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1章

    “京师无论是工部还是内廷造办处,还是五军都督府的工匠,都决计造不出来!”何广义说道,“朝廷的工匠,善于做火炮,火铳,还有各种礼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阴险东西,只能是民间工匠打造!”

    “上不得台面,呵呵!这你可错了!”

    朱允熥笑着放下刀片,笑道,“高手在民间呀!”说着,看看对方,“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臣请皇太孙手谕,调动卫所兵马,沿途搜索盘查。只要是僧人就抓起来,兴许能找到在庙里住过那人!不但如此,沿途各地驿站,村寨,城池。都要把这一个月内,过路之人的名单拿出来。臣叫人一一核实,总能查到些蛛丝马迹!”

    “那人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朱允熥沉思下,眼神在灯火中显得有些骇人,“想必,在咱们进庙的时候,他就已经走了!”

    “这庙是道静的庙,他能在道静身边放了两个充做小沙弥的死士,见事不成就杀人灭口。这样的人,你觉得他会被抓住吗?狡兔还有三窟,何况是这样的人?”

    “再说,谁说他就一定是僧人了?他就不可以扮作其他人,乔装打扮?”

    说到此处,朱允熥笑了下,“又是锦衣卫,又是动用卫所,生怕天下人不知道,有人要杀孤?”

    “可事关重大,臣不敢...............”

    “孤觉得他没走!”朱允熥忽然开口说道,“一般人这时候会想着走得越远越好,你们这些锦衣卫也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人必然反其道而行之。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大隐隐于市!”

    何广义眼睛一亮,“臣,马上抽调精干校尉。锦衣卫千户所,还养着几条上好的猎犬,那禅房中又有那人用过的东西!”

    “严格控制消息,别闹得人心惶惶!”朱允熥叮嘱一句。

    有人要刺杀皇太孙的消息,现在还封锁着,淮安的官府上下还不知情。这等大事一传出去,定然是人人自危。

    不过,朱允熥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是不是,官府中也有这些歹人的同党呢?”

    “若是本地官府中人帮着藏匿,那可真是大海捞针了!”

    何广义退去,屋中只剩下朱允熥和朱允炆二人。

    朱允炆缓缓倒酒,“臣,有个不情之请!”

    “你且说来!”

    “今日事,还要殿下在皇祖父那里斡旋一下。不然只怕,淮安上下的官员,都要...............”

    是咯,以老爷子的性子,有人要害他的大孙子,他一定是有杀错没放过的。说不得这些淮安的官,都要被摘了脑袋。

    “我有分寸!”朱允熥淡淡一笑,“不过,说到底还要看老爷子的心情。估摸着,今日的事,早就有快马往京城报信去了!”

    他兄弟二人心知肚明,这等大事,随扈的人绝对不敢怠慢。若不报给老爷子,日后定要被严加惩处。

    朱允熥端起酒杯,继续道,“今日的事,还真是凶险!”

    “是殿下弄险!”朱允炆道,“若是依臣所言,直接拿了那道静,哪有这么麻烦!”

    “那就不好玩了呀!”朱允熥笑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殿下乃是大明皇储!江山社稷于一身.............”

    “停!”朱允熥赶紧道,“你怎么跟那些大学士似的!”说着,又是一笑,“这种事,只有亲自把人揪出来,才有成就感!”

    朱允炆看了他良久,“可能皇祖父喜欢的,就是你这种什么都不怕的浑不吝。相比而言,臣太过循规蹈矩,太过放不开!”

    “别给自己贴金!”朱允熥笑道,“你是干大事惜身,做小事名!”

    朱允炆手一抖,手中的酒差点气洒。顿时想起吕氏死的那一日,朱允熥骂他的那些话来,马上脸色铁青。

    “看你,说句玩笑话,小心眼又犯了。难道,要孤给你赔罪?”

    “臣不敢!”

    “其实,这次我很感激你帮我。本来你可以装糊涂,置身事外的!”朱允熥又道,“从一开始你发现那个和尚不对,你本不用报给皇爷爷,你也不傻。他利用你,你也可以利用他。我若是你,慢慢查清道静身后是谁,看看能不能联盟。有把握就和他合作,没把握就上秘折,先把自己摘出去!”

    “臣............”

    “哎,此地就你我二人,一口一个臣,一口一个孤的,累不累!”

    朱允炆把玩手里的酒杯,“我...........我不能不报,万一你将来翻小账,再迁怒于我!我哪里是你的对手!”

    朱允熥面皮一紧,“我是那样的人吗?”

    朱允炆低头一笑,“喝酒!”

    朱允熥端起酒杯,诚恳道,“多谢!”

    “其实,我这也是自救!”朱允炆面色坦然,“当日在宫中,我都斗不过你。现在又何必,自找没趣?先不说你,道静背后的人,手眼通天。这种手段,我也是斗不过!”

    “谁都斗不过,我还争什么?再说国本已定,君臣已分。皇爷爷能对我从轻发落,我已经很满足了,还要自求死路吗?”

    “小时候,母亲总在我耳边唠叨。你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比顽劣的老三强一百倍,才能更受皇祖父的宠爱,受你父亲的垂青!”

    “可有些差距,非人力所及!”

    “我常问自己,假若当初真的被皇爷爷立为皇太孙。对内,我是否能镇住那些功勋宿将。对外,是否能收服那些藩王王叔们?”

    说到此处,朱允炆摇摇头,苦笑道,“镇不住,也压不住!”

    “你还真是活明白了!”朱允熥笑笑,忽然眯着眼睛,冷声道,“估摸着,到底是谁要杀我,你心里应该也有计较了吧?”

    “不可能是那些和尚,因为我打压僧人心怀不满。他们若是有那个胆子,有那般壮烈的心思,当初就不会做和尚!”

    “世上,万事都离不开利益二字!”

    “而且,此人如此谋划。背后,必有大势力大财力才成!”

    朱允炆依旧低头,看着酒杯,“我不知道!”

    “啧啧,不但活明白了,还活得通透了!”朱允熥笑道。

    “不能乱说,会死人的!”朱允炆正色道。

    他嘴里说着,脑中却在想着道静临死前在青苔上划的那两下。

    虽然潦草,虽然没甚结构可言,但也能辨认出来,一竖,一横。

    “好吧,我不强人所难!”朱允熥笑笑,“我这人,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二哥,好生在淮安住着吧。将来,或许有风光回京的那一天!”

    “京城,我是不大想回去的!”朱允炆开口,微笑道,“若有一天殿下能给臣一个恩典,容臣布衣走四方!”

    朱允熥顿感意外。

    “不穿着老什子的王袍,不带这压脑袋的金冠。扮作一书生,带着书童,丫鬟。行走世间,放浪形骸,百无禁忌,任性而为!”

    朱允炆大笑道,“游山玩水,赏花看海,不亦乐乎!美食美酒,天下美人,不亦快哉!”

    “呀呀呀!”朱允熥翻个白眼,“又美人又丫鬟的,美死你!”

    第129章

    画蛇添足人要是活明白了,通透了,那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若是活不明白,非自己跟自己较劲。

    那他妈的,洗个脸都能把自己淹死。

    朱允炆想开了,放下了,心宽了,看清了。对他自己,对朱允熥,都是好事。

    对他这样的,没权力没野心之人,许他一世荣华又如何?许他贤王之名应有之事!

    豁达是种福气,一辈子闲云野鹤永享富贵,谁都不敢招惹,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当晚,朱允熥的行在就设在了淮王府。

    今日事一出,所有的侍卫都是刀出鞘弓上弦,整个王府戒备森严。开国公和曹国公,干脆直接披甲守在朱允熥寝殿之外。

    “不用这么紧绷着!”朱允熥坐在床上泡脚,说话带着几分酒气,“歹人只敢暗中作恶,哪里敢明着来!”

    开国公常升和李景隆站在门外,“殿下,再谨慎也不为过!”

    说着,李景隆道,“国朝近三十年,此等事闻所未闻。若不让臣守着殿下,臣心中也是实在不放心!”

    “你们跟门神似的,孤怎么睡?”

    正说着话,感觉脚下正给他洗脚的王八耻哭了出声,眼泪珠子似的掉落。

    朱允炆皱眉道,“你又嚎什么?”

    “吓死奴婢了!”王八耻哭道,“若是殿下.........奴婢也跟着您一起走,下辈子,也要好好伺候您!”

    “净说这些不吉利的!”朱允熥笑道,“知道你们忠心!”

    “今日事太过蹊跷,而且歹人算计极深。臣怕,这次不成,歹人下次谋划,更加难防!”常升正色咬牙道,“贼在暗,殿下在明..........”

    “都下去,开国公留下!”朱允熥忽然开口。

    随后,寝殿之中,只有他们舅甥二人。

    朱允熥从水盆中抬脚,常升赶紧上前,要把他擦拭。

    “你坐那,孤自己来!”朱允熥拒绝了对方的好意,自己拿着毛巾擦起来,头都不抬的说道,“二舅,你说,会是谁呢?”

    常升脸上露出几分狠色,开口道,“谁得利,就是谁?殿下遇害,谁好处最大,就是谁?”说着,牙齿咬得吱嘎吱嘎作响,“还真是歹毒,用慢性药,神不知鬼不觉。而且,就算是事后察觉出来,也已经栽赃到淮王身上。”

    “殿下万一有个好歹,淮王再获罪,哼哼!到底谁得利,呼之欲出!”

    “幸得皇天庇佑,淮王也还算有良心,不然..........臣想都不敢想!”

    “现在一切,也都是死无对证!哼!”

    朱允熥冷笑一下,扔了手里的毛巾,直挺挺躺在床上,叹气道,“哎!有些事,不用证据!”

    说到此处,脸上的表情变得格外复杂。

    历史书,都是冰冷的文字。那些文字之后的刀光剑影,若不是亲临其中,又怎能窥探一二。

    刚才常升说蹊跷,大明朝蹊跷的事还少吗?

    历史上大明的第二代,从太子朱标到秦王,晋王,几位马皇后所出的儿子,都正值壮年接二连三的死。天下,哪这么巧的事?

    “殿下!”常升忽然跪在床前,拉着朱允熥的手,小声开口,“臣可为殿下,做不忍之事!”

    “什么不忍之事?”

    “臣家中也有死士,这些人都是百战老兵,他们的家眷亲属都在常家,最是忠心不过。”常升面色狰狞,“臣一句话,他们就能...........”

    “住口!”朱允熥抽回手,冷喝一声,“你疯了?”

    说着,双手枕在脑后,幽幽道,“皇爷爷若知道了,该多伤心呀!”

    “殿下不可妇人之仁!”常升再次开口。

    “其实有些时候,谁的嫌疑最大,往往这个人.............”朱允熥说着,闭上眼睛,“很多事,其实都是下面人为了富贵,私自做的。”

    “您怎么...........”

    “孤乏了,下去吧!”朱允熥翻个身,“不要胡思乱想,也不要轻举妄动,皇爷爷看着呢。再说,有些事堂而皇之的办就可,何必用这些下作的手段!孤一句话,别人就吃不了兜着走的事,你何必多此一举!”

    “臣.......遵旨!”常升默默行礼,缓缓退下。

    他退下之后,朱允熥却毫无睡意,又坐了起来。右手在左手掌心,不住的划着道静临死时的涂鸦。

    到底是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此事一出。朱允熥心中一直刻意维护的,没有捅破那张窗户纸,再也没有复原的可能。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昏招呀!昏招!”

    “就那么急不可耐了?”

    “但愿,你并不知道全情吧!但愿,是别人瞒着你吧!”

    脑中,再想到老爷子那张苍老的脸,朱允熥心中顿时烦躁得不行。

    常升能想到的,老爷子更能想到。而且老爷子想的,绝对比他还深。

    想着想着,昏昏沉沉的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有人轻呼唤,“殿下!”

    是王八耻的声音,朱允熥撩开帷幔,“什么事?”

    “殿下,是臣!”外边,传来何广义的声音,“找到了!”

    “嗯!”朱允熥一个翻身坐起,披上衣服,“哪?带孤去!”

    随后,房门打开,几个宫人进来,帮着朱允熥开始穿鞋系扣子。

    “怎么找到的?”朱允熥大笑道。

    “臣用了猎犬,狗子闻着那人的味道,在城里找到!”何广义的脸色有些阴沉,“锦衣卫的狗,都是万中挑一的良犬。嗅着味道,十里地之内都能找着!”

    “好!”朱允熥站起身,“带孤去!”

    “不可!”王八耻忽然抱住朱允熥的大腿,哭道,“殿下,主子,您千万不能去呀!您是万金之躯............”

    “你起来!”朱允熥拉扯他。

    “奴婢不放!”王八耻尖声道,“何广义,杂家就不该帮你禀报,你个没脑子的玩意。殿下出事,你担待得起吗?

    “这...........”何广义顿时语塞,他光顾着报喜了,没想到这些。现在听王八耻这么说,心中也忐忑起来。

    “无妨,那么多护军,孤还能伤着!”朱允熥脚下挂着个人,依旧往外走,实在觉得累赘了,一脚踢开,“孤穿上软甲还不成吗?”说着,走到门外,“去,给孤准备软甲!”

    “你这厮,你是不是把脑子落娘胎里了!”殿中,王八耻看着殿外的朱允熥正在穿甲,小声对何广义骂道,“你平日的机灵劲儿呢!你把人拿住就好了,为何还要殿下去看!你唯恐事不大呀,出点事,你可是凌迟的罪过!”

    何广义黑着脸,“老王,莫骂了,再骂,我恼了!”

    “呸!”王八耻直接一口唾沫,“杂家,日你大爷!”

    “我大爷死了!”何广义被骂出了火,“再说,你有那玩意吗?”

    王八耻跳脚,“你...........”

    外边,朱允熥已经不耐烦道,“何广义,麻利的带孤去!”

    何广义马上跟上,王八耻错愕片刻,看看殿中也没有顺手的家伙。直接抄起浮沉,嗖嗖跟上。

    “殿下,让奴婢挡在您身前!”

    ~~~

    汪汪汪,漆黑的夜里狗叫声一场刺耳。

    数十条呲牙凶猛的细狗,在锦衣卫的手里挣扎着,冲着黑暗中一处院落咆哮。

    周围灯火通明,仿若白昼一般。

    可是所有人都面色沉重,尽管把小院包围起来,却没人冲进去。

    走到此处的朱允熥,也黑着脸,神色格外难堪。

    这处小院,就挨着淮王府一墙之隔。乃是淮王府中,一名外廷属官的住处。严格说来,这处小院,还是淮王府分隔出来的。

    朱允炆也被惊动了,看着眼前的院落,眼神复杂。

    汪汪,狗子围着小院,不停的大叫。

    “冲进去,抓活的!”朱允熥一声令下,锦衣卫放开手中的细狗。

    嗖嗖几下,数条猛犬从窗子中飞进去。紧接着锦衣卫撞开大门,端着军弩冲入。

    但是,一切马上又归于平静。

    何广义灰头土脸,“殿下,死了!”

    “孤就知道,没那么容易!”朱允熥笑了笑,推开王八耻,带人上前。

    说是王府属官的住所,其实比富贵人家还要富丽几分。

    朱允熥迈步而入,只见中堂之中,一个身上血的中年人,已经毫无生机。绝不是自杀而死,而是被人从后面连捅了数刀。而且,看样子,已经死去多时。

    “他是臣淮王府掌管书籍人口丁册的书记!”朱允炆也跟了进来,冷声道,“是臣就藩时,在京城跟来的!”

    汪汪汪,几条狗围着死人,不住的叫着嗅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