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又咋?”老爷子诧异的抬头,顿时有些错愕。只见,所有的儿孙,闺女,儿媳妇,外孙外孙女们,以朱允熥打头,齐刷刷的站在他身前。
“这是........?”
“皇爷爷!”朱允熥在前面,开口笑道,“过年,孙儿给您磕头了!”
“爹!过年了,儿子(闺女)给您磕头啦!”
呼声过后,所有人齐刷刷的拜下去,郑重的叩首。
老爷子的筷子中还夹着饺子,看着眼前黑压压的身影,饺子汤的热气似乎是进了眼睛里,有些痒。
“好!”老爷子又看看他们,“好!这头,磕咱磕的好!”说着,大声道,“起来吧!”
众人平身,朱允熥笑着上前。
但下一秒脸色有些不好,他刚才带人磕头的时候,六斤这臭小子,在老爷子的怀里稳坐钓鱼台,动都没动。直勾勾的看着他爹,他叔爷们给他也磕了几个头。
见朱允熥看着他,六斤大眼珠晃荡两下,想了想,“爹,过年好!”
~~~~
今天送老妈去广中医住院,前些日子老妈尿路感染,里里外外检查许多便,一直反复。找了个专家,怀疑糖尿病,一检查还真是。空腹血糖七点多,让住院治疗几天。
哎,老天爷保佑我老娘,平平安安吧!
第189章
正旦(1)大年三十的喧嚣还没过去,正旦大朝接踵而来。
相比于守岁的三十,正旦大朝对大明帝国而言,更加的重要。文武百官的朝贺,帝王对臣子们忙碌一年的嘉奖,对天下臣民新一年的期望。还有各番邦的使节,轮流觐见。
正旦不是年,胜过年,它俨然已经是王朝之中,最盛大的一种盛典。
铛铛!
天边刚泛起细微的鱼肚白,紫禁城中的钟声响起。
朱允熥强忍着困倦之意,撩开床榻的帷幔坐起身。
“奴婢伺候殿下更衣!”王八耻无声无息的上前,说着每天都重复的话。
只不过,今日的王八耻穿着郑重了许多。因为他是东宫的首领太监,如今也是紫禁城里仅有的几个,有品级的太监之一。
他穿着簇新的绣补子的红袍,头带礼帽,脚上是官靴,要带上还挂着一个荷包。
“你这是要相亲去?弄这么精神!”朱允熥笑道。
王八耻低声笑道,“是朴公公传话来说,今日皇上和殿下去太庙,奴婢也要随行。让奴婢穿得体面些,说祖宗灵位在前,奴婢要是寒酸了,丢祖宗们的脸面!”
今年的正旦和往年不同,不是在奉天殿,而是在太庙。
老爷子和朱允熥乘御辇,藩王骑马,文武百官皆是步行。不单在京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各藩国的使节,如安南,暹罗,琉球,占城等小国的使者,也要一同前往。
“殿下,奴婢给您梳头!”
此刻,十几个宫人端着洗漱用具进来,轻声在朱允熥身边忙碌,王八耻拿着象牙梳子,开口笑道。
这把给朱允熥梳头的梳子,永远都在他的手中,没有任何人能抢走。
朱允熥点点头,坐在镜子前。头上乌黑的长发被散开,王八耻近乎虔诚的小心的,梳理着朱允熥的头发。
“头发太长碍事,应该剪了!”朱允熥忽然玩笑般的说道。
他是开玩笑,但王八耻直接吓得手一抖,梳子直接落在地上。
“奴婢该死!”
“起来吧,不算什么事!”朱允熥笑道,“老王,你给孤梳了多少年头?”
“奴婢也不记得了!”王八耻低声,继续梳头,“殿下恩典,奴婢给殿下梳一辈子!”
忽然,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朱允熥竟然有些恍惚了。
刚来这个世界的那天,朱标去世的那个清晨,也是这个太监,也是这把梳子,慢慢的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那时的他在心里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夺得东宫的储君之。现在,他一切都有了。甚至所获得的东西,已经远远的超出当时的预期。
长长的头发梳好,盘在头上,用玉簪固定住,随后王八耻指挥宫人,开始给朱允熥净面,梳洗。
就这时,外边传来脚步,“老奴参见殿下!”
朱允熥正擦脸,放下手巾,“老朴来了,进来吧!”
朴不成也是罕见的一身庄重的打扮,同时身边带着几个同样穿着红袍的太监。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一口箱子。
“老奴叩见殿下!”朴不成带人进来,和那几个太监再次恭敬的行礼。
“行了,大过年的,不必如此大礼!”朱允熥笑道,“一大早上过来见孤何事?先说好啊,要红包孤可是没有!”
“奴婢卑贱之人,哪敢要您的红包!”朴不成笑道。
“哎!”朱允熥嗔怪,走过去笑道,“你呀,跟着皇爷爷一辈子,看着孤从婴儿长成如今的男子汉。什么卑贱之人?在孤的心里,可从没拿你当过卑贱之人!”
“殿下的恩德,奴婢几辈子也还不完!”朴不成忽然感伤起来,目光一直看着朱允熥的脸,“当年太子爷,也是这般对奴婢的!”
说着,他赶紧低头,排除心中有几分感伤的情绪,开口笑道,“殿下,奴婢奉旨,给您送礼服!”
“礼服?”朱允熥不解,“什么礼服?今日正旦朝会,不是要穿衮服吗?孤这,早就有了呀!”
“皇上说了,您哪件旧了,早就让尚衣监的奴婢们给您准备新的!”票不成笑道,“皇上还说,衮服是祭拜时候穿的,正旦大朝,您要穿龙袍,也让奴婢们给您准备了新的!”
说着,微微摆手,让跟进来的几个太监打开箱子。
朱允熥一看,顿时当场呆住,说不出话来。
他这个皇太孙的衮服与天子的衮服,在礼制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老爷子衮服上许多纹章,他根本不能用。但现在这簇新的衮服,竟然和老爷子大典时穿的,没有半分差别。
更然他心中又惊又惶的是,一口箱子中,赫然摆放着只有皇帝才能佩戴的十二旒。
见朱允熥说不出话来,朴不成继续道,“殿下,除了衮服,还有龙袍!”
话音落下,一件绣着金线的龙袍,在朱允熥的面前展开。
龙袍之上,满是繁复名贵的金线,裙底绣着万字纹,正当中一条目光凶狠,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赫然在目。
五爪金龙的袍服,朱允熥平日也穿。但上面不会和这件一样,绣着日月星辰的图案。
这龙袍,也是皇帝才能穿的。
“皇上说了,早晚都要给您预备,所以让奴婢们赶早不赶晚!”朴不成低声道,“殿下,皇上还说了,您换好袍服,去永安宫见他!!”
“知道了!”朱允熥低声道。
他心中,似乎猜到了什么,又有几分不确定。不是不确定,而是他自己不愿意,也不敢相信。
~~~~
永安宫中,老爷子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有些不悦的摸着自己花白的头发胡须。
“遭娘瘟的,一下就老成这个德行!”说着,微微叹息一声,“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啊!”
说着,忽然咧嘴莞尔一笑,
“他娘的,遭瘟的书生说的词儿,虽说矫情了一点,可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时,朴不成从外面进来,“皇爷,东西奴婢给殿下送过去了!”
“咱大乖孙怎么说?”老爷子笑道。
“殿下楞了好几次!”朴不成回道。
“哈!”老爷子大笑,“傻小子,一会他就该偷着乐喽!”说着,又看看自己镜子中的脸,“老朴,过来给咱更衣吧!穿仔细点!”
“是!”
第190章
正旦(2)“皇爷爷,孙儿来了!”
不用人通禀,朱允熥进了永安宫老爷子的寝殿。
“嗯!”
站在镜子前,穿着帝王礼服衣冠的老爷子,背对着朱允熥,淡淡的应了一声。
“皇爷爷.....”
“你先别说话,过来!”老爷子打断朱允熥,开口道。
朱允熥按捺着心中疑惑,撩着宽大的衮服裙摆上前,因为头上带着十二旒冕,他另一只手,还要微微撩开眼前的那些珠子,走得很缓慢。
“不急,慢点走。咱当初第一次穿这玩意,走的快了,差点跌了个跟头!”老爷子笑道。
朱允熥慢慢走到老爷子身边,和老爷子一同看着面前宽大的镜子。
镜子中,一老一少,两祖孙面容有几分相似,但又截然不同。一个垂垂老矣,一个英姿勃发。
“皇爷爷.....”朱允熥轻唤。
老爷子的大手,轻轻的帮朱允熥整理下衮服的腰带,柔声道,“不知不觉,你比爷爷都高了!”
朱允熥心中一酸,不是他比老爷子高了。而是老爷子老了,身子有些佝偻了。
“你看!”老爷子指着镜子中,两人的身影,“你穿这衮服,可比咱利索多了!”
“皇爷爷,您......”
“你去,把那把刀拿来!”老爷子又一次打断朱允熥,说道。
朱允熥转头,走到老爷子的书岸边,把那把跟随老爷子一辈子,已经刀锋有些斑驳,却依旧沉重的战刀郑重的双手拿起,奉给老爷子。
“走吧!”
天子穿衮服,该带长剑,而老爷子则是挎着那把,浸透了无数敌人鲜血的宝刀。
“这就走?”朱允熥道。
“嗯,走,去太庙!”老爷子努力的挺着脊背,大步向前。
朱允熥刚想上来搀扶,却听老爷子又开口道,“你不和咱坐同一个辇!”
顿时,朱允熥心中,又感诧异。
老爷子今天,太不寻常了。
这时,朱允熥看到,跟在老爷子身后的几个太监,捧着装玉玺的匣子,捧着代表着大明山川江河的地图卷轴,捧着老爷子的私人印信等物跟在老爷子的后面。
“殿下,老臣为您驾车!”
更让朱允熥诧异的是,一身戎装的武定侯郭英出现在门口。
郭英从军起,就一直是老爷子的心腹宿卫。他这辈子,除了给老爷子和故去的马皇后驾过车外,没有给任何人驾过车,哪怕太子朱标生前,都没有过。
“老侯爷您怎么......?”
郭英笑道,“殿下,先上车吧,娘娘和吴王殿下等着您呢!”
“谁?”
瞬间,朱允熥明白了,郭英口中的娘娘,只能是赵宁儿,吴王是六斤。
他继续按捺着心中的种种疑惑,跟着郭英出了殿门。老爷子那边已经上了御辇,另一个和老爷子一模一样的御辇边上,赵宁儿带着凤冠,一身盛装垂首而立。
小六尽,同样穿着衮服,乖乖的站在她身旁。
“臣妾见过殿下!”
“
见过父亲!”
按理说,朝会也好,接见外国使臣也好,祭拜太庙也好。赵宁儿根本无需出面,若日后她做了皇后,倒是祭祖的时候需要她张罗。
“老爷子让你去的?”朱允熥轻声问。
赵宁儿有些怯怯的,“一大早,朴公公就到臣妾那传旨,说让臣妾跟着一道去祭祖,参加朝会!”说着,不自觉的朝朱允熥面前走进几步,“臣妾,心里有些慌!”
她毕竟是个女子,这样的大事也是第一次。莫说她这个女子,就算是朱允熥这个大男儿,心中也越来越忐忑。
“别慌,有孤在!”朱允熥安慰一句,“上辇吧!”
这时,朴不成又快步跑来,“殿下!”
“何事?”朱允熥问道。
“皇爷说,让奴婢抱吴王过去!”朴不成笑道。
“唔,去吧!”朱允熥摸摸六斤的脑袋,“去了老祖那边,不许胡闹!”
六斤颇为费力的点头,因为他头上的冠冕对他来说,太重了。
随后,六斤被朴不成抱起,朝老爷子那边走去。
隐隐约约,朱允熥还能听见,六斤那脆生生的话语声,“老朴呀,有个事,我想不通哩!”
“殿下跟老奴说说!”
“你也是老头了,为啥没胡子呢?”
~~
金甲银盔的羽林卫开道,李景隆和梅殷两位驸马,率领羽林禁卫,为先头依仗。
紫禁城的大明门缓缓打开,刚露出老爷子和朱允熥的御辇,外边守候多时的藩王,勋贵,臣子们齐齐跪下,无声叩首。
等他们爷孙的御辇过去,众人起身。藩王们上马跟随其后,紧接着是勋贵大臣,再往后则是寻常文臣。
“三哥!”藩王之后,周王朱橚策马靠近晋王朱棡,“有点不寻常啊!”
朱棡侧脸看看对方,“怎么不寻常?”
“正旦朝会在太庙本就不寻常,而且你看!”周王低声道,“皇太孙今日的所有仪仗,和老爷子一模一样!”说着,低声道,“方才皇太孙的车架出来时候,我看到他从里面露出半张侧脸,他带着十旒......?”
朱棡再看看他,“老五,您知道你这人从小到大有个不招人待见的毛病吗?”
朱橚被他说的一愣,“三哥说什么?”
“你这人,最爱揣着明白装糊涂!”朱棡道。
朱橚还要再说,却发现朱棡板着脸,便把剩下的话咽回肚子里去了。
~~~
不知不觉,太庙到了。
恢弘的殿宇就在眼前,天地间却寂静无声。
老爷子缓缓从御辇中出来,一手按刀,一手拉着六斤。
“皇太孙何在?”老爷子威严的问道。
“孙儿在!”朱允熥快步上前。
“你与朕,先祭拜太庙!”老爷子开口,随即看了眼,下马走到他身边的儿子,孙子们,“你们,在正殿门前跪着等!”
说着,不等朱允熥扶他,拉着六斤,一步步朝前走去。
“皇上有旨!”朴不成的声音,在臣子之中响起,“陛下和皇太孙先祭拜天地诸祖,藩王跪等,文武群臣立于太庙正殿门外!”
第191章
正旦(3)香火,在太庙的正殿之前弥漫。
风吹过,随风徘徊的香火,朦胧的遮挡着大殿之中那些诸祖先灵的神位。
然后,尽管还是有风,这些香火依旧不肯散去,让人越发的看不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