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7章

    让他们都来看(1)“晦气,刚回京城就见到杀人!”

    因朱高炽的是带着大明册封的缅王回京,所以要先行乘坐快船,从小运河进入应天府内城,准备相应的事宜。而缅王则是还乘坐慢悠悠的大船,在水上领略大明长江水景。

    进了小运河由快船换乘马车,走太平门。

    太平门外是大明朝三司的外衙,也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当初应天府建城的时候,对照天地星象。

    这块地方是北斗星七宿贯珠而成环象,在星象上说这意味着天牢。

    太祖高皇帝曾吓唬三司的官员说,在这七颗星星之间没有别的星星,那一定是你们执法得当天下没有营私舞弊的事。

    可一旦掺杂进来别的星星,还他妈的比北斗七星更亮,那一定是天下有了冤假错案屈打成招之事。

    既是三司的外衙,又在地势上属阴,所以这边自然就成了杀人的法场..大规模杀人的地方。

    因为在洪武年间这杀了太多人,所以朱高炽现在走的这条路,被百姓们私下叫做孤泣埂!

    今日这里正在行刑,离着好远就满是血腥味...

    “啧啧!”朱高炽撩开车帘看了一眼,又摇头放下,闭着眼睛心中暗道,“真不知道杀人有什么好看的,这些老百姓跟看着财神爷似的,乌央乌央的往上冲!”

    “殿下可是累了?”和朱高炽同一马车,坐在他对面,特意来接他的邓平问道。

    “还成!”朱高炽裹紧身上的裘皮大衣,“今儿什么日子,怎么那边又杀上了?”

    “您还不知道...?”邓平笑笑,就把这些日子以来京中发生的大事,叙述一遍。

    “嗯!国之蛀虫,该杀!”

    朱高炽耐心听完,连连点头,一脸正气。

    但他心中却在腹诽,“我不在京城,就没人管得了熥子!瞧瞧,丫又他妈兽性大发了!”

    车驾缓缓进了内城畅通无阻,刚到午门前朱高炽正准备下车的时候,又有两个侍卫从里面跑出来,大声喊道,“皇上有旨,世子殿下一路辛苦,特旨可乘轿进宫!”

    午门前正是官员进进出出的时候,这道特旨顿时引得无数人惊呼。

    “殿下!”邓平先下了马车,笑道,“请您换软轿!”

    “不行不行不行!”朱高炽连连道,“孤无寸功于国,岂能受此大恩!”

    “万岁爷吩咐的!”邓平依旧是笑。

    “不可不可!”朱高炽执拗的摆手,“皇上有厚爱之恩,但孤要有恪守臣节之心!”说着,看也没看那杏黄色的软轿,背着手迈步从午门进入。

    ~~

    “我跟你说,还是咱们大明好!”

    朱高炽一边走一边嘴上不闲着,“就缅王那王宫,都他妈没有紫禁城的厕所大!”

    邓平闻言微微一怔,他虽没去过缅地,但也觉得朱高炽所言一定是在夸大。

    “比高丽王宫还小?”

    “嗯....就那么秀气!”朱高炽笑道,“还得是咱们大明呀,天朝气象!”

    “是是是!”邓平他在身后,做小鸡吃米状。

    “我跟你说!”朱高炽又道,“那缅王长的跟猪八戒他二姨夫似的,咱们大明朝的丝绸穿在他身上,都他妈糟践咱们的丝绸了!”

    “嗯,是是是!”邓平又道。

    “那乡巴佬,哼!”朱高炽又道,“带他来大明的一路,丫看什么都新鲜!简直土包子一个!”

    “是是是!”邓平听得直皱眉,可是嘴上只能称是。

    “不过丫是真有钱,丫那是真有矿呀!”忽然,朱高炽压低声音,挤眉弄眼的说道,“缅地那边的金矿银矿,都是他们那些土王的私产。来咱们大明觐见皇上,金沙就装了小半船!”

    邓平又是一怔,脑子在想着半船金沙是怎么个数量。

    就听朱高炽又低声道,“回头我给你整几箱,那玩意纯着呢,正好用来打金器!”

    “这个....下官无功不受禄吧?”邓平回道。

    “啧!”朱高炽不满,点点自己的肚皮,“咱俩是外人?”

    他这么一说邓平瞬间秒懂,当初皇上遇刺的时候,他俩可是并肩作战过的。

    “还有缅人女子!”朱高炽又笑道,“黑是黑了点,可是身条那叫一个顺.....”

    “呵呵!”邓平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傻笑。

    然后低头琢磨,这位世子殿下怎么去了缅国一次,好似有些变化呢?

    突然,前边的朱高炽陡然停步。

    邓平措手不及,差点撞在朱高炽的后背上。

    随后就见朱高炽扑通一声跪下,大声道,“臣,叩见吾皇万岁!”

    ~

    “洪熙!”朱允熥从乾清宫中出来,健步如飞,“一路可辛苦啦!”说着,扶着朱高炽的手臂,“起来起来,跟朕进屋说话!”

    “臣,何德何能竟然让陛下亲自出迎....臣受之有愧!”朱高炽忙道。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朱允熥大笑,拉着朱高炽的手并肩进殿。

    “给洪熙赐坐,拿把椅子!”朱允熥随意的在暖阁中的罗汉床上坐下,对王八耻说道,“给朕上茶,给洪熙奶茶,要热的!”

    说着,他忽然发现朱高炽的目光一直在看着他。

    “怎么了?”朱允熥摸摸自己的脸,“朕脸上有花?”

    “皇上瘦了!”朱高炽叹气说道。

    “嗯!”朱允熥笑着点头,“你不在京师这些日子,出了很多事。哎...一言难尽啊!”说着,也看看朱高炽,“你好像.....不是,你这出趟远门,怎么好像比以前还胖了?”

    “臣,心宽则体胖!”朱高炽笑道,“就是没心没肺!”

    “哈哈哈!”朱允熥又是大笑,“缅地那边一切都顺利?”

    闻言,朱高炽站起身,郑重说道,“大明天威之下,诸事一帆风顺!”说着,顿了顿,“臣召集缅地大贵族十二人,臣属一百三十八人,敬告天地列祖列宗,宣吾皇册封诏书于缅王面前!”

    “缅王与缅地臣属,伊等跪听。于天地神明面前,宣誓愿永世为我大明臣仆,受我大明大皇帝之隆恩,为我中国化为之民!”

    “嗯!”朱允熥点头,随即一笑,“态度倒是不错!”

    “必然是心悦诚服!”朱高炽笑道。

    其实他俩心里都知道,这种愿世代为中国臣仆的话听听就是了,没有绝对的实力什么都是白搭。

    朱高炽又道,“缅王明德多帕耶...为了大明册封的缅地唯一正统之王。仿照我大明旧制,设左右丞相,这两人皆是汉家子民后裔。另设缅国行营总管一人,总兵官两人.....”

    朱允熥默默的听,不住的点头。

    朱高炽话里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了,新王就是个摆设,大权都在大明或者亲近大明的人手中。

    “另外,缅地海港已经初具规模!”朱高炽又道,“但往来于大明和缅地之间的商船还是太少了!”说着,顿了顿,“嗯,人口也少。尤其是驻缅的军队,都思亲心切,盼着家属团聚!”

    “朕已经下令了!”朱允熥道,“凡是去缅地的商船,税收减免三成。若是贩运稻米谷物,则一概免税!”

    “朕还让户部,专门成立的缅地课税司,鼓励大明和缅地的贸易。更下了旨意,鼓励民间移民!”

    如果说这时代的明军就听不得银子两个字,那这时代大明朝的商人们,更是听不得利益两个字。

    只要有利益,别说是缅地哪怕是地狱,那些商人们都敢去。

    这时,朱允熥又问道,“你觉得那个什么什么帕耶....?”

    “德多帕耶...”朱高炽提醒道。

    “嗯,就他!”朱允熥继续道,“人怎么样?”

    第172章

    让他们都来看(2)朱允熥的这句怎么样?

    问的既是缅王的为人,又不是缅王的为人。

    朱高炽沉思片刻,“说他傻吧,他还有些精,说他精吧他有时候很二,可说他二吧,他又很残忍!”

    说着,叹口气,“他登基第一天就问臣,他的名下到底可以有多少军队!第二天,就派人去各地搜刮财宝。第三天,开始选拔美人!”

    “缅地的战线还在僵持当中,很多缅地土王不服他这个我大明册封的新王,说白了许多人都没拿他当回事。可他还是乐此不疲的给那些人发诏书,还都是效仿我大明的圣旨格式!”

    “从缅地一路而来,见了我大明的城邦赞不绝口,见了大明的衣冠说要在缅地推行。这一路上,要么跟臣说的是如何吃喝,要么说的是回去之后如何筑造新的王城!”

    “这个人.....”朱高炽沉吟一番,“像是草原上的野狗,骨子里有凶性,但没有狠劲。有野心但胆小,更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朱允熥听罢,眉头皱得越发的深了。

    “这么说来,这个人选或许日后还会有些麻烦?”朱允熥道。

    “皇上圣明!”朱高炽轻声道,“不过,目前看来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况且他若有些心思,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坏事。起码他想从我大明手里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东西!”

    说着,一笑,“再者,那人一看就是个短命的!”

    “呵!”朱允熥冷笑一声,随即又道,“缅人如何?”

    “看着倒是良善,不过人心隔肚皮....”朱高炽再次沉吟,“臣回京之前跟总兵官吴论商议过!能为我所用者留之,若不能为我所用....”说着,做了个向下劈砍的手势。

    他俩彼此都知道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若是有外臣在场,他俩肯定不能这么不克制。但是私下里嘛,都是朱家的爷们,朱家人杀人放火起家,哪有圣人?

    “保安郡王又如何?”朱允熥又问道。

    “尚煜兄弟如今颇有些乐不思蜀!”朱高炽又笑道,“他的王城就挨着港口,将来是日进斗金的地方。目前有暂代缅地行营总管一职,管着军民无数。臣来之前,他已经规划好在哪开垦田地,安置移民百姓了!”

    “不过....”说着,朱高炽一顿,坏笑道,“就是婚后的生活颇苦!”

    朱允熥笑问,“不是新婚燕尔吗?怎么还苦上了?”

    “您是没见着,那位缅地的公主...”朱高炽憋着笑,“长的跟...臣就这么说吧,有缸粗没缸高除了屁股都是腰!青面獠牙....”

    “哈哈!亏你还是个王大臣,如此...如此点评一个女子,有失身份啊!”朱允熥笑骂。

    这时,朱高炽看看左右,低声道,“臣回京的船队之中,有前线将士给皇上的一点贡品,还有缅地大族的孝敬!嗯...黄铜三万八千金,金沙一万两千斤,象牙宝石珍珠共计六百二十五箱...”说着,他看看朱允熥,“臣,送到光禄寺的内库?”

    “嗯,你跟胡观交接,朕不管这些小事!”朱允熥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前线将士们军心如何?”

    “军心可用,吴论会带兵!”朱高炽回道,“吴论让有功将士们,按照功劳跑马圈地....圈起来的地方无论是山林还是有矿,都是所圈之人的。”

    “嗯?”朱允熥听着,忽然有种啼笑皆非但有恍然隔世的感觉。

    大明的将士,跑马圈地了!

    土地是军功阶层最好的奖赏!

    “传旨!”朱允熥正色对外说道。

    片刻之后,辛彦德出现在门外,“臣在!”

    “凡缅地将士所圈之地,三十年内免所有赋税!所有产出,都归期个人所有!”朱允熥说道。

    “遵旨!”

    朱高炽再次起身,“皇恩浩荡,前线将士必然效死尽忠!”

    “再下一道旨意!”朱允熥又对辛彦德道,“凡移民缅地之民,亦免除十年赋税....”

    “皇上此举,万民心安!”朱高炽连忙又道。

    “不用拍马屁!”朱允熥笑道,“你这马屁听着一点都不提气!”

    说着,又对外道,“王八耻,让人准备晚膳,朕和洪熙一道用膳!”随即,又对朱高炽道,“咱们再说说,迎接缅王的事!”

    “启禀万岁爷!”王八耻站在门口,“曹国公在外边候着呢,说有藩国的事要奏!”

    “哦?”朱允熥仰眉,“让他进来吧!”

    ~~

    不多时,李景隆昂首阔步的进来。

    进殿就大礼叩拜,高呼,“臣为万岁贺,为我大明贺!”

    “喜从何来呀!”朱允熥笑道。

    “今日安南国听闻缅王来朝觐见,特遣派使节前来。”李景隆郑重的说道,“琉球国,暹罗国也纷纷上书,说使者已在路上。”说着,抬脸笑道,“如此万国来朝,正是我大明鼎盛之象。吾皇泽被天下,寰宇臣服。日落月出之地,皆是大明之邦也!”

    “狗日的!”朱高炽心中骂道,“还是这么会拍马屁!”

    可是,这马屁却没让朱允熥露出笑脸。

    琉球来使不奇怪,他是年年来,不让来都不高兴。

    暹罗来人也不奇怪,大明对缅用兵,最高兴的就是他。

    可是安南,这个时候凑什么热闹?

    而且,朱允熥从李景隆的话中敏锐的注意到一件事。

    “安南的消息还挺灵通的,居然知道我朝册封了新的缅王?”朱允熥冷笑,“还要派遣使节,来参加缅王的觐见大殿?”

    李景隆和朱高炽心中同时一怔!

    然后也恍然大悟,安南派人前来的这个时机,还真让人觉得他别有用心呀!

    “我大明开国时候,安南还算恭顺.....”李景隆沉吟道,“递交国书,奉我大明为上国。然后是三年一贡,这些年因为道路遥远,多是礼到人不到....”

    说着,他抬头道,“这一次突然派人前来,有些蹊跷!”

    “怕是畏惧我天朝兵锋,来刺探消息的!”朱高炽接口道,“毕竟有高丽,缅地前车之鉴,安南国王不得不怕呀!”说着,顿了顿又道,“皇上,臣以为当好言安抚其使。安南国力,远非缅国能比!”

    “安抚他什么?告诉他朕没有对他用兵的心思?”朱允熥冷笑,“朕乃大国之君,岂能擅开边衅,轻启战端?”

    “吾皇仁厚天下皆知!”李景隆赶紧道。

    而朱高炽则是撇嘴,心中骂道,“你丫说这话不他妈亏心吗?大国志军不擅开边衅,你丫少开了?”

    “对高丽和缅地用兵,那是因为这两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之地!”朱允熥皱眉道,“我大明代元统有中华天下,视前朝大元亦为中华正统。前朝时高丽与缅地,都设置行省!朕现在,不过是让他们认祖归宗!”

    “你丫说瞎话都不带脸红的!”朱高炽心中骂道,“他娘的安南以前还叫交趾呢,更是中华之土!你是不是也要回来?”

    “呵!”朱允熥忽又冷笑,“来了也无妨,来就来,让他来!”说着,站起身,仰眉道,“自古以来,我中国对外,一贯谦逊自居。但大国谦逊换来的却是番邦以为我国软弱可期,颇多阳奉阴违。”

    “今朝让他们看来,都来睁开眼好好看,看看朕的大明朝到底什么样,再回去好好想想,以后怎么对我大明!”

    忽然,李景隆笑了下,开口道,“皇上,既然安南也派人来了。不如..您既要册封缅王,不如把安南王顺便也给册封了!”

    第173章

    尚武(1)六日后,十一月二十一,钦天监所选的黄道吉日,宜庆典贺喜。

    今日,是缅王进朝觐的大殿之日。

    ~

    破晓之际,繁华的应天府再次被白雪笼罩。

    这一年的雪,格外的多也格外的大。

    站在谨身殿朝外看去,一片茫茫恰好掩盖住了应天府特有的喧嚣,使得这六朝古代江南文萃聚集之地,多了几分沉着大气,少了几分胭粉。

    雪很美,但下在今天,下在这个时候,未免有些煞风景。

    “怎么下雪了?”朱允熥一身簇新的五爪金龙袍服,在大殿之中眺望远处,低声说道,“不是说今儿风和日丽吗?”

    边上的大臣们,彼此眼神对视。

    这样的大殿之日,下雪确实没有晴空万里好。而且,下雪显得冷,冷更会显得大明的京师冷清。

    如此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典,居然在如此冷清的日子举办,太美中不足了!

    旁边的李景隆见状,笑着凑到朱允熥身边,“皇上,其实在臣看来,下点雪也还不错!”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