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朱允熥本来已经镇静的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开始担心紧张起来。老爷子还能稳当的坐着,他却不住的来回的在殿门外走动。
“闺女,再使劲呀!”殿内,赵氏的喊声充满焦急。
“娘,疼呀!”赵宁儿哭喊着,用力着,“啊.............!”
突然,这喊声戛然而止。
朱允熥脚步一顿,老爷子一下从椅子上站起。
紧接着里面传出焦急的呐喊,“御医,快来,娘娘背气了!”
“宁儿!”朱允熥不顾阻拦,就要往里进。
“可使得不得,殿下,你别添乱了!”
郭惠妃挡着门口,梅良心直接薅了一个白胡子御医进去。
随后,里面传出御医颤抖的声音,“无碍,就是脱力了!把人参切片给娘娘含在嘴里,把安神丸也用温水化开!”
只一瞬间,朱允熥浑身跟水里捞出来的似的,全被冷汗湿透了。听到赵宁儿转危为安,浑身再也没有半点力气,靠在窗户边。
“去,扶太孙坐下!”老爷子开口吩咐。
“殿下,您缓缓!”王八耻轻轻的扶着朱允熥,在椅子上坐下。
老爷子看看左右,看看那些贴墙根跪着的御医们,眼角跳动几下,“一群废物!生个孩子,这么久!”
众御医根本不敢多言,都低下头,五体投地一般暗中发抖。
谁都知道老皇爷的脾气,若里面万一真有个好歹,他们这些伺候的御医,就是老皇爷出气的筏子。皇爷一旦动怒,他们谁都活不了。
见这些御医懦弱,老爷子心中更是生气厌烦。
他是过来人,一辈子生儿育女几十个。深知,女子生产时越是折腾得久,越是艰难。甚至,还会有性命之忧。
宫里头,因为难产而死的女子,多了去了!
不过,老爷子的担忧不能写在脸上。他若是露出那种表情,他大孙子会更难受。
“日你八辈的!”
老爷子看着阴沉的天空,狠狠的骂了一句,“折腾咱的儿孙?回头他娘的给你捅个窟窿!”
心里刚骂完,脸色却豁然一变。
因为他突然想起一句话,一句他原本根本不相信的话。
“你这辈子杀人太多,会报在儿孙身上.................”
老爷子低头,看看自己的大手,再看看忙碌的坤宁宫,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是喽,咱这辈子,杀人太多,好人坏人,不相干的人咱杀了太多!”
“报在儿孙身上..............?”
忽然,老爷子想起了曾经最最上心的心尖子。
他的嫡长孙,朱允熥的大哥,落生时也这么折腾,可只活了八岁!那可是他的嫡长孙,未来大明帝国当仁不让的继承人。老爷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从生下来几十个御医围着转,天下最好的药材供应着。
可还是,只活了八岁!
还有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悉心培养的接班人,也是英年早逝!不到四十的年纪,就撒手人寰。
想到这些,一向天王老子都不怕的老爷子,内心有些动摇了。
伸伸手指,把朴不成叫到跟前,低声道,“你说,这世上真有报应吗?”
朴不成伺候了他这么多年,如何不知道他心里所想,犹豫的开口说道,“皇爷,您是真命天子,人间真龙,人间的报应哪敢落在您的身上!”
老爷子脸色缓和一下,但还是有些担心。
“不过..........”
“你他娘的,痛快的说!”老爷子怒道。
“不过...................!”朴不成继续道。
老爷子赶紧正色,侧耳倾听。
朴不成小声道,“按理说,奴婢不该说这些。但这个档口,也顾不上这些忌讳,皇爷就当奴婢胡沁.............”
老爷子青筋乍现,耐心半点没有,“你他娘的,找死呢!”
“您是天子,宫里的鬼魅自然绕着您走。可龙子龙孙还未成龙,容易被小鬼纠缠。再者,民间有个说法,晚上生孩子,大凶大险............”
皇宫,不但是天下最为庄严的地方,其实也是天下最为阴暗的地方。宫里的人,五根不全最是信奉这些东西。尤其是内廷,私下里流传许多玄乎的传说。
“内廷,阴气太重,奴婢............”
朴不成话还没说完,直接被老爷子拎着脖子拽起来。
“还有这说法?”老爷子一辈子是啥也不信的,但涉及到儿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瞪眼道,“咋弄?”
朴不成被掐得喘不上气,两脚悬空,艰难的说道,“原先大都城那边的传说,是女子生产的时候,要多些阳气。阳刚之辈护法,鬼魅不敢上前............”
老爷子一松手,想想,“去,把那些杀才叫来!披挂,给咱孙媳妇护法!”
~~~~
内廷焦急,外廷也如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按耐不住。
忽然,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跑了过来。
“这位小公公,可是有消息了!?”常升第一个站起来,大声问道。
随后,呼啦一下,上百臣子直接把小太监围在中央。
那小太监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咽口唾沫,“皇爷有旨,武臣披挂进宫,给太孙娘娘护法!”
“嗯?”众人一愣。
文臣们讲究子不语怪力乱神,根本不信这个。
而武人们,越是杀人多的,其实心里越信。而且这事,在这时代很是常见。即便是他们家中,家里有人重病,或者媳妇难产的时候,都是百战老兵守在门口,寓意邪魔不敢近身。
就算是普通百姓家,也要在亲戚中选出壮小伙子。
其实这事古已有之,大唐时太宗皇帝病重时,就曾选军中骁将,站在殿外护法之用。
宋国公冯胜开口道,“皇爷的意思,是让咱们去当门神,用以震慑!”
开国公常胜看看兄弟常森,“老三,走!”
~~~
“宁儿,挺住!”
朱允熥在窗外轻声呼唤,里面传来赵宁儿虚弱且痛苦的呻吟。
灯火之下,殿中满是忙碌的身影。
殿外,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使的朱允熥,只能跟着干着急。
忽然见到老爷子在边上对着朴不成窃窃私语,眼神不时的往殿中飘着,朱允熥心里更是打鼓。
“闺女,再使劲,抓着娘的手!”
“娘娘,大口喘气,大口喘气儿!”
耳中满是焦急的呼唤声,宁儿的呻吟再次微弱下来。
忽然,外头传来阵阵铿锵的脚步,还有铁甲摩擦的声音。
稍后一群军中勋贵们,以冯胜带头,披甲带刀的进来,直接跪在大门口。
“主公,老兄弟们都来了!”
老爷子也是一脸杀气,咬牙道,
“咱听说,宫里的阴气重,想着让你们来,给这边增加点阳气,都给咱打起精神来!”
“喏!”众人嗷一嗓子,纷纷按着兵器,笔直的站在殿外,把坤宁宫的大门挡住。
这些人,要么身上带着斩马刀。要么挂着流星锤,破甲坠。要么是腰里卡着铁骨朵,要么手持铁锏,杀气腾腾。尤其是几位老将手里的兵器,上面半点光泽都没有,兵器的木把都被血色沁透了,似盘出浆一般。
“这..............”这一幕,真有些啼笑皆非,朱允熥都不知说什么好。
老爷子大手一挥,“有这些人在,他娘的别说小鬼阴气儿,阎王爷过来都是个死!”
突然,里面传出赵氏撕心裂肺的呐喊。
“闺女,别闭眼!”
“娘娘,您醒醒!”
“怎么了?”朱允熥在外大喊。
“御医,快点,娘娘下身见红了!”嬷嬷在里面大喊。
见红?
朱允熥脑子里嗡的一声,他没注意到,老爷子的身子一个趔趄,也差点软倒。
窗影里,一群人围着赵宁儿,满是呐喊
。
窗外,心中预感不好的朱允熥,忽然握着拳头呐喊。
“里面的人听着,无论如何,保宁儿平安!”朱允熥大喊道,“若是生不了,宁可保大人。记住,保护宁儿,保大弃小!”
屋里的人影,被朱允熥的话震得一顿。
便是老爷子,看向孙儿的眼神,也有些不可思议。
~~~
“闺女!”
赵氏拉着宁儿的手,泣不成声,指尖女儿的鲜血还挂着。
满脸汗水,虚弱至极的赵宁儿,艰难的睁开眼,干瘪的嘴唇还没发出声音。
就听外面传来朱允熥的呐喊,“保住宁儿,保大弃小!”
“他心里,有我!”
顿时,一抹幸福的笑容爬上脸颊。
折腾了几个时辰疲惫的身躯之中,不知哪来的力量。
赵宁儿咬碎牙齿,重重的呐喊,“儿呀,出来呀!”
“哇!哇!”
忽然,清澈嘹亮的婴儿哭喊之声,响彻大殿。
“生了?”
“生了!”
殿内人,欣喜若狂的叫嚷。
“生了!”
片刻愣神之后,朱允熥兴奋的大笑,一把抱住老爷子,“爷爷,生了!毛宁儿生了,孙儿也当爹了!我当爹了!”
老爷子被孙儿晃得骨头都散了,咧着大嘴无声大笑,忽然大声吼道,“是不是个带把的?”
郭惠妃隔着窗户大笑,“皇爷,恭喜您啦,是个嫡重孙,小家伙怕是七八斤重呢!”
“带把儿的!”
老爷子一把推开大孙子,站在院子中仰天长笑。
第100章
奎“哇!哇!哇!”
坤宁宫中,满是刚出生那小家伙,嘹亮至极,震人耳膜的哭声。
“这孩子咋这么能哭?”朱允熥站在门口,伸长脖子往里看,随口问道。
初为人父,朱允熥心里欢喜得恨不能大叫,扒着窗户,一个劲儿的往里看。可这时候宫里都是厚厚的窗户纸,看到的都是模糊的身影。尽管这样,他还是乐此不疲。
谁知,话音刚落,砰地一下脑袋上挨了一个板栗,疼得朱允熥一缩脖儿。
老爷子站在边上,瞪眼道,“你懂个甚?男娃哭声越大,身子越结实!”说着,胡子眉毛一起抖着,大笑道,“咱的重孙,将来定是个没病没灾的好儿郎!”
朱允熥也跟着傻笑起来,“对,爷爷说的是,平安健康就好!平安长大,无病无灾!”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那是孩子成长之后的事。刚降生的婴儿,只希望他能健康长大。尤其这个时代,一点点小病就能要了孩子的命。
这时,郭惠妃撩开门帘,疲惫却满是笑容的出来,给老爷子福安,笑道,“皇爷,恭喜您了,嫡重孙。大胖小子,六斤三两!”
“呀,壮实!”老爷子胡子又抖起来,大笑道,“怪不得这么能折腾!”
朱允熥急问道,“惠妃娘娘,宁儿怎样?”
“到底是少年夫妻,第一件事就问媳妇!”惠妃揶揄的笑笑,“放心吧,好着呢!就是身子有些虚,还见不得风!”说着,又捂嘴一笑,“是不是现在跟猴挠心似的,想见见媳妇和儿子,等着吧!等再调养几天再让你见!”
“嘿嘿!”朱允熥跟傻小子似的,咧嘴大乐。
他真想,真想进去抱抱自己的媳妇,然后摸摸自己儿子的小手。
“宁儿!”朱允熥兴奋的站在窗子外大喊,“你是我家的大功臣!”
“呵呵!”
“娘的,傻小子!”
见他这样,老爷子和惠妃娘娘都笑了起来。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朱允熥所说的我家,指的更是他前世之家。此刻他心中欢喜,可却不知为何,又酸得不行。
“皇爷爷!”朱允熥回头笑道,“您给孩子起个名儿吧!”
“对呀,皇爷您是祖爷爷了,这名呀非得您老给取不可!”惠妃也笑道。
“嗯!”
老爷子郑重的点点头,然后大手拽了两下胡子,脸上沉思之中,透出浓浓的纠结。
方才还稳稳当当的老爷子,这会却开始搓着手,在地上来回踱步,眉头都皱在一起。
“有了!”老爷子眼睛一亮,开口道,“咱重孙的小名,就叫六斤!”说着,笑道,“生下来六斤,小名叫六斤,好上口还吉利!”
朱允熥也想了想,犹豫的开口道,“爷爷,您小闺女叫福儿,怎么到了重孙这,叫六斤?这也太..............”
“你懂个球!”老爷子把脸一板,吹胡子瞪眼道,“苦养男娃,娇养闺女。男娃要取贱名,才好养活!咱小时候还叫狗...........咱的重孙,也不能真取一个贱名字。六斤,既不张扬又吉利,多好!”
看老爷子要抽人一样,朱允熥后退半步,笑道,“您说什么就什么!那,大名呢!”
老爷子再次纠结起来,大手不住的拽着胡子,又开始踱步。他毕竟出身不高,虽然成年后也勤学苦读。但毕竟是武人,不是文人。读书认字都可,却不擅长文绉绉的文字功夫。平日里看奏折等都要求官员务必简洁,现在要起名了,真是有些字不够用。
“皇爷爷!”朱允熥看出老爷子难处,小心的的开口道,“要不,叫翰林学士们..........”
“滚!”老爷子大骂一声,伸手就要脱鞋,朱允熥嗖的一下退出好几步。
老爷子骂道,“是人吗你?说的是人话?咱这当老祖的不给孩儿取,让外人取?哎,他娘的刚才老子想到哪了?”
骂完,又憋着脸,想了半天。
“有了!”老爷子再次眼睛一亮,直接蹲在地上,手指头沾了些口水,“过来,咱写给你看!”
朱允熥也蹲在老爷子对面,爷俩脑袋对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