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0章

    李青笑眯眯地喝着酒,“事实就是如此。”

    “冒昧问一下,皇上为何会……”于谦忽的想到了什么,惊道:“莫非杨稷之事,是你……?”

    “是我。”李青点头:“好巧不巧赶上了,说起来,也是杨士奇点背。”

    于谦咂吧咂吧嘴,竟不知该如何评价。

    这李青真是天胡开局,称得上传奇!

    上一个这么传奇的也是李青,难道叫李青有加成不成……于谦挠了挠头,干脆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求证道:“此言当真?”

    李青点头,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我现在是皇上的先生老师。”

    于谦:(⊙o⊙)…

    他就是李青,绝对是……于谦无比笃定,只是他还想不明白,李青为什么容颜不老。

    这个太魔幻了,对于突破认知的事,饶是于谦再如何聪明,也想不明白。

    于谦摇了摇因过度加载,而发胀的脑袋,笑道:“既然皇上叫李都给事中先生,那于谦也称你李先生吧。”

    顿了顿,满含深意道:“李先生真不识永青侯?”

    “没见过,但听说过。”李青说。

    于谦不再追问,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只要确定眼前李青身份就足够了。

    他不想表明身份,肯定是有苦衷,我一如往常便可……于谦举杯笑道:“请李先生满饮此杯。”

    他好久没这么笑过了,笑得踏实,发自内心的欢喜。

    有这位大佬在,他对朝局充满信心。

    “叮啷~”

    酒杯碰了下,二人一饮而尽,李青拿起筷子,“吃菜吃菜。”

    “哎,好。”

    ……

    次日。

    朱祁镇欢欢喜喜地上朝,却不见李青身影,瞅了几圈也没看到李青。

    他怎么没来上朝,是生病了吗?

    小皇帝有些担心。

    他不知道的是,李青就是单纯的睡过头了。

    一觉醒来,天都大亮了,还上个屁的朝啊。

    “下次注意。”李青自语,起床洗漱了下,吃了些东西便去了兵部。

    现在他是兵部的都给事中,除了可以入殿上朝之外,还可以了解军备事务,以及边外局势。

    同样是正七品,博士和都给事中,可不同日而语。

    朱祁镇下了朝,特意吩咐小黄门去看看李青,还做了赏赐。

    二十两银子,一匹丝绸,赏赐不算重,但心意满满。

    于是,第二日,李青便早早起床上了朝。

    不过,也只是入殿上朝,在此期间,一言不发,如泥雕木塑。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朝堂派系还没摸透之前,他不想出头。

    …

    眨眼,月余过去。

    杨稷被羁押进京,王振雄赳赳气昂昂,这次他事办得很漂亮,人证、物证俱在,圆满完成任务。

    更让他欣喜的是,杨稷是个草包,一听说老子不行了,立马痛哭流涕地全招了。

    他都没用刑。

    经此一事后,皇上肯定会不计前嫌……王振很开心。

    ~

    杨府。

    杨士奇听说儿子已经进京,知道自己的‘病’该痊愈了,于是取出官服换上,准备在今日午朝请辞。

    儿子不过是个小人物,根本入不了于谦等人的眼,杨士奇相信,只要自己上道儿,儿子绝不会有事。

    “唉…多年的宦海生涯,以这种方式落幕,实在是一大憾事。”杨士奇满心遗憾。

    这时,管家进来,“老爷,杨溥大学士来访。”

    “如今,也就他念旧情了。”杨士奇心中一暖,“请他…不,我去迎他。”

    “士奇兄。”

    “呵呵…弘济兄,快里请。”

    两人走进客堂,客气寒暄,眼中皆有不舍。

    同僚数十载,今日过后,两人将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几乎不会再有交集。

    “士奇兄,往后可要保重,待我致仕还乡后,还要找你喝酒呢。”杨溥说。

    “哈哈…好啊!”杨士奇笑道,“那我可得多活几年。”

    杨溥见他看得很开,便也放下心来,“对了士奇兄,最近朝堂来了个新人,我总觉着很熟悉。”

    “任何官职啊?”

    “兵部都给事中。”

    杨士奇嗤笑道:“一个给事中有什么可在意的,你什么时候这么……”

    “李青。”

    “啥?”杨士奇笑声戛然而止,豁地起身,惊诧道:“他回来啦?不对呀,他应该都八十了,可谓是功德圆满,干嘛趟这浑水?”

    “我是说那个都给事中叫李青。”杨溥说道。

    “……服了你了。”杨士奇重新坐回椅上,无语道:“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叫李青的多了去了,谁规定只能他永青侯叫李青啊?”

    杨溥苦笑:“这个李青也不简单啊!”

    “哦?”杨士奇身子前倾,“怎么说?”

    “此人被人举荐入朝,初为太常寺博士,短短几日便摇身一变改任兵部都给事中,获得入殿上朝资格。”杨溥蹙眉,“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他现在成了帝师。”

    杨士奇闻言,眉头也不由蹙了起来,“难怪你说他熟悉,这李青和那李青的路子,出奇的像啊!”

    顿了顿,问:“应该是于谦运作的吧?”

    “是金陵那边儿的人,具体是谁还没查出来。”杨溥道,“我认为不是于谦,若是他,绝不会让这李青喧宾夺主;

    皇上对他的信任,犹胜于谦三分。”

    “金陵那边儿……”杨士奇叹道:“这么说来…更复杂了,此人如何?”

    “倒也老实,无逾矩之举。”

    “皇上如此重视,他还这么老实,这才是不老实啊!”杨士奇苦笑,“你留意一下,能争取尽量争取,不能争取也别与其交恶。

    弘济啊,你的路还长,可别像我这样。”

    杨溥吁了口气,认真道:“我明白。”

    “对了,我们对一下细节,待会儿到了朝堂,好保下杨稷。”

    杨士奇感动莫名,起身长长一揖,“多谢了。”

    “多年的同僚好友,应该的。”杨溥扶起他。

    …

    “哗啦……!”

    镣铐尽除,杨稷却无半点儿喜色,都快吓尿了。

    事到如今,他哪里还不明白,父亲大势已去,而他…前路渺茫!

    王振阴恻恻的笑道:“别愣着了,走吧。”

    杨稷打了个哆嗦,颤声道:“公公,我家有钱,有很多钱,只要你能救我,多少钱我都出得起。”

    “放肆!咱家岂会贪污受贿?”王振脸色一变,冷哼道:“公然行贿,罪加一等,待会儿去了朝堂,咱家定要如实禀明皇上,要你好看。”

    杨稷一呆,弱弱道:“公公,家父杨士奇……”

    “还杨士奇呢?”王振冷笑打断:“杨士奇要是能救你,也不会朝会都不敢上了,嘿嘿……”

    说着,一脚踹在杨稷屁股上,“麻溜点儿,别逼咱家动粗。”

    第12章

    不杀杨稷,天理不容

    杨溥拍了拍杨士奇的肩:“放心吧,怎么说你也是三朝重臣,皇上并非少不经事,不会做绝。”

    杨士奇点点头,挤出一个微笑,“快到午朝时间了,我们走吧!”

    …

    宫门口。

    杨士奇下了轿子,刚好和掐着点儿来上朝的李青打个照面。

    “李…李青?”杨士奇震惊了,这不就是李青吗?

    杨溥是建文二年的进士,高中后就去翰林院做编修去了,前期根本没接触政治;

    杨士奇则不同,他走的是方孝孺的路子,虽然没有文凭,却早早接触了政治,早在建文元年就见过李青。

    那时的李青就只留了胡子,简单做了两道皱纹,还没开始正式做伪装,更没有戴面具。

    杨士奇一眼就认出,这厮就是李青。

    但很快,他又推翻了自己想法,没有人不会老,眼前这人可比建文元年时李青,还要年轻的多,绝不可能是一个人。

    李青瞥了杨士奇一眼,拱手笑道:“这位就是杨尚书吧?久仰久仰……!”

    杨士奇心中升起一抹尴尬,毕竟这兵部尚书之职,他是从李青手里捡的,李青要是不下野,哪有他什么事儿啊。

    转念又释然了,只是名字一样,长得极像而已,都不是同一个人,没什么好尴尬的。

    “客气了。”杨士奇笑了笑,算是回礼。

    待李青先一步进宫,他这才低声道:“弘济,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李青?”

    “嗯,怎么了?”

    “你不觉得…他和那个李青非常像吗?”杨士奇问。

    “是有些像,但也没有非常吧?”杨溥纳闷儿道。

    杨士奇摇头道:“那是因为你没接触过更早时期的李青,当年的永青侯,几乎就长他这样。”

    “难道……”杨溥讶然道:“你是说,这李青是那李青的儿子?

    这不对呀,李青可没留子嗣,再说了,哪有儿子跟老子同名的啊!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杨士奇无语,但他也解释不清,苦笑道:“算了,去上朝吧,这个李青你多留意下。”

    杨溥点点头。

    ~

    奉天殿。

    群臣见杨士奇重返朝堂,便知今日必定有大事发生。

    不多时,朱祁镇踏入大殿,君臣之礼过后,群臣回班站好。

    朱祁镇瞥了站班太监一眼,后者会意,尖声唱道:“宣犯人杨稷上殿。”

    “刷——!”

    所有人都是脸色大变,杨士奇更是眼前一黑,若非杨溥扶他一把,非晕倒不可。

    杨稷犯的罪大,很大,但再大也不至于让一个罪犯上朝堂啊!

    这下,杨士奇也没有把握能救下儿子了。

    小皇帝还是太年轻气盛,根本不按规矩来……杨士奇心中有气,却不敢发作。

    儿子的命还在人手里捏着呢,他哪里敢炸刺儿。

    少顷,杨稷被王振以及另一个太监拖了进来,杨稷已经吓得走不成了。

    “噗通——!”

    两人一松手,失去支撑的杨稷重重摔到在地,瘫在地上双目无神。

    朝堂上尽是人精,哪里看不出来,小皇帝摆明要撕破脸了。

    杨士奇年事已高,即便万幸度过这次危机,也没几年政治生涯了,还不如尽早割肉。

    郭琎第一个站出来,痛斥杨稷:“大胆杨稷,见了皇上竟敢不行礼。”

    朱祁镇瞥了郭琎一眼,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子厌恶:这样的墙头草岂可重用,看来这吏部天官得换人了!

    郭琎却以为马屁拍对了,立即就要再添把火。

    这时,杨溥站了出来,拱手道:“皇上,嫌犯杨稷应有三法司会审,哪有皇帝断案的道理?”

    “杨大学士有所不知,案子已经审过了,杨稷害命三十余起,强抢民女,掘人坟墓…其罪行之多,令人发指,他本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王振从怀里取出供词,“杨大学士可要一观?”

    杨溥一滞,不再言语。

    杨士奇此时已经明白,这小皇帝就是要当众羞辱他,以达到立威目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小皇帝初掌大权,就烧到了他这第一权臣身上,杨士奇除了愤怒,就是苦涩了。

    这时,杨稷总算是回过了神,忙不迭地磕头:“皇上饶命,饶命啊,小人再也不敢了……!”

    朱祁镇冷冷的望着他,不发一言。

    他对杨士奇的怨气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恨屋及乌,连带着对这个杨稷也恨到极点。

    杨稷见小皇帝沉默不语,杀气腾腾,不禁肝胆欲裂,“爹,救救我,我不想死啊爹,你快救救我啊!”

    过度的恐惧,导致他声音都变了形,满脸的鼻涕眼泪,看起来好不狼狈。

    这就是第一权臣教出来的儿子吗?百官不禁露出鄙夷之色。

    杨士奇老脸一阵青红,数十年的英明被儿子这么一闹,真是连遮羞布也不剩了。

    “够了!”杨士奇断喝,跨前一步拜道:“子不教,父之过,杨稷犯下如此大罪,臣这个做父亲的难辞其咎,臣愿与杨稷同罪。”

    这一番话说得漂亮,但其目的还是为儿子求情。

    朱祁镇听出话中意味,淡淡道:“杨稷是杨稷,杨卿是杨卿,岂可混为一谈?”

    “皇上英明。”郭琎捧哏,他已打定主意,无脑站小皇帝。

    显然,杨士奇是干不下去了,现在讨好了小皇帝,那杨士奇离去后的权力空白,非他这个吏部天官莫属。

    他打得一手好算盘,但打同样算盘的可只不他一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