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万岁爷能来,那是臣等的福分!”李景隆在旁躬身搀扶,笑道,“更是您心里想着臣!”说着,拉开椅子,就在朱允熥坐下之前,直接脱下身上的外罩服,三两下叠好放在椅子上,“万岁爷您刚才外边进来,身上带着寒气,臣给您垫着点儿!”顿时,侯庸暴昭辛彦德得人面露嫌弃之色。
“哟,菜不错!”朱允熥看看桌子笑道,“丰盛!”
“是徽....”
朱高炽还没说完,李景隆就开口道,“徽菜,起于皖南,前宋的时候,宋高宗很中意这一口,尤其这道沙地马蹄鳖,最是滋补养人!万岁爷您尝尝!”
“坐坐,都别拘束!”朱允熥又笑道,“朕也是路过,听说你们在这,就来看看!”说着,看看桌上的酒壶,“喝的什么酒啊?”
“是....”
“回皇上,这是曹国公家里的珍藏,三十年的绍兴黄陈酿!”辛彦德在旁说道,“市价三块银元一坛,还供不应求。”说着,又道,“曹国公大手笔,一次拿了十坛,臣大半年的俸禄一场就喝没了!”
“你他妈成心跟我过不去?”李景隆恨不得当场给他一脚。
然后赶紧低声笑道,“臣家里这不是快要办喜事了吗?犬子和晋王郡主的婚事快了,臣想着这是迎娶天家之女,寒酸了不是丢万岁爷的人吗?所以臣高价从绍兴买了这些酒,本想着大喜的日子要用来着招待宾客,今日凑巧世子殿下请客,臣就添了个彩头!”
“你他妈还知道是我请客?”朱高炽心中大骂,“你丫嘚吧嘚的别人还以为你做东呢!”
第107章
画舫(1)好好一场酒宴,因朱允熥的突然驾临,顿时变得有些寡淡无味,再好的菜肴也是如同嚼蜡。
众人草草吃了一些,简单喝了几杯就仓促收场。本来饭后预备了些节目,也只能作罢。
夜幕已经降临,应天府中华灯初上,游人如织香车宝马引人沉醉。
结伴而行的士子,三三两两的富商员外,还有一条条满是胭脂香的彩衣巷....
朱允熥背着手,慢慢走在前头,带着几分兴致几分打量,在街上闲逛。
朱高炽微微落后半步在他身侧,而魏国公徐辉祖和曹国公李景隆则是在他们身后。
“刚才的酒菜不错!”闻着空气中的烟火气,朱允熥笑着开口道,“就是都没怎么动筷子,一桌子菜可惜了!”说着,侧身笑问,“那一桌,不少钱吧?”
“臣订的是最好的席面,八块银元!”朱高炽实话实说。
“啧,大手笔!”朱允熥笑道。
八块银元,足够应天府中一个五口人的中等人家吃三四个月的了。
再说得好理解一点,后世满清时期,一个八旗兵一个月的铁杆庄稼也就在二两银子到四两银子之间。一八旗马甲,每月领银二两米十石,就足够养活八口人。
这还是经过了数百年,全世界的白银都流向华夏大地,通货膨胀之后白银的价值。
“其实....”朱高炽笑笑,开口道,“臣侥幸,蒙皇上恩宠点入南书房与诸位大臣参赞国事。但臣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以后好些事还要诸位大人提携点拨。是以臣才想着,出来摆一桌,落个好人缘!”
朱允熥闻言笑道,“你不必和朕说这些,这点事朕还是能想明白的!”
要不怎么说朱高炽聪明呢,他这是在告诉朱允熥,就是因为我是新来的,想着别让人排挤我,所以才请大伙出来吃饭,不存在别的意思。
同时也把请客的事都揽在自己身上,隐去了徐辉祖。更是避免让朱允熥对魏国公对他朱高炽的“袒护”之情多心。
“你呀!”朱允熥继续笑道,“你还是跟在朕身边的时候少,不太了解朕。”说着,笑笑,“朕像多疑之人吗?”
“你不是像,你就是!”朱高炽心里骂了一声。
面上笑道,“皇上自然不是多疑之人,可是事无巨细告知皇上,乃是臣的本份!”
朱允熥一笑,没有说话。
前方人流愈发密集,已到了夜晚最繁华的秦淮河岸边。
遥看前方,河面上灯火璀璨,无数艘雕梁画栋的画舫在水面停泊,争奇斗艳。纱窗后满是歌女曼妙的身姿,还隐隐有丝竹之声传来。
一艘艘小船从河面驶到岸边,小船上留着两把头的小丫头,笑着把恩客请上画舫。
还有数不清的货郎,一眼望不到的集市,足称盛世繁华。
见朱允熥看着河面上的画舫,跟在后面的李景隆心中一动,悄悄转身朝后而去。
“此等繁华,北平可有?”朱允熥驻足观望,笑着问道。
朱高炽摇头,“北平是边塞之地,晚上宵禁,是以繁华不足京师万一!”
这话半真半假不尽不实,北平的前身是元大都,即便现在不是大明的都城,可也是天下雄城,商贾络绎不绝歌舞酒肆也是通宵达旦。
“八块银元的席面,北平有吗?”朱允熥又问道。
朱高炽脑子里飞快的揣摩着朱允熥的用意,缓缓开口道,“北平里最好的鲁菜馆子,最好的燕翅席也不过是三块银元!”说着,也是一笑,“论物价,江南之地比北方高出许多。”
“不是物价高,而是有钱的人太多!”朱允熥若有所思的开口。
随后,他看看前边,指着一处茶摊子说道,“走,过去坐坐。”
~~
小小的茶摊,就零星准备了几张板凳。
朱允熥和朱高炽一人一个,其他人只能捧着茶站着。
“你知道去那边画舫上良宵一刻,要多少钱吗?”朱允熥喝了一口热茶,看着远方问道。
朱高炽想想,“臣没去过烟花柳巷之地!”
“你倒是老实人!”朱允熥笑笑,转头道,“李景隆,多少?”
后者闻言马上上前笑道,“回您的话,画舫也分好几等。一般的打茶围听曲,大概是二块银元。若是吃席陪酒等,三块起价不算席面钱。若是想单独和名伶共处一室,起码十块银元起。若是想当入幕之宾,那就要翻一翻。”
“臣说的还是一般的画舫,那些有名的姑娘,恩客不花个一头二百,怕是近不得身,不能一睹芳容!”
“镶金了?”朱高炽心中暗骂。
“看看!”朱允熥端着茶碗笑道,“这位是风月班头,说起这些如数家珍!”说着,又喝一口茶笑道,“朕还记得,当初还有些人上书,说京城之中风月之地太多,委实不雅!”
李景隆笑笑,继续说道,“那是穷酸书生没见识罢了,去岁,应天府光是收秦淮河画舫还有烟花柳巷的牌照钱,就收了十八万现钱。更别说,这周边多少百姓靠着这个讨生活。”
“你俩一个皇上,一个国公,怎么看着跟老鸨子似的?”朱高炽心里腹诽,但脸上依旧是憨憨的笑,看着傻乎乎的。
此时,朱允熥又开口道,“所以说,江南有人钱人多啊!一桌席面八块银元,吃的人还要排队订桌。去一次画舫最少十块银元起步,可你看上去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说着,他看向朱高炽,“而贫家小户呢?就以应天府为例,百姓之家中又存银超过十块的,就算是中等人家。”
“贫富悬殊!”朱高炽下意识的接口道。
“是这个理儿!一针见血!”朱允熥点头,“为什么会这么悬殊呢?”说完,有些期盼的看着朱高炽。
朱高炽微微沉吟,“江南重商,各种工坊林立,所产之货物行销海内,皇上又特许了海关允许海商......”
“不对!”朱允熥开口道,“起码不全对!若真是如此,起码百姓也能有些汤喝,落些散碎银两,可钱都流向哪里去了?城里其实还看不大出来,你去过乡下看看没有?贫着比比皆是。”
说着,叹息半声道,“有钱的想着法的更有钱,大工坊兼并小工坊,然后拼命的买地。没土地的百姓只能出来做苦力讨生活,即便是有田地的呢,可种地也不过是维持生计而已。”
“此事古来有之!”朱高炽也带着几分感叹,“非人力能改呀!”
“这个道理朕明白,试想一下若咱们是有钱人自然也是买房买地,但你想过根子在哪没有?”朱允熥又问道。
朱高炽想了半天,摇摇头。
“根在就在于,江南这块地方的体量太小了!”朱允熥看着他的眼睛正色道,“你懂体量这个词的意思吗?”
第108章
画舫(2)“你看啊,咱们大明是这么大!”
朱允熥说着,用脚尖在地上划了一个大圈,“这是咱们大明!”
朱高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江南,大明这些最精华的地方这么大!”朱允熥随后在大圈之中划了一个小圈出来,继续说道,“江南其实是个笼统的称呼,也不所有江南之地都是有钱的地方。比如湖广那边也就是广州,闽地就是泉州和福州这几处对吧?”
“咱们大明精华之地,其实就在这直隶一部分还有浙江这边,是吧?”
朱高炽再次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看,这地方这么小,可钱都在这。”朱允熥开口道,“而且因为这靠着京畿,所以还吸引着全天下的钱都往这边来,是不是这个道理?”
“钱还得生钱,那这么一小块地方,往后种地的越来越少,商越来越重,而且物价陡贵纸醉金迷。你仔细想想,这是好事吗?”
朱高炽依旧沉默不语,但眼中已有担忧之色。
朱允熥加重语气,“天下的钱都在这,就是畸形。钱都往这来,他不流出去,这块小地方早晚要撑不住。”
说着,又喝了一口茶,“咱们大明这么大,就这一块地方富,本身就是一种畸形。他再好,但好的只是最上面一层人。百姓的日子,其实还不如其他地方的百姓过得滋润吧?”
“就以中原为例,粮产是不如湖广,可胜在地多啊。户部的黄册上,如今中原农人平均下来,人均的田地是比南方要多的。”
“而且物价低,种点地养点牲口自己织布种菜,一年到头总是还能落下点。”
“靠近京畿?流出去?钱都往这边挤?”朱高炽心里默默琢磨朱允熥刚才说的话。
“所以,皇上是赞成臣的......?”
“赞成,但现在不是时候!”朱允熥笑道,“咱们华夏历来都是自上而下,不是自下而上。京畿若在北,则南北互通。若在南,那就一股脑全来这边了。”
“而且京畿在北,北边的需求就大了。刚才朕划的小圈中,各种产出除了外销还可以北上,若是沿着运河,能养活多少城池啊?光是南来北往的货,每年能收多少税?”
“皇上明鉴万里!”朱高炽心中钦佩,这句话说的倒是诚诚恳恳。
说实话,他建议迁都看到的是军事方面的考量。而朱允熥看到的,则是整个大明的经济流通,地缘政治。
“共同富才是真的富,但这个事不是朕一个人能办到的!”朱允熥继续笑道,“所以朕点你进南书房为参赞大臣,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真的希望,能有人好好的帮朕!”
“完了!我好像被他说动心了!”朱高炽心中暗道,“好像,有点佩服他了!”
“日后呢,你不必顾及那么多,该出谋划策就出谋划策,朕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就直言不讳,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别藏着掖着!”朱允熥继续笑道。
“我傻了才直言不讳!”朱高炽心中一笑,“你这人的话也就只能听听!”
“迁都一事虽是臣所提,但事关重大....”
“所以朕说现在还不是时候!”朱允熥笑道,“咱们呀,君臣携手慢慢来,一步步一个脚印的走,总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说完,他再次转头看着满是灯火倒影的江面,又低声道,“这儿美是美,但太过纸醉金迷消磨意气啊!暖风吹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旁边的李景隆支着耳朵听了半晌,听得一知半解。
但见此刻朱允熥看着远处的画舫,就低声开口笑道,“皇上,您要是有雅兴,就去那边坐坐?”说着,继续笑道,“臣倒是知道一个好地方,那些姑娘都是卖艺不....”
“去看看!”朱允熥站起身,笑道。
“你俩是一个瞌睡一个送枕头,还真天衣无缝啊!”朱高炽心中再次腹诽。
朱允熥似乎也察觉过来,自己答应的太快了,笑道,“整日都在宫中,案牍之劳,今日难得....李景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景隆笑道,“您总要劳逸结合嘛!”
“对对,劳逸结合!”朱允熥朗声大笑。
~~
这等事,李景隆早就安排好了。
两艘小帆船把数十人接到江心,一艘挂着红灯笼的画舫之上。
朱允熥在李景隆的搀扶下登船,看着船头招展的彩旗上,兰香两个字微微皱眉,“这字好熟悉啊?”
“您眼力真好!”李景隆低声笑道,“解缙的手书!”
闻言,朱允熥苦笑摇头,“朝廷明文律法,官员不得出入烟花柳巷,可这些文官才子们,还是禁不住!”
这话顿时让他身后,好不容易上船的朱高炽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道,“你当皇上的都出来雅兴了,人家当官的自然有学有样!”
“这画舫的主人叫兰香!”朱允熥一边朝船舱里走,一边低声问道。
“兰香是这位姑娘的艺名,她本名春娘!”李景隆在旁笑道,“最近因唱得一手好柳词,所以在秦淮河上声名鹊起。兰香姑娘倒也和其他女子不同,若不是风雅之人,花再多钱也见不到!”
朱允熥脚步一停,“你是风雅之人吗?”
说完,不等李景隆回话,弯腰进舱。
李景隆不是风雅之人,但他一定不是普通人。
画舫从外边看着不大,但是里边别有洞天。装潢素雅,点点茗香。
看来是早有准备,桌上已摆满了酒水干果鲜果等物。
船舱的正前方用纱帘隔开,一面戴纱巾的女子,在众人进来之时,就抱着琵琶缓缓行礼。
“犹抱琵琶半遮面!”朱允熥坐下笑道。
他话音刚落,猛的觉得身下的画舫好似晃了晃。
定睛一看,原来是朱高炽走的急了,身子一个和趔趄靠着船舱才勉强站稳。
“挨着我坐吧!”朱允熥开口道。
朱高炽拱手行礼,然后撩开裙摆坐下。
忽然,朱允熥又感觉晃了晃。
“我以为地震了呢?”朱允熥揶揄笑道。
顿时,朱高炽翻了个白眼。
“你这胖呀,不是啥好事!”朱允熥抓起一把瓜子,低声道,“你看你才走几步,脑门子上都是汗?”
“我也不想胖,我有啥办法?”朱高炽心里嘟囔一句,嘴上道,“您说的是,臣日后一定多.....”
“听她唱的什么!”
此时,纱帘之后的灯光陡然暗淡,越发凸显得纱帘之后的人身姿婀娜。
突然,珠落玉盘之声响起,琵琶轻奏。
而后朱唇轻启,软糯吴语之声绕梁,“东南形盛,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唱的是柳永的望海潮?”朱允熥磕着瓜子说道。
“是,柳三变这首词,今日倒也应景.....”
“别说话!”朱允熥摆手道,“听曲!”
“你丫先问我的!”朱高炽翻了个大白眼。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不得不说,这女子的唱功相当了得。吴侬软语抑扬顿挫,又婉转婀娜,一时间竟让舱内众人有些痴了。
突然,画舫外传来一个声音。
“大爷明明下午就包场了,你吃了豹子胆敢包给别人?”
“信不信爷爷拆了你的画舫?”
朱高炽面容陡然一变,眼中满是惊骇。
“老三?”
第109章
贱籍(1)“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
纱帘之后,兰香姑娘依旧贝齿半露,轻轻哼唱。
船舱外也依旧还荡漾着,那桀骜跋扈的叫喊。
“今儿说破大天爷也要拆了你的破船,来人啊......”
“给爷我冲进去,看他娘的到底是谁抢了爷的场子!”
“还有这画舫的老鸨子,你他妈敢跟爷玩这套?”
叫喊一声接着一声,船舱之中,徐辉祖朱高炽两人的脸都绿了。
朱允熥磕着瓜子,听着小曲,斜眼瞅瞅朱高炽,“你去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