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66章

    他邓平没有李景隆跟皇家的亲戚关系,还是小心为上。

    至于这些人情钻营更是能免则免,论体面谁又常家体面,那是皇上的亲外家。人家都老老实实的不钻营,自己吃撑了上蹿下跳?

    “哎!”这时,李景隆又忽然叹气。

    邓平皱眉,“姐夫,你这又叹什么气?”

    “我叹呀,琪哥儿大婚跟安王千岁挨着!”李景隆苦着脸,“到时候,又要一大笔呀!”

    其实他想说的是,我就是一个过路财神,儿子结婚接那点喜钱,只怕转头就要给安王送去。

    “安王千岁的大婚都是光禄寺操办,臣子们表表心意就行了!”邓平说道,“您想这么多,累不累?”

    “笨!”李景隆又哼了一声,“我问你,老爷子多大岁数了?安王是幼子,如今这个当口大婚,就为了老爷子,皇上都要办的体体面面的!”说着,又喝口茶,“还我想的多?这都是人情世故,都是学问,不想?不想就等着被人说短处吧?”

    “我呸!”邓平心中暗骂一句,“还他妈人情世故?我结婚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人情世故给我送重礼?不送也就罢了,还他妈的隔三差五去我家搜刮!”

    此时,一顶轿子从城门里出来,径直落在接官亭旁边。

    穿着茶色常服的驸马胡观从里面出来,一落轿就笑,“我这紧赶慢赶,没耽误时辰吧!”

    “驸马爷!”邓平赶紧起身行礼。

    “人还没到!”李景隆也起身笑道,“里面凉快凉快!”说完,亲手拿起茶壶,给胡观倒了一杯。

    递过去之后,又笑道,“您这是忙什么了?这一头汗。”

    “刚从长安街那边过来!”胡观接过凉茶灌了两口,笑道,“为的是安王大婚用的宅子的事!”

    “安王大婚后不在宫里?”李景隆问道。

    按理说安王大婚之后就该就藩了,但现在一直没信儿,就这么吊着。其实臣子们也都知道,皇上不大愿意让这些叔王们就藩成为有实权的王爷。所以朝堂上下,皇上不说大家伙就当不知道。而且对这事,文官们更是乐见其成。

    “太上皇说了,宫里规矩多,小两口住着不自在!”胡观坐下笑道,“正好前门大街那有早先空的七进宅邸,我赶紧让人拾掇出来,缺什么补什么!”

    第163章

    不对劲(2)天上暖阳当空,可李景隆看着身边说笑的胡观,不知为何就是觉得怎么看怎么觉得对方的眼神,有些发阴。

    这种感觉,好像在哪见过,既陌生又熟悉。

    而且举手投足之间,他也明显的感觉到,这位他以前没怎么瞧得起的驸马爷,变了。

    ~~

    “晋王驾到!”

    就这时,官路上一列队伍缓缓开来。当先数十黑色甲胄的骑士,簇拥着一位穿着寻常束腰武士服的青年,打马疾驰而来。

    见状李景隆三人赶紧迎接上前。

    “臣等参见晋王千岁!”

    年轻俊朗的晋王朱济熺利索的跳下战马,把缰绳甩给身后的侍卫,大笑道,“东西带的太多,没法轻车快马!”说着,目光在三人脸上打量片刻。

    随后,先是亲手把驸马胡观扶起来,“劳烦姑父久等了!”

    “臣不敢!”胡观毕恭毕敬。

    “自家人不必这么多礼数!”朱济熺笑笑,又看看李景隆,“曹国公,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啊!”

    李景隆张望一下晋王的车队,笑道,“托王爷千岁的福,臣一切安好!”

    “以后咱们也是一家人了!你也无需客气!”朱济熺笑笑,“孤就这么一个同母的亲妹妹,就托付给你家了!”

    “臣自然不敢怠慢!”李景隆笑道,“犬子能尚郡主,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王爷,皇上在宫里等着您呢!”这时,胡观在朱济熺耳边轻声说道。

    “知道了,先进宫!”朱济熺笑笑,然后转头对晋王府的侍卫吩咐,“先把郡主送去孤在进城的宅邸。”

    “是!”

    随后朱济熺对李景隆和邓平再次颔首示意,又再度上马。而胡观也换了马,两人并肩而行。

    李景隆皱着眉头,朝着两人的背影张望。

    “啧啧!”邓平看着从眼前过去的晋王车队,开口道,“姐夫,这晋王带的嫁妆可不少,好几十大车呀!”

    话音落下,却不闻李景隆的声音,他诧异的扭头,“姐夫,您看什么呢?”

    “不对!”李景隆低声道。

    “什么不对?”邓平纳闷。

    李景隆想想,“我总感觉晋王这次来好像有事?”

    “不就是送嫁吗?”邓平越发不解。

    李景隆没说话,而是继续看着胡观和晋王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

    他在这边望,晋王朱济熺在马背上正和胡观低声说话。

    “姑父,您看皇上今日神色如何?”

    “万岁爷今儿高兴,在御花园给您准备了接风宴!”

    “哎,是我没用,交代给我那些事...哎!”

    听晋王连叹两声,马背上的胡观面无表情。

    ~~

    紫禁城,御花园听雪轩。

    朱允熥穿着宽大的道袍,没有带任何冠带,站在潺潺流水边,漫不经心的喂着水中游动的锦鲤。

    “皇上,晋王和驸马爷到了!”

    “嗯!”朱允熥扔掉手里的鱼饵,拍拍手,“传吧!”

    稍候片刻,晋王朱济熺在前胡观在后,“臣等叩见皇上!”

    “起来吧!”朱允熥摆手笑道,“王八耻,给他们搬凳子!”

    随后朱允熥也坐下,翘着二郎腿,抓了一把瓜子笑道,“路上可还顺利?”

    朱济熺微微欠身,笑道,“大明盛世河清海晏,自然顺利!”

    “你小子!”朱允熥笑了一声。

    两人虽年纪差不多,可朱济熺在朱允熥面前就好像晚辈似的。倒不是怕,而是敬的成分多些。

    “驸马跟朕说,你最近一肚子委屈,怎么回事?”

    朱允熥和亲王晋王这两位堂兄弟之间有许多秘密的书信往来,大多经过的都是胡观的手。许多事也是胡观出面,他挂着光禄寺请的官职,是整个皇族的大管家,坐起来名正言顺。

    “哎!”朱济熺又是叹息。

    “年纪轻轻的,长吁短叹作甚?”朱允熥慢条斯理的嗑着瓜子。

    “您是不知道!”朱济熺皱眉道,“家里头老二老三老四越来越不像话!”说着,又是叹气,“他们几个整日在臣耳边问,朝廷什么时候给封地。而且私下里,散播谣言说臣这个当大哥的,防备着他们这些小的,把王府的家财都拢在手里......”

    朱允熥没说话,听着朱济熺口中所说看似的家长里短。

    已故的晋王朱棡一共留下七个儿子,最小的五岁,最大的也是朱允熥这个年纪。晋王的爵位被朱济熺袭了,其他的就都是郡王。

    按照老爷子定下的规矩,这些郡王应该围绕晋藩的封地封出去,授以田土人口。可知道朱允熥连自己亲叔叔都不愿意封,更何况这些堂兄弟?

    再者说,这几个小子在历史上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棣靖难之后,就是朱济熺的三弟朱济熿秘密报告朱棣,说他大哥四年建文帝有不臣之心。朱棣正愁没借口对付晋藩呢,直接把朱济熺这个大侄子给圈禁了。

    “臣想着是兄长,长兄为父,尽量的不愿意苛责他们!”朱济熺继续说道,“可是他们越来越不像话!”说着,看看左右,低声道,“私下里跟六叔,十七叔他们勾搭连环的!”

    “还有大同十三叔那边也纠缠不清,尽跟他们说一些不当人子的混账话。”朱济熺说着,偷看下朱允熥的脸色,“去年年关的时候,十三叔还有十七叔给臣这边来信,说年底朝廷的军赏没到,要从臣这挪点军需。”

    “臣自然一口回绝,说没有。可我家老三转头就告诉他们,说太原的府库里有什么有什么。他们还....”

    朱允熥用帕子擦擦手,喝口水润润喉,“还说什么?”

    “他们还说十三叔和十七叔那边军需不够用了,不是路上耽搁,而是皇上您根本就是卡他们的脖子。臣这边之所以充裕,是因为皇上下令优先供给臣!”

    说完,他再次抬头,看着朱允熥的表情。

    但朱允熥好似没听到一样,淡淡的问道,“还有吗?”

    “还有......”朱济熺看了胡观一眼,“还有的臣就不知道了。”说着,起身请罪,“臣有罪,皇上交代的事一样没办好,还管不住家里头,闹得鸡飞狗跳的!”

    “管不住?办不好?”朱允熥笑笑,“所以跟朕叫苦?”说着,笑容收敛起来,“你是亲王,那几个不成器的兄弟管不了?家法是摆设?朕有旨意,代藩宁藩都在晋藩身侧,唯你马首是瞻,你让他们骑在你脖子上指手画脚?”

    “臣无能!”朱济熺面色羞愧。

    他面上老实巴交带着几分无能,其实朱允熥心里清楚,这小子是故意来告状的。至于告状的目的,更是明摆着。

    让朱允熥这个皇帝生气,然后把他那几个兄弟处理了。代王宁王这两个给他颜色看的王叔,也一并给点颜色看。

    “没担当,立不起来!想吃羊肉还怕骚!”

    朱允熥心中给朱济熺下了一句定语。

    这样的人,将来动手时用他接受代王和宁王的兵权,定然不妥。

    就这时,王八耻在亭外说道,“万岁爷,安王千岁来了!”

    第164章

    比谁尿得远年轻的安王朱楹,从阳光中走来。

    眉宇之间都是掩盖不住的欢笑,脚步轻盈欢快得近乎要跳跃。整个人看上去,浑身上下流淌着幸福的味道。

    这是男孩特有的,恋爱的味道和即将成为男人的喜悦。

    这时代没有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爱情。但并不妨碍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和她,两个本陌生的男女即将组成一个小家。在今日的日子里相濡以沫,携手度过余生。

    这种感觉远比不上后世那种所谓爱情轰轰烈烈,但别有一番温馨在其中。更有着一种更重要的责任,因为他的余生,或者她的余生,都是他和她。

    生同床,死同穴。开枝散叶繁衍血脉,从青春年少的少男少女,变成被儿孙叩拜的白发老翁老妪,甚至变成后代祭拜的画像。

    “臣参见皇上!”

    “免了,坐那!”朱允熥笑着对安王朱楹摆手,这些宫里的小皇叔虽辈分都比他高,可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没长大的孩子。

    “臣参见安王千岁!”

    “见过二十二叔!”

    “嗯!”安王朱楹矜持的点点头,坐在凳子上,抿着嘴唇,眉宇间依旧荡漾着微笑。

    “哟哟!”朱允熥打趣道,“可是要成亲了,美滋滋的跟喝了二斤蜜似的,嘴都合不拢!”

    “呵呵!”安王朱楹傻笑两声。

    “人见着了?”朱允熥继续笑问。

    “嗯!”朱楹再次点头。

    “咋样?”

    朱楹的脸唰的红了,然后傻子小似的低头,“漂亮!”

    其实此时大明朝上自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男女之间的礼法没有想象的那么严格。青年未婚男女在成亲之间也是要见见的,当然是在长辈的约束下打个照面,彼此看个大概。

    若真是盲婚哑嫁,谁知道对方是满脸大麻子还是缺胳膊少腿,急了才能跑?

    今日郭太惠妃在宫中设宴,徐达的夫人张氏带着家中女眷进宫。便以敬菜的名义,叫安王朱楹过去坐坐。一是让徐家看看这位王爷,二是让未来的小两口彼此看看对方。

    见他这幅模样,朱允熥继续逗他,“哪漂亮?”

    “都漂亮!”朱楹低着头,带着几分羞涩,眼睛亮晶晶的,“那小脸粉嘟嘟,带着酒窝.....”

    徐家的女儿们,似乎都有酒窝。

    没来由的朱允熥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身影,但随即又心里打了个哆嗦。

    那道身影的主人,可是可以拉开十力弓的,胳膊上定然都是肌肉疙瘩。

    “呵!”旁边晋王朱济熺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顿时,朱楹眉毛就立起来,小霸王的表情显露,“笑啥,信不信我揍你?”

    “侄儿不敢!”朱济熺赶紧往后挪挪。

    别看他是晋王,可安王是他叔叔,又是老爷子的幼子。以前他小时候跟他老子来京城见老爷子,没少被这些小叔叔们祸害。这些小叔叔们,简直就是宫里的霸王,走到哪儿都是昂着脖子,天不怕地不怕的。

    燕王朱棣脾气暴不暴,当初让他二十六弟,一泡尿直接喷在龙袍上,也没敢放个屁,还得说尿得好。

    “快成亲的人了,稳当点!”朱允熥轻轻呵斥一声,“日后成亲了分出去过,可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尤其是以后对你的王妃,人家是徐家的女儿,自小也是金枝玉叶养尊处优。小两口过日子磕磕碰碰,咱们当男人的得让着人家。千万别不高兴就耍脸子,给人家脸色看。”

    他絮絮叨叨的,不知情的人听了还以为他交待自己儿子呢。

    “臣记住了!”安王朱楹呵呵一笑,随后似乎有些为难,不好意思张口。

    “有事就直说,晋王和驸马都不是外人,不用避讳!”朱允熥笑道。

    “那个.....”安王朱楹挠挠头,“皇上,臣不想.....”说着,又看看朱允熥,“臣不想去就藩!”说着,有赶紧道,“臣不想去平凉,听说那地方离京城远着哩,挨着边塞出来进去的都是那些浑身骚味的蛮子....”

    说到此处,看着朱允熥的表情带了些恳求,“臣就在京城住好不好,随时都能看着父皇,看着弟弟们,还能看着六斤....”

    “朕不是早就说过吗,随你!”朱允熥笑道。

    安王在诸多老爷子的幼子当中,属于最没心眼最憨厚的一个。别的小王爷年纪大了,都盼着出宫去自己的封国做无冕之王,万人之人。唯独他,整日怕出去就藩。

    “那可说定了!”朱楹大笑,“平凉臣不去,以后您也别打发臣去其他鸟都不拉屎的地方?”

    朱允熥微微皱眉,“谁说朕要打发去你鸟不拉屎的地方?”

    “臣身边的伴伴啊!”朱楹笑道,“他们跟臣说平凉虽远却还是大明的地界,说不定哪天皇上您改了主意,直接给臣换了封国,就好像二十一哥似的,封到高丽去了!”

    “不过臣虽不去就藩,可封国那边的...嘿嘿,您得给臣留着啊。以后臣过日子,不能再跟您伸手....”

    安王朱楹笑呵呵的说,朱允熥笑呵呵的听。

    但心里已是有些怒气,伴伴就是太监。安王朱楹身边的太监,竟然敢私下说这等话。

    到底是他们那些趋炎附势的太监,因为怕跟着安王去偏远封地说小话呢,还是有人借着他们的嘴...

    随后,朱允熥朝亭子外的王八耻给了个眼神。

    后者躬身,转身招过一个小太监耳语吩咐几句。那小太监频频点头之后,带着几个人一溜烟的去了。

    安王朱楹浑然未觉,继续说道,“还有城外的猎场,您得让臣去。臣最喜欢打猎了,去年秋天有头黑熊没猎着,今年非逮着它不可!”

    “都依你!”朱允熥笑道,“放心吧,就算你成了亲,还和以前一样。除了朕的乾清宫和三大殿不能来,其他地方随你!”

    “嗯!”朱楹笑着点头,“就知道皇上您对臣好!”

    “你知道成亲之后第一件要干的事是啥吗?”朱允熥喝口茶,笑问。

    “第一件事?”朱楹想想,忽然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低声道,“入洞房?”

    噗!

    旁边也正在喝茶的晋王朱济熺没忍住,一口喷出来,喷的时候转头,一下全喷子父母胡观的肩膀上。

    “侄儿呛着了!”见朱楹发怒,朱济熺赶紧说道,“这茶太烫,呛着了!”

    朱允熥笑道,“你要说入洞房也没错,第一件事和入洞房还真大有关系。你呀,抓紧跟王妃给老爷子生个小孙孙出来。”

    “嘿嘿!”朱楹咧嘴傻乐,“臣生他一堆!”

    就这时,远处忽然传来阵阵喧哗。

    有太监喊道,“几位爷,您们别乱闯,容奴婢前去禀报!”

    “滚一边去,爷见皇上,什么时候轮到你挡着。信不信给蛋黄子挤出来?”

    “二十三哥,他是太监,没蛋你咋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