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王守仁无奈,“那好吧,待会儿我将羊腿带走。”“你还想带走?”李青抬起头,一脸不满。
王守仁无语道:“你又不做,我做的也不好吃,白瞎一羊腿。”
“放东厨吧,糟蹋不了。”李青哼哼道,“看在这只羊腿的份儿上,今儿就再让你混一顿饭。”
“这话就见外了不是?”王守仁脸皮相当厚,“咱俩谁跟谁啊,我的就是你的……”
“我的还是我的。”李青打断他。
王守仁摸了摸鼻子,去厢房拿弓箭,出来的时候,一脸惊奇:
“先生,家里来客了?”
“不是客。”
“那是……?”
“我儿子。”
“你儿……李总兵?”王守仁眼睛一亮,“这可真是太好了,那我得向他取取经。”
李青撇嘴,“弄得跟他愿意教似的。”
“别人不教,可我是谁啊?我可是他干爹的至交好友。”王守仁嘿嘿笑着说,“论辈分,我还长着他一辈呢。”
李青:“……别贫了,练你的弓射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哈。”
说罢,王守仁开始今日的弓射练习。
如今,他开的是三石弓,同时,箭靶也缩小了好几圈儿,只有巴掌大小,以提高他的精准度。
小院儿不大,弓射又不能在大街上练习,只能用这样的办法。
‘嗖嗖嗖……’
王守仁臂力惊人,三石弓竟能连发五支箭矢,且准度也相当高,五支全中箭靶,且有两支箭矢命中靶心。
要知道,缩小后的靶心,只有两个铜钱大小,尽管仅有三十步距离,却也足见王守仁射术之高。
就连李青,都不得不承认,王守仁真的天赋异禀。
假以时日,成为神射手必然是板上钉钉。
王守仁也很满意自己的进步,歪头问:“先生,如何?”
“也就一般般吧。”李青懒洋洋道,“勉强有我三分风采。”
谁能跟你比啊……王守仁腹诽了句,甩了甩胳膊,继续练习。
有李青那外敷的药方,加之正确的弓射技巧,王守仁的弓射水平,已鲜有人能及。
按理说,他都可以毕业了。
王守仁之所以天天来,并不只是为了磨练弓射,也想跟李青聊聊天、吃吃饭,随着相处,他真把李青当知己了。
哪怕两人年龄差悬殊。
半晌午,李宏回来。
见到王守仁,他不禁有些诧异,到嘴边的‘干爹’,也咽了下去。
王守仁倒是不见外,一副自来熟模样,上前伸出右手,“李总兵你好,我叫王守仁,是你干爹的朋友。”
李宏人都傻了。
坏了,干爹的秘密暴露了!
让李宏心惊的不是握手礼,也不是干爹朋友,而是那句‘你干爹’。
这说明,对方知道干爹秘密。
李宏震惊,这年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莫非……他跟干爹是同一类人?
李宏看向干爹,目光询问。
李青解释:“他是猜出来的,除他之外,没外人知道了。”
王守仁笑道:“放心,我绝对不会往外说。”
他这话,是对李宏说的。
李宏微微点头,也伸出手,“你好,我叫李宏。”
简单礼节过后,李宏道:“干爹,孩儿从皇上那听说,你现在的身份是李神医,为方便诊治太上皇龙体才住在这儿,是吧?”
“嗯,昨儿忘跟你说了。”李青道,“以后在外,咱们各论各的,你叫我李神医,我叫你李总兵便是。”
“嗯,好。”李宏点点头,“那孩儿去做饭了。”
“小云,你去打下手。”李青使唤人。
王守仁也不觉得有什么,“得嘞,李总兵会做羊肉吧?”
“会一些。”
“那就好,我给你打下手,你来主厨……”王守仁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跟李宏勾肩搭背,一起进了东厨……
~
晚上。
父子小酌。
李宏问:“干爹,那个王守仁……不会有事吧?”
“放心,干爹看人眼光还是有的,他不是大嘴巴。”李青笑道,“你觉得他如何?”
“才相处半日,看不出来。”李宏如实说,“不过,此子谈吐不凡,面对我这个水师总兵官,亦能泰然处之,却不一般。”
李青颔首道:“他很优秀,干爹我来大明这么久,他是我见过最具慧根之人。”
李宏恍然,笑道:“原来是干爹起了惜才之心啊。”
“我是起了惜才之心,不过,我的秘密也确实是他猜出来的,且还是我没有丁点透露的前提下。”李青说。
李宏惊奇:“那此子倒真堪称天才了。”
顿了下,“他出身如何?”
“干净的很,书香门第家庭,他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我见过几次,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李青笑道,“他是不是向你讨教兵法了?”
李宏点头:“是,不过摸不清他情况,我便没说。”
“可以稍微教他一些,涉及到核心,该保密还是得保密。”李青说,“他这人品性极佳,是可成国之栋梁的人才。”
“孩儿知道了。”李宏道,“改日他再来的话,问及兵事,我就点拨他一二。”
顿了顿,“干爹,你年后要忙了吗?”
“是啊,”李青点头,“从成化二十三年冬到现在,我净玩儿了,也该做些事了。”
李宏叹了口气,道:“干爹也别把所有事都扛在自己身上。”
“这些干爹心里敞亮着呢。”李青笑笑,转而道:“以后你就是永青侯了,别堕了干爹威名。”
“干爹……”
“给你你就受着,一大男人别婆婆妈妈。”
“是!”李宏称是,继而又是一叹:“干爹,今大明国泰民安,边关战事几乎没有,水师亦然;这是好事,不过……”
“同理,水师的必要性也没那么大了。”李宏道,“水上战斗跟陆地不同,多以火炮、火铳、箭矢……为主,且战舰也耗资不菲,水师太花钱了,朝廷如此……付出跟回报不成正比啊!”
“你担心朝廷对水师施行缩减?”
“这是必然,孩儿也不是担心,只是……觉得可惜。”李宏惋惜道,“水师好不容易强大起来了,结果却……唉,其实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收益有限,自然要缩减开支。”
“不,你错了。”李青道:“在未来,水师才是主角,水师非但不会缩减,且还会随着时间推移扩编!”
第47章
言商
“还会扩编?”李宏惊奇,“这怎么可能?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养着那么多水师舰队做什么?”
“震慑!”
“用不着震慑啊,倭寇都服软了。”
“不只是震慑倭寇,而是震慑海外万国。”李青道,“准确说,震慑性讹诈!”
“啊?”李宏一头雾水,“干爹,这是……为何啊?”
“因为未来大明要重商,准确说,是海商。”李青说。
对自己干儿子,李青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且李宏作为水师一把手,本身就有资格,亦有必要知情。
李青叹道:“气候恶劣,大明人口又太多,未来只能通过商业,才能解决大明要面临的问题,换言之,出路在海商,懂吗?”
“不太懂。”李宏微微摇头,“现在海商不是如火如荼吗?”
“……我问你,海商利润是不是逐渐下滑?”
“这倒是。”李宏缓缓点头,“干爹的意思是,未来要像倭寇那般,用水师去劫掠?”
“当然不是,那太低级了,也太野蛮,不符合我天朝上国的风度。”李青摇头,哼道:“都说了,出路在海上,你咋就不明白呢?”
李宏皱眉沉思少顷,道:“用水师震慑,然后……强买强卖?”
“哎,对喽。”李青呵呵,“还算没笨到家。”
“干爹,这能成吗?”李宏不太看好,道,“舰船却可以出海远洋,但,这也需要时间成本,且一路花费不菲……诚然,大明商品非常受欢迎,不过,也不是人人都消费的起啊,兜里没钱,你再怎么吓唬,没钱就是没钱。”
“没钱粮食也成啊!”李青笑道,“我年后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商品成本降低,让更多人买得起。”
顿了顿,“至于出海花费,并没你想象的那般大,上次我去交趾,就是为了建立中转补给站,这个我跟交趾一把手都约定过了。”
“靠谱吗?”
“当然!”李青笑着说,“他若敢耍滑头,我弄死他。”
李宏:“……”
“干爹,海商利润逐年降低,再降的话,是不是太亏了啊?”
李青苦笑道:“正如你所说,有钱人终归是少数,这也是大明商品明明华美精致,生意却越来越难做的原因;
不是海外的人不喜欢,而是他们买不起。”
“这倒是。”李宏点头,“只是……商品成本也不好降下来啊,就拿海外蛮夷惊为天人,为之狂热的丝绸来说,从种桑苗,到制成丝绸,需要数十道工序,且商人是逐利的,没得赚,便是朝廷干预,他们也会想办法推诿。”
“当然要让他们有的赚,”李青道,“你说的这些,我会想办法解决,不过,我想你还是陷入了误区,大明可不止有丝绸,还有棉布,有瓷器,也有陶器……不止有高端商品,也有平民消费得起的东西。”
顿了顿,“棉布、陶器卖不上高价,运输成本却是一样,这使得它们处境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才被海商摒弃。”
李青道:“可我算过,若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可能还会赚更多。”
“呃…这个孩儿也不太懂,不若等婉清来了,干爹与她探讨一番,”李宏道,“家里的产业都是婉清在管理,她对海上贸易知之甚详。”
李宏又给干爹斟上酒,问:“朝廷真不会缩减水师开支?”
“当然,未来全靠水师发力呢。”
“是干爹跟太上皇议定的?”李宏问。
“嗯。”李青抿了口酒,笑道:“放心吧,当今皇上仁孝厚道,太上皇的话,他会听的。”
李宏沉吟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太上皇龙体抱恙……干爹不准备跟皇上露个底吗?”
李青摇头:“长生对帝王的诱惑太大,还是不透露的好,且未来我在野,要远优于在朝。”
顿了顿,“即便需要入朝,不是还有金陵永青侯吗?”
李宏怔了怔,含笑道:“也是,以干爹的才情,哪怕科举,亦可连中三元。”
“倒也没有你以为的这般厉害。”李青好笑道,“我对这方面,并不是很擅长,能考中就不错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难得清闲,来,喝酒。”
“孩儿敬干爹。”
…
天气愈发冷了。
不过,风雪也阻挡不了王守仁的热情。
自从李宏点拨一二后,他更是热情似火,若非跟父亲约法三章,他甚至都想住在小院儿。
腊月初。
朱婉清来了。
李青掌勺,李宏打下手,做了一桌子好菜,可把朱婉清感动坏了。
“李叔,宏哥,有你们真好。”
“叫干爹。”李宏纠正。
朱婉清笑嘻嘻道:“我叫李叔习惯了,咱们各论各的哈。”
李宏:“……”
朱婉清看向李青,“李叔,你这还是头一次对我这般好呢,该不会是想让我做事吧?”
“咋?李叔在你心里就那般不堪?”李青不爽。
“玩笑玩笑,李叔多好啊,要不是李叔,哪有今日的侄女儿,小树不修不直溜,李叔都是为我好……”朱婉清连连奉承,心道:我可不皮痒。
“这还差不多。”李青哼了哼,打断她的喋喋不休,道:“不过,李叔确有事要跟你说。”
就知道……朱婉清忙放下筷子,道:“李叔,我可一口没吃啊。”
“我管你吃不吃?”李青冷笑,“有能耐,现在就走。”
朱婉清:“……”
这天寒地冻的,又都腊月了,她才不会回去呢。
再说,好不容易跟夫君相聚,哪能就这么走了。
朱婉清抄起筷子,夹了一口菜,认命般的问:“李叔想让侄女做什么?”
“不让你做什么,就是问你一些生意上的事。”
“就这?”朱婉清长长舒了口气,道:“李叔尽管问,侄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顿了下,“李叔缺钱花了?”
“我在京师,你觉得我会缺钱花?”李青道,“关于海商的事。”
“这个啊,”朱婉清叹道,“李叔,这两年生意不好做,财富增长幅度不大,跟前些年没法比。”
李青点头表示这些都知道,问:“现在一匹丝绸销往海外,能卖多少两银子?”
“差不多在十二两上下。”
“在大明卖多少?”
“六至七两。”朱婉清说。
李青微微惊诧,“差距都这么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