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27章

    李青不打扰昔日的君臣二人叙旧,上前俯身拉过他一只胳膊,为其诊脉。

    “还不错,开了家酒楼,生意称得上红火,生了几个儿子,如今儿子也都成亲了,都做了爷爷呢。”朱厚照嘿嘿笑道,“来之前,我还想着吓你一跳呢,这下,我也不敢吓你了啊。”

    王守仁哭笑不得,“可我真被惊了一下呢。真不敢相信……你会来。”

    “其实我早就想来了,只是没有合适机会,金陵那两个姓李的管得严,要不是李青,那兄妹俩也不会让我乱跑呢。”朱厚照摊了摊手,随即笑意敛去,“老王,张永他走了好些年了。”

    对张永,王守仁观感挺好,无论是做太子伴读时,还是之后的平叛,张永都没的说。

    闻言,王守仁也是一叹,轻声安慰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莫过于用情。”

    “唉,真想回到那时候啊。”朱厚照心情低落,“现在张永走了,你也老了,我也就你们几个亲近的人……”

    王守仁轻笑道:“不是还有先生的吗?”

    “他?”朱厚照撇嘴道,“他可是大忙人,哪里顾得上我啊。”

    “呵呵,还成我的错了?”李青缓缓收回手,噎了他一句。

    朱厚照干笑笑,朝李青道:“老王他不要紧吧?”

    李青默了下,“还好。”

    “就说嘛……”朱厚照多聪明,“老王你好好养病,等你恢复一些了,可得让我也尝一尝你们这里的女儿红。”

    “自然!”王守仁含笑颔首,朝小厮道,“让后厨准备丰盛酒菜,哦对了,这两位都是我的故交,我们有许多知心话要说,与小辈们也说一下,不要来打扰。”

    “是。”小厮哈了下腰,转身去了。

    王守仁看向李青,问:“先生可去了学塾?”

    “嗯。”

    “如何?”

    “还不错。”李青笑道,“学习氛围挺好的,这么多人,总有能学会的。”

    王守仁苦笑:“可我并不乐观。”

    朱厚照:“哎?俗话说,多生孩子好打架,如今大明逐步开展普及教育,你这《心学》定也会被更多人追捧,哪怕百里挑一,也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王守仁失笑,“你性格还是一点没变。”

    “啊哈哈……还咋个变嘛……”朱厚照倏地一敛笑意,作深沉状,“如此,可好?”

    “噗哈哈……”王守仁放声而笑,由衷的开心,“就这样挺好的,人活一世,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是件幸福的事。能再见你,能见到这样的你,我很高兴。”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朱厚照自得道,“真正的聪明人,都是通透的,开心的,轻松的。笨人也挺好,没那么心眼,活的也不错。反倒是聪明却执迷不悟之人,费尽心机,往往悲苦。”

    李青挑了挑眉,“这话,意有所指啊?”

    “你别对号入座好不好?”朱厚照白眼道,“当然了,你有时候也挺执迷不悟的。”

    “嘿?你是不是觉得,当着小云的面我不会揍你?”李青瞪眼。

    “我跟老王可是一起同过窗的交情,你要是打我,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朱厚照哼哼道。

    李青:“……”

    ~

    正月的尾巴寒意不减多少,哪怕是大晴天,阴凉处也透着寒凉。

    三人落座在暖阳下,以酒菜调味,聊着往昔。

    王守仁不能饮酒了,以茶代酒,劝二人多饮一些,称女儿红备了好多,保准管够。

    酒桌上,朱厚照的话最密,王守仁不时插上两句,李青相对安静。

    一是这对君臣兼同学太久没见了,当多给二人交谈的机会;二是李青在思考对小云的医治之法……

    李青愁的不行,同学俩却谈笑风生,笑口常开。

    说他执迷不悟,还真不算冤枉。

    “咳咳……李青!”朱厚照清了清嗓子,“你咋回事儿啊,板着脸给谁看呢?”

    “……”李青想发飙,可又不合适,悻悻道,“有吗?”

    “是有一些。”王守仁轻笑道,“人之常情,先生无需介怀。”

    李青收起思绪,笑道,“倒也不是介怀,只是……算了,喝酒。”

    “这才对嘛,好好的重逢宴,当开心才是,想愁,回头再愁,别在酒桌上愁。”朱厚照道,“久别重逢,最重要的当然是开心啦。”

    “你可真是……没心没肺。”李青好气又无奈。

    王守仁微笑颔首,道:“说起开心的,还真有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本县的普及教育非常顺利,数十乡镇学塾全开,无一落下,时下都开课了呢。”

    “这么顺利?”不止李青,朱厚照也是深感意外。

    都是权力场上的顶级人物,深知这其中的阻力。

    嘉靖十六年夏推行的国策,如今不过才嘉靖十八年春,就能有如此成果?

    哪怕没有阻力,也不该这么快,这不合常理!

    王守仁乐呵呵道:“谁让咱余姚有个好知县呢?”

    “谁呀?”

    “杨慎!”

    第290章

    朱厚照的小九九

    “杨慎……在余姚?”李青惊诧。

    之前是与朱厚熜说过杨慎的‘再就业’问题,当时议定的确是江南,只是不想竟在余姚……

    状元郎下地方这种事并不多见,且只做一个知县着实有些屈才,可联想到这位仁兄对朱厚熜深深的伤害,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朱厚照也颇感诧异。

    杨慎这个状元郎还是他钦点的呢。

    “好歹也是杨廷和的儿子,就算无缘政治中心,可也不该只做个知县啊,起码做个知府才对……”朱厚照连连摇头,“可惜了了。”

    王守仁说道:“是有点可惜,不过,只要皇帝不再记仇,杨慎后续肯定能高升,至少做个知府没问题。毕竟是杨廷和的儿子,本身也有能力,当初一战成名,积攒了相当大的名望。”

    “就说这教育普及吧,能如此顺利,可不只是杨慎有能力。其父杨廷和,以及杨慎自己在大礼重议上的作为,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王守仁笑道,“名,本身也是权的一种嘛。正如当初我代天巡狩,遇到的那个严嵩,在京为官备受冷落,回乡之后又是为地方修府志,又是广交俊才……清名从地方传到京师,这才有了第二春,如今都是内阁大学士了。”

    “啊哈哈……倒也不是冷落他,主要是让他避一避风头。”朱厚照干笑。

    真要说,严嵩还是他给撵走的,可当时严嵩跳的太欢了,确是为了让他避一避风头,同时,也想通过此事磨砺一下他。

    只是朝廷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加之后来朱厚照本身的问题,严嵩之后回京,故才没有得到重用,亦或说,没来得及重用。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颔首道:

    “老王你这么一说,杨慎和严嵩还真是殊途同归,不同在于一个在京师扬名,在地方得到回馈;一个在地方扬名,在京师得到回馈。当然了,这二人本身的能力,也占了很大原因。”

    王守仁笑了笑,说道:“还是略微有些区别的,杨慎是扬名,严嵩是养名,前者只为一舒心中意气,后者则为功利。

    不过话说回来,有功利心也不全是坏事,若能用到正道上,有功利心反而更好。”

    李青沉吟道:“对严嵩,你怎么看?”

    “当时的严嵩胸有抱负,对朝廷弊政也有独到见解。”王守仁评价。

    “现在呢?”

    “人都是会变的,且我与他也只是短暂接触,这么多年过去,哪里……”王守仁好笑道,“先生你刚离京不久,当比我更了解才是。听先生这意思,严嵩变了?”

    李青抿了口酒,轻叹道:“确实变了,倒也还好,只要皇帝一心向善,严嵩大概率也不会从屠龙少年变为恶龙。”

    朱厚照坏笑:“有你这个特殊存在,皇帝怎能不一心向善?”

    李青却不乐观,无奈道:“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他又不傻,谎言总有揭开的一天。”

    “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干杯干杯……”

    事不关己的朱厚照,十分乐观。

    …

    酒局结束,李青先用真气为小云梳理了一下脉络,然后,与朱厚照一起去了药铺抓药。

    二人并未住在新建伯府,而是就近租了个院子,不过度占用王守仁的时间。

    汤药,针灸,加以真气辅助,让小云的状态好了些,只是改善并不太明显。

    过程中,小云的那个收过李青礼物的孙子,险些把李青认出来,好在都是脑子相当好用之人,一番忽悠之下,这才让那孙子熄了自认为也很荒唐的念头。

    朱厚照直呼好险,李青却不甚在意。

    长生者的秘密,早晚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曝光,这一天并不遥远。

    躲不过嘉靖朝!

    这个李青躲不掉了,因为有朱厚熜,当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长生之日,大抵就是李青秘密曝光之时。

    是夜,

    李青、朱厚照饮着女儿红,就此事以及大明未来的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未来将面临的挑战,朱厚照这个乐天派也不禁犯愁。

    “李青,你有把握吗?”

    “做成了,一成把握也是十成,做不成,九成把握也是零成。”李青说道,“你这个问题没意义,不过,成不成都比原有的大明好。”

    朱厚照挠挠头,问:“你的那些个师弟什么时候回来?”

    “三月初。”

    “这才刚二月,还有一个月时间……”朱厚照缓缓道,“不过,对老王的治疗,你也得抓紧了。”

    “这个我心中有数。”李青轻轻点头,“就是师弟们来了,也是在余姚活动,先给他们练练手。”

    “还是那句话,生杀大权不能下放,不能让他们杀人。”朱厚照神情凝重。

    李青斜睨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把心放在猪肚子里便是,我不会轻易让师弟们的手上沾染血腥。”

    “呃呵呵……如此最好。”朱厚照借饮酒掩饰尴尬,咂咂嘴道,“别说,这女儿红是挺好喝哈。”

    “回头你也埋一些,等你孙女嫁人时,拿出来宴请宾客。”李青说。

    朱厚照:“……”

    似是想起了什么,他突然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做甚呢?”

    “算辈分儿呢。”

    李青:(⊙_⊙)?

    却听朱厚照一击掌,嘿嘿道:“别说,这一算,还真行。”

    “啥呀?”

    “咳咳……”朱厚照一本正经道,“你看啊,朱李两家结合的根儿在英宗,对吧?”

    李青点头。

    “宪宗、姑奶一代;父皇、表叔是一代;我,李信一代,到了我儿子闺女,跟李信儿子闺女这一代,就没关系了对吧?”

    这会儿,李青可算听明白了朱厚照的小九九。

    “你想再结亲?”

    “亲上加亲不好吗?”朱厚照清了清嗓子,淡淡道,“我吃点亏没关系,你也不用太感动,偷着乐去吧。”

    李青气笑道:“可我咋觉着……姓李的吃亏了呢?”

    “咋就吃亏了?”朱厚照不爽,“我什么身份?”

    “商贾!”

    “……以前呢?”

    “以前的事你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来?”李青揶揄。

    “你……”朱厚照双手环抱,哼道,“不稀得跟你说,反正这事儿你也没什么发言权,想来表叔他不会拒绝。”

    “……”

    朱厚照算盘珠子都崩脸上了,李青哪里不明白这厮的用意?

    无非是想通过联姻,让自己的后代,亦或说自己的基因延续,也成为李青的羁绊之一。

    端的是好算计!

    不过,李青倒也不排斥。

    从朱祁镇算起,到朱厚照的儿女这一代,都是第五代了,合情合理合规,又是亲上加亲,不失为一桩美谈。

    再说了,李家娶媳妇也好,嫁闺女也罢,又不看对方家里有没有钱。

    就图个人。

    李青好笑道:“那你就跟你表叔商量吧,他若同意,我没意见。”

    “真哒?”

    李青失笑点头。

    “算你有良心……”朱厚照举杯,“来,走一个。”

    酒水下肚,李青愈发觉得如此挺好,这时代的自由恋爱不能说没有,太奢侈了。

    九成以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如此,为何不能两家再结姻亲?

    最起码都知根知底儿。

    李青说教:“今后啊,要好好教育子孙,都多大人了,可不能一直混不吝。”

    “我也就是在你们面前这样,在家,我相当正经的好不好?”

    “嘁,信你个鬼。”李青撇撇嘴,“对了,过两日我去一趟京师,走之前会给小云开足药剂,你多陪陪他。”

    “去京师干嘛?”

    “再不去,你老弟可要断药了。”李青无奈道,“放心吧,我快去快回,不超过十日。”

    “那成吧。”朱厚照也有些无奈,“按理说,他也不是蠢人,明明大明皇帝无一人可长生,他却如此执迷不悟……唉,也是服气。”

    李青呼着酒气说:“其实也不是很难理解。历代帝王追求长生的不在少数,何况,又有我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无非是给他炼一炼丹,也算不上辛苦,只要他能好好做皇帝就成了。”

    “你没关系,我更没关系了。”朱厚照怏怏道,“本来还想跟你一块去看看普及教育的成果呢,真的是……他事儿可真多。”

    “大哥不笑二哥,你做皇帝那会儿,也没让我省心。”李青笑骂,“等我回来,咱们带上小云一块儿。”

    朱厚照点点头,然后不放心的又问了句:“关于结亲,你真不反对?”

    “这又不是坏事,我干嘛反对?”李青靠在椅背上,舒展着筋骨,“嗯~~亲上加亲,挺好的。”

    “嘿嘿……那我就放心了。”朱厚照乐道,“有你这个长生者帮衬,我父皇这一脉也算是稳了。”

    “呵,你还挺孝顺。”李青玩味。

    朱厚照闷不吭声,罕见的,伤心起来。

    “算啦,你父皇内心对皇权并不热忱,也不甚在意皇位传承,你没让他真正绝嗣,大明也未因你而衰落,倒也算不上大不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