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谁知,何广义却根本不顺着他的路子走。目光朝着堂中,东瀛公卿那边望去。
“使臣阁下,尊使此来东瀛,是为了册封还是递交国书?”
这人话音一落,足利义满勃然变色。
因为说话这人,是天皇身边的参政,出身藤原家的藤原名。此人可以说是天皇一系的死党,足利义满早对他有所不满,但碍于对方藤原家世袭公卿贵族的出身,暂时没有下手。
藤原家在东瀛鼎盛时期,全东瀛最重要的官职都出自其族。而且世代和天皇联姻,在士人之中的影响力,超出幕府。
顿时,足利义满不满的目光,看向了关白一条经嗣。一条也是出自藤原姓,而且今日能来参与宴会的公卿,必然事先都得到了封口的令,怎么藤原名,忽然跳了出来。
他却不知道,他有他的谋划,而何广义也有自己的谋划。
真当他一路走来,是游山玩水收受好处吗?
他不但和山名家结盟签下密约,其他的家族也暗中联络,许下各种好处。这位藤原名,在何广义还未到京都的时候,就收到了山名家的密信,知道要做什么。
藤原一族有着和山名等诸侯一样的诉求,他们未见得一定多忠于天皇,但都对掌控东瀛,恢复祖上的荣光,念念不忘。藤原家的祖上,历代都是东瀛的摄政。
“您是?”何广义故意装傻充愣。
“鄙人藤原名,天皇陛下的参政!”藤原名鞠躬道。
“失敬!”何广义微微一笑,随即叹气,“在下听说东瀛纲常错乱,一开始还不信。今日宴会,国主身边的参政只能居于末尾,看来传言不假啊!”
“阁下何意?”足利义满皱眉道。
何广义一笑,继续对藤原名道,“本使这次奉圣命出使东瀛,是有国书转达日本国主!”
说着,拍拍手。
旁边有人递上一个卷轴,何广义双手接过站起身,“大明皇帝陛下有旨,日本国王何在?”
霎那间,无论是幕府武士还是东瀛公卿,皆是变色。
数百人的宴会,顿时鸦雀无声。
足利义满脸色变换,许久之后俯首道,“臣,日本国王足利义满........”
“等会!”何广义笑道,“吾皇的旨意不是给将军的!”说着,又收敛笑容,大声道,“乱臣贼子,安能为日本国王?”
~~
对不起大家,这个情节我没写好,接受批评。
却是没写好,一塌糊涂,狗屁不如。
神偷你他妈去死吧!
第160章
揭开(1)“八嘎雅鹿!”
“其可叟!”
何广义话音落下,宴会之中先是寂静无声随后又骤然爆发出倭人武士的怒骂,一时间刀光耀眼,杀气冲天。
似乎在下一秒,这些拔刀的幕府武士们,就会冲上来把使团一行人碎尸万段。
尤其是足利义满之子足利义持,怒到面色狰狞,按着宝刀的刀柄,上前质问,“阁下何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辱我父亲,欺我东瀛宝刀不利乎?”
说着,继续大步上前,却又忽然脚步顿住。
只见何广义身边一个男子,从怀里抽出一样东西,好似铁管一般,直接抵在了足利义满的太阳穴上。
那人开口道,“刀放下,不然让你看看你爹脑袋什么馅儿的?”
“纪纲,不得无礼!”何广义一挥手把纪纲手中的火铳打开,“每逢大事要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你这么沉不住气,将来如何担当大任?”
“是,都堂!”纪纲放下手铳,但却不住的给其他使团成员眼神提示。他们的手都放在怀里,握住了手铳的手柄,随时可以抽出来射击。
说不紧张不害怕是假的,这可是人家东瀛倭人的地盘。只要足利义满一声令下,他们就会被幕府的武士们乱刀砍死。
足利义满也非常镇定,静静的看着何广义,并且抬手制止了武士们的暴动,低声道,“阁下,你要给鄙人一个交代!”
何广义沉吟片刻,微微躬身,“光凭阁下这份涵养和冷静,足称豪杰!”说着,顿了顿缓缓站起身,“陛下有几句话,让在下问问足利将军?”
足利义满端庄跪坐,“请将!”
“汝为东瀛之臣,掌一国之权,世受王恩。”
“汝不思报效也就罢了,却逼东瀛之王,认汝妻为义母,汝做义父,岂非董贼哉?”
足利义满冷笑几声,“这是我们东瀛的家事,和你们大明有何关系?”
“你既上表称臣,自然有干系!大明礼仪之邦,传教化于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汝如此倒行逆施大逆不道,大明焉能不管?”
足利义满也站起来,看着何广义毫不示弱,“鄙人倒是想听听,大明怎么管?”
何广义一笑,没有理会对方,反而看着藤原名,“藤原阁下,有大明皇帝的国书,请你代为转交你主!”
说着,唰的一声展开手中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瀛有国名日本,汉光武时东渡朝见称臣纳贡,光武帝赐倭国国王之印。而后汉唐之际,往来频繁,倾心教化为中华海外之藩!”
(光武帝时期,倭国使节朝贡,光武帝生平第一次见到身高不足一米四的成年男子,龙心大悦赐予倭奴国王印。这方印记后来在乾隆四十九年,被倭国一个农民发现。倭国赏赐这农民白银二十两,此物先藏于福冈博物馆。)
“至本朝开国,有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上表称臣,自称源氏,与东瀛国王同根同种。为两国邦交之故,大明有怀柔四海之心,特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之号!”
“然,足利幕府乱臣贼子之心昭然若揭。以将军之身挟天子令诸侯,颠倒君臣纲常,欲兴篡位之事。大明为东瀛上国,断不容也!”
“如今传谕东瀛国主,东瀛内有叛逆不服王化。大明身为上国,自当为尔扫平叛逆,重定乾坤!”
念到此处,何广义环顾鸦雀无声的宴会,傲然道,“若倭国国主愿意,我大明将发兵东瀛,帮助东瀛之主,清君侧!”
嗡!
话音落下,宴会好似沸腾的油锅一般,炸了。
叫骂者有之,目瞪口呆者有之,暗自思量者有之..........
“住嘴!”足利义满一声大喝,等周围安静下来,目光冷冷的转向何广义。
而何广义依旧没有看他,反而看着有些怔怔的藤原名。
藤原名的心中,涌起惊涛骇浪。
事情不是这样的,按照他和山名家的密信的内容,这份国书是要私下递给天皇的。他藤原名在宴会上开口将了足利义满一军,为的是让何广义能见到天皇。可不是为了让他何广义,这么突兀的当众侮辱足利义满。
何广义这么干,等于直接把路走绝了,再也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
“完了完了!”腾原名不知何广义为何要这么做,他却知道自己的命运到头了。
或许足利义满不敢杀明国的使臣,但是等明国使臣走后,他腾原名绝对难逃厄运。
此刻,他有些明白了。
他这个天皇的参政,从和山名家搭上,把希望放在何广义身上开始,就是一颗注定被推出来然后抛弃的棋子。
他这枚棋子,可以让何广义借机发难。
这时,足利义满终于开口了,“明使,你不怕死?”
何广义的目光终于看向了足利义满,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什么帮东瀛国主清君侧,那是不可能的事,大明又不是傻子。
他的目的就是激怒足利义满,让他与大明为敌。这样大明才有无可挑剔的借口,支持足利义满的反对力量,在东瀛发动内战。
“杀我容易!”何广义笑笑,“大明的百万雄师,你如何抵挡?”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笑道,“你若杀我,我还要谢谢你!”
啪的一声,酒杯落在地上,变成碎片,何广义大声道,“在下一介武夫,但平生最仰慕的乃是大汉班定远!今日若死在将军手下,也算是舍生取义!”
足利义满盯着他,他也盯着足利义满,双方的目光火花四溅。
“你为何如此?大明为何如此?”足利义满忽然低声道,“东瀛一统之前,谁把大明放在眼里?是我足利义满,对大明示好称臣,清剿海盗,推动贸易。”
“你大明,就是这么对待,真心亲近你们的人吗?”
“我对你示之以好,奉为上宾。而你却在国宴上,如此辱我,是何道理?”
“真当,我怕你大明!哼,海峡天堑,你大明真能过的来?”
“欺人太甚!”
何广义微微摇头,“说起来,对你足利将军,何某也是心有愧疚!你我虽相识不久,可在何某心中,却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但是,你倒行逆施祸乱国本,大明断不能容!”
第161章
揭开(2)“汝如此欺我,我也断不能容!”
唰,刀光现。
武士刀眨眼之间,直接架在何广义的脖颈之上。
冰冷的刀锋下一秒,就能切断他的喉管。
但何广义动都没动,眼都没眨。
“真杀人,不会那么多废话!”何广义笑道。
“你在赌我不敢杀你?”
“不是赌,而是笃定!”何广义手指推开刀锋,“一国使臣死在东瀛,这个罪名你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你也担当不起。”
“我死了,大明皇帝必然发兵来攻。到时候,东瀛国内那些反对你的人,会变成大明的马前卒。你幕府,能抵挡多久?”
“外有强敌内有掣肘,还有你们的天皇,在你背后虎视眈眈。足利将军,你双拳能敌得过四手吗?”
“到时候东瀛陷入战乱,战火四起生灵涂炭。即便你的部下死忠,他们又能忠心多久?足利将军既然熟读史书,就应该知道,崩溃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一旦你陷入不利的局面,大明这边只要稍微放出些诱饵。比如,让一个听话人取你足利家而代之,你觉得你的部下会不动心吗?”
这些话,完全就是诛心之言,何广义就是要故意这么说。
挑拨,但挑拨一方是不够的。要把两边的火都拱起来,才算得上挑拨成功。
何广义相信只要他今日能全身而退,足利义满定然会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在天皇身边的公卿,还有譬如山名家那样的大明诸侯身上。
“哈哈哈哈哈!”足利义满忽然收刀,笑着看何广义,“阁下的口才心计,万中无一。”说着,突然冷声对周围道,“都下去!”
腾腾腾,无数的武士从四面八方而来。
紧接着参与国宴的公卿贵族等,都被请了出去。
方才还灯火璀璨的国宴,如今变成了刀光剑影。
幕府的武士们刀在手,杀机毕现。
大明使团一行人,火铳在手,毫不示弱。
“下去吧!”忽然,足利义满再次开口,似乎有些疲惫的挥手,“要杀他们,他们跑不掉。让我和明国的使臣,说几句话!”
“主公?”
“先下去吧!”足利义满给自己满了一杯酒,然后转向何广义,“我想,既然你选择此时发难撕破脸,大概无论我怎么做,明国皇帝都不会承认我是日本国王了吧?那以前大明和我约定的,贸易往来等事,也都不会算数了吧?”
何广义盘腿坐下,笑道,“将军您是聪明人!”
他的回答,就是默许了足利义满的话。
“我不是聪明人,因为我想不通,大明为何这么对我?”足利义满眼神锐利,“我俯首称臣,对大明只有好处。而大明干涉东瀛内政,如此羞辱我,只有坏处!”
说着,他端着酒杯笑笑,“你说大明发兵来,我是不信的。海峡天堑不是那么容易就过来的,而且即便大明雄兵百万,可打仗耗费的钱粮也是个天文数字。再强大的王朝,都经不起这样的消耗。隋炀帝就是前车之鉴,而大明朝堂的臣子们,更不允许皇帝因为我,就擅自发动两国大战!”
说到此处,足利义满心中的愤慨有些掩饰不住,“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我并没有损害你们大明的利益!”
“就是皇上看你们不顺眼,想让你们继续诸侯混战喽!”
何广义心中暗道一句,面上却淡淡的说道,“足利义将军,还是那句话,虽相识不久,但我重英雄和你惺惺相惜!既如此,没有外人在场,就和你说几句实话!”
说着,叹息一声,“我大明开国至此,太上皇也好,皇上也好最是看重君臣嫡庶之事。你是不是权臣,大明不敢兴趣也不愿意大礼。”
“但你乱了伦理纲常,乱了君臣名分,就不行!”
“荒谬!”足利义满冷声道,“东瀛纲常和大明有何关系?我即便是篡位为天皇,有何大明有何干系?”
“有,因为大明不会承认篡逆者!”何广义正色道。
足利义满的手指用力的捏着酒杯,似乎要把酒杯捏碎一般。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借口。大明就是想攻打东瀛,把东瀛变成高丽那样,对吧?”足利义满轻声道,“你来东瀛,出使是假的,联合其他反对我的力量,挑起战争是真的吧?”
“你公然侮辱我,也是为了让我颜面扫地,主动和大明决裂,然后给大明一个正义的理由,是吧?”
啪啪啪,片刻之后,何广义轻轻鼓掌。
足利义满十几岁就成了掌控幕府的将军,从十几岁到现在,内部让麾下臣服,外部扫平敌人,还能掌控天皇。这样的人,怎会蠢笨?
他只是稍微思量,就判断出何广义的意图。
“大明不是大明了!”足利义满又轻声道。
此言,让何广义略微疑惑。
足利义满叹息一声,继续说道,“大明就是中华,秦汉唐宋也是中华。那前面的那些中华,一不会对藩国指手画脚,二不会谋取什么。三,更不会鲸吞土地。相反,藩国只要对天朝表示出尊重,中华便会给与一切可能的帮助。”
“而现在的大明,看似怀柔四海,其实在暗中虎视眈眈。如今你们大明是汉家天子,却有着当初大元蒙古人那样的野心。”
“蒙古人要让太阳照耀下的地方,都变成他们的牧场!”
“而现在的你们,是要把看得见的土地,都变成大明的土地,是吗?”
何广义默不作声的听着,等对方说完了,笑着开口道,“将军阁下想多了,是您倒行逆施才引得我大明天子震怒。大明要的是清君侧,可不是你们东瀛的土地。再说了,你们这除了山就是海,要来何用?”
“明人不说暗话,事到如今,您还要敷衍鄙人?”足利义满苦笑道。
说着,他又是长叹一声,“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随即他摸着宝刀的玉柄,缓缓再次说道,“外敌也好内敌也罢,我足利义满谁都不怕!既然你们要发动战争,那战便是,我足利义满虽对大明有敬意,但也不会俯首就擒!”
“现在摆在我面前,最大的难题是,杀你还是不杀你?”
“杀你的后果,我当然承担得起。因为无论我杀你不杀你,大明对我都是一样的。”
何广义摸摸鼻子,“那阁下为何还不动手?”
“鄙人其实心中权衡了许久,不杀你,对我而言有好处!”足利义满淡淡的说道,“再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啊!”
是的,他不能立刻就杀了何广义。
那样就等于主动和大明宣战,大明要来就让他来,要战就战。但这种战争终究不是不死不休,可若杀了何广义,那就真是不死不休了。
英雄,往往是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耻辱,才是英雄。
就算不是英雄,笑到最后的也往往是这种人。
“若不杀我,你恐怕无法对手下交代!”何广义笑道。
足利义满缓缓夹起一个饭团送入口中,“明日,你便离开吧!明日,幕府会下令驱逐明国的使团,所有港口不许明国商人靠岸!”说着,端起酒杯,“何君,若真的大明发兵,鄙人希望和你战场上相见!”
第162章
文官开炮了(1)按节气来划分,如今应该是初秋。可盛夏的酷热却一日胜过一日,丝毫没有初秋的凉爽。
刚一大早,滚烫的阳光就开始烤炙大地。奉天殿门前的广场上,几乎能肉眼见到丝丝蒸腾的热气。穿着官服带官帽的官员们,无一不是汗流浃背。
今日是大朝会御门听政的日子,朱允熥坐在奉天殿前的门洞之中,而群臣则是站在广场之上。这是老爷子当初立的规矩,无论三伏还是三九天,都要如此。
朱允熥坐在门洞中还好,起码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可臣子们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阳光下。有几位老臣,已经站得开始打晃。
御门听政,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都累。天不亮就进宫按部就班的排队等待,一站就是大半天。
“臣启奏皇上!”此刻轮到兵部尚书茹瑺奏报,“即将入秋,为防胡人再有窥探大明之事,晋王上奏,欲总领边关各藩,燕宁代谷王等巡视塞上,沿途扫荡震慑胡人!”
震慑只是好听的说法,说不好听的就是去打草谷。
自大明立国以来这是常态,无论是边关将领们还是藩王们都清楚,兵要是闲着就闲废了。每年春秋时节藩王领军于塞上,小打小闹就算是练兵,还可以帮手下的将军们,混点军功积攒点作战经验。
“准奏!”朱允熥缓缓道,“传旨晋王,各藩王子弟无论嫡庶都要从军,效命于阵前!”说着,笑笑,“我朱家子弟,可不能当太平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