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58章

    野蛮武力最是简单粗暴,却也凌驾于所有实力之上!

    物理消灭是永恒不变的无上真理!

    任何阴谋阳谋在其面前,都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第82章

    苦一苦官员,美名皇上担

    大年初一。

    奉天殿广场,一年一度的公司聚会照常进行。

    朱厚照接受群臣贺拜,发表感言……

    话题主要围绕在清丈土地上!

    清丈土地可不是简单的盘账,于国于民都是好处多多,于国自不必多说,显著提高的赋税就能说明一切。

    于民自也是有利无害。

    这个道理很简单,百姓抗风险能力很差,一旦遇上大事,卖田是唯一存续的希望,只能转手他人。

    这也是‘千年田八百主’的由来。

    可问题是,诸多百姓在卖了土地后,由于朝廷‘系统更新延迟’,他们仍要向朝廷交税,这就让那些本不富裕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反观那些兼并土地的士绅,倒是捞了个大实惠。

    当然,有良心的地方官会适时‘系统更新’,可不是所有地方官都有良心,那些拿了士绅的贿赂,明目张胆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并不少见。

    真就出了事,也可以把锅甩在朝廷的‘系统更新’问题上面,顶多就是个失察之罪,罚些俸禄了事,再严重一点降职,撑死也不过罢官免职而已。

    这买卖利益甚大,风险却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自然大行其道!

    当然了,他们轻易也不敢太过分,逼得百姓造反,进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甚至身家性命。

    通常都是少收一些,在百姓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顺便以爱民的名义上疏皇帝,说百姓如何不容易,今年收成又不好……如此云云,恳求减免赋税。

    这一来,百姓依旧苦,国家的利益也被损害,反倒是地方官、地方士绅,不仅得了实惠,且还得了名声。

    百姓哪知朝廷是什么样子,九五至尊宝座上坐的是谁?

    他们只知道,强行征收赋税是朝廷,知县老爷也是奉命办事,加之乡绅有意渲染,矛盾就都一股脑的指向朝廷。

    当然,地方官也不敢吃独食,都会拿出一部分上贡京官。

    这也是冰敬、炭敬的由来。

    大明官员的俸禄在李青的谏言下,数位皇帝都涨了一些,可若真是两袖清风,地方官的俸禄仍无法支撑他们孝敬。

    这些钱,可都是出自百姓。

    不过话说回来,历任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搞土地清丈,一为缓解百姓压力,防止其闹事;二为提高朝廷财政税收。

    可朱厚照这一次,实在过于严格,几乎没多少漏网之鱼,尤其对比弘治,更加显得他……鱼肉士绅!

    这时代的地主、士绅、官绅……通常都是一个利益团体。

    皇权至上不假,可皇权并无法细致到城镇,政令也就到县一级,而地方知县想干好,干出政绩,想至少不被朝廷责难,就必须依仗乡绅。

    基于此,双方一向都是心照不宣的通力合作,彼此照拂。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这是封建王朝的权力架构,亦是皇权管理百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绅为了利益,帮地方官排忧解难还送钱,地方官为了前途,又不得不跟京官上贡,京官拿了好处,自然是要干活的……

    况且,不少京官本身就是乡绅!

    朱厚照此举,的确是利国利民,可却伤害了臣下的心。

    朝廷赋税提高了不假,百姓减轻了压力也是真,可钱从何来?这是在剜他们的肉啊!

    台上,朱厚照慷慨激昂,台下,群臣憋闷至极……

    要搁往常,看在‘大过年的’份上,他们倒也能忍,毕竟……大过年的。可这次不同,剜肉剜太狠了,仅是清丈土地倒也罢了,真正让他们忍不了的是……赋税都涨到了天上去。

    这一手搞下来,简直要了命了。

    是,还是三七分。

    可七成却是皇帝的,这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

    跪当然可以,向皇帝跪嘛,不磕碜。

    可前提是你得够意思吧?

    照你这个意思,那就真没意思了。

    瞅瞅人家宋朝,再看咱大明朝……当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皇上,臣有本奏。”

    人群深处,走出一主事官。

    朱厚照当然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直接道:“大过年的,就别奏了,都好好过个年,大用。”

    谷大用躬身一礼,接着,挥手道:“抬上来,都抬上来。”

    十位小太监抬着五个贴有‘福’字的大箩筐,来到朱厚照跟前。

    箩筐里满满的都是丝绸制成的红色布囊,随着放下发出‘哗啦’的金属碰撞声,一看就是要发红包了。

    可,没几人在意这个红包。

    相比失去的,这红包不值一提。

    “望皇上体恤民间疾苦,施恩于天下!!”这人很轴,几乎是用吼的。

    不过,朱厚照并未动怒,不是他涵养好,气度大,这就是个小喽啰,一个投石问路的石子而已。

    “放肆,大胆!”谷大用尖声呵斥。

    “你才放肆,大胆!”这人回骂,嗓门更大,“本官是弘治六年的进士,受皇上钦点,本官食君之禄,为国尽忠,你?不过一阉人尔,一个阉宦竟敢呵斥本官,是谁给你的勇气!?”

    “咱家……”谷大用面庞涨红,却真不好接这话茬。

    勇气当然是皇帝给的,可他不能这么说。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如此自然是冲着朱厚照去的,朱厚照当然明白,可一个小小的主事,并不值得他下场。

    最起码,也得是尚书、大学士这种级别才行。

    “好一颗赤胆忠心,嗯…,很好。”朱厚照随手从箩筐里拿出一个高于六部主事官职的红包,笑道,“来,这是你的。”

    “这……”

    主事险些破功。

    不是,我跟你直言陈奏呢,你,你这是干嘛?

    你这样,未免太不尊重我了吧?你就是打我一顿廷杖也好啊!

    朱厚照这一手,着实给人家整不会了。

    “呵呵……大过年的,这几日不谈政事,都忙了一整年了,你们累,朕也累,大家都歇歇,好好休息一下。”

    过年?

    过个屁!

    吏部右侍郎出班,上前下拜,沉声道:“君者,天下之主也。百姓,君之子民也,岂可不顾乎?今百姓……”

    “好了好了,啰里吧嗦的,还让不让朕过年了?”朱厚照当然知道这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可他现在只想好好过个年。

    累一年了,还不得享受享受了?

    “皇上之辛苦,臣等皆看在眼里,御极以来,一日未曾懈怠……”吏部左侍郎说话间,走到人前,撩袍下拜,嘴跟抹了蜜似的。

    见状,朱厚照知道,这个年大概是过不好了,心累的叹了口气,语气也冷淡下来,道:“直接说但是吧。”

    吏部左侍郎尬住,悻悻道:“然而,皇上对百姓,实不够爱惜,百姓素来疾苦,早在太祖建国初期,便有过明言,三十税一,此为永赋,太宗……把丁税摊入田税,虽上涨了很多,百姓亦可好好生活,此后,税赋再无变革,向来只有减轻,没有加重,今我大明府库殷实,钱粮用度年年盈余,何以……施行如此苛政?”

    “臣附议。”刑部尚书站了出来,他声情并茂,眼含热泪,泣声道,“皇上,百姓苦啊!”

    “皇上,百姓苦啊……!”

    顷刻间,呼呼啦啦跪了一地,站着的不足一半,余下的大多紧跟着下跪。

    再剩下的就都是政治智慧卓著的明眼人了。

    可他们也没得选,只能随大流。

    几个呼吸间,就没有站着的人了。

    要是百姓看到这一幕,定然会直呼:都是青天大老爷啊!

    见此情况,朱厚照的脸彻底冷了下来!

    既然不想过年,那就都别过了……朱厚照淡淡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只看到进账,却不见花销,各地衙门开支,治水修路,府衙修缮,赈灾,供养军队,宗室俸禄……这些开支你们都视而不见?

    你们口口声声自称父母官,你们是父母吗,百姓才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你们的俸禄,你们享受的福利,就连这红包,不都是出自百姓?”

    吏部尚书焦芳颤颤巍巍道:“皇上圣明,可正因如此,臣等更不忍百姓受苦啊!”

    杨廷和接言,深情道:“皇上体恤臣子,臣等铭感五内,可若因臣等苦了百姓,让皇上担恶名,实非臣之道。”

    顿了下,“皇上,若真要苦一些人,那不妨苦一苦我们!”

    杨廷和道:“苦一苦官员,美名皇上担。如此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这才是为臣之道啊!”

    “苦一苦官员,美名皇上担……!”群臣纷纷响应,都把自己感动哭了。

    “请皇上成全……!”

    呐呐呐,这可是你们说的啊……朱厚照暗暗冷笑,面上却是一副超级为难的样子,神色阴晴不定。

    “皇上若不成全臣等,臣等就跪死在这里!”吏部天官哆嗦着开口。

    瞬间,群起附和。

    朱厚照重重叹了口气,恨恨地咬了咬牙,道:“好!就依你们!!”

    顿了下,“既然要让百姓过好日子,那不妨再好些。”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凡,一户耕地不超过百亩者,在恢复之前税额的基础上,再减免一成!”

    “皇上圣明!”群臣纳头便拜。

    不过,头触地的同时,智商也占领高地了。

    ε=(07ο`*)))唉?

    这,这不对吧?

    第83章

    群情激愤,直接开喷

    一户百亩为限?

    这不闹的嘛!

    在跪的各位,谁家没个百亩良田?

    都是以顷为单位的好不好?家里没有几顷地,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哈哈哈……朕英明,朕知道,不用老挂在嘴上。”朱厚照得意一笑,摆手道,“来来来,发红包了,都过个好年……”

    不是,你这就没打算让我们过好年吧?你这是……打算宰了我们过肥年啊!

    这日子……没法过了!

    “皇上,天下无不是您的子民,何以厚此薄彼呢?”

    “皇上!自古道:不患寡,患不均;皇上真若强行如此……必起动荡啊!”

    “皇上三思啊……!”

    …

    朱厚照静静听着,直到嘈杂声渐渐散去,才淡淡道:

    “平日间张口子曰,闭口子曰,这会儿怎么不子曰了?呵呵……”

    朱厚照笑容冰冷:“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们吃着朝廷俸禄,收着地方孝敬,家中耕地数顷,十数顷,乃至数十顷,你们日子有多滋润就不用朕明说了吧?”

    “摸摸自己的良心,朝廷可亏待你们了?”朱厚照骂道,“如此交税,你们仍大有赚头,税额远低于普通百姓,你们仍享有朝廷优待,不过是足额交税的七成罢了,根本影响不到生活质量,朕就不明白了,怎么就这么贪得无厌呢?”

    客观来说,朱厚照有些不讲理了。

    若说地主,他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若说士绅,又有谁能比得上皇家?

    你这个最大的地主士绅,有什么资格这么说我们?

    历朝历代,帝王皆与士大夫共天下,何也?

    ——君臣处在一个阶级,是同一类人,帝王是大地主,官僚士绅是小地主,大地主兼顾小地主,小地主帮衬大地主!

    这是千百年来的政治权力结构,大家只是心照不宣,你这样搞,可是会没朋友的!

    真龙天子,受命于天……不过是用来愚弄百姓的手段罢了。

    皇帝也是人,跟普通人并不太大区别,万里江山,百兆生民,靠皇帝一个人能行?

    开什么玩笑,千百个皇帝都不行!

    靠的是官十万余,吏数十万,以及无数乡绅地主,共同维护你,遵从你,这才得以让你坐稳皇位,天下太平!

    真以为这都是你一个皇帝的功劳?

    过了,太过了!

    你父亲就不说了,就是你爷爷宪宗皇帝,又是重用宦官,又是清理冗员,又是传奉官……把我们搞得灰头土脸,可人家成化帝也没这么欺负人好不好?

    群臣愤懑到了极点。

    不得不说,朱厚照此举,无异于在跟全阶级开战。

    且还是掀桌子式的玩命打法!

    终于,有人忍不了了。

    “皇上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谓何?独夫也!”

    骂,直接开骂,赤裸裸的骂!

    甚至都懒得修饰。含沙射影,暗喻影射都省了,指着朱厚照的鼻子开喷,就好似唯恐朱厚照听不懂是在骂他一样。

    有了出头鸟,后面人自然跟进,顷刻间骂声一片……

    汉人皇帝被骂的多了去了,就连弘治这种梦中情帝级别的皇帝,也不是没被喷过,不过,这种大规模,整齐划一的骂,倒还真是头一遭。

    朱厚照面色冷峻,说不气,那是假的,可他也知道,这次是真戳到人家肺管子了,并未大发雷霆。

    “大用,红包你来发。”朱厚照撂下一句,转身便走。

    任凭身后口水滔天,他自我行我素。

    没办法,这种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行为,根本没可能心平气和,挨骂是少不了的,虽说群臣反应有些出乎预料,但,于朱厚照而言,并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挨骂而已,不疼,又不痒,换来的却是非常可观的利益,这买卖划算着嘞。

    当然,这只是他的预想。

    事实上,这一次并不好糊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