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1章

    不过,吏部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也造就了首辅这个概念性职位。

    尽管李贤走后,六部和内阁的枢纽再次断裂,不过首辅这个职位却得到了保留。

    但,朱见深不想再出现实质性的首辅了,对皇帝来说,权力过度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李青都不行,何况是他人?

    六部、内阁适当的权力斗争,对他这皇帝更有利,真若阁部一团和气,那头疼的就是他了。

    话说回来,朱见深到底是被内阁摆了一道,所以才想着通过其他手段,降低自己的损失。

    次日早朝。

    朱见深提出屯重兵于辽东,并慷慨陈词地表达了卓越的远见——剽窃李青的观点!

    一番之后,点名询问内阁三人意见。

    都是人精,三人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朕可以帮内阁,但你们也得拿出点儿诚意。

    彭时:“皇上圣明!”

    商辂:“必须屯兵!”

    刘定之:“当如是也!”

    六部见双方一唱一和,肺都快气炸了,立时激烈反对,户部更是表示:缺钱缺粮,随你怎么安排,户部没钱。

    朱见深微微一笑,掸了掸龙袍,瞄向彭时三人。

    后者会意,立即站出来反驳六部,替朱见深冲锋陷阵。

    而阁部之外的官员,却不急着下场,更多都是抱着吃瓜心理。

    他们这样做无可厚非,提前站队有风险,没看都察院都不吭气吗?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一直争论到下朝,结果……自然没结果。

    朱见深并不急,这么大的事,他原本也没指望一次朝会就能解决,只是笑呵呵的表示:改日再议!

    临散朝前,他还特意当着众人的面,让内阁今日去御书房办公。

    如此表明立场,让内阁狂喜,让六部狂怒,让其他人为之侧目……

    ~

    早朝散后,六部立即行动起来,姚夔攒局商讨如何破解……

    朱见深没让三人办公,而是给他们放了假,给其运作空间,三人自然心领神会,当即兵分三路,活跃在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

    他们另辟蹊径,抢占舆论主导权!

    拉大旗,作虎皮……什么皇帝站在内阁一边啦,永青侯也是内阁大学士啦……同时,附上大饼。

    主打一个忽悠!

    …

    小院儿。

    李青开始计划规范商税,制定劳动律法,为提高朝廷税收,保障工人百姓的权益做准备。

    这次的阁部之争,是推行新国策的好机会,必须要把握住。

    与此同时,京师大小官员也开始运作起来,权力斗争向来没有中立一说,他们十分清楚,用不多久就会被逼着站队。

    这些体量小、话语权不大的人,开始抱团取暖,以便减少损失,甚至争取权益。

    一时间,京师官员都忙碌起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奔波。

    所有人都明白,这次的押宝有多么重要,秉承:在利益面前,任何事都要让步的原则。

    以至于就连内阁主张出兵,损害了文官整体利益,都没人在乎了。

    他们更在乎的是,跟着谁能吃上肉!

    这种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皇城,感染着所有人,以至于朱婉清都察觉到了不太对劲儿。

    御花园。

    朱婉清瞧着还有心情跟皇嫂说笑的皇兄,都替他着急,忍不住腹诽:这皇帝心可真大!

    “婉清,你有心事?”朱见深出声询问。

    “我……没什么。”

    贞儿道:“有什么就说出来,不要不好意思。”

    朱见深也笑着说:“放心说,朕无有不允。”

    “真没什么事。”朱婉清依旧摇头。

    朱见深不喜,沉着脸道:“再见外,朕可要罚你了。”

    “我……”朱婉清迟疑地看了眼一旁的奴婢,朱见深挥一挥衣袖,“都散了。”

    奴婢们散开。

    “说说吧。”

    “皇兄…今儿上午,我跟皇嫂出宫时,看到好多官员……”朱婉清道:“我没别的心思……就是想给你提个醒。”

    “嗨~没多大事儿。”朱见深一点也不在意。

    朱婉清有些心急:“皇兄你还是让人看看为好,我总觉得……”

    “哎?无妨!大明这么大,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朱见深道,“若什么事都如临大敌,那不用两天就会崩溃。”

    “嗯哼……”朱见深伸了个懒腰,继续道:“做皇帝啊,必须得学会自我调节,学会抓大放小,有些时候啊,还得学会装糊涂,适当让步……”

    朱婉清愕然,良久,她轻叹道:“皇兄,做皇帝很累吧?”

    “是挺累的,但没办法,太上皇就朕一个儿子,朕就是想轻松,也轻松不起来啊!”

    朱婉清撇撇嘴,她能感觉的出,皇兄累是累,却也乐在其中。

    也许,这就是权力的魅力吧……她暗暗想着:或许当初爹爹也是如此,嗯…身在其中不可自拔,脱身之后却又不屑一顾,与其说是魅力,不如说是诱惑更贴切;

    说难听点儿,不过是被权力奴役罢了,哪有自由可言……

    这一刻,她看向朱见深的眼神,只剩下怜悯了。

    “嗯?你什么眼神儿?”

    “呃呵呵……没,妹子是心疼皇兄。”朱婉清讪笑。

    朱见深欣慰笑了:“嗯,你能这么想,也算是皇兄没有白疼你。”

    女人和男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观也不同,贞儿读懂了朱婉清的意思,不由暗想:若他不做皇帝,而只是一个藩王,那该多好啊!

    想到这儿,她神色黯淡下来。

    朱见深一头雾水,诧异道:“你俩这是咋了?”

    “没什么。”两人异口同声,神色依旧不自然。

    “你们……一起不舒服?”

    “……没有!”

    “那成,走,喝一杯去。”朱见深却是兴致颇高,这次权力斗争是激烈,但……风浪越大鱼越贵!

    当然,前提情况是不能给玩砸了。

    不过,朱见深很有信心,他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何况,还有李青站在他这一边,风险几乎为零。

    这也是他一脸轻松,并心情愉悦的原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此次事件过后,真正的赢家,只会是他这个没上赌桌的人……

    朱婉清:“皇兄,你嘴歪了。”

    …

    ps:宝子们,今儿请假一天哈,真是有事儿脱不开身,饶命饶命……

    第77章

    人心复杂

    朱见深稳坐钓鱼台,静看局势发展,时不时拱把火,以便让这台戏更加好看……

    六部搞圈子、拉人头,内阁搞宣传、造声势……双方各显神通,尽可能地提升话语权、影响力。

    这一次斗法,两方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线,相对来说六部更传统,而内阁就有些剑走偏锋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内阁实力本就不如六部,不另辟蹊径,万难斗得过对方。

    不过,他们这种打法效果还真不错。

    内阁摒弃了传统的‘招商引资’,主打一个‘广而告之’,着重提升品牌形象。

    形象代言人:李青!

    金主爸爸:朱见深!

    这两张王炸级别的牌打出来,极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投资客一看:呦,这个好!发展潜力巨大,这项目管干,投了、投了……

    于是乎,众人入股……

    翰林院、国子监率先入股,他们开始造势,使得内阁品牌效应愈发强,很快,都察院也动摇了。

    小老弟虽然一身反骨,却也相当识时务,一看内阁摊子铺开,且大有搞头,自然要来分一杯羹。

    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这三个机构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玩笔杆子,制造舆论的好手!

    他们擅长的领域,正好跟内阁这种打法完美契合,很快,一个巨大泡沫就吹起来了。

    在这些人的鼓吹下,内阁俨然和宰相划等号,完全凌驾六部之上。

    李青看了,都直呼:“好家伙!”

    不过,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泡沫虽美,却不堪一击,只需一根‘针’便能刺破它,假大空的东西再如何声势浩大,终究也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小院儿,

    李青继续完善着劳动律法,李宏摘完菜,在一旁无聊发着呆……

    “干爹,这都好几天了,皇上什么时候才下令打建州女真啊?”李宏问。

    “待六部、内阁分出个高低。”李青放下笔,笑道,“放心,不会太久,最多再有半个月。”

    “好吧。”李宏怏怏点头,突然对庙堂斗争来了兴趣儿,“干爹,能说说内阁吗?”

    “你想了解哪方面?”

    “三个五品大学士,凭啥能和六部诸多官员打得有来有回啊?”李宏不理解,“他们凭啥那么牛气?”

    李青被逗笑了,不过干儿子要走仕途,了解这些很有必要。

    “内阁大学士是只有五品,但通常也会兼任其他官职……当然,这不是他们牛气的根本。”李青说道:“真正让内阁牛气的还是制度问题。”

    “批注奏疏?”

    “对,就是这个。”李青点头:“你可别小看这个权力,通俗说,他们可是皇帝的幕僚。”

    李宏挠了挠头:“干爹,咱们大明的内阁,貌似跟宰相不是一码事吧?”

    “是这样,”李青颔首,解释说:“太祖废除宰相制,收回相权,巩固皇权的同时,也让六部水涨船高;

    太宗登基后,致力于解决漠北祸患,并全方面发展大明,但精力终究有限,这才不得已放权,

    六部权柄本就极大,太宗重新创立了内阁这个机构,其目的就是放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分权。”

    解释了内阁的由来,李青又说起内阁这个机构的制度:

    “整个大明,几乎所有奏章都要经过内阁之手,诚然,他们没有决策权,也没有行政权,有的只是建议之权;

    但,建议者对决策者的影响是超级大的,你可知道,他们草拟的批注建议,通过率有多少?”

    李宏摇头。

    “七到八成!”李青说。

    李宏惊愕,“那,那岂不是说,内阁拥有七到八成的宰相之权?”

    “哎?那也不至于。”李青摇头,“大明大小奏章,会最先统一送到通政司汇总,再由司礼监呈报皇帝,皇帝过目后才发往内阁,内阁草拟批注意见,最后返还皇帝做决策,下达六部……”

    “决策权在皇帝手上,行政权在六部手上,表面看,内阁的建议权是含金量最低的,然,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皇帝决策……”李青掰开揉碎了讲解。

    最后中肯的评价:“内阁,大概顶得上三分之一的相权,不过由于内阁人数少,所以打不过六部;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人数少也有好处,比如:只要几人暂时放下成见,便能拧成一股绳,再比如:人少显得他们的权力较为集中……”

    “原来如此。”李宏恍然大悟,感慨道:“不过,这可真是够复杂的,想想都脑袋疼。”

    “人心远比制度更复杂!”李青道:“干爹说的这些,不过是皮毛罢了,嗯……你现在退出还不晚。”

    李宏摇头,语气傲然:“大丈夫岂能一遇挫折就退缩?况且,这还不是挫折!”

    顿了顿,讪笑道:“现在的孩儿,离庙堂还远着呢,有充裕时间成长。”

    李青嗤笑:“年轻人还挺自信。”

    “那是,孩儿不差的好不好?”李宏挺了挺胸膛,“说不定我还能青出于蓝呢。”

    “哈哈……那你可要努力了。”李青收起草拟的相关律法,起身道:“耐心等着就是,这次的权力斗争,内阁上来就开大,并倾尽所有,所以注定持续不了太久。”

    “哎,好。”李宏嘿嘿笑道:“反正婉清妹妹也还没走呢。”

    李青撇嘴:“人家在皇宫吃香喝辣,哪跟你似的?”

    “对哦,”李宏唉声叹气,学着干爹口吻:“哪像我,跟个伙夫似的……呀吼,做饭去喽。”

    “小崽子……”李青好笑摇头,眼中流露着老父亲般的欣慰……

    …

    如李青所料,这场斗法并未持续多久,仅又过五日便落下帷幕。

    内阁赢了!

    而六部落败的原因也有些滑稽——有人向内阁投诚了。

    没办法,那伙人太他娘能吹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超常远见。

    说来好笑,大多数文官最后拥护的,却是伤害文官整体利益的内阁,不过,这也是人性复杂的体现。

    ——虽然你伤害过我,但只要你以后能给我带来好处,我还是可以支持你的。

    这么大的事件,总的有个说法。

    朱见深像是才反应过来,开始严查这些天官员们拉帮结派的行为……

    两日后,吏部尚书姚夔,引咎辞职!

    与此同时,朱见深下旨去辽东平叛,严惩建州女真,借着这个由头,开始往辽东屯兵……

    ~

    小院儿。

    今日朱婉清掌勺,做了一桌子菜,为大哥哥饯行。

    “入秋了,辽东气温比京师还低上许多,多穿些衣服。”朱婉清低头扒拉着米饭,碎碎念叨,“你不是李叔,别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打起仗来小心点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