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不如给个恩典,让她们母子团聚。孙儿知道您心里有她,惦记她才会这么说。您一辈子,最放不下的,不就是儿女吗?”

    “只怕她心里还在恨咱!”老爷子闷声道,“咱留了他丈夫儿子的性命,不求她谢,可是你看,她可曾主动看过咱这老父亲!”

    朱允熥柔声劝慰,“爷爷,您自己都说过,天下哪有和儿女置气的父母。临安公主如今没依没靠,别人都是阖家团聚,她们家只有她自己。她心里哪有恨?只不过是活着没精神罢了!”

    “您看看,她现在一点精气神都没有。皇爷爷,您就当再迁就她一次,让他们母子团聚,做个富贵闲人好了!”

    老爷子端着酒杯,默默的看看长女那边,眼神中涌现出些许的伤感。

    那是他的长女,她小时候,每次一回家就会爬到自己的怀里,奶声奶气的要抱。外面不管多少腥风血雨,可是一回家见到闺女,什么烦心事都没了。

    过年时带着她逛花会,肩膀扛着她,人多挤得她没坐住,滑下来的时候把自己胡子都扯掉了。

    再往后

    ,千挑万选给选了一个好驸马,可是..........

    记忆中,女儿那如花一般的容颜,还有现在未老先衰没有任何精神的表情交织在一起,老爷子的心一抽一抽的疼。

    “哎,你这是往你爷心上戳刀子!”老爷子喝口酒,长叹一声,“行,听你的!”说着,笑了下,“就按你说的那么办吧!”

    “皇爷爷英明!”朱允熥笑道。

    其实,这也是老爷子的一个心结。只不过老爷子是那种,就算自己做错了,也不会悔改,更不会承认的人。

    “去!”朱允熥对老爷子身边的朴不成说道,“请临安公主过来!”

    临安公主是老爷子的长女,虽不是嫡但也从小养在马皇后身边,在殿中的座位和马皇后所出的公主一致,都是最前面。

    低头食不知味的公主,听说皇帝召见,明显诧异一下。然后在其他人愕然的目光中,缓缓上前。

    “参见陛下,参见皇太孙殿下!”

    临安公主是长,朱允熥侧身不受其礼,并且微微躬身回礼。

    “怎么,现在连爹都不叫一声?”老爷子虎着脸,不悦道。

    临安公主抬头,嘴唇动动,终于没有开口。

    “上辈子欠下的!”老爷子怒道。

    都说女儿的性子随父亲,这临安公主的性子,和老爷子一样犟。

    朱允熥把临安公主扶起来,笑着开口道,“刚才皇爷爷给了旨意,让驸马李祺,还有你两个儿子李茂,李芳回来和你团聚!”

    “啊!”临安公主一声惊呼,捂住了嘴。

    “以前的事过去了,以后也不追究,你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吧!”朱允熥继续笑道,“孤明日就派人快马传旨,快过年了,让你们一家过个团圆年!”

    “真的?”临安公主声音嘶哑,眼中含泪。

    朱允熥含笑点头。

    “呜!”压抑的哭声传出,豆大的泪水滑落。临安公主,跪在了老爷子的脚下。

    殿中骤然安静,满是她压抑的哭声。

    老爷子看着女儿的头顶,苍老的大手想去摸摸,却似乎被女儿头顶那丝丝的银发吓住,不敢伸手。

    “父亲!”哭着,临安公主哭出了声,一下抱住了老爷子的小腿,撕心裂肺,“爹!”

    “傻孩子!”老爷子的手,一下摸住女儿的头顶,声音也在颤抖,“你心里别怪爹,有些事不得已!”说着,大手抚摸两下,“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爹!”临安公主的哭声,骤然加大,抱住老爷子宣泄着自己的委屈。

    “哭吧,哭吧!”老爷子柔声道,“哭出来就好了!别怕,以后万事有爹在,别怕!”

    殿上父女哭,殿下女儿泣。这一幕,殿中众人都默默用手绢擦着眼泪。

    生于帝王家是上天的恩赐,但其实也是上天的惩罚。

    郭惠妃擦去眼角的泪水,对永嘉公主说道,“你可知,娘为何对殿下格外相看?”

    见女儿不说话,惠妃又道,“除了故皇后和常氏那边之外,殿下这孩子,心里善,能容咱们!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会念着咱们的情谊!”

    永嘉公主想想,笑道,“母亲,看您说的,你是贵妃,后宫之首,谁敢容不下您!”

    郭惠妃无言,只是长叹。

    随即,她又看看那些因为女儿进宫,能位列席上的嫔妃,眼神满是怜惜。

    当年,她还年轻的时候,皇帝有一次重伤,她在身边伺候。那次,皇帝在昏迷中,拉着马皇后的手说。咱要是死了,你抚养孩子,支撑门户,咱那些小妾全杀了给咱陪葬。

    事隔多年,想到此处,郭惠妃依旧忍不住浑身发抖,心惊胆颤。

    然后,郭惠妃看向龙椅边,满面笑意的朱允熥,心中的阵阵心悸慢慢散去,变成平和。

    欢颜散去,宫中再次恢复宁静。幽幽夜风,灯笼中烛火跳动。

    前边是几个轻手轻脚,开路的宫人,后面是朱允熥扶着老爷子,慢慢遛弯散步。

    “你呀,越来越有当家人的样子了!”老爷子开口笑道,“国事上,咱还是有些不放心,但家事上,你已经做得很稳妥了!”

    朱允熥知道老爷子说的什么意思,笑着说道,“孙儿只是牢记您老的话,家和万事兴,也是看临安公主可怜!”

    “你有这份心,咱很高兴!”老爷子继续说道,“你们对你这些姑姑们好,相比将来你那些叔叔们,你也能宽容几分!”

    朱允熥心中微微尴尬,没威胁的当然要宽容,可是有威胁的.........?

    “年前,你还能撒欢的玩几天!”老爷子继续笑道,“年后,你大婚之后,开始署理朝政,就有的忙了!”

    说着,老爷子笑起来,“治理这个国家可不容易,你看看咱。百官未起咱先起,百官已睡咱未睡,不如江南富家翁,日上三竿犹抱被!”

    “爷爷,好诗呀!”朱允熥笑道。

    治理国家还真是起早贪黑,吃力不讨好,若是稍微较真一点,能把人气个半死。可若是不较真,能把人活活气死。

    老爷子不过是有感而发,朱允熥也是深有体会。

    “咱这啥诗?顶多顺口溜!”老爷子苦笑道,“有时候咱也想偷偷懒,可却又放不下。现在你长大了,咱再拉扯你几年,这江山也就都交给你了。你若是早早的能掌握乾坤,咱也早点当撒手掌柜的。”

    说到这,老爷子扭头,却发现孙子好像没在听他说什么,而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顿时,老爷子心中有气,“咱跟你说话呢,你想啥呢?”

    朱允熥想想,犹豫的说道,“二哥的婚期已经定了,您总是说我要大婚了,可是日子,您老还没告诉孙儿呢?”

    “咱踢死你!”老爷子抬腿就是一脚,“咱跟你说治理天下的事,你却想着结婚!”

    “孙儿这不着急吗?”

    “急啥?急着进洞房?”老爷子一把扯住孙子的耳朵,骂骂咧咧,“急着抱媳妇?”

    朱允熥委屈道,“爷爷,不是你急着抱重孙子吗?”

    “咱踢死你!”

    “哎呦!”

    第98章

    虎狼北国之夜,风萧萧卷残雪,寒风凛冽。

    一望无垠的军营之中,通明的灯火映照着北地男儿通红的脸庞。他们的脸上脸上,那些风霜吹打出来的痕迹,犹如胸甲上敌人刀枪斧凿的印记,格外打眼。

    军营中人来人往,看似喧闹却又寂静无声。酒肉如同流水一般端上来,在桌上冒着热气,而在桌边肃然坐着的汉子们,却没多看几眼。

    在这些酒席边,是几条缓慢移动的,由士兵组成的长龙。他们一个挨着一个,笑盈盈的朝帅台方向前行。

    帅台之上,燕王朱棣并军中诸大将,还有朝廷派来劳军的天使无声肃立,看着台下的缓缓移动的队伍。

    在朱棣等人的身边,一口口箱子被打开,里面是璀璨的银子,还有黄澄澄的铜钱。另一边,棉布食盐堆积如山,都是赏赐士卒的物资。

    “张百盛,斩首三级,赏银九两,盐十斤,布半匹.........”

    “陈狗子,斩首两级,赏银六两,盐五斤..........”

    “何老二,斩首三级,右手伤残,赏银九两,盐十斤,精米五石,布一匹........”

    军中断事官在台上大声念着有功将士的名单,台下数位军法官和燕王亲兵,在给有功将士分着银钱,物品。

    当日,朱棣于暴风雪中,追杀伯颜纳哈的大军,最终大获全胜,杀敌无数。今日,正是他犒赏三军之时。

    台下的长龙缓缓移动,拿到赏赐的士卒们喜笑颜开。但是队伍,没有丝毫的杂乱,更没有鼎沸的人声。即便是领功受赏,燕王朱棣的兵马,依然犹如打仗一样,进退有度。

    “沈部堂,本王麾下的兵马如何?”朱棣对身后的兵部尚书沈溍,傲然说道。

    沈溍五十出头,是大明中能文能武的贤臣,看着营中的将士们,开口赞叹道,“燕王麾下,的确是一等一的强军!”说着,又笑道,“臣,多次劳军,九边之地的边军多是桀骜之辈,领赏之时往往一哄而上,大声叫骂。前年,臣去太原,那边的兵,排队领赏之时,自己人都能打起来!”

    “所谓强兵,须令行禁止,万人如一人。否则,即便是再能打,也不会长久!燕藩虎狼之师,于诸王之中,最强!”

    “部堂谬赞了!”朱棣大笑,不过眼神中的得意,毫不掩饰,“我北平儿郎,驰骋辽东塞外,靠的就千万人如一人!”说着,朱棣眼神飘飘,落在朝廷天使之中,另外两人身上。

    朱棣早就收到消息,

    铁铉,解缙,都是东宫詹事府的官员,也跟着一块来北平劳军了!

    皇太孙是派他们来查看虚实?

    朱棣心中冷笑,“燕藩上下,万众一心水泼不进,来两个书呆子能看出什么?”

    他虽远在北平,可是京中的大事小情也一清二楚。

    蓝玉被老爷子训斥,现在京城内外常家再次上位,掌握军权。

    “老爷子怎么没直接把蓝玉那厮砍了!”想起这个事,朱棣心中就有些遗憾。

    不是他怕蓝玉,而是他讨厌这个人。骄傲的人,往往和骄傲的人不对付,看不顺眼。

    同样的蓝玉也看他不顺眼,而且当年没少在太子跟前,说他朱棣的小话。

    而且,若是老爷子盛怒之下杀了蓝玉。那就等于,让皇太孙断了一臂。朝中开国老将老矣,没几个人是他朱棣的对手,他所患者,唯蓝玉一人。

    “找人给蓝玉上点眼药!”

    朱棣心中暗道,“最好是能弄死他,这样的话,等再过几年,老家伙们都死了,朝中再无大将。皇太孙长于深宫,根本不知兵,看他用谁?”

    “若用李景隆那样的草包,老子能打出他屎来!”

    站在帅台上,朱棣心中百转千回,不停思索。

    “燕王大军,却是与众不同!”

    后面,铁铉对着解缙小声说道。

    “看着是挺有虎狼之师的样子!”解缙也说道,“可是与众不同,从何而来?”

    “你看!”铁铉手指快速的点了一下,台下那些领赏的士卒,“燕王军中,多有胡人。这些胡人最是桀骜难驯,可是燕王军中却和汉人士卒好像一体。”

    解缙想想,撇嘴道,“军中都是袍泽,自然是一体!而且边军之中,不像南方泾渭分明!”

    铁铉又道,“你再看燕王麾下的将领们!适才,沈部堂念圣旨的时候,怜他们甲胄在身,让他们解甲听旨。沈部堂乃是钦差,又是兵部尚书,可是燕王手下的军将,却没一个人应声。甚至听完圣旨之后,是燕王说谢恩,他们才谢恩!”

    解缙琢磨下,“他们是燕王的人,自然听燕王的!”

    铁铉古井不波的脸,肌肉跳跳,“小解,你应该多看看兵书!”

    “老铁,天下的兵书没有在下没看过的!”解缙不悦道。

    “你............”铁铉脸上肌肉再次跳动,最终没再说话。

    “强虽然强,不过藩王有如此强兵,一旦中央势弱?”解缙继续小声道,“非国家之福!”

    此时,却听帅台上,朱棣一声爆喝。

    “王麻子!”

    只见燕王朱棣大喝一声,走到帅台最前,对着刚刚领赏的一个士卒吼道,“老子告诉你,再他娘的拿了赏银,狂嫖烂赌,老子砍了你的腿!”

    台下,那叫王麻子的士卒也不怕,笑着回道,“王爷千岁,砍腿俺不怕,只要给俺留着中间那条腿就成!”

    “哈哈哈!”台上的众将,顿时哄笑起来。

    “老子就砍你中间那条,让你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朱棣也大笑起来,随后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跟着老子打十来年仗了,他娘的手里一两银子都攒不下。你都三十多了,家里还有老娘要养,却连个媳妇都没有,卖命的钱都扔在了卖批的娘们身上,你羞不羞!”

    “没媳妇,也不能让俺憋着呀!”王麻子委屈的喊道,“千岁,俺也想要媳妇,可是没人跟俺呀!”

    “把这银钱给你娘,让她给你攒着!”朱棣想想,“再立功,回头老子在王府里,找个丫鬟配给你!”

    “那感情好!”王麻子一跳三尺高,双手在胸前托两下,“千岁,俺喜欢大个儿的!”

    “揍性!”朱棣笑骂,“回头给你配个奶娘嬷嬷!”

    “燕王亲王之尊,又是边地总兵统帅,能放下身段如此,可见统兵之术。而士卒既敬又爱,亦待他如手足一般,足见军心!”

    铁铉目光明亮,小声说道。

    解缙沉思片刻,“不这样,他也不能经营得燕藩上下,如水桶一般!”

    此时,朱棣回转,对沈溍笑道,“让部堂见笑了!”

    沈溍拱手道,“王爷爱兵如子,有何见笑之处!”

    “那厮是个浑不吝,冲锋陷阵是好手,私底下是个滚刀肉。”朱棣笑道,“这些年的赏银,没有一千都有八百,可是他一个大子都留不下,还欠了一屁股饥荒!”

    “军中悍卒,大多如此!”沈溍笑道,“不过王爷,您对他也太好了,还要在王府给他选媳妇!”

    “话虽如此,但是他跟着本王出生入死,不能让他没个着落!”朱棣看着台下,领赏之后回到原位准备吃喝的士卒们,“这些人,是本王,是大明,是中原的屏障。在本王心中,堪比长城!”

    赏赐发放完毕,桌上的菜都已冷了。

    然而燕王没说话,酒席上无人动手。

    帅台之上,燕王的亲兵把一碗碗白饭,供奉在一人高的神像之前。

    那神像,长须飘飘,双目圆瞪,不怒自威。正是军中,最受士卒崇拜的岳王神像。

    朱棣手捧一碗热酒,来到神像前,看着那些插着香火的白饭,面色肃然。

    “这第一碗酒,给死去的兄弟!”朱棣手中酒碗倾斜,清冽的酒水哗哗落地,“岳王在上,保佑本王那些往生的兄弟,早点转世投胎,再和本王策马辽东!”

    “王爷千岁!”台下,士卒们欢呼大喊。

    “第二碗,敬伤残的兄弟!”朱棣拿过一碗满酒,“本王在,必不使你们有衣食之忧!”

    说罢,朱棣仰头,一饮而尽。

    “王爷千岁!”欢呼,更大几分。

    “这第三碗!”朱棣又拿过一碗,朗声笑道,“咱们一块喝!干了!”

    ~~三更奉上,一万字。。

    第109章

    软刀子当兵的有两样见不得,一是女人,二是酒。

    北方的烧刀子,酒性烈入口如刀,从嗓子眼里滑进胃中,似乎吞下的不是酒,而是火焰。这样的酒,可以抵御寒冷,可以暖和身体,可以让人亢奋。

    几轮酒下去,方才还恪守秩序的大营顿时变得土匪窝一般,彪悍的北地边军扯开嗓子,露出臂膀,大声喧哗起来。

    铁铉解缙等劳军天使,在大营的阁楼之中,单独摆了几桌酒菜,透过窗子可以清晰的看到,燕王朱棣带着手下的大将,正在挨桌敬酒。

    燕王朱棣颇为豪放,酒到杯干,所到之处一片叫好。更难得的事这场近乎两万人参加的庆功宴,燕王朱棣每一桌上,都有认得的将士,大碗喝酒大声寒暄,气氛热烈的同时,将士们又感恩戴德。

    “若他不是燕王,必是千古名将!”解缙看着楼下的场景,小声说道。

    铁铉若有所思,“即便他是燕王,也可以是千古名将!”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又相继摇头。

    王和将其实不冲突,但王权和皇权迟早会有冲突。分封,弊大于利。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设立郡县制。大汉代之,再行分封,后至东晋,终于酿成天下大乱。

    而后唐宋乃至蒙元,三个大一统的朝代都没有进行实地分封。到了本朝,虽然继承了大元对于天下行省的划分,实行中央集权之策。可是皇帝分封诸子,或于边塞,或与内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为王。

    麾下护军数万不等,虽不能掌握民事民政,但军权之大远超历代。这些王爷在自己的封地,关起门来称孤道寡。

    除军事之外,这些藩王还有他们的子孙,日后必成为朝廷巨大的财政负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