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6章

    巴拉巴拉……吉祥话说个不停。

    李青知道这人意图,他在官场混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这其中不成文的规定。

    传旨太监回去后是要复旨的,所以正常来说,谁也不愿得罪这类群体。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都明白,这也是所谓‘潜规则’的由来。

    李青也不想免俗,当下取出一锭五两重金元宝,丢给小太监,“公公辛苦,一点心意。”

    “哎呦呦……”小太监连忙接过,一张脸笑成了菊花,他属实没想到李青会这么大方。

    五两黄金啊,他进宫到现在,都没攒下这么厚的家底儿。

    “这可太不好意思了。”小太监宝贝似的塞进怀中,嘴巴跟机关枪一样,得比得个不停。

    一副要让李青‘值回票价’的架势,吵得李青脑仁疼。

    小太监走后,李青在家看了会儿书,觉得无聊,便带上一匹丝绸去了城里。

    自从再来京师后,他还没好好逛过京城呢。

    ~

    大街上,李青欣然打量着如今的京城。

    十余年的光景,京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铺子一家挨着一家,热闹的不行。

    李青去裁缝铺预定了好几身衣服,又去饭馆儿搓了一顿,最后在马市买一头小毛驴,骑着它四处逛。

    不知不觉,已临近傍晚,李青正准备打道回府,却意外发现一座特别的酒楼。

    名曰:《怡情楼》。

    牌匾两侧挂着大红灯笼,二楼阁台站着四位莺莺燕燕的妙龄女子,虽没有刻意摆弄腰肢,却给人一种不太正经的感觉。

    青楼?

    李青皱眉,自语道:“这么快就死灰复燃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合理,连大明祖制都能更改,何况是存在了两千余年的妓院。

    李青靠近了些。

    小厮见他似有‘玩玩’之意,连忙上前,谄笑道:“客官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啊?”

    “这…怎么说?”

    “客官是第一次来吧?”小厮挤眉弄眼道,“打尖儿就是玩会儿就走,住店就是包夜。”

    李青失笑:“打尖儿。”

    “得嘞,客官里面请。”小厮扬声喊道,“打尖儿一位。”

    李青将小毛驴交给他,问:“你们这酒楼生意貌似不太好啊?”

    “客官这你就错了,这还没到点儿呢。”小厮接过缰绳,解释道,“等到天黑,人就上来了,达官贵人都是俺们这儿的常客呢。”

    “这样啊。”李青点点头,迈步往里走。

    小厮拽着毛驴赶往一旁马厩,嘴上嘟囔着:“看着人模人样的,怎么骑头驴啊?”

    怡情楼外面中规中矩,里面却十分精致,地板都是红木制成,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令人想入非非。

    一姿容上乘的女子迎上来,亲热道:“客官几楼啊?”

    “最好雅间儿,最好的姑娘,最好的酒菜。”李青十分阔气,“钱不是问题!”

    说着,拿出两大锭金元宝,“安排!”

    女子见钱眼开,两眼直冒光,拉着李青胳膊贴上来,“客官随奴家来。”

    李青对此场面也算是轻车熟路,该揩的油一点儿也没落下,跟着女子上了三楼雅间。

    “客官稍等,奴家再去唤几个姐妹来。”

    “好饭不怕晚,你慢慢准备,本公子不差钱儿。要好的。”李青甩手就是一锭金元宝。

    “哎,好~”女子喜得心花怒放,抛了个媚眼儿,扭着腰肢去了。

    李青在靠窗位置坐下,打开窗户,楼下大厅场景尽收眼底。

    “让我看看都有谁?”李青饶有兴趣的观察着。

    随着时间推移,生意果然越来越好,由于经济繁荣,京师吸引了不少有钱人来投资,这也进一步带动了经济发展,进来的人还真是如小厮说的那般,大多非富即贵。

    渐渐地,后院的莺莺燕燕,越来越多来到大堂揽客,俨然如当初在金陵时的醉仙楼。

    李青暗叹:这青楼估摸着是禁不了了,至少做不到全面禁止;

    人之本性啊!

    突然,李青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瞧,不由脸色古怪起来。

    竟是堂堂吏部天官,郭琎。

    尽管他一把扇子遮遮掩掩,李青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嘶~这老头儿都七十一了,还嫖得动?”李青想起之前这厮信誓旦旦的说,他身体好着呢,一顿能吃三碗饭。

    当时,只当他是怕被裁员,现在看,人家说的实话。

    这身体状态…确实挺好。

    称得上老当益壮!

    接着,李青又瞧见了户部侍郎王佐,工部尚书王卺,刑部侍郎王质,清一色的老头子,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不低于六十。

    李青啧啧称奇:这群人的身体素质可以啊!

    这时,之前那女子提着食盒走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姿容不俗的貌美女子。

    女子笑道:“公子没久等吧?”

    “无妨。”李青收回眼神,打量了她们一眼,“都会什么啊?”

    女子讨好道:“奴家姐妹吹拉弹唱跳,样样精通呢。”

    李青一指另外两个女子,“你弹琴,你跳舞。”

    接着,又对女子说:“你,过来陪我喝酒。”

    少顷,

    琴动舞起。

    李青听琴赏舞,嘴巴一张,美酒就送了上来,再一张,又是一筷子好菜,纵享顶级士大夫的奢靡生活。

    “姑娘,我方才看到你们这儿上岁数的顾客可不少。”李青把玩着绵软,问:“他们来这儿,是整荤的,还是素的?”

    他对这个很好奇。

    “自然是荤的呀。”女子嘤咛着说,“来这儿的人,又有谁会只喝酒啊?”

    “他们都那岁数了,还整荤的?”李青不解,“牙口扛得住?”

    “有药呀,”女子琼鼻轻哼,“一颗药下肚,枯木也能逢春,保证回到年轻小伙儿一十八。”

    她媚笑道,“公子如此年纪,当然是用不上了,不过奴家这儿倒是有助兴的,公子……?”

    “我就算了。”

    李青摇头失笑,又把玩片刻,收回手道:“来你们这儿的官老爷多吗?”

    女子见他突然正经起来,心顿时空落落的,拉起他的手重新放上去,这才眯着眸子说:“谁知道呢,我们只管陪客人开心,不过问人家身份的,毕竟…有些人忌讳这个。”

    “这样啊。”

    李青点头,抽回手道:“你也去舞一段儿。”

    “公子……”女子轻咬红唇,楚楚可怜的暗示李青办正事,“春宵一刻,公子岂能如此浪费?”

    好不容易遇上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多金公子哥儿,她想尝尝滋味儿。

    李青不为所动,“去跳,有赏。”

    “……好吧。”

    …

    半个时辰后,李青毅然决然地拒绝了留宿邀请,跟个负心汉似的离开怡情楼。

    骑上他新买的小毛驴儿,往家赶去。

    毛驴也就半岁多的样子,驮着李青有些吃力,走一会儿,停一会儿,等到家天都黑透了。

    李青将毛驴拴在小院,又打水洗漱了下,舒服地躺回床上。

    月光透过窗户流淌进来,寂静的夜时不时有毛驴儿叫声,略有些吵闹,却也不再那么孤寂。

    李青自语道:“本来还愁整治郭琎这些人没借口,现在倒好,他们直接送上门来了,这一来,就好拿捏他们了。”

    当初朱瞻基可是明令禁止官员嫖妓的,如今这些人公然嫖妓,只此一条,便能革他们的职。

    逛个街,还逛出了意外收获,可还行?

    “老郭啊老郭,我这是在救你啊!”李青坏笑道,“就你这岁数,如此放纵下去,非死女人肚皮上不可。”

    第36章

    朱祁镇:藩属国怎么不来朝贡?

    次日。

    李青早早就起了床,小皇帝刚赏了金子,态度还是要拿出来的,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清晨的水格外凉,扑在脸上令人精神抖擞,李青丝瓜瓤子蘸上盐,一边清洁牙齿,一边走到小毛驴跟前,打量着它。

    毛驴还小,充其量也就小牛犊那么大,不过皮毛极好,一看就忍不住想起一种滋补品,阿胶。

    它轻轻打着鼻鼾,时不时地叫上一声,“嗯~啊~”

    只是叫的有气无力。

    李青瞧着得趣儿,恶趣味儿上头,蹲在它旁边,学着它伸长脖子,“嗯~啊~”

    他这一学,毛驴瞬间上头,鼻息顿时加重,叫声陡然增大,“嗯~啊~”

    李青:“嗯~啊~”

    就这样,一人一驴比着赛似的叫了起来。

    小毛驴越叫越上头,渐渐地,李青开始不敌,最终败下阵来。

    漱了漱口,李青自嘲道:“李青啊李青,你可真行,竟跟驴杠上了,不知道有个词语叫犟驴吗?”

    小毛驴又叫了一会儿,似是觉得没有挑战性,便安静下来,有气无力地喘着气,蔫不拉几的。

    李青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驴兄,你是不是饿了?”

    小毛驴好像是听懂了,毛茸茸的大眼睛望着他,似是在说:你说呢?

    “呃呵呵……莫怪,莫怪。”李青讪讪道,“我没养过畜生,给忘了。”

    小毛驴:……

    “再忍忍,我下了朝就去买些草料回来。”李青拍拍毛驴的头,大笑着离开,留小毛驴在风中凌乱。

    …

    李青前脚入朝堂,后脚朱祁镇就到了,时间拿捏的可谓是妙到毫巅。

    接下来,群臣行礼,起身,汇报工作。

    小朱老板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时而赞许,时而驳斥……

    这就是李青不想上朝的原因,太枯燥了,远不如在家躺尸来的舒服,当然,若是不扣俸禄就更好了。

    无奈,大明公司的老板心都黑。

    大半时辰后,下朝时间来临,朱祁镇朝礼部尚书胡濙问道:“大明的藩属国今年怎么没来朝贡啊?”

    胡濙有些纳闷儿,拱手道:“皇上,藩属国去年已经来朝贡了啊?”

    “去年来了,今年就不能来了吗?”朱祁镇不喜。

    胡濙莫名其妙,同时也有些委屈,“皇上,永乐朝规定,藩属国朝贡三年一次,不可太过频繁。”

    朱祁镇脸色一僵,隐隐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个规定,自觉丢了脸面,却又不好否定太爷爷的政策,只好悻悻挽尊:“这是谁提的建议?”

    胡濙认真想了想,回道:“是昔年永青侯提的,本来藩属国是要每年来朝贡的,但永青侯却上奏太宗皇帝,说藩属国此举是在薅大明羊毛,于是就改成了三年一朝贡。”

    “永青侯?”

    朱祁镇自然知道有这么号人,毕竟昔年李青那么有名,他如何不知?

    李青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

    你们说永青侯,关我李青什么事?

    朱祁镇突然对传说中的永青侯来了兴趣儿,问:“诸位爱卿,谁知道永青侯的近况?”

    群臣面面相觑,最后于谦站了出来,“回皇上,永青侯宣德二年就致仕还乡了,宣德七年他离开了金陵,从此了无音讯。”

    杨溥出班道:“永青侯道士出身,最后应该是回归到了最初,至于现在……他比臣的年纪还大上许多,怕是已经故去了。”

    尽管昔年阵营不同,但他心里对李青还是很推崇的。

    看不惯李青的很多,但昧着良心说他坏话的人却很少,尤其是李青下野后。

    对于没有政治分歧的人,文官大多还是比较大度的,何况,李青的功绩赫赫,他们想无脑黑也做不到。

    只能刻意的淡化他。

    “那真是太遗憾了。”朱祁镇简单表示了一下,对大明功臣离去的遗憾,而后道,“胡爱卿拟道让各藩属国来朝贡的诏书送来。”

    这种下放到藩属国的诏书必须要考究,朱祁镇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还不太够,便让胡濙来拟草。

    其实皇帝的圣旨,大多时候都是让人代写的,他本人就盖了个印章而已。

    一般的流程是翰林院起草,皇帝确认,礼部核实、颁发。

    但正统朝这些年来,三杨主持的内阁空前强大,翰林院已经沦为附庸,基本起草都是内阁来办的。

    朱祁镇让礼部来起草诏书,也是在有意打压内阁。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脸色不好看,但六部却是暗喜,部阁之争持续了这么久,终于轮到他们发威了。

    胡濙拱手道:“臣遵旨。”

    “嗯,散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行礼。

    谁也没多想,都以为小皇帝这是少年意气,想逞威风而已。

    年轻人嘛,总是爱出风头。

    ~

    李青故意放慢了步子,果然,很快就被站班太监叫住了。

    “李先生,皇上让你去乾清宫见驾。”

    “嗯,好。”李青点头,心中吐糟:每次都要加班,加班费却只字不提,万恶的资本家。

    来到乾清宫。

    朱祁镇笑脸相迎,龙井茶已备好,这态度让李青郁闷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