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是是是,草民一定办到。”金元宝不傻,大致猜到李青所谓帮他办,是让他关门大吉。不过…他就赚个辛苦钱,大头都让宁王占了,他的损失不算太大,也不是不能接受。
对他来说,能活着,完完整整走出牢房,已是万幸之事。
金元宝十分痛快的答应,同时,心里也活泛起来:钦差总有走的一天,待他一走,我还能跟着宁王吃香喝辣,至于穿丝绸…娘的,出了这个门儿,老子打死不认。
“钦差老爷放心,草民五日内,必定规范好销售……渠道。”金元宝信誓旦旦的保证。
“嗯,那就好。”李青转而看向王远,“王知县,他的案子审完了吧?”
“审完……审什么?”王知县心中一突,悄咪咪将怀里的金元宝,往里面掖了掖。
“穿丝绸啊!”李青皱眉道,“供词还未整理出来吗?”
“啊?这……”王远讪讪道,“钦差大人恕罪,下官这几日满心满脑子都是大人您,就……”
“行了,赶紧审。”李青瞥了金元宝一眼,“想出去赶紧承认罪行,不然……哼哼。”
王远哪敢拒绝,忙不迭答应。
金元宝却是如丧考妣,哭求道:“大老爷,草民真是无心之举,以后再也不敢……”
“你配合,你无事,家里的瓷窑生意无事,不配合的话…也没必要存在了。”李青冷冷打断:“一句话,你让我好办,我让你好过,你不让我好办,那我全给你办了。”
庙堂之上,还讲究个守规矩,在规则中斗法,但一个个小小的窑老板,不值得李青如此。
李青直接不讲理。
对于这种奸商,这一招格外好使,金元宝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
商不与官斗的道理,谁都明白。
金元宝老老实实地招供、画押。
李青确实无误后,将罪证收入怀中:“去办吧,办得好,东西还你。”
“是,草民告退。”金元宝认命般的点点头,怏怏离去。
李青瞅了王远一眼,眸光幽冷:“再有贻误公务之举,你也别干了,回去种地去。”
王远心中一凛,颤声保证:“大人放心,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那样最好。”
……
钦差行院,李青找来小李子。
“公公,有件事需要你辛苦一趟。”
“侯爷请说。”
“监视金元宝,看看他都接触到了什么人,还有,要保证他的安全,以防被人灭口。”李青沉吟片刻,补充道:
“找功夫高强的番子做,尽量不要引起金元宝的警觉,还有,丝绸、香料、家具、胭脂水粉……这些店铺、作坊,也要密切关注,要查清楚他们的货都销往哪里去了。”
李青笑道:“本侯都这岁数了,已是进无可进,功劳什么的并不在乎。”
小李子拳头攥得紧紧的,脸孔涨红,“侯爷放心,咱家定不会让您失望。”
“嗯,去吧!”
目送小李子离去,李青陷入沉思:
既然宁王不愿妥协,那就只好将走私货物的所有源头,尽数掐断了……李青目光深邃:小十七啊小十七,你最好不要跟我硬刚。
虽然于谦并未说瓷器以外的走私商品,但李青知道,走私肯定不止瓷器,只是于谦可用的人手太少了,没查出来而已。
宁王究竟有多大手笔,还有待考证,不过……李青轻声道:“即便将来真开海了,也很有必要做出限制,尤其是对藩王这种既有钱,又有身份的皇族宗室,更是要严加管控;
不然,一旦让其成长为寡头,藩地可就成了藩国,到那时,汉之七国,晋之八王的戏码,必定上演。”
藩王成长起来,危害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于政权频繁更迭也不稀奇。
九五至尊的宝座,太具诱惑力了!
真若那样,将会改写大明乃至整个华夏的历史,后果之严重,将会超越历朝历代。
伐冰之家,不蓄牛羊!最好是你的心里话……李青有些头疼,如今的大明,可谓是一片生机勃勃,但内忧外患也不容小觑。
这是一系列改制带来的副作用!
李青现在多少有些理解,为何在古代很少有大的改革了。
一个改不好,就得出大事!
~
要做事虽多,但李青并不忙,身居上位者,要做的是统筹全局,发号施令,而不是去一线。
接下来的几日,李青没事儿就领着三女在县城闲逛。
暗中保护的东厂番子度日如年,叫苦不迭,真是服了这个老头子,都拄拐了,就不能消停点儿吗?
连续几日没有动静,李青本就多余的警惕放了下来,将这些人打发去鄂王、蜀王、岷王等南方藩王藩地,监视去了。
这次带了五百番子,于谦带走二百,小李子带走二百,就剩百来人。
李青也没奢望他们能查出什么东西,目的不过是给这些藩王敲个警钟。
朱棣也是这个意思:都老实点儿,朕都看着呢。
没有番子跟着,李青顿时自由多了,玩起来也更尽兴了。
又过了五日,小李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回来了。
“查到东西了?”李青明知故问。
“都查到了,”小李子喜滋滋地点头:“侯爷说的那些东西,几乎全都流去福.建建安、浙.江宁波,除了侯爷提到的,还有大量的佛经、春宫……”
李青听完,几乎可以确定,这些东西都走私出海了,而买国也必是日本无疑。
“侯爷,接下来怎么做?”小桂子问。
李青食指敲打桌面,“直接告诉那些个商铺,所有商品不得销往外省。”
“这…会不会不太好啊?”小李子有些迟疑。
第132章
剑走偏锋
李青诧异地望了眼小李子,有些怀疑小李子是不是收了人家好处,转念一想,又否决了这个猜测。
真收了好处,小李子定然不会事无巨细地告诉他,直接隐瞒岂不更好?
“哪里不好啊?”
“侯爷你想呀,一旦禁止货物流向外省,他们的生意定会很难做,没了生意,作坊做工的百姓就得下岗,没了活计,百姓日子肯定不好过。”小李子分析的头头是道,“咱们是来立功,做好事儿的,可不能让百姓受苦。”
李青都惊呆了,震惊之余,也颇为感慨。
谁说太监都残缺变态?
小太监也有大志向!
李青的声音温和几分,解释道:“你的担忧很有道理,可禁止走私,势必会影响作坊工人,这个没办法避免,不过影响倒也没你说的那么大。”
“再者,理论上来说,只在本省销售肯定会影响生意,可你别忘了,这些个货物并不是真销往了福.建、浙.江,而是出了海。”李青笑道,
“既然货物没落到福浙两省百姓手中,那禁止在外省销售又有何打紧呢?”
“这…咱家愚钝。”小李子有些不理解。
李青笑了笑,“直说了吧,即便只在本县销售,他们的生意也不会差了,因为有人不想让这些作坊的生意差,能懂吗?”
小李子咂吧咂吧嘴,突然惊叫道:“啊,我懂了,侯爷是要钓出背后大鱼!”
“嗯。”李青点头:“这事儿本侯就跟你一个人说了,莫要传出去。”
“侯爷放心。”小李子郑重点头,顿了一下,问道:“那我们现在要不要严密监视……买家?”
“暂时不用。”李青想了想,“去让东厂番子好好休息几日,然后暗中监视作坊的生产进度。”
“哦,咱家懂了。”小李子恍然大悟,“侯爷,这是要麻痹敌人,以防打草惊蛇。”
“哈哈哈……”李青莫名觉得这位本家有些可爱,“去办吧。”
“哎,咱家告退。”小李子迈着欢快的小碎步走了。
……
不知不觉,已是二月底。
这天,于谦的信送来,上面写了案件进度,还询问了如何处理那些走私的贼寇。
李青觉得那些人只是想多赚些钱,并未祸害百姓,没必要上纲上线的严惩。
但仅打一顿板子又不足以服众,左思右想,写下《徒半年》的惩罚方式。
消息送回建安,新上任的建安知县,暗地里气得直骂娘,无他,贼寇数量太大,县衙牢房装不下。
牢房里一下装得满满当当,忙得他焦头烂额。
最后在于谦的牵头下,那些多出来的贼寇,被均匀关在了隔壁两县大牢,于是乎,又有人暗地里骂李青了。
不过,李青压根听不见,即便听见了,他也不会在意。
不爽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
三月初。
局势终于有了进展,各大作坊的生产进度,在降缓十余日后,再度提了上来。
李青听闻后,立即让小李子暗中监视买家。
小李子不负重望,带着乔装打扮的番子,只用了两日光景,就锁定了买家。
“侯爷,要不要抓人?”小李子搓着手,有些迫不及待。
“查出来他们把货物弄哪儿去了吗?”李青问。
“呃…具体还没。”小李子有些尴尬,随即又道:“不过大致地方锁定了,可以确定没有被运出去,咱家也是怕惊着了他们,才……”
顿了一下,“咱家觉着,他们应该是听了风声,把货囤起来了,等咱们离开再走私出海。”
李青点头:“不错,多半就是这样。”
小李子被夸,干劲儿噌一下就上来了,“侯爷,那咱是不是得行动了?”
“嗯…先让兄弟们休息一下,我想好对策就行动。”李青道:“说说他们可能囤货的地方。”
“哎,好!”小李子点头,开始介绍。
…
“先生,要开始忙了吗?”三女在小李子走后,来到客堂。
李青点头:“事情有些多,在这儿浪费不少时间了,不能一直这么耗下去,今晚我亲自去看看,天一亮就回来。”
“先生要小心一点儿,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人家是藩王。”婉灵担忧道,“可别真把人逼急了呀。”
“想多了。”李青笑道,“除非宁王不想过了,否则,万不敢对我动手。”
朱权是个聪明人,知道轻重,动钦差这样的愚蠢行为,不会在发生在他身上。
是夜。
李青换上一身夜行衣,悄然出了钦差行院。
他没有骑马,只凭一双腿,按照小李子给的地址,硬生生跑了近二十余里,在一个小村的边缘处停下。
“汪、汪汪……”
一条狗叫了,很快引起连锁反应,零星的狗叫声,密集起来。
李青按兵不动,心里已经有了些谱。
这时代养狗的人家并不多,甚至称得上稀少,主要是生活条件不高,有钱还不如自己吃了呢,谁会舍得喂狗。
这个村,人均gdp不低啊!
过一会儿,狗叫声逐渐平息下来。
李青又等了一会儿,见无异常,这才开始行动。
夜色如墨,李青一身夜行衣,和夜色融为一体,他动作虽快,但脚下却十分轻盈,不曾发出丁点儿声音。
狗在夜里也是能看见东西的,李青不走寻常路,一路飞檐走壁,最后来到村上最大的大户人家前院……屋顶。
院里亮着微弱的烛光,隐约还有人说话,距离较远,加上声音不大,李青也听不太清。
几个闪转腾挪,李青距离目标更近了些。
“真不知老爷咋想的,这些东西就囤在这儿,也不能生钱,瓷器还好,但丝绸、家具都怕虫蚁鼠咬,尤其是香料…唉,真不想值夜班。”家丁甲唉声叹气。
家丁乙:“你懂什么,这些东西可是能卖大钱的。”
“呵,弄得跟卖的钱给你一样。”家丁甲鄙夷,“还不是熬夜又没钱,神气什么呀!”
家丁乙讪讪道:“这不是跟你说说嘛。”
“这有啥好说的,俺是买不起,但价钱还是知道的。”
“在大明的价钱你知道,在其他国家你知道?我给你说哈,这可值老鼻子钱了。”家丁乙兴致勃勃道,“随随便便一匹丝绸,出了海就是十几两银子,你是不知道这东西能卖多少钱。”
“出海卖十几两?”
“这还是少的呢。”
家丁甲顿时来了兴趣,“狗哥,你听谁说的啊,该不是诓我吧?”
“骗你是狗,我跟你说啊……”
李青听了一阵,基本确定这里就是走私的仓库,亦或是仓库之一。
又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出啥有用信息,两个家丁话题逐渐跑偏,最后聊到了老爷的十七房小妾。
又是屁股又是腰的,弄得跟睡过似的。
……
回到钦差行院,李青打定主意主动出手。
没时间一点一点调查了,福江浙还有倭寇要剿,不能一直在这儿浪费时间。
软的不行,那就只能来硬的!
次日一早,李青叫来隔壁的小李子,“去集结人手,准备行动。”
“咱家就等侯爷这话呢!”小李子精神大振。
“目标就在你提供的村子里,具体地点在村东头的大富绅家后院,你带番子直接抄了,不用顾忌。”李青一脸肃杀,“你换上宫中服饰,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番子不多了,于谦带走一批,监视藩王走了一批,李青自己也要带走一批。
最多给小李子百十号番子,真要是大地主发了狠,暗中鼓动家仆、村民,一口咬定番子是强盗,来个火并,打退番子再来个转移货物,那就闹了笑话。
这些富绅可不是省油的灯。
“侯爷放心。”小李子嘿嘿笑道:“咱家来之前就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回去让宫里的爷们儿都瞧瞧。”
爷们?
李青怔了一下,旋即会意,差点儿没笑出声,还好他经过训练,给忍住了,“好好干,回去本侯会如实上报你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