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7章

    新帝这会儿,又没必要献媚,以至于他们拍马屁

    都生疏了。

    讨论半晌,也没什么好主意。

    见状,吏部尚书王恕沉吟道:“要不,还是请万安过来吧。”

    “不可,”户部尚书李敏表示反对,“他是太上皇的人,怕是没人比他更希望太上皇重新御极。”

    “李尚书这话不全对,皇上是否真要还位,太上皇又是否会接位,这其中充满太多不确定性,万安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再说了,单是奉迎上意,你们谁及得上他?”

    闻言,李敏缓缓点头,其他大佬也基本认同。

    于是乎,他们摆上酒宴,把万安请了过来,还把c位留给万安坐,说话那叫一个客气。

    一向被排挤的万安,突然受到如此礼遇,自然感动。

    常言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天子虽仁善,却唯独不喜欢他,万安自知名声不好,同僚之中对他有意见的太多了,因此,这大半年来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诸位同僚,此番请万某来,所为何事啊?”万安知道他们必有所求,不过,他也想跟这群人改善一下关系,于是豪爽道:“只要万某能做到,赴汤蹈火,绝不推辞。”

    “呵呵……万大学士言重了,”王恕笑道:“今日朝会,皇上龙颜大怒,我等恐龙体有碍,欲让皇上消气,却苦无法子,不知万大学士可有良策?”

    王恕说完,一群人希冀的看着万安。

    敢情是要拍新帝马屁啊……万安恍然。

    这是他的发家之道,自然难不倒他。

    只略一思忖,他就有了主意,呵呵笑道:“皇上登基至今,还没有纳过一个妃子呢,皇上也还未有皇子……唉,皇上一心扑在江山社稷上,却忽略了皇嗣的重要性啊!”

    纳妃?

    妙啊!

    众人眼睛顿时一亮,新帝还不过及冠之年,正是龙精虎猛之际,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着实忒少了些。

    还得是万安啊……

    第18章

    请皇上纳妃

    坤宁宫。

    母子相对而坐。

    “母后,父皇前些日子去了南昌,今儿宁王世子来京汇报了。”

    “你父皇什么时候回来?”纪太后问,夫君一走大半年,她很挂念。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朱佑樘轻轻摇头,解释道:“父皇眼下已经离开,具体去了哪儿,谁也不清楚了,不过有那个神医在,想来父皇亦可无恙。”

    纪太后面露失望,却也不好说什么,转而安慰道:“你也别有压力,你父皇肯定会回来,他只是放松一下而已。”

    “朕明白。”朱佑樘苦笑点头,顿了下,道:“母后,儿子想跟你说个事儿。”

    “咱们母子还有什么不能说的?直说便是。”纪太后笑着说。

    “儿子想……”朱佑樘道,“想等父皇回来,还位给他,重新做太子。”

    纪太后笑容一僵,秀眉蹙起,奇怪道:“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皇帝难当啊!”朱佑樘叹了口气,“我能力还不够,想再历练历练。”

    纪太后沉吟良久,道:“你父皇若有重新御极的想法,你自当还位,可若没有,你便不能还,提都不能提。”

    “万一父皇不便明说,我不提……”

    “你父皇不是扭捏之人,他若想,会直接说的,若不想,你还位他也不会接受,并还会觉得你是怕苦怕累。”纪太后神色认真,“你父皇是英主,他希望你也能像他一样,知道吗?”

    “可……”

    “你越怕做不好,越会做不好。”纪太后打断他,道:“放平心态,该上朝上朝,该批阅奏疏批阅奏疏,没有谁一上来就能做个好皇帝,别急,别强加给自己太大压力。”

    顿了顿,“还位之事,切不可提,除非是你父皇明确表达御极意愿,记住了!”

    “好吧。”朱佑樘叹了口气,道:“母后近来可还好?最近各地的奏疏多了些,朕对母后的关心……”

    “好的很,你就别操心母后了。”纪太后叮嘱道,“跟皇太后也要亲近些,她是正室,尽管你父皇……对她的宠爱少了些,却也要排在我这个圣母皇太后前面,规矩不能乱,知道吗?”

    “朕明白。”朱佑樘点头。

    纪太后叹道:“她是个苦命人啊,与之相比,母后幸运多了,你能做太子,做皇帝,更多靠的是运气,所以啊,要时常保持一颗敬畏心,切莫盲目自大。”

    朱佑樘好笑道:“母后啊,儿子是那种狂妄之人吗?”

    “也不能自卑。”纪太后补充,“你是皇帝!是百官、是天下万民的主心骨,你要沉得住气,遇事不能慌,你要慌了,下面会更慌。”

    “儿记住了。”

    “嗯,要对自己有信心……”纪太后鼓励着儿子,后宫不得干政,她也只能说些鼓励的话,以安儿子的心。

    知子莫若母,她知道,儿子不如夫君,但有些时候、有些事,往往没有选择。

    她这个做母亲的,也只能帮到这儿,更多还要靠儿子自己。

    这一届的皇帝和太后关系极好,远超成化、正统,甚至宣德都远远不如。

    幸赖,纪氏性格恬静、淡然,不乖张、不恋权,如若不然,这还真不是件好事。

    …

    次日,早朝。

    君臣之礼过后,万安第一个跳出来,先是对朱佑樘歌功颂德一番,继而话锋一转,就皇嗣问题,展开了长篇大论……

    最后,以一句‘请皇上纳妃’做结尾。

    主意是他想的,这个功劳自不能让出去。

    六部九卿倒也没跟他抢,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让皇上息怒,达到也就是了。

    万安言罢,他们立即附议,纷纷奏请。

    朱佑樘没想到,这群人竟连自己纳不纳妃都要管,不禁愠怒:

    “朕登基不足一年,就要大行享乐之事吗?!”

    “皇上此言差矣,传宗接代怎么会是享乐呢?”万安一本正经的说。

    百官亦是附和。

    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帝面子上过不去,纳妃也要有正当理由不是?

    朱佑樘却是真的愠怒,哼道:“不必说了,朕不会纳妃。”

    百官内心呵呵,暗道:皇上这是又要面子,又要里子啊,也成,只要能讨他欢心就好。

    “皇上大婚已近一年,却无子嗣诞生,不利于国本啊!”万安依旧充当急先锋,拍马屁这方面,他可是专业的,“传宗接代,延续祖宗香火,这是孝道。”

    这台阶,你就说舒服不舒服吧……万安暗暗自得。

    百官不禁生出一抹钦佩,还得是人万安啊,奉迎上意这块儿,却是一把好手。

    他们立即跟进。

    在群臣想来,皇帝顶多略一犹豫,便会就坡下驴。

    只因……这台阶给的太漂亮了。

    不料,朱佑樘却是勃然大怒,恨声道:“怎么,你们是说朕的皇后生不出皇嗣吗?”

    “臣不敢!”百官齐齐请罪。

    心里却在想着:差不多行了,皇上你咋还装上了呢?

    “行了,平身吧。”朱佑樘吁了口气,沉声道:“纳不纳妃是朕私事,此事切莫再提!”

    呦呦呦,还装呢?

    万安深吸一口气,严肃道:“皇家无私事,事关皇嗣更是大事,还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群臣呼呼啦啦跪了一地。

    朱佑樘震怒,比昨日还怒,这群人可真的是……蹬鼻子上脸啊!

    “说政事吧!”朱佑樘极力克制着怒气,“国事更为重要。”

    “皇嗣就是政事,就是国事!”万安恭声说,“还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宗室香火为重。”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奉天殿嘈杂一片,朱佑樘的胸膛起伏愈发剧烈……

    “万安!!!”

    万安一哆嗦,讷讷道:“臣在!”

    “你,你……”朱佑樘胖脸涨红,哆嗦了半天,愣是没能说出话来。

    站班太监见皇上脸色殷红如血,骇了一大跳,也顾不上规矩了,连忙扶住他,尖声道:“皇上龙体违和,散朝!”

    说罢,便扶着皇上走下玉阶,扬长而去……

    百官面面相觑,旋即,不约而同地看向万安。

    万安一脸正气,道:“皇嗣是国之大事,亦是国之根本,身为臣子,自当争取!”

    “不错,我们要争取。”

    “我们去跪宫门,皇上不同意,我们就不起来。”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奉天殿,跑去午门跪了。

    皇上啊皇上,这台阶总够了吧?您可别再存还位心思了啊……群臣跪在宫门前,暗暗想着。

    这波,他们姿态放的太低了。

    ~

    朱佑樘被气昏了头,直到回了乾清宫,才清醒过来几分,他颤颤巍巍地抬起手,哆嗦道:

    “传旨:万安只会谗谗阿谀,曲意奉迎,实无大学士之才,更无大学士之德,立即回乡养老……不得延误!”

    “是,奴婢遵旨,皇上,您可得息怒啊,龙体要紧……”

    “少啰嗦,快去,快去!!”

    “是是,奴婢这就去。”站班太监忙不迭去了。

    这时,张皇后从隔壁款款走来,见夫君如此模样,顿时紧张上前,关心道:

    “皇上,你这是怎么了?”

    “无事,那群臣子实在欺人太甚。”朱佑樘缓缓摇头,却仍自生气。

    “皇上息怒,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张氏抚着他的胸口,心疼道:“干嘛气着自己呢。”

    “他们……唉!”朱佑樘气道,“他们暗喻影射你诞不下皇嗣,让朕广纳嫔妃,还说是为了孝道,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实在是……气人!”

    “啊?”张氏先是一呆,后又一惊,继而也怒了,“他们怎能如此说,臣妾……”

    说着,眼泪扑簌簌的掉,自怜自伤,“都是臣妾不好,是臣妾不争气……”

    “莫哭,莫哭了。”朱佑樘连忙哄着,“朕岂会听他们一面之词,咱们都还年轻,怎么会没有子嗣呢。”

    “嗯嗯。”张氏哭着点头,试探道:“皇上若是想纳妃,臣妾也不会说什么的。”

    她确实不能说什么,尽管她是皇后。

    莫说这是皇家,哪怕是寻常人家,正妻无子嗣,也不能拦着不让丈夫纳妾。

    古往今来,哪有皇帝只有一个女人的?

    张氏也明白,别看皇帝夫君这会儿独宠自己,但纳妃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一天能晚些来,当然是最好。

    她也不过是个还没二十岁的女子,哪能没有排斥情绪。

    说起来,皇帝夫君很宠爱她了,自登基后,就让她搬来了乾清宫住,夜夜宿在一起,宠幸更是没断过。

    可这都快一年了,肚子愣是没有反应,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看来,是得找太医看看了……

    ~

    午门前。

    群臣还在跪宫门,以全圣德,让皇上既有里子,面子上也得光亮。

    大暑的天,也真难为了他们。

    以前跪宫门是为了反抗,如今跪宫门却是为了讨好,没办法,谁让新帝这么招人待见呢?

    突然,早朝的站班太监挺着胸脯、昂着脸,快步走来,一看就是要传达圣旨。

    群臣眼睛一亮,心道:皇上总算是下台阶了。

    万安更是心花怒放,新帝不待见他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如何不知?

    不过,打今儿起,一切就不一样了。

    第19章

    李东阳入阁

    “皇上有旨。”

    群臣闻言,忙双手扶地,低下身,敬听圣旨。

    站班太监清了清嗓子,道:

    “万安只会谗谗阿谀,曲意逢迎,实无大学士之才,更无大学士之德,立即回乡养老,不得延误,钦此!”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懵了。

    万安更是瘫软在地上,一脸呆滞,有惊慌,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不解。

    为什么?

    这明明是好事儿啊,哪有男人不喜欢女人,何况,皇上还不及弱冠的年龄,这怎么会,怎么可能?

    他想不明白,但,他也没机会想明白了。

    “万大人,还不遵旨照办?”

    “臣,臣,”万安嘴唇吸合,半晌,不甘心道:“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皇上可不想见你!”太监哼了哼,道:“皇上口谕说的清楚明白,不得延误,万大人这是要抗旨吗?”

    “臣…不敢。”万安急道,“这其中肯定有误会,还请公公通融,让本官……”

    “通融不了一点儿。”太监毫不客气打断,丝毫不给这位大学士面子,“万大人,还请速速回去收拾家当,尽快返乡,不然……咱家可要公事公办了。”

    “皇上,臣可是一片赤诚啊……!”万安仰天大呼,满脸的悲愤。

    他有想过自己会被新帝‘清算’,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政治舞台。

    说来讽刺,他靠溜须拍马起家,到头来,也因溜须拍马落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