。
不止如此,鞑靼还算到了大明打完他们,势必会打瓦剌,于是故意留了些活口,好让瓦剌也遭受大明重创,
又一次借刀杀人!
而且,鞑靼还算准了投降的兀良哈人,不敢自爆是兀良哈在和明军作战,只能以鞑靼人的身份投降,为了立功,还会送上瓦剌的情报……
李青总算是明白,为何先前那一仗,会那般不合常理。
敢情从头至尾,都是鞑靼设的局,更可怕的是,鞑靼在半年前就开始谋划了,甚至去年鞑靼寇边,就是在做铺垫。
这缜密的算计……李青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鞑靼大营在哪儿?”朱棣问。
“回皇帝陛下,小臣…真不知道。”阿失贴木儿摇头,“小臣只知道瓦剌营地所在,这还是阿鲁台告诉小臣的。”
“混账……!”朱棣暴怒,“自己族人去了哪儿你都不知道?”
“小臣……”阿失帖木儿讪讪道,“阿鲁台说,保密是为了族人的安全。”
朱棣震怒,当场就要宰了这厮,因为这货把他的部署整个都打乱了。
也先却是心中大喜,他明白,自己死不了了,而且,还有了谈判的资本。
“皇帝陛下,请饶恕这位可怜人吧。”也先恭敬道,“如今鞑靼势大,唯有瓦剌、兀良哈联手,才勉强能和鞑靼抗衡,
瓦剌会竭尽全力地帮助兀良哈,抢回他们的族人,削弱鞑靼势力,更好为大明抵抗鞑靼。”
明知瓦剌也不是好鸟,但朱棣不得不考虑这毛头小子的计策。
因为,蒙古统一是他万万不能容忍的。
朱棣不是瞻前顾后之人,当即道:“传令,停战!”
顿了顿,“都去帐外候着,等候差遣。”
众人行礼,退出营帐。
李青没走,因为朱棣给他使眼色了。
“皇上,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那小子说的不错,决不能让蒙古统一。”朱棣吁了口气,“这一次出征,虽然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草原上的势力,但也造成了不平衡,他娘的……”
李青更关心如何处置也先,瓦剌先后两次挨揍,如今实力已然大减,只要再灭了这个小崽子,他相信,未来不会再发生那样的惨案。
“皇上,那个后生留不得啊!”李青拱火,“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心机,不弄死他,未来他若成了瓦剌首领,定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朱棣深以为然,“不过……
不能光明正大的杀,如今鞑靼势大,瓦剌尚需安抚,你有没有办法,让他不明不白的死,且不会让人怀疑,是咱大明动的手?”
李青微微一笑:“有!”
第119章
喝酒喝死,可怨不着别人
朱瞻基火急火燎地进来,焦急道:“皇爷爷,再有大半时辰就能分割战场了,这个时候时不宜……”
见爷爷脸色阴沉,朱瞻基的咽下了后面的话,不解地望向李青。
李青简单解释了一下,朱瞻基神色也凝重起来。
“瓦剌战损如何?”朱棣问。
“目前至少斩敌六千余人,伤敌万余,瓦剌已伤了元气,甚至已经有了逃窜迹象。”朱瞻基道。
朱棣眼睛微眯,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沉吟片刻,道:“李青,你去走一趟,跟脱欢好好‘谈谈’。”
“臣遵旨。”李青拱了拱手,“那也先……?”
“杀还是要杀的。”朱棣定了调子,“还是那句话,人得死,但不要让人觉得是咱们弄死的。”
“明白!”李青点了点头,又问:“那兀良哈呢?”
朱棣思索片刻,道:“数千俘虏带回去也没多大用,而且那样的话,兀良哈也就完了,还是留在草原上吧!
有了火种,鞑靼部的那些兀良哈人,便不会轻易被融合,至少能让鞑靼内部不那么安稳。”
“皇爷爷高见。”朱瞻基叹服道。
朱棣心情很不好,也没理会孙子的马屁,“李青,朕给你五百精锐。”
“不用,五十人足矣。”李青笑道,“我大明军就在这儿,瓦剌刚被胖揍一顿,脱欢只要不想死,万不会对我动手,人越少,越能体现明军的自信,反而有助于谈判。”
“嗯…有道理。”朱棣沉吟少顷,“给你三天时间,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儿,不能在这儿干耗着。”
李青点头,他也想尽快回去,草原风景虽美,但终究没有家好。
……
营帐外。
绰罗斯·也先、阿失贴木儿,正在焦急等待着,小命还攥在明军手里,他们如何不急。
见李青出来,二人忙迎上前,“这位大人,皇帝陛下如何安排我们?”
李青笑了笑,看向阿失贴木儿,“你随这位小将军去带上你们族人,稍后随本官去瓦剌大营。”
阿失贴木儿愣了愣,旋即大喜,颠颠儿地跟着朱瞻基去了。
二人走后,也先笑问道:“皇帝陛下可是同意了小臣的建议?”
李青点头。
也先长舒一口气,这一刻,他紧张的心情彻底放松。
这下不仅可以减少瓦剌伤损,还能借助大明抵抗鞑靼侵扰,甚至借机做大。
年仅十四岁,就做能促成此等大事,日后瓦剌首领之位,非我莫属……也先内心激动。
年仅十四五岁,就如此妖孽,日后定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留他不得……李青心起杀机。
“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也先开始套近乎,他知道联盟洽谈,多半就是眼前这位明朝官员来进行,和他处好关系,回去后,才更能体现自己的能力。
“大明永青侯、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李青!”
也先心中一惊,无论是侯爵,还是尚书,都是身份极为显赫的存在,再加上一个太子太师衔,更是尊贵的无以复加。
他没想到这个戴面具的男子,来头竟然如此之大,神色更恭敬了几分。
要是他知道自己爷爷,就是死于我之手后,还会不会如此……李青心道:“算了,过不多久爷孙俩就会相遇。”
小半时辰后,朱瞻基领着阿失贴木儿,以及精挑细选的五十位骑兵精锐,赶了过来,“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李青点头,正欲出发,却被朱瞻基拉住。
“?”
朱瞻基拉着他走向一旁,小声道:“青伯,我也想去。”
“胡闹嘛不是?”李青没好气道,“你是未来的储君,怎能轻易犯险?”
“他们又不知道我的身份。”
“那也不成。”李青坚决反对。
不过被朱瞻基这么一说,李青还真觉着得带个秘书什么的,自己好歹也是侯爵兼尚书,那些士兵又大字不识几个……
“你把于谦给我找来。”李青道。
“……”朱瞻基摇头,“我不去。”
“不去是吧?成,我这就回去告诉皇上。”
“好好,我去还不成嘛,真是服了你了。”朱瞻基郁闷坏了。
……
两刻钟后,李青、于谦、也先,五十精锐铁骑,以及阿失贴木儿和他的族人,一起赶往瓦剌大营。
双方已经停战,只有少量士兵在阵前对峙,余者皆各自回到自己阵营,埋锅造饭,解决温饱。
李青并未对也先动手,若想不把祸水引到大明身上,只有让他死在自家阵营中。
为防意外,这一队人马特意绕了个远路,由也先打头阵,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赶到瓦剌大营时,已是傍晚时分。
经此一战,瓦剌的气焰几乎熄灭,明军彪悍的战力、恐怖的火炮,让他们再次明白,双方的差距之大,根本不是靠勇猛能够弥补的。
不少老将都忆起了忽兰忽失温那一战,对求和也不再排斥。
脱欢压力大减,他本来就不想打,只是碍于脸面,直接认怂会削弱他的威望,如今这种局面正是他想看到的。
瓦剌大营内,脱欢隆重接待李青,瓦剌各部大将,也一一上前行礼。
这些个桀骜不驯的汉子,此时异常温驯。
无论在什么时候,武力永远是解决问题最优选。
打服了,才能心平气和谈事情。
肥美的烤全羊,精酿的马奶酒……李青吃肉喝酒,跟在自己家一样,丝毫不见外。
于谦没多大胃口,他心里装着和谈事宜,而且马奶酒他也喝不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