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4章

    这便是皇权魅力所在!

    朱祁钰心中升腾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气,今日的他,要说‘不’了。

    “众卿平身!”

    “谢皇上。”群臣起身,按班站好。

    朱祁钰清了清嗓子,道:“前段时间鞑靼大军压境,我大明上下一心,共同御敌于国门之外;诸卿皆有功劳,如今将士们基本都得到了奖赏、抚恤;

    然,还有很一些人都还没得到应有的赏赐。”

    群臣一滞,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李青暗暗撇嘴:搞得跟你们击退鞑靼似的,打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害怕,分功劳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热忱。

    瞥了眼武将的那一边,见石亨、石彪叔侄也在,李青稍稍舒服了些,看来朱祁钰的确听进去了他的意见,要重用武将了。

    虽不知自己走后,朱祁钰和于谦聊了什么,但现在看,基本没什么出入。

    “杨洪听封!”

    “臣在。”杨洪出班,跨前几步拜倒。

    朱祁钰道:“京师保卫战,杨卿居功甚伟,赐昌平侯,任京营总兵官。”

    “臣……”杨洪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强抑住激荡的情绪,恭声道,“谢皇上隆恩。”

    朱祁钰笑笑:“石亨听封!”

    “臣在。”石亨出班,涨红着脸上前拜倒,“臣听旨。”

    “石爱卿及时驰援安定门,抵御鞑靼于城外,赐武清侯,担任提督总兵官。”

    “臣叩谢圣恩。”石亨比杨洪还要激动,一头下去,差点儿没把金砖磕碎。

    朱祁钰继续道:“石彪听旨。”

    “臣在。”石彪不比他叔强哪儿去,甚至都控制不住的咧嘴了,今日的他一点儿也不彪。

    “驰援安定门,爱卿出力甚大,升指挥游击将军。”朱祁钰道。

    “臣叩谢圣恩。”

    “杨俊听旨。”

    “臣在。”

    ……

    群臣静静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第185章

    大意了

    他们不喜,不忿;

    认为这奖赏实在是太厚重了,已经威胁到文官集团了。

    仗打赢了,给些奖赏无可厚非,但给些钱财之类的赏赐也就是了,这又是加官又是进爵的,且还赏了这么多人,属实过分。

    文官瞧不起武将,一直以来都瞧不起。

    在洪武、永乐朝他们就瞧不起,何况是如今,且在正统前期文官有过大胜的先例。

    文官集团对这次利益划分很不满意,甚至相当愤怒。

    不过,却无一人站出来。

    他们的那份儿还没到手,此刻出头很不明智,秋后还能算账呢,不急这一时。

    朱祁钰一口气封完武将,话锋一转,开始将矛头直指海洋贸易。

    群臣心中更加不忿,却也只能耐着性子听,没办法,他们还没吃到肉呢。

    一个个幽怨得跟受气小媳妇儿似的,李青看了都想笑。

    直到朱祁钰说,重新划分市场份额,朝廷三,民间七的时候,这些个人才好受一些。

    不过,他们废除车船税的诉求,朱祁钰直接给否定了,且态度坚决,没得商量。

    对此,文官团体很愤懑,但他们依旧忍了。

    却不料,说完这些,朱祁钰便以昨夜熬夜看奏疏,没休息好为由,给散了早朝。

    这可把一群老家伙气得吹胡子瞪眼,但他们还是忍了。

    不是不发,而是时机未到,等一切尘埃落定,吃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儿,才是他们反击的时候。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就不信你能一直沉得住气,让那么多重要职位一直空悬。

    ……

    李青属于文官体系,因此他就职兵部侍郎的事儿,也给搁置了。

    但这不妨碍他心情舒畅,他本就不在意这些。

    散朝后。

    李青去了于谦家,将自己毛驴牵走了,于冕送出好远。

    接下来的时间,李青又不上朝了。

    武将该封的都封了,至于文官……空出来的职位肯定是要补上的,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上不上朝,都没什么影响。

    反正有于谦,李青完全不用担心什么。

    他打算等群臣奋起反击的时候,再出马。

    不过,李青终究是大意了。

    朱祁钰不是朱祁镇,跟他那么熟,见李青不上朝,立即让于谦催他。

    于谦帮着搪塞了几次,后来推诿不过,就来劝李青:

    “先生,你再不上朝,侍郎就没了。”

    “不是吧,他这也太小气了吧?”李青无语。

    于谦苦笑道:“皇上刚登基不久,你这样,不免给人一种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感觉。”

    “问题是我上朝也没什么可干的啊,”李青无奈道,“去了也只是充个人场,屁用没有,还不如在家睡懒觉呢。”

    于谦叹道:“还是去吧,给皇上点儿面子。”

    “我是做实事儿的,不搞那些形式主义。”李青哼哼道,“这次妥协了,下次他还想拿捏我,这孙子跟他哥没差,都不能惯。”

    “先生你……!”于谦有些恼了,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不,这就是。

    “先生你怎可如此说皇上!?”于谦沉声道。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行行行,不说了还不行吗?”

    于谦叹了口气:“所以……?”

    “不去!”李青道,“随他吧,侍郎什么的我又不稀罕,等这次风波过后,朝局彻底平稳下来,我准备回金陵长住。”

    于谦无语:“先生,有你这么当官的吗?”

    李青撇了撇嘴:“我上朝次数少,但我干的事儿比谁都多,要是他只在意这些表面形式,那也算不上什么明不用这么看着我,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李青幽幽道,“太宗在位时我就这样。”

    于谦无奈苦笑,气苦道:“怕是也只有太祖镇得住先生你了。”

    “他开始还行,后来嘛……”李青嘿嘿笑道,“那老头……咳咳,他也被我气得够呛,动不动就拿剑砍人。”

    “……”于谦觉得李青在吹牛,但仔细想想,李青又没必要诳他,这也符合李青的性格。

    他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太祖砍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应对的啊?”

    “你傻呀,他会砍人,我还不会跑吗?”李青一脸无语。

    于谦咂吧咂吧嘴,他也挺无语的,就没见过…不,就没听过还有李青这种人的。

    “先生,我现在真觉得……你能活到现在是个奇迹。”于谦忍不住揶揄。

    李青却道:“这你就错了,我能好好活着,且受重用,不是我运气好,而是我有本事。”

    于谦怔了下,苦笑点头。

    “将士抚恤到了收尾阶段,过不多久,那些职位空缺就得补上了。”于谦道,“一来没有拖延的理由了,二来朝局也是该稳定了。”

    “补就补呗,等他们闹起来时,我再出马。”李青舒服地靠在椅背上,“我现在得养精蓄锐。”

    于谦知道劝不住,便也不再劝。

    李青问道:“对了,有大件事差点给忘了,宝源局还在铸钱吧?”

    “暂时停了。”于谦道,“铸钱的原料铜用完了。”

    “嗯…这个得抓紧。”李青沉吟道,“皇帝信任你胜过信任我,你给他说一下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同时,劝他加大和日本国的贸易。”

    李青罕见严肃:“这关系到大明的每一个百姓,必须得把货币给稳住了。”

    “我会说的。”于谦点头,问道:“对于他们反击,先生可有了大致对策?”

    “其实也没什么。”李青道,“只要皇帝够硬气,现阶段的他们还无法撼动皇权,况且,这次提拔了这么多武将,出不了大事的。”

    正笑着,他忽的脸色一凛:草,大意了。

    “先生想到了什么?”于谦见他如此,有些惊诧。

    李青很少出现这种表情,但凡出现,准有大事。

    “也没什么。”李青重新露出轻松之色,“群臣暴起反击,皇帝可以用司礼监,厂卫来弹压,倒也不至于头疼。”

    于谦不疑有他,又逗留一阵儿,这才离去。

    他刚走,李青脸上的轻松就变为凝重。

    “娘的,千算万算,还是漏了一样儿。”李青骂骂咧咧,“怎么把朱祁镇给忘了呢?”

    可以预见,朱祁钰达不到文官集团的心理预期,他们势必会要求迎回太上皇。

    而这,正是朱祁钰最忌讳的,换谁当了皇帝,也不想再让出去。

    后宫有孙氏这个太后,东宫有朱见深那个太子,朱祁钰本就虚,朱祁镇回来后他更虚。

    这种事,朱祁钰是绝不允许的,不允许就意味着妥协。

    但即便他允许了,朱祁镇也回不来,因为朱祁镇压根不在鞑靼手中。

    鞑靼没人怎么给?

    而鞑靼不给,大明势必要发兵,这关乎到朝廷颜面,朱祁钰为了政治正确,只能硬着头皮发兵。

    这一来,原本的大好局势就破了。

    大明不发兵,瓦剌和鞑靼自己就会干起来,而大明一旦发兵,在高压之下,焉知双方不会联手。

    毕竟,朱祁镇和瓦剌关系好,朱祁钰却不是。

    瓦剌为了自身考虑,不会坐视鞑靼整个覆灭。

    念及于此,李青不禁出口成脏,再不复之前的胸有成竹。

    因为之前的计策用不上了。

    干脆回金陵捅死朱祁镇得了……李青郁闷的想着。

    转念一想,捅死朱祁镇也没多大用,尸体带回来后,这笔账还是会算在鞑靼头上。

    即便他说是他杀的,也未必有人信,难不成他把朱祁镇带回来,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表演个弑君?

    “草!”李青骂道,“看来,得给朱祁钰摊牌了。”

    想到就做,李青立即动身赶往皇宫。

    ……

    第186章

    皇上可知永青侯?

    御书房。

    朱祁钰正处理着奏疏,听小黄门禀报说,李青在宫门口,要进宫见他,不由心中升起一抹得意。

    小样儿,服软了吧?

    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朱祁钰心情愉悦。

    他已经领略了李青的本事,自然是想收为己用,如今人家服软了,当然要给其一个台阶。

    陈高苗却是叫苦不迭,趁着李青还没来,可劲儿埋汰他,说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李青是太上皇的绝对心腹,难免会三心二意,巴拉巴拉一大堆。

    朱祁钰却不在意这些,他孤家寡人一个,要真是按这三人说法,朝中的人得整个换一遍。

    见三人吵吵个没完,朱祁钰直接道:“三位爱卿也是正统朝的旧臣呢。”

    陈高苗立即住口,脸色讪讪。

    朱祁钰笑道:“朕并不在意这个,只要是有真才实学,且忠君爱国的官员,朕都喜欢。”

    “皇上虚怀若谷,令老臣汗颜。”三人干巴巴的恭维。

    朱祁钰颔首,伸了个懒腰,道:“几位爱卿辛苦,来人,上茶。”

    小恩小惠什么的还是有些用的,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三人连连谢恩,皇帝如此礼遇,让他们心生感动。

    不过,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到时候稍微客气点儿也就是了……三人喝着茶,在心里盘算着。

    一刻半钟后,李青来到御书房。

    “不用行礼了,”朱祁钰心情不错,“坐吧,桌子上的茶是给你留的。”

    “谢皇上。”李青拱了拱手,坐下品茶。

    朱祁钰见他只顾喝茶,明知故问的说:“李爱卿来,所为何事啊?”

    只要你服软认错,朕就不追究你不上朝了……朱祁钰笑吟吟的望着他。

    “臣确实有事要禀报皇上。”李青放下茶杯,拱手道,“不过,有三位大人在,臣有些不好意思。”

    “哦?哈哈……”朱祁钰笑着点头,起身道:“走,随朕去内殿说。”

    他回头,朝三人道:“三位爱卿先忙,朕去去就来。”

    “臣遵旨。”三人拱手应是,但心里有些郁闷。

    按照惯例,李青这厮定又是想出什么坏主意了……三人恨恨的想着。

    没办法,李青的名声太臭了,他就是真做件有利于文官集团的事儿,别人也不相信。

    走进内殿。

    朱祁钰来到书案前坐下,和颜悦色道:“你也过来坐吧。”

    李青点头,在他对面坐下。

    “以前的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以后不犯就成。”朱祁钰大度的说,给足了李青台阶。

    以前什么事儿?李青有些纳闷儿,随即明悟朱祁钰是说他不上朝。

    李青有些好笑,却也没否认,不改也就是了,没必要反驳。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