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李青说的好处,他完全吃透了,李青没说的‘坏处’,他也完全想到了。其实,朱厚熜比李青预想的还要聪明!
当然了,前提是不涉及修仙长生。
这件事,朱厚熜没办法理性。
话说回来,理性的人也不会迷信修仙长生,虽说李青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可从洪武朝至今,大明皇帝没有一个长生的。
包括李青的亲人,朋友!
真要是理性,就不会这般痴心妄想了。
许久,
朱厚熜苦叹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便抛开修仙长生,也当采纳他的建议,只愿……朕能得偿所愿,与他一并长生,届时君臣合力,寻求突破。”
无论是对李青,还是对自己,朱厚熜都相当有信心。
能力、智慧、手段……
试问,天下间又有几人及得上他们二人?
~
小院儿。
李青坐在树荫下的石桌前,托着下巴,思考大肆开办村镇学塾的实施过程……
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不会顺利,阻力之大,甚至犹在一条鞭法之上。
工商业的大兴之下,农业已不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了,可教育资源的下放不同。
对做官的来说,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管理成本,且还会大大损耗既得利益。
对要做官的来说,这会大大提高他们做官的难度,直接从简单模式跳跃到了地狱模式。
哪能不急眼?
且这两类人,都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哪怕海.南的那个小青年,家里都还有四十亩地呢。
“唉,难搞啊……”
李青叹息,满面愁容。
‘铛铛铛……’
“谁啊!!”
“……下官严嵩。”严嵩弱弱的声音传进来。
李青突然想起往事,不由放缓了语气,清了清嗓子,“门没拴,进来吧。”
严嵩推门进来,反身掩上门,回头干笑道:“李国师,可是心情不太好?”
“没什么,只是这些时日比较忙,不是冲你。”李青敷衍了句,“过来坐吧。”
严嵩上前,拱了拱手,缓缓坐下。
李青没有问“今日来,所为何事”的套话,他知道严嵩目的为何,也不排斥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
官场之上,人情交际从来大行其道,没几人能免俗。
自古皆然。
恰巧,李青也用得着对方,自不会拒之门外。
“李国师是在为国事操劳吧?”严嵩给出试探,“唉,也是,朝中之人多对国师有误解,可有些事偏偏又无法解释清楚。”
李青笑笑:“不是解释不清楚,不过是利益不一致罢了。”
“呃呵呵……”严嵩干笑道,“同朝为官,理念不合太正常了,李国师也不用过于忧心。”
顿了顿,“若有需要严嵩效劳的地方,还请国师不要见外。”
“有!”
“啊?”
严嵩都惊呆了,不是怕事儿,而是没想到李青竟如此爽快的接受了。
要知道,之前多次示好,一直都没有得到过回馈。
严嵩隐隐察觉出事情不简单。
转念一想,若是能获得李国师青睐,入阁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得罪同僚的事又不是第一次干了。
怕个啥?
严嵩当即表态:“国师深明大义,从来都是为国为民,严嵩甚为钦佩,欲效仿之。”
李青对此并不意外。
早在正德朝,严嵩为求晋升,就敢冒大不韪,做出得罪同僚,力挺皇帝之事,如今也不年轻了,进取心自然更加热忱。
李青开门见山:“你觉得,教育资源下放,如何?”
“这……”严嵩皱了皱眉,“还请国师说的明白一些。”
“在大明各地村镇,开设官办学塾。”李青直言不讳。
严嵩一呆,失惊道:“这可不是小事啊,这……”
“皇上已然同意!”李青说。
“呃……那还好。”严嵩稍稍放松一些,却仍不免有些心惊肉跳,狐疑道,“皇上,真的答应了?”
李青好笑道:“我有必要骗你吗?”
严嵩一想也是,缓缓点头道:“恕下官直言,此事难度之大,犹在一条鞭法之上,而且……我不觉得皇上能坚持到底。”
“会的!”李青认真道,“其中详情,后续我会予以解释,现在我就想知道,严尚书敢不敢冒这个风险?”
李青说道:“这件事当然不容易,没有坚定的信念,根本成不了,严尚书若是不愿,我也不强求,只当今日你我没这番对话便是了。”
严嵩只犹豫了一瞬,立即给出答案:
“敢!”
“好!”李青说道,“明日进宫,我会与皇上约个时间,到时我会去通知你也过来一起。”
“哎,成。”严嵩忍住激动,问,“大概在什么时辰?”
李青沉吟了下,“后日午后吧,能抽出时间来吗?”
“能,太能了。”严嵩连连点头,不能也得能啊。
顿了顿,“就我二人与皇上吗?”
李青颔首:“顶多再加上黄锦、陆炳二人,朝中官员包括两个大学士,都无法参与。”
严嵩深吸一口气,重重说道:
“不劳烦李国师通知了,后日严嵩必到!”
李青笑了笑,说道:“皇上对你印象本就不错,如若你能挺身而出,莫说留在京师,入阁也是板上钉钉。”
闻言,严嵩心中大定。
皇帝有意栽培,他是知道的,不然重修宋史怎么着也轮不到他。
更知道,之所以没入阁,全因儿子惹是生非,触怒了李国师,如今李青这关过了,还能讨皇上欢心,入阁自然没有意外。
甚至都不用多久。
严嵩强抑心中激动,又说了些拉近关系的好听话,这才告辞离去……
一首小曲儿没哼完,就到了家。
“爹,成了?”严世蕃惊喜问。
严嵩笑意更浓,“成了。”
严世蕃大乐:“我就说嘛,他才不是什么清心寡欲之人,进进出出,不过是欲擒故纵罢了。”
“闭上你的臭嘴!”严嵩怒道,“这次若再因你出了纰漏,老子掐死你!”
严世蕃:“……”
第257章
严嵩的表现
次日,李青去了乾清宫,与朱厚熜说了一下。
后者对严嵩本就欣赏,又是李青从中搭的线,自不会不满。
李青也没心情再监控内阁了,
索性就待在国师殿,思考如何推行这一国策……
夏言见李青不来了,心情舒爽起来,他也不想平白得罪人,只要这个来历不明的国师不干预朝政,国师就国师吧,懒得计较这些。
大明府库殷实,多发一个人的俸禄也没啥。
内阁大学士,作为臣权最大所在,岂能容忍皇帝之外的人指手画脚?
寒窗苦读,宦海沉浮,好不容易爬上顶端,结果一看,好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上来就压你一头,搁谁,也不愿意啊。
之前,李青能和张桂和平共处,是建立在李青力挺二人主张,且力挺二人在任时期的内阁。
二人若是与夏言在同样的境遇下,定也不爽李青。
权力不能让步。
一丁点都不能!
无论善恶忠奸,都是如此。
因为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哪怕是好人……
又一日,见李青连国师殿都没去,夏言不禁更为开心。
不过,他的开心注定长久不了。
~
小院儿。
李青坐等客人上门。
严嵩最是积极,才午时中,人就到了,还提着一壶好茶。
同在一个屯子里,不到一刻钟的脚程,人到,茶都还是烫的。
“李国师,皇上今日……?”
“别急,会来的。”李青提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嗅了嗅,“龙井?”
“国师好品味,皇上御赐的。”严嵩轻笑点头,心中却在吐槽:这茶当然有你的份儿,可皇上还没来呢,你咋就喝上了……
李青啜了口,“嗯,不错。”
严嵩:“……”
小半时辰之后,三剑客登门。
一进门,黄锦、陆炳便去东厨,门一关,不知在捣鼓什么,瞅得严嵩一阵纳闷儿。
李青却是知道,朱厚熜这厮是在提醒他该炼丹了。
药不能停?李青好气又好笑。
大事当前,他也懒得计较这些小事,场面之后,招呼二人坐下。
“废话就不多说了,这项国策必定是举步维艰,首要是先让百官认可,至少明面上勉强接受这项国策的颁布。”
严嵩沉吟了下,试探着说:“今时不同往日,朝无悍臣,若颁布中旨……”
见二人一脸怪异的看着他,严嵩讪然一笑,止住了话语。
李青扫了严嵩一眼,不见喜怒,只是品茶。
朱厚熜就不客气了,哼道:“这种幼稚的话,不该出自你之口,怎么,是想试探朕的决心,还是想通过贬低自己,来抬高朕与李国师?”
严嵩一凛,“臣不敢。”
“让你来,是让你帮着出谋划策,不是让你审时度势,更不是听你拍马屁来的。”朱厚熜叱道,“若无独到见解,你来何用?”
严嵩慌忙起身下拜,惶恐道:“臣知罪。”
“下次若再与朕耍小聪明,即刻回南直隶!”朱厚熜愠怒道,“你是觉得朕愚蠢,还是以为李国师不聪明?”
“臣……知罪。”
严嵩冷汗涔涔。
对皇帝的敬畏不由更深了。
“起来吧。”朱厚熜敲打完,话锋一转,“说说你的看法。”
严嵩再不敢心机,匆忙整理了一下思绪,拱手道:“臣就斗胆了,说的不对,还请皇上恕罪。”
朱厚熜抿了口茶,淡然道:“实话再难听,朕也乐意听,谎话再好听,朕也容不下。”
“皇上虚怀若谷,臣知之甚深。”严嵩干笑着坐下,深吸一口气,道,“那臣就斗胆了。”
李青、朱厚熜只是抿茶,也不多言。
方才的敲打,以及二人强大的气场,让严嵩根本生不出一点别样心思,一五一十道:
“可以预见,这项国策,除了微臣,不会再有别的大员同意了,如此国策,亘古未有,于公于私,朝臣们都不会答应。”
朱厚熜揶揄道:“你为何同意?”
“臣……”严嵩这会儿可不敢扯谎,悻悻道,“不瞒皇上,臣是为私。”
“嗯…,这句是实话。”朱厚熜懒洋洋道,“严嵩,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机会来了,可要抓住。”
严嵩拱手称是,知道这会儿,不仅是在谈论官办学塾之事了,也是皇上,亦或还有李国师,在考量他的能力。
念及于此,他也不再追求语言艺术,力求以最佳姿态展现自己。
“客观来说,他们不同意,乃至激烈反对,都是有原因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出于好心,并不全是为己。”严嵩说道,“历朝历代,兼并从未断过,可平心而论,兼并也并非全是坏处。”
“呃,臣这里是指教育资源的兼并,非是土地兼并。”严嵩补充。
李青抿了口茶,“不用这般谨小慎微,大胆说便是,你的想法很能代表大多数官员。”
“哎,好。”
严嵩心理负担去了大半,继续说道:“说起兼并,朝廷才是最大的兼并者,可朝廷兼并有错吗?一点没错,因为朝廷需要兼并财富,以维持王朝运转。
朝廷需要官吏惩治不法之人,需要军队保护百姓……当然了,官吏也有奸恶,然,真正可怕的是没有了秩序,这些只是朝廷兼并的用心。”
朱厚熜:“说下去!”
严嵩拱了拱手,继续道:“此外,朝廷兼并各种资源,可以更好的治理百姓,更能稳固祖宗的江山社稷。
财富的兼并,会让百姓变的贫穷;权力的兼并,会让百姓变得软弱;认知的兼并,会让百姓变得愚昧;
财富、权力、认知,三者兼并,会大大降低朝廷的统治成本……”
严嵩突然觉得说过火了,不禁有些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