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29章

    “奴婢不敢,奴婢……”黄锦连忙解释,“奴婢的意思是等一等,等这些大事都忙完了,再让献皇帝进太庙,皇上春秋鼎盛,何须在意早一日,晚一日?”

    “一日?十年都不定完成这些政治举措!”朱厚熜叱道,“朕御极已有十八载,却还没为父亲争取到应有的名分,朕岂能再等十年?”

    黄锦闷闷道:“不祧英宗,李青玩命,皇上三思。”

    “你少拿李青压朕!!”

    朱厚熜气得不行,“走走走,你去跟李青过去吧!”

    “奴婢……”黄锦苦闷不已,蹲在炉子旁伤心起来。

    朱厚熜兀自走到一边坐下,生着闷气。

    主仆二人,一言不发,空旷的大殿愈发冷清。

    好半晌,

    “朕的烤薯呢?”

    “李青给吃了。”

    “……好胆!”朱厚熜再怒。

    可又能如何?

    “再烤,烤两块。”

    “是。”黄锦起身去取,心中稍稍好受一些,皇上还是心疼他的……

    …

    “皇上,好了。”

    “一并呈上来。”朱厚熜板着脸,坐在椅子上不动弹。

    “……是。”

    朱厚熜接过,一手一个,左一口,右一口,实在打不败李青的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赢得李青。

    你吃一块,我吃两块!

    黄锦心情郁闷,皇上你都吃了啊?

    “嗝儿~”朱厚熜硬塞下两块烤薯,长长呼出一口抑郁之气,道,“李青那厮真说了若是一个不祧,给提升丹药品质?”

    黄锦点点头。

    朱厚熜咬了咬牙,冷哼道:“好,朕这次就给他个面子。”

    “……皇上英明!”黄锦放松下来,安慰道,“献皇帝性情恬淡,一向与世无争,不会在意这些虚名……”

    “朕有说不抬献皇帝进太庙?”

    “啊?”

    “睡你的觉去吧!”朱厚熜撂下一句,转身就走,留黄锦一头雾水。

    ~

    余姚。

    租住的小院里,朱厚照耍了一套太极养生拳,正欲去街上吃早饭,忽觉眼前一花,一人跳院墙进来。

    不用看清来人,朱厚照便已确定了其身份。

    “服了你了,敲一敲门能累着你怎地?”

    “小云没情况吧?”

    “好着呢。”朱厚照舒展四肢,舒服的直哼哼,“吃早饭去不去?”

    “不了,你给我带回来便是。”李青说道,“我先去洗个澡。”

    “成吧,话说你这速度可真快,才七日功夫……”朱厚照坏笑道,“你要是去了唐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怕不是要改成……一个李青玉环笑。”

    “恶俗!”

    “……吃啥?”

    “都行。”

    李青面无表情地去打水……

    洗去一路风尘,换上洁净衣衫,不多的疲惫感尽去,李青搬张椅子坐在檐下,托着下巴发呆。

    “早饭来喽……”

    朱厚照颠颠儿跑进来,将油纸袋塞给李青。

    李青往里瞅了一眼,满脸黑线。

    “吃啊,怎么不吃?”

    李青嗅了嗅鼻子,“你吃了什么?”

    “鲜肉馄饨、虾米粥、灌汤包,怎么了?”

    李青勃然大怒:“你吃那么丰盛,就给我吃烤薯?”

    “不是你说都行的嘛。”朱厚照干笑道,“太医都说了,多吃粗粮有助于长寿……呃呵呵,拉出来都一样,何必在意吃进去……”

    “啊呀……!”

    @#¥%……

    ~

    新建伯府邸,为小云诊治之后,三人一起出了门。

    两个走着,一个坐着,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不时遇上阳明粉,浅谈两句什么的,行路并不快。

    木轮椅是朱厚照做的,抄袭李青的创意,却有模有样。

    “老王,我这手艺如何?”

    “嗯,很厉害!”

    李青神色怪异。

    好像大明历史上,是有个木匠活不赖的皇帝,难不成就是正德?嗯,大抵没错了,也只有正德才会这么无聊……李青好笑摇头。

    这一对堂兄弟都十分聪明,但还是有区别的,朱厚熜的聪明,更多是体现在帝王心术之上,朱厚照的聪明则就广泛了。

    语言,兵法,经济,手工艺……妥妥全能王。

    哪哪都好,就是不学好!

    “离乡镇学塾还有多远啊?”朱厚照故意气喘吁吁,“早上吃的馄饨虾粥灌汤包都消化完了,李青你推一会儿。”

    我只吃了块红薯,且口感远不如黄锦烤的……李青捶了他一拳,接过手,推着小云继续前行。

    “再有七八里就到最近的乡镇学塾了。”王守仁笑着说,“看过学塾之后,我请你们下馆子。”

    “你荷包够吗?”朱厚照问。

    王守仁淡然一笑,想说些什么,似又想起了什么,悻悻道:“只要不山珍海味的点,够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爷爷不客气,孙子更是没品,王守仁可不敢托大。

    …

    午时初,三人来到学塾,有小云这个余姚第一明星在,自然不会受到阻拦,很轻易地就进入其中。

    这座学塾可真不小,占地足有五亩,学堂屋舍也不小,共有七座,只是过于简朴了。

    看得出来,杨慎这是把钱都花到了刀刃上。

    离老远,就听到了读书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读的是荀子的《劝学》,声音多为稚嫩,朝气蓬勃,赏心悦耳。

    李青朝阳明粉道:“能说说学塾学生的年龄构成吗?”

    阳明粉颔首,介绍道:“多是八岁到十五岁,再之上,学塾就不招收了。”

    “这是为何?”朱厚照问。

    “这是县老爷定的规矩,称是八岁之下,教育成本太高,十五岁之上,要么就是奔着功名去的,学塾只教书育人,不为学生追求功名。”

    朱厚照:“要不是呢?”

    “都十五岁了还没读书认字,也学不出个啥路数。”阳明粉叹道,“其实,县老爷如此,也深有苦衷。”

    李青微笑道:“可是为了限制学生?”

    “嗯,一个乡镇学塾可装不下一乡人口,免费读书的诱惑太大,真要不做年龄限制,学塾非挤爆不可。”阳明粉解释,“县老爷还说,十五岁之上观念已定,且都是家中的优质生产力,甚至都快要成家了,当以养家糊口为重。一来,这个年龄再读书,很难有所建树;二来,百姓养孩子本就不易,可以接替父母扛起一部分养家重担了,若再来读书……容易起家庭矛盾。”

    “有此明文规定,对谁都好!”阳明粉说道。

    朱厚照沉吟道:“如此,就不会有矛盾吗?”

    “总体来说,都能接受。父母长者乐意如此,因为他们不愿家中流失优质生产力,当事人有一定苦闷,却也只会认为自己命不好。”阳明粉解释,

    “再者说了,他们虽不能读书,他们的下一代,却是可以的嘛。只做年龄限制,不论贫富贵贱,对百姓来说,这是难得的公平了。当然可以接受。”

    李青赞道:“不愧是状元郎!”

    那是,也不看谁钦点的……朱厚照欣然又自得。

    第293章

    再见杨慎

    说话功夫,《劝学》也进入了尾声。

    随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诵读声毕,接着,先生开始讲课……

    教认字,教写字。

    朱厚照皱眉道:“如此教学……不太妥当吧?”

    李青却道:“如此教学才好。”

    “为啥?”

    “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死记硬背,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个年龄段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学的多,记得多,好处多多。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李青斜睨着他,哼道:“莫以己度人,你一个人享用多少先生,他们多少人享用一个先生?真要一笔一画,一字一顿,先生就是累吐血,学生又能学多少东西?”

    “呃……好像是有点道理哈。”朱厚照讪讪道,“主要也是没吃过教育的苦,啊哈哈……当我没说。”

    王守仁轻声说道:

    “先生说的不错,这个朝气蓬勃的年纪,学的东西能记住一辈子,现在不明其意,早晚会明白的,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可获益一生。”

    “先生?”阳明粉看向李青,一脸狐疑,不可思议。

    能让阳明先生称呼先生,这人当是何等才学?

    朱厚照道:“他姓李,名青,字先生。”

    原来如此……阳明粉恍然,同时也有些郁闷,这可真会占便宜。

    一行几人靠近学堂,透过纸窗往里瞧,年龄大小不一的学子,正在跟着教书先生学写字,却是不用墨水,而是清水。

    以毛笔蘸水,在课桌书写,完了拿麻布一擦,还能继续书写,端的节约又实用。

    毕竟,这时代的纸墨价格,还尚不亲民。

    若练字都用纸墨,会给家庭造成负担。

    十个字,写一遍,擦一遍,再写一遍……循环往复。

    两刻钟之后,先生挨个检查……

    再之后……就放学了。

    望着这么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的背影,李青轻轻呢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惟愿他们都能青出于蓝……”

    子子孙孙,绵延不绝……

    百年之后,数百年之后……当又是怎样的风景?

    朱厚照突然说道:“李青啊,我突然发现,你这个名是真的好,等我以后再有孙子了,能不能起名朱青啊?”

    李青本来心情欣然又畅然,闻听此言,好心情立时消了大半,咬牙道:“我是真想捶你啊!”

    “你……不要粗鲁嘛。”朱厚照干笑道,“瞧你,我这不是跟你商量的嘛,青不成,蓝总成了吧?”

    @#¥%……

    “阳明先生,这……?”

    “无妨的,他们一直这样。”王守仁笑着解释。

    阳明粉缓缓点头,问:“先生,这两位都是您的好友?”

    “嗯,至交好友。他们这次来,是为了给我瞧病。”

    阳明粉又望了眼打闹的二人,满脸怪异,随即收回目光,问:“您的病……好些了吗?”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能医我之幸运,反之亦当坦然。”王守仁微笑道,“学塾没遇着什么困难吧?”

    “偶尔有一些,不过都是可以克服的。”阳明粉笑了笑,请教道,“先生,学生对《心学》还有不明之处,先生可否为学生解惑?”

    “当然可以啊。”

    ……

    朱厚照挨了顿揍,老实许多,蹲坐在檐下,李青也在他身边坐了,不去打搅远处的二人。

    “李青,你说这《心学》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啊?”

    “我上哪儿知道去?”李青白眼道,“不过你那‘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理论,还是有道理的,读书人多了,能学到精髓的人,自然也会多。”

    “可老王他却不太乐观。”朱厚照叹道,“其实,我也不咋乐观。”

    李青揶揄道:“你学会了?”

    “大致明白了,不过,并不适合我。”朱厚照讪笑道,“我都不是……好好过日子,安逸快活的过一生,不比啥强?”

    李青:“……”

    对朱厚照,他是一点脾气没有。

    “唉,说真的,你越是优秀,我越是糟心,越想捶你。”

    “呃……”朱厚照扭捏道,“瞧你,一天天就知道蛮横,一点也不文雅。”

    “……你再给我整这死出,我现在就捶你。”

    朱厚照:“……”

    “李青,你要不要去见一见杨慎?”

    “嗯,是打算去见一下。”李青说,“以杨慎的能力,束缚在一县之地做知县,实在太屈才了。你老弟对他有意见,可他对你老弟也一样,杨慎性子倔,还是开导一下比较好。”

    “我能不能……”

    “不能!”李青哼道,“他可不知道你还没死,咋?舒坦日子过够了是吧?”

    朱厚照悻悻无言。

    “这次你准备待多久?”李青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