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尽在晋江文学城三68位皇子,一位娘娘……乐安县何德何能,能让这么多大佛落脚。
华县令恭敬接过68筷子,却没敢用,擦擦头68上的汗:“您说。”
曲渡边指指桌上的饭菜:“我68看68县衙之中分明还有粮,为何外面施粥的粥棚,锅里却稀疏的和水一般。”
华县令一愣,没想68到68这位看68起来娇生惯养的深宫皇子,会注意到68外面百姓的情况。
曲渡边:“放心,不是责问。”
华县令叹了68口气:“没粮啊。”
曲渡边:t26“义仓没粮?”
华县令:“没有。义仓一直是有湘河郡的郡守管理,洪灾爆发的第二天,义仓就拨了68赈灾粮下来。”
他指向正厅内那些68堆放的粮食。
“粮食是来了68,但送粮的告诉我68们,赈灾粮只有那么多,没有第二批了68,”华县令眉眼浮现愁苦,“乐安县两三68万人,吃这么点68粮食,每日有些68汤水,已然极限。我68还在苦等朝廷派下来的钦差。”
谁料先到68的是个年纪更小的皇子,他还得分心照顾着。
曲渡边:“为何没有第二批?”
华县令叹了68口气:“殿下,此次是三68郡遭灾,最大的义仓就在湘河郡,另外两郡的义仓不同程度被洪水损毁,现在大家都指着湘河郡吃饭。一郡下辖十几二十多个县,能分到68这些68算得上很好了68。”
湘河郡郡守为了68怎么分义仓内的粮食更合理,都愁的掉头68发。
少分给谁,受灾的百姓都是怨声载道的一片。
华县令:“二位殿下,你们二位先吃吧,我68这边还有事。”
曲渡边叫住他:“等等。”
“此次洪灾救援,有没有发现南宁的百姓。”
华县令看68了68眼禹若,迟疑道:“自然是有的。只是不多,应该各县都有分布,在乐安县的约莫百余人,现在都集中在一处。”
禹若站起来:“在哪里?”
华县令为难:“毕竟不是大周的人,而且大周百姓对南宁百姓都看68不太68顺眼,所以他们的位置距离县衙比较远,现在天都晚了68,路上不安全,您看68,要不然明日再去?”
谷心也道:“殿下,不急于一时。”
禹若按捺下来:“烦请县令大人明日一早,带我68过68去。”
华县令:“这是自然。”
寒暄片刻,禹若回了68自己的房间。华县令去了68县衙外面,还有百姓接连不断地被从水里捞出来,赶来县衙搭建的草棚休息落脚。
曲渡边又68去看68了68宣妃一趟。
宣妃还是昏睡着。
他守到68半夜,被乙十二强制捞了68回来。
乙十二:“殿下,你该休息了68。”
昼夜不停两日,眼都没有闭上过68,熬到68现在还不睡觉,乙十二觉得自己要是再不制裁殿下,他们两个都会被小远制裁。
“找到68了68宣妃娘娘,明日等太68医过68来,她会好的,不要担心。”
曲渡边:“我68不太68困。”
他站在窗前往外看68,隐隐约约能听见县衙外的争吵和哭泣的声音。
洪灾下,百姓们失去亲人、失去多年积累的财富和建造的房屋,情绪太68不稳定了68,再加上粮食短缺,持续下去,恐怕会出事。
华县令是个称职的县令,现在还在外面安抚百姓的情绪。
但古代救灾速度太68慢,而且华县令治灾的方式也有问题,不成体系。
来的时候曲渡边就知道,托乐添叔叔带的那一批物资会派上用场,他本来想68把68物资和太68医留下,找到68宣妃和六皇子后就安分等京城的人来处理后续。
可现在宣妃昏迷,他自己身处其中,却做不到68看68着这么多灾民,什么也不做。
乙十二:“殿下,再不睡,我68告诉小远。”
“好好好,我68睡,不过68睡之前,我68想68写点68东西。”
他没让六六出去,六六可以信任,不必瞒着,但其他人么……还是别透露了68,他要披个马甲。
曲渡边到68桌边,摊开68一张纸,磨好墨之后,换了68左手用笔。
在乙十二的震惊下,曲渡边落笔写下:《洪灾灾后处理守则二十条》。
笔锋洒脱,锐气凛然。
与右手那四平八稳平平无奇的字迹,形成了68鲜明对比。
二合一含19.5w营养液加更
第68一条:平粜、平粥店、平粥担……[1]
受灾等待救援的大部分都是挨靠河流居住的农户,
居住在县城中的乡绅富户,有68些没有68受灾的,家中定有68存粮。
需要动员这些人出来帮忙。
第二条:以工代赈,
预备积贮[2]
增强百姓的自救积极性,降低消极情绪,
人有68重建家园的希望,
才不会暴动生乱。
第68三条:男女68分棚,
妇孺分工,
受伤人员单独隔离医治[3]
第68四条:收养遗孩,施医药[4]
前面几条对应灾民处理68以68及粮食不够的缓和办法,
后面的是预防灾后大疫。这些是灾情后,
关于灾后重建的都是后十条。
包括但不限于重垦肥田,
移民旁郡等等大后期的举措。
二十条下是具体68的实施细则,
曲渡边还68在重点地方68画了小星星作为标注。
越写到后面,他写的越快,
字迹也越草——
再不写完,
他觉得六六会把他打晕扔床上睡觉去。
他在末尾落款:扁豆居士。
最后一个字收尾,
天都蒙蒙亮了,
曲渡边把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都藏好,
收尾隐藏痕迹。
然后挪到床边,
栽倒在床上倒头就睡。
睡前还68含糊呢喃了一句:“六六,
天亮叫我……”
一秒入睡。
他连被68子都没来68得及给自己68盖上,衣服没换,
靴子也没脱,眼底下一层浅浅的青色。
乙十二帮他把靴子脱掉,
松了松他的衣领,半抱起来68挪正睡觉的姿势后,
重新把人放下,然后扯好被68子。
做完后,他走到桌边,轻轻翻了翻那一沓连夜赶出来68的洪灾灾后治理68的方68法。
跟在殿下身边十二年,他知道殿下不是表面那般平庸,也知道他和方68太傅的约定,然还68是忍不住震惊。
殿下到底还68藏了多少本领?
他翻了片刻,小心翼翼放好。
心想,这份治灾的细则,如68果填上方68太傅给殿下出的那张答卷里,不知道能得多少分。
明珠披尘自掩,只有68偶尔起了风波,才能窥见尘下的一点光芒。
-
上午十点。
曲渡边睡了五个小时,乙十二没叫他,但他还68是突然就醒了。
两日马不停蹄赶来68,一日县衙落脚,浑身的疲惫在短暂的休息攀附上身体68。
曲渡边打了一套太极,内力在体68内周转一圈,回复了大半精神,他简单对付了两口早饭,嘴里咬着饼子,拿着桌子上的那沓细则就出了门。
出门前他顿了下,把这沓纸用脚踩了几下,看着上面的鞋印子,他满意的点点头。
一出门便喊:“华县令!华县令!”
华县令百忙之中被68人喊话,说68七皇子要见他。
他差点没压住被68灾民影响到暴躁的情绪,忍不住小声抱怨:“唉!正是忙的时候,京城的贵人们有68什么事,吩咐县府里的人就好了嘛!”
师爷:“大人还68是去看看吧,皇子不好得罪的。”
华县令:“我能不知道?”
他拍了拍身上的土,整理68出一副笑脸,去了正厅。
曲渡边盘腿坐在椅子上啃着饼子,朝他招手:“华大人。”
华县令拱手道:“殿下,您有68何68事唤我?”
曲渡边点了点手边的那沓纸,“也没事,就是突然想起来68,本殿下混迹京城的时候,遇见过一些奇人异事。之前帮过一个快病死68的人,他病好后就给了我这个,说68是谢礼。”
“大概是治灾的,我也看不懂,不过觉得或许有68用,就带来68了,华大人看看能不能用的上?”
什么奇人异事,什么治病谢礼。
还68治灾。
听起来68非常扯淡。
华县令看着他干净清澈的眼睛,心想七皇子恐怕是涉世不深,被68不知道那里来68的江湖骗子给骗了,才相信这种话。
当然,他没表现出来68,大人物都是要面子的。
今日就算这沓纸没用,他也得夸几句出来68。
抱着这种想法,华县令拿起来68看,一扫之下,先被68这笔字给吸引了。咦,骗子的字挺有68特色的嘛。
紧接着,一条接着一条的治灾措施跃入眼帘,甚至还68有68详细步骤,华县令越看,眼睛睁的越大。,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是一步步从寒门靠上去的,是有68天资的那类人。
在县令这个位置处理68灾情的这几日,他简直焦头烂额,各种事情压在身上,简直没有68头绪。
所以68他清楚,这份规划明白,步骤清晰,处处为民考虑的条例究竟多重要——
这绝对,绝对是经历过洪灾,或者是对洪灾有68着深刻研究,且心怀天下的人才能写出来68的!
华县令唰地抬头,眼神火热而渴盼,殷切的握住曲渡边的手:“殿下!”
曲渡边吓得一激灵:“你干嘛!”
华县令指着落款:“敢问殿下知不知道,书写此条例的扁豆居士,现在身在何68处?此人必定是世间罕见的出尘隐士,不知为何68沦落到连治病的钱都没有68,差点死68去,幸好遇到了殿下。”
“这种栋梁之材一定不能泯灭于病痛,若是找出来68,于大周是极大的事情!湘河三郡需要能够治理68洪灾的t26高人呐!”
曲·高人·渡边耳朵有68点红,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两声,“是吗?这么厉害。”
华县令严肃道:“乃活万人之策!”
曲渡边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的模样:“还68好还68好,我差点用它擦靴子。”
华县令:“………”
擦靴子?
他低头仔细看了看这沓被68他视若珍宝的纸,纸张后面俨然几个鞋印子留在上面。
华县令脸都扭曲了一下,心痛的同时又感68到庆幸。
天哪,幸好七皇子手下留情了,不然他恐怕会心痛到滴血。
他用袖子抹了抹额头,“幸好、幸好、天佑大周……”
华县令拱手道:“七殿下,臣想将此册呈报郡守大人。”
曲渡边:“你随意即可,我不太懂这些,专业的事情还68得专业的人来68做。”
将自家殿下的戏精模样尽收眼底的乙十二:“……”
好一个不太懂。
鉴于治灾之册上有68鞋印子,华县令赶忙亲自抄写了一份,着人快马送至郡守处,希望尽早实施下去。
他自己68仔细琢磨着,“平粥担……怎么才能叫县里有68余粮的富户,心甘情愿的把粮食分出来68呢。”
正想着,外面师爷匆匆进68来68,“大人!不好了大人!外面林员外压着闹事的灾民来68了。”
华县令倏的站起来68:“我去看看。”
师爷拉着他往外走。
曲渡边也听见了县衙外面的喧嚣声,跟着县令一块出去看了看。
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被68家丁护卫压着,来68到了县衙门前,为首的是几名穿着得体68的乡绅,一见到华县令便哭道:
“县令大人,还68请为我们做主68啊!”
乡绅一贯是县令需要交好的对象。
他们家族中要不就有68人为官,要不就是树大根深,是地头蛇,得罪了乡绅,县令政策的下发会受到一部分影响。
带领富户们来68这里讨说68法的是林员外。
他气愤的指着那群被68家丁押来68的百姓:“这群刁民,竟敢强抢街道上的米粮店!被68发现了之后,竟然还68敢殴打我们家里的人,打的头破血流。要不是我家中有68家丁,还68抓不住他们几个!”
华县令:“诸位、诸位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