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遗憾的是小恒子没能看到这一幕,不然肯定被爽到:让你嘚瑟,遭报应了吧?“二叔,侄女儿有些怕。”朱婉清向来识时务,更是深谙‘打不过就找家长’之道,她才不会自己扛,“二叔,您得救救侄女儿呀。”
“不用怕,有二叔在,你绝不会受到丁点伤害。”朱祁钰面色温和,镇定从容。
见状,朱婉清提着的心,缓缓平复下来。
少顷,凤舆抬至近前停下,接着,孙氏走了出来。
“小民女参见皇太后娘娘。”朱婉清执礼甚恭,挑不出半点毛病。
与此同时,小太监们也行礼参见皇帝,本来清静的御花园,变得有些吵闹,鸟儿‘扑腾腾’翅膀飞远,蝴蝶也飞向花丛深处。
“平身。”
声音一前一后响起,朱婉清和小太监们谢礼,起身,恭敬立在一旁,垂首不语。
朱祁钰走上前,道:“太后有事,让人通禀一声也就是了,何必亲自过来?”
如今的朱祁钰,再不复当初登基时的模样,十余年下来,他的皇帝之位坚如磐石,无人可撼动。
反倒是孙氏,早已没了当初的声望权势,甚至连后宫中的奴婢们,也不再如当初那般死心追随。
围绕在这座皇宫的人,不管大人物还是小虾米,个个都是势利眼,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保障,他们就跟谁。
莫说这些个宫女太监,便是朝中百官也是如此,在朱祁镇彻底不回来的时候,孙氏的政治生命就结束了。
因为跟着她,非但不会延长自己的政治生涯,还可能会提前结束,在这个人均人精的权力场,几乎没有人情可言。
孙氏已是花甲之年,还能活多久?
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谁也不会傻到跟她一条道走到黑!
权力场最大的依仗就是‘势’,势强,根本不用费劲儿,就会有大量人汇集到你门下,为你效力;势弱,你就是再说破天,也会人人避之不及。
眼下,孙氏便是如此。
她这个太后,早就没了昔日威风,同时,她也老了。
儿子不回来,孙氏的权势地位一落千丈,她的心气儿也消弭殆尽,如同没了牙的老虎。
她现在就是想使坏,也没了能力,以往那些忠于她的人,早就改换了阵营,做什么都有心无力。
孙氏胆敢有一丁点儿不智想法,等不到实施就会被人告发。
唉…大势已去啊……孙氏暗叹一声,挤出一丝笑容:“皇上日理万机,本宫哪好烦扰皇上,只是……”
她看了眼朱婉清,道:“本宫对这小丫头很有眼缘,想……”
“太后,她并非宫女。”朱祁钰打断道,“这是永青侯的干女儿,太后若真有什么想法,不妨去和永青侯商量。”
孙氏恼李青不是一天两天了,闻言,忍不住轻哼:“他一臣子,本宫何须跟他商量?”
朱祁钰淡淡说道:“朕也是受人之托,还请太后体谅。”
孙氏一滞,悻悻道:“那本宫跟这丫头说说话,总可以吧?”
“嗯……可以。”朱祁钰不好太过让其难堪,点头道:“太后请说。”
“……”孙氏无语,“皇上误会了,本宫的意思是…和她单独谈谈。”
“这恐怕……”朱祁钰一脸为难,“这丫头被惯坏了,对宫中规矩也不甚熟悉,方才都冲撞了太后……”
“没关系,小孩子嘛,调皮点儿正常。”孙氏笑着说,“本宫还不至于跟一个小丫头过不去,况且,她这么可爱。”
呃呀……朱婉清起了身鸡皮疙瘩,小眉头微微一蹙,退至二叔身后。
她才不信呢,刚刚冲撞到孙氏,对方恨不得吃了她,眼下这番模样,自然是骗不过朱婉清。
小丫头能被李青夸聪明,又岂是浪得虚名,什么是表演,什么是真情流露,她看得明白。
方才老婆婆那下意识的举动才是真的,现在只是刻意为之……朱婉清心道:“这老婆婆坏得很,我可得防着点儿。”
朱祁钰笑道:“乡下孩子没见过世面,太后何苦……”
“皇上~”小恒子再次去而复返,迈着小碎步快速行至近前,朝朱祁钰低语,“皇上,王尚书求见。”
朱祁钰一怔,旋即明白,王直这是来向他辞行的,不由纠结起来。
总不能带着个小姑娘去接见大臣,这太不合规矩了,可不见又不成。
王直是数朝元老,功劳苦劳都非一般人能比,为大明操劳了大半辈子,于公于私他都要见上一面,不然未免显得太薄情寡义。
朱婉清看出二叔纠结,内心挣扎了片刻,道:“既是太后所请,小民女怎好拒绝,皇上日理万机,可别因为小民女给耽误了。”
“真懂事。”孙氏笑着附和,“皇上,丫头说的是呢,你快去忙吧,本宫还能吃了她不成?”
朱祁钰俯下身,捏掉小丫头肩膀上的花瓣儿,趁机耳语了句:“不用怕,她不敢。”
朱婉清不着痕迹地轻点了下小下巴,继而下拜:“小民女恭送皇上。”
“恭送皇上……”小太监们跟着下拜。
其实宫中规矩虽多,倒也不必如此频繁行大礼,但人一外来户都如此执礼甚恭,他们这些奴婢自不能让人给比下去。
“呵呵……平身吧。”朱祁钰笑笑,转身离开。
朱祁钰刚走,孙氏就走上前,一把抓住朱婉清小手,亲热道:“可真招人稀罕,叫什么名字啊?”
好讨厌没有边界感的人……朱婉清强忍着不适,恭敬道,“回太皇太后娘娘,小民女叫朱婉清。”
果然姓朱……孙氏强抑住激动,问:“你父亲是谁,叫什么,哪儿的人?”
“我爹爹叫朱钱,”朱婉清没敢说出‘祁’这个代表辈分的字,“他是个生意人,现在金陵。”
孙氏激动的心情一落千丈,却又实在不死心,沉声道:“你撒谎!”
她直勾勾注视着小丫头,想从朱婉清表情看出端倪。
然而,她失望了。
朱婉清后退,下跪,磕头,瑟瑟发抖:“小民女句句属实,不敢隐瞒皇太后娘娘分毫,娘娘饶命,饶命呀……”
“你……你别喊了。”孙氏气道,“本宫有说要罚你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怎么着了呢,起来,起来吧。”
“谢娘娘。”朱婉清起身,瑟缩不敢和她对视,显然被吓着了。
孙氏蹙着眉,沉吟道:“你从小就在金陵长大,没出过远门?”
“是。”
“你爹娘也没出过远门?”
“是。”
“那你说话怎么有些许京师味道?”孙氏沧桑的眼睛,死死盯着朱婉清,“抬起头,看着本宫。”
朱婉清小身体颤了下,抬起头,看向孙氏,“回娘娘,我这都是受干爹影响,跟他学的。”
二叔推不了,就推李叔,朱婉清主打一个审时度势。
这点,倒是和孙氏不谋而合。
“娘娘,小民女冲撞了您,您要打要罚都冲着小民女好了,可千万别怪罪我干爹呀。”她带着哭腔说。
这一招祸水东引很是丝滑,还突出了她很孝顺。
那楚楚可怜的外表太具有迷惑性了,孙氏一时间也没看出端倪,但她还是不死心,直觉太过强烈,令她没办法理智。
太像了,形似且神似!
不仅像儿子,而且和那失踪的倒霉儿媳也很像。
但理智告诉她,这的确不太可能,要真是孙女儿,朱祁钰绝不会如此淡定。
会不会朱祁钰并不知道真相?孙氏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她越想越觉得合理,起身道:“跟本宫来。”
“我不……去,去哪儿呀?”朱婉清怯怯后退几步,小脸惊慌。
孙氏露出一个自以为很慈祥的笑容,柔声道:“去带你见一个大哥哥。”
朱婉清:(19`19Д1907)!!
她居然还知道大哥哥?
第77章
滴血认亲
凤舆上,小丫头迷迷糊糊的,既紧张,又害怕。
李叔啊李叔,侄女儿这回可真是守口如瓶,几乎没露出破绽,这老婆婆太难缠了,你可不能揍我了……朱婉清惴惴不安。
直到凤舆出了宫门,走上去连家屯儿截然相反的路,她才意识到是自己会错了意。
朱婉清整个人放松下来:太好了,不用挨李叔毒打了。
同时,她不禁好奇,这老婆婆口中的大哥哥到底是谁。
小丫头是聪明人,知道自己猜破脑袋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她直接用了最简单的方法——问。
“太后娘娘,小民女在京师,除干爹外没什么亲人,不知您说的大哥哥……?”
孙氏也不做隐瞒,笑道:“太子。”
“啊?”小丫头惊诧地张大嘴巴,赔笑道,“这…太子怎么会是小民女大哥哥呢,太后娘娘真会……说笑。”
“是与不是,届时一看便知。”孙氏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朱婉清瞧见,不由打了个冷颤,犹如白雪公主,看到了恶毒皇后。
太吓人咧!
凤舆宽敞且柔软,四平八稳,一点儿也不颠簸,朱婉清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她想试探下孙氏,但孙氏都精明了大半辈子,段位之高,又岂是一十岁小姑娘能比的,压根儿不搭理她。
尝试无果后,朱婉清也不敢做试探,以免说多错多。
她只能在脑海里回想二叔的话,用来自我安慰。
…
东宫。
朱见深直勾勾盯着于谦一开一合的嘴巴,双目无神,神游太虚。
“太子,太子……”于谦喊了好几声,始终不见回应,“太子!!”
“啊~”朱见深应了声,总算是回过神儿来,“怎么了啊?”
于谦张了张嘴,又忍住了,改口道:“太子可是有什么……不适?”
“啊,不适,太不适了。”朱见深顺坡下驴,“这都晌午了,孤就不留先生吃饭了。”
于谦:“……”
他倒不贪这顿饭,只是觉得太子这学习态度,越来越敷衍了,一点也不端正。
“太子,你这个岁数,正是学习的年纪,你怎么……”于谦苦笑道,“怎么老想着玩儿呢。”
“昂,孤明白,谨记先生教诲。”朱见深敷衍了一句,一点也不在意。
于谦眉头一皱,正欲长篇大论,却听一道尖细声音传来:
“皇太后驾到……!”
闻言,他只能暂且打消劝诫之语,匆匆一拱手,转身出了学堂。
朱见深垂头丧气起身,跟着往外走,丝毫没有孙子见奶奶的快乐。
~
“臣,于谦,参见皇太后。”
“孙儿见过奶奶。”
“平身。”孙氏摆了摆手,上前扶起孙子,一脸慈祥,“见深长大了呢,个子都这么高了。”
听到这话,朱见深怏怏不乐的心情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欣喜,但随即,他又难过起来。
长大有什么用?贞儿姐都不在了!
永青侯,咱们走着瞧……朱见深恨的牙痒痒,心里日常问候李青祖宗八辈儿。
这是必修课!
吾日三省吾身,有没有骂永青侯?骂的够不够狠?是不是有所遗漏?
于谦见都晌午了,也不好再待下去,正欲告退回家吃饭,却忽的瞥见人群中,有一道熟悉身影。
她怎么在这儿?于谦一脸纳闷儿。
他见过朱婉清,但只匆匆一眼之缘,他并不知道其身份。
于谦只当这是李青干儿子的养媳,他倒是没多想。
不过,随着朱婉清的到来,他也不禁多想了些。
——难道,太后也看上了这小丫头了,带她来……不对啊,太子年岁渐长,却并未到……
嗯?等等,这小丫头…有些眼熟啊?
“于卿家,太子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吧?”孙氏想赶人。
于谦却不想走,不是他爱听八卦,而是……他觉得,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大事。
“回太后,太子今日功课还有待巩固,臣先去备下午的课。”于谦拱了拱手,往学堂方向走去。
刚一离开众人视线,他就停了下来,躲在一棵树后,暗中观察。
距离尚远,他听不到声音,只能用眼睛看……
一个小太监端上来一盆水,接着孙氏说了什么,然后一众奴婢各自散开,退去,最后只剩下两个小的,一个老的。
孙氏对两个小家伙儿说了一些话,但两个小家伙儿都很抗拒,尤其是小丫头,摇晃着脑袋,一边往后退,貌似十分惊恐。
再然后……孙氏不知从哪儿摸出一把小刀,明晃晃的,迎着阳光,格外刺眼。
于谦再也坐不住了,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腾腾腾……’于谦狂奔,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此时全力爆发,竟不比年轻时差太多。
“太后!”于谦沉声喝道,人未到,声先至。
孙氏一个哆嗦,手里的小刀掉落在地,旋即,她怒不可遏,“你吼什么?”
“呃…没什么。”于谦快步上前,一边解释,“臣只是想告诉太后,太子最近学习功课很不认真,还望太后能劝诫一下太子。”
毕竟还没搞清楚状况,贸然翻脸,十分不明智。
且再怎么说,孙氏也是大明的皇太后,他一个臣子,不能太过无礼。
朱见深:(¬_¬)告状都不背人的吗?
孙氏皱了皱眉:“本宫知道了,你且退下。”
“是。”于谦拱了拱手,退后两步。
“本宫是让你回去。”孙氏补充,很是恼火。
于谦却道:“太子学业不可不重视,臣现在不能回去。”
“你……”孙氏气结,“于谦,你也学李青不守规矩是吧?”
于谦低头不语,但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