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80章

    李青笑笑道:“皇帝如此,只是祸水东引,将群臣怒火转移到张太后身上,以此让双方彻底闹翻,没什么的。”

    “可是……咱家瞧着,这个目的并未达到啊?”

    “快达到了。”李青笑言,“看着吧,马上皇帝就有新动作。”

    “先生何以笃定?”

    “皇帝若真想彻底改换称呼,就不会只有一个张太后了。”李青说。

    张永反问:“可若这只是第一步呢?”

    “之前或许是这样,不过昨夜我与他做过深谈,想来,他只要脑袋不秀逗,就会及时改变策略。”李青语气轻松,“当然了,他若仍执迷不悟,我还有其他手段。”

    “其他手段……自曝?”

    “我已经让他知道了……”李青没有深谈,只是道,“你以为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发生了,不用担心。”

    张永苦笑点头:“有先生在,还轮不到咱家担心。”

    顿了顿,“不过,说到这个,咱家还真有件事拜托先生。”

    “你说。”

    “皇上已经有了动咱家的念头了。”张永道,“今日一大早,皇上就让黄锦去了司礼监任职秉笔太监,当然,皇上并没有让他取代谁,只是额外增加了个席位,没影响到任何人,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张永轻叹道:“咱家知道会有这么一日,可怎么也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不过这样也好……”

    吸了口气,张永长长一揖,道:“还请先生帮忙,让咱家早日抽身!”

    李青缓缓道:“你现在还不能走,黄锦一时难扛大旗,皇帝确有排挤你的心思,可也不会让你现在走。”

    张永苦闷道:“可咱家真的干够了。”

    “急什么,我看你身体骨好着呢,干嘛急着退休?”

    “可……”张永顿住,悻悻道,“咱家说实话吧,先生不是说承咱家情,以后可以满足咱家所请嘛,咱家想着……想着,去金陵。”

    李青眸光一凝,轻松之色褪去,“抱歉,这太冒险了。”

    “先生,咱家就这一个要求了。”张永祈求道,“我一个太监,无儿无女亦无家,中官村瞧着好,可也太孤独了……您行行好行吗?”

    “我……”李青无奈苦笑,“风险太大了。”

    张永试探道:“可以如法炮制啊!”

    “问题是……我说句难听话,你终究不是正常人,你当也知道,除了皇室、王室,哪怕公爵也不能豢养太监,否则便是僭越。”李青道,“一旦让人发觉,不好收场。”

    “咱家是半道出家,嗓音并不明显。”张永争取道,“再配上香囊,可以完美遮掩气味儿。”

    “可……”

    “求您了。”

    “……再等等吧,我现在脱不开身。”李青幽幽一叹,“不过,这也得看他要不要你。”

    张永心下狂喜,乐呵呵道:“他不似他,他有人情味儿,肯定会要我的。”

    李青抓了抓脸,没好气道:“你这请求……可一点也不客气。”

    “呃呵呵……”张永面色讪讪,心中轻松,“咱家不敢说是个大好人,可也着实没干过伤天害理之事,该有个好报应。”

    李青怔了怔,微微颔首:“单就是帮助小云平定宁王叛乱,就高出一般掌权太监一大截儿,行吧,这个忙我帮了。”

    张永愉悦道:“也就是这里不方便,不然咱家非三跪九叩感谢先生。”

    “……行了,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了。”李青好笑摇头,道,“安排我明日当值……皇帝可知道?”

    “这就是他要求的。”张永说。

    “嗯……,人来了。”李青突然道,“黄锦来宣旨了,你也过去吧。”

    张永抬眼去瞧,见真是黄锦,惊叹道:“看来先生说的没错了,皇上还从未让黄锦办过得罪人的差事呢。”

    ……

    黄锦昂首挺胸,来到群臣面前站下,清了清嗓子,一板一眼道:

    “皇上口谕,大礼之事众卿虽屡屡逾矩,却也情有可缘,诸卿且先回衙办差,政事不可贻误,明日朕祭告太庙,五品以上官员皆要参加,皇考之事……既已定下,朕便也不做改变了,然,皇太后言之亦有理……”

    言罢,黄锦换上笑脸:“诸位大人,请回吧!”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这到底算是赢了,还是没赢。

    皇帝依旧尊孝宗为皇考,并未再执意改称呼,可对孝宗皇后却改了称呼,明明是夫妻两口子,对一个叫爹,对一个叫伯母,这……哪有这样的啊?

    这辈分不就乱了吗?

    可他们争的就是孝宗皇帝,至于皇太后……人家自己都这样说了,他们还能咋说?

    一时间,对张太后的恶感更深了。

    俺们跪宫门,挨廷杖,你倒好,不声不响的捅刀子,你可真行……

    李青见状,便也不再焦心,缓步离开……

    这波,皇帝不算全输,同时,还彻底安定了后宫,绝对算不上政治失败。

    而群臣这边,守住了大礼,挺直了脊梁,保住了心中最后一片净土!

    至于张太后……

    并不重要!

    张家依仗权势飞扬跋扈,如今受到打击,也不值得同情。

    “总算以一个可接受的结果结束了。”李青心下轻松,随即又轻皱眉头,“不过,杨慎这厮要吃些苦头了,小皇帝可不是心胸豁达之人,且事闹这么大,也得有人负责……”

    接着,李青又是一乐:“吃些苦头也好,杨慎太顺了,是该磨砺一下心性。”

    李青盘点了下利弊得失,心情愉悦……

    可一想到太庙,他心中又添了几分沉重。

    无他,如今太庙已然满了。

    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中宗、宪宗、孝宗、武宗,九个名额已然全占了,到下一代皇帝继位,就要祧神位了。

    按理说,朱棣首当其冲,不过,朱棣身份特殊,他是这一脉的起点,为了凸显政治正确,多半会对小胖下手……

    退一步说,哪怕不对小胖下手,再下一次,小胖也无法避免。

    这是没办法的事。

    按周礼,天子七庙,老朱立国之后改为天子九庙,定下祖宗礼法。

    而且,神位就是祧走了,也同样会接受供奉祭祀,只是……

    李青心中还是不舒服。

    很不舒服……

    第79章

    杨慎评价朱厚熜

    ……

    朱厚熜早早起床,焚香沐浴,更换新衣……

    天微微亮,朱厚熜身着得体的明黄色龙袍,头戴帝冠,英姿勃发地走出乾清宫。

    张永、黄锦等一众大太监见他出来,齐齐一礼,“奴婢参见吾皇万岁。”

    “嗯。”朱厚熜轻轻挥一挥衣袖,悠然道,“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到齐了?”

    “回皇上,到齐有一会儿了。”

    朱厚熜扫了眼左右,没瞧见想见的人,疑惑的看向张永。

    张永会意,解释道:“李百户在奉天殿广场维持秩序呢。”

    朱厚熜轻轻点头,迈步走下台阶……

    ~

    太庙的起源是从商周开始的,起初称大庙,后又称高庙……最终演变成太庙……

    古人极重孝道,犹以为天下万民表率的皇家为甚。

    基于此,历代皇帝祭祀宗庙,都是个非常庞大且繁琐的工程,因为每一个故去的神主,皇帝都要从头到尾走一遍流程,一整个下来,通常要好多天才能完成。

    随着王朝的发展,神主牌位会越来越多,祭祀宗庙的工程量也会越来越大,为避免影响国政,因此对太庙的神主数量才加以限制。

    不然,皇帝光是祭祀一次,就要浪费许多时间。

    饶是如此,祭祖仍不是个轻松活,通常来说,一次祭祖往往需要数日之久。

    时至大明,这种情况才好起来。

    这还多亏了朱元璋!

    当初老朱建国之后,也遵循历朝太庙制度,给自己的几个祖宗单独设庙,逐一祭祀,后来又觉着这么整太浪费资源了,也给子孙增加了负担,便从一人一庙改为一庙。

    自德祖至仁祖集中供奉在一起,这一来,不仅省钱,也方便皇帝祭祀。

    不过,朱元璋仍是对太庙神主数量做了限制,改为天子九庙,满则祧。

    祧庙又称世庙,依旧享受后继之君祭祀,只是规格降了一个档次,并非遗弃不管了。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时至今日,朱元璋建国时供奉的四位祖宗皆祧了出去,太庙供奉的神主牌位,皆是正儿八经的皇帝。

    也是直至现在,太祖的神位才摆到了正殿正中央!

    同时神位也已满员。

    再之后,就要按亲疏远近来祧这些做过皇帝的神位了。

    当然了,历朝历代打江山的太祖都是万世不祧,无论国祚多久,无论传承多少代,太祖神位都必须在正殿正中央,不可挪动。

    ……

    半中午,才走完开场流程,朱厚熜沿着玉阶进入太庙,开始一一祭祀列祖列宗。

    少年人满脸的肃然,恭敬,一丝不苟……

    太祖神位前长跪不起,太宗神位前五体投地……

    直至中宗时,他才少了丝敬重,多了丝异样。

    无他,这并非走正统流程登基的皇帝,既无皇太子履历,亦无先帝遗诏,同时,这也不是嫡系亲属。

    哪怕在群臣的聒噪下,朱厚熜对孝宗父子有了反感,可心理上朱厚熜还是敬重的,唯独这个人,这个靠大臣拥护,靠太后懿旨登基的皇帝,他很不认同……

    甚至,他觉得自己父亲都比中宗更有资格进太庙。

    当初为啥要让他进太庙呢?

    朱厚熜心中颇有微词……

    ~

    李青驻足太庙前充当门神,奈何,太庙可不是一间房舍那般简单,它恢弘庞大,根本瞧不见里面神位、神像,只能在心里想象,缅怀一下。

    祭祀期间,除了皇帝,以及特殊情况,否则,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太庙正殿之中。

    想来,当然可以,不过得偷偷摸摸才行。

    想到一两代帝王之后,小胖就要去祧庙了,李青心中颇不是滋味,世庙可远没有太庙气派,且享受的祭祀规格也不一样。

    可这是礼法,改太庙制度的难度不可谓不大,其造成的影响犹在嘉靖重议大礼之上,除非……有特殊情况。

    亦或,有一个合适契机。

    常规手段根本行不通!

    左右不过换个地方,仍旧享受子孙祭祀,我是不是太在意了?或许小胖都不觉得有什么……李青暗叹:还是顺其自然吧,当大度一点。

    可心里这般想,情感上却无法不起波澜……

    此次祭祀很是隆重,比之朱厚熜登基时走流程还要高,那时祭告太庙是为登基,此时祭祀是为祭祀……

    这一番祭祀用了整整三日,朱厚熜表现欲强烈,那叫一个一丝不苟,主打一个孝顺。

    如此这般,主要是在找补自己之前的行为,同时,也是为了让朝政重回正轨。

    开口认错是不可能的,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弥补……

    朱厚熜为他之前的行为买了单!

    不过,买单的不能只是他一个,集体逼宫的行为,亦要有人买单,否则,皇帝颜面何在?

    祭祀结束后的第二日,朱厚熜便开始了清算。

    不过,鉴于激愤的群臣情绪还未平息,朱厚熜并未大动干戈,只是让张璁、桂萼等人联名弹劾杨慎等几个极度讨厌的侍郎,尚书、大学士,却是一个没敢动。

    这次,弹劾点也不在大礼上,而在君君臣臣上面……

    ~

    李青没有阻拦朱厚熜的行为,虽说他不喜欢小皇帝的做派,可这种行为却很有必要。

    事儿闹这么大,如若皇帝屁都不放一个,群臣对皇权的敬畏心会大大削弱。

    不良影响太大了!

    皇权可以被削弱,却不能一下子大幅度削弱,否则,很可能会刹不住车,一崩再崩……

    是夜,杨府。

    禁足在家的杨慎被惊醒。

    “谁?”

    “是我。”

    李青吹燃火折子,点燃桌上的蜡烛,露出真容。

    “果然……”杨慎惨然,却并不怎么意外,轻哼道:“直说吧,鸩酒还是白绫?”

    李青:“?”

    杨慎缓缓坐起身,一边提着鞋子,“自那日宫门前听了皇上口谕,我便知道会有今日,还好,提前让小娥回了娘家……”

    杨慎穿戴整齐,抬手道:“拿来吧!”

    “……”李青苦笑,“你以为皇帝要杀你?”

    杨慎淡淡道:“杨慎畏罪自杀,皇帝扼腕叹息,既成全了皇帝圣名,又免了许多苦楚,两全其美。”

    李青讶然:“经此一事,你倒是成熟了许多。”

    “少一副老成姿态。”杨慎一甩长发,深吸一口气,瓮声道,“宣旨吧。”

    “没旨意。”李青笑笑道,“我来没有受任何人指使,我来是因为我想来。”

    杨慎:“?”

    “呵呵……坐。”李青当先坐了,道,“对咱们这位皇帝你怎么看?”

    顿了下,补充:“都这会儿了,没必要再给他留面子,直言便是。”

    杨慎呆了呆,随即恍然,“也罢,那就将我的话转呈给他吧。”

    理了理思绪,杨慎道:“自诩聪明,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可以无限度试探底线,甚至是下限,其实不过小道尔,如若皇帝如此一意孤行下去,早晚会失了臣心,继而是民心!”

    “杨侍郎不妨展开说说。”

    “大礼重议本就是个昏招,事情闹大之后,见事不可为,便以寿宁侯、建昌伯为要挟,迫使皇太后站队他这边,顺势把自己摘出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