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嗯。”朱厚照伸了个懒腰,道,“休息得差不多了,开始干活吧?”“伤残士卒的安置事宜?”
“是的。”朱厚照叹道,“战争真的过于残酷了,经此一战,我感触良多啊……”
李青欣慰一笑:“你能如此,这一趟就不算白来。”
“本来就没白来好不,如此战果,足以证明!”朱厚照不满道,“说些好听话能要了你的命怎地?就看不惯你这姿态……”
李青左右瞧了瞧,护卫就在不远处,不由暗叹:是他们救了你!
…
经统计,因战斗致伤致残者,总数多达四千余人,包括宣府、延绥、辽东的援军。
朱厚照让他们都留在了大同,以便统一安置。
大同是九边重镇,可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来维护、保养各种器械,再说,这方面的事都有人在做了,可以安排一些人进入,却安排不了太多。
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了安置这些人,将其他人挤走,只怕也会平生事端。
李青、朱厚照、王勋经过商议,决定采用以工代养的方式。
在王勋的建议下,朱厚照拍板建瓷窑。
都是大老粗,织造类的活计他们做不来,瓷窑就相对简单许多,除了关键步骤需要老师傅,如淘土,分割瓷泥……这些简单类的工序,经过培训的士卒们完全可以胜任。
当然,除了工钱之外,还有额外补助。
李青还给这补助起了个名字——恩养金。
接下来,就是选场地、建瓷窑,招技术型人才……
在李青的建议下,瓷窑建在了军区附近。
大同驻军这么多,瓷窑建起来自然快,才半月光景,就给建的差不多了。
官窑老师傅还没到,迫不及待的朱厚照便让代王先找来一些老师傅,不为别的,他先过过瘾。
代王自然不敢忤逆,很快就把人送来了,只求皇帝赶紧走人,别在大同溜达了,他害怕……
数日后,
威武大将军杯,威武大将军盆,威武大将军罐……相继出炉。
那卖相……简直了。
李青都没眼看,朱厚照却乐此不疲,洋洋自得道:“我烧的瓷器乃无价之宝。”
确是如此,不仅王勋、江彬等一众将领眼馋,就连代王都派儿子来讨赏,既奉承了皇帝,又得到了实惠……
朱厚照颇为大方,连千户都有份儿,玩得不亦乐乎……
又半月后,户部款项到位,朱厚照这才去了一身泥巴,开始论功行赏……
当然,朱厚照还是有品的,把借代王的钱给还了。
该赏的赏完,官窑的技术型人才也到了,朱厚照又干起了没品的事,亲自为作坊题名——镇国公窑!
李青扶额,劝了又劝,才让朱厚照不情不愿地改为正德窑。
瓷窑的开工极大振奋了军心,朝廷如此负责,这让他们安全感满满,再逢战事也更敢拼命了……
又逗留了几日,朱厚照也腻歪了,准备前往宣府。
李青道:“宣府之后,咱们便回京吧,延绥,辽东相距较远,着人代为发放就是。”
仅大同都耽搁了这么久,真要全部走一遍,怕是要到过年了。
“我还想去江南看看。”朱厚照说。
“我还想呼你的脸!”
“那要不,你呼我一下,咱们去江南?”
李青面无表情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慈祥?”
朱厚照:“……”
…
最终朱厚照还是妥协了,派江彬、刘禄分别去延绥、辽东代劳,与李青赶往宣府……
不过,朱厚照倒也没让李青省心,发放完赏金、抚恤,就以体察民情为由,玩起了微服私访……
这不禁让李青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皇帝微服私访,名为体察民情,实为装逼打脸,沾花惹草。
不过,那都是清廷皇帝干的事儿。
真要说起来,说不定还是学的朱厚照呢……李青面容古怪的想着。
“想什么呢?”看杂耍的朱厚照突然来了句,
李青回过神,道,“这又玩了小半月了,算上回去的时间,到京师估计都七月份儿了,该回去了吧?”
“要不吃了月饼再回去吧?”
“我看你长得就像月饼!”李青冷着脸,“差不多行了啊,春末离京秋初回,都满百天了还不知足?
再这样,我可真要动粗了。”
“……真扫兴!”朱厚照郁闷道,“明日就走行了吧!”
“你昨日也是这么说的,今日就走。”李青都觉得有些放纵他了,“别给玩野了,麻溜回去干活。”
“我要给太皇太后挑些礼物!”朱厚照从孝道出发,
换来的却是李青的怒骂:“你还有脸提太皇太后,她有你这么个孙子,真是她的福气。”
朱厚照脸上一热,悻悻道:“成,这就回去。”
顿了顿,“骑你还是骑马?”
@#¥……
“放肆,狂妄……”朱厚照跳脚骂街……
~
七月初。
二人进了京城。
离着皇宫老远,朱厚照便哀叹连连,怏怏道:“又要被拴在这儿了。”
“瞧你说的,大明能比京师还繁华的有几个?又有哪里比皇宫住着还舒服?”李青哼道,“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呵呵,我更想田野乡村,闲云野鹤。”
“你这是闲的,给你二亩地耕种,你就老实了。”李青讥讽。
“你……”朱厚照怒极,继而又是一笑,“本来还想着赏你点金子什么的,既如此,屁也没有!”
李青心中一动,道:“就你这小气劲儿,指望你的金子,我还不如去要饭!”
“我小气?你说我小气?”朱厚照如遭奇耻大辱,不过,他很快又不气了,嘿嘿道,“就小气,就小气,也不知气的是谁。”
李青:“……吃我一拳。”
“咳咳咳……你来真的啊?”朱厚照惊怒。
“我忙前忙后,一个子儿都没得到,还不能出出气了?”李青哼哼道,“少啰嗦,赶紧的……”
两人一路拌嘴,在辰时末进入了皇城。
朱厚照啧啧道:“真是失策,威武大将军立下如此大功,怎么也要百官出城迎接,让百姓们都知道威武大将军的军功才是。”
这次干了件大好事,不装一下,他心里不痛快。
“我在这儿等着,你去通知一下,让他们速速迎接。”朱厚照催促,“快去,时间还来得及。”
李青不想跟他说话,还捶了他一拳。
…
临近午时,二人来到皇宫午门,震惊的发现,午门跪满了人。
目之所及,全是撅起的屁股,着实壮观……
朱厚照讷讷道:“这就是迎接朕的方式?是不是跪错方向了啊?”
第144章
《刘瑾造反》
莫说朱厚照,李青也是一头雾水。
皇帝都不在,这是跪哪门子的宫门?
两人对视一眼,一同走上前去……
“止步……”锦衣百户瞥见二人临近,当即轻喝上前,继而面色大变,“皇,皇上?”
朱厚照嗤笑:“朕还以为皇帝换人了呢?”
百户一凛,忙下拜叩头,“臣有眼无珠,臣知罪……”
“起来!”朱厚照皱眉道,“发生了何事?”
“这个……”锦衣百户一时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出来,悻悻道,“臣是奉刘公公的命,前来主持秩序,以防他们惊扰到太皇太后。”
朱厚照有所了然,摆摆手,“撤了,都撤了。”
“是,臣遵旨。”百户如蒙大赦,忙转头招呼下属散场。
初秋的天,气温还未回落,大中午的燥热难当,许多人的官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朱厚照突然觉得很解气。
众人都低着头,朱厚照又没穿龙袍,以至于他走到群臣面前时,还未有人发现他。
“咳咳……”朱厚照清了清嗓子,道,“你们这是何故?”
“我们要见太皇太后……”
随着一人开口,继而连成一片,群情激愤……
“对,我们要见太皇太后。”
“请太皇太后为我们做主!”
…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还是别麻烦她老人家的好,再说……”朱厚照朗声道,“朕也是可以为你们做主的嘛。”
听到‘朕’这个字眼儿,群臣不禁惊诧抬头。
皇,皇上?
揉了揉眼再去瞧,可不就是大明正德皇帝嘛!
“皇上啊……”
斜刺里一声带着哭腔的尖锐呐喊,惊得李青都一个激灵,心说: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朱厚照也被吓了一跳,刚想发火,却见一群人竟嚎啕起来,当下又给憋了回去。
“你们……有何冤屈啊?”
“刘瑾专权跋扈,祸乱朝纲,请皇上圣裁……”
“皇上,现我大明只知有刘瑾,不知有皇上,国将不国,国已不国啊……!”
“皇上,刘瑾贪赃枉法……”
“皇上,臣苦啊!请为臣等做主……”
…
群臣哭天抢地,涕泗横流,这场面……着实壮观。
看样子,这回是真受了窝囊气。
不过,也不至于如此恸哭吧?李青好笑的想着。
不得不说,文官们的表演天分个个不俗,他这个十朝元老,到现在都还没练就说哭就哭的本领。
这可不是假哭,真真的掉泪珠子,从表演艺术这方面评价,真不弱后世的老戏骨多少。
群臣入戏太深,越哭越大声,不知道的还以为太皇太后没了呢。
朱厚照劝了几次,见劝不住索性听之任之,待其哭累了再说。
他本以为这群人会向自己发难,不曾想……竟是这样一番局面,想想以前这群人欺负自己,他颇觉快意,同时,也有些鄙夷。
不是,被太监欺负成这熊样,你们还有脸哭?
你们当初那牛逼劲儿呢?
再一想,又释然明悟,是了,如此作态,是为把刘瑾推向绝路……
…
好久好久,群臣哭声才渐渐停歇,
这时,听到风声的刘瑾也匆匆赶了来,一起赶来的还有张永,
接着,杨廷和、杨一清等诸多大佬也紧急赶来……
朱厚照见人越聚越多,大声道:“有话去朝堂说,在宫门外哭哭唧唧,成何体统?”
虽说皇宫大门,没有百姓涉足,可总归是在外面,且这些人个个放高腔,难保不会被人听了去。
李青也喊了一嗓子:“朝廷体面要紧!”
这话果然管用,群臣经一提醒,顿时止住了哭声,恶狠狠瞪着皇帝边上的刘瑾,一脸‘你等着’的威胁。
场面寂静下来,进入暴风雨前的宁静阶段。
刘瑾望着这么多仇视到极点的目光,心中难免发虚,悻悻道:“皇上,其实奴婢……”
朱厚照抬手下压,道:“有话都去朝堂上说,放心,朕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
说罢,转身往宫里走……
群臣忙也跟上。
刘瑾被人群裹挟着,竟是一时间挤不进去那宽阔的宫门,过程中还被人踢了一脚,貌似是张永踹的……
好不狼狈!
待人从地上爬起来,众人已浩浩荡荡进了皇宫。
他刚想快步追上,却倏地瞧见李青,忙上前道:“先生不一起吗?”
李青耸了耸肩,“我又不是朝廷官员,我上朝做甚?”
“这……”刘瑾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继续,
愣怔间,却见李青施施然走了,他想叫住,又怕去晚了奉天殿情况会更糟。
刘瑾跺了跺脚,匆匆赶往奉天殿……
本以为小东西这次如此过分,一回来就会遭到群起弹劾,眼下出了这事儿,倒是转移了仇恨值,嗯…,问题不大,只要别再肆意胡来……好像也没机会让他胡来了,短时间又没仗可打……
李青想着,一边漫无目的地走,驻足时,面前正是之前常去的青楼。
“许久没来了,也不知有没有新曲儿。”李青咕哝了句,迈步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