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9章

    “倒霉孩子!”侍卫头儿又骂了一声,但脸上笑呵呵的。

    “头儿!”一个似乎是刚补进宫的侍卫,顶多十七八岁,看着那些顽童消失的方向,有些谨慎的问道,“这.....不抓?”

    “抓谁?”

    “那些小孩呀?”

    “为啥抓?”

    “皇城脚下,他们就这么放炮仗....万一惊了宫里.....”

    “宫里的人没那么金贵!”侍卫头儿笑笑,“你都说了是小孩,大过年的他放几个炮仗不算个事.....”说着,又笑道,“早些年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还给周边这些百姓人家的孩子放炮仗放呢!这算个啥事儿?”

    “就是就是!”另一侍卫也说道,“快过年了,普天同庆的时候,几个小孩放炮没必要小题大做!”

    就这时,那侍卫头儿忽然面色一变,快步朝宫门那边走去。

    “国舅爷,您慢点!”

    一辆马车在午门前停住,穿着蟒袍的赵石从里边下来。

    见了那侍卫头,微微笑道,“今日你当值?”

    “正是卑职!”那侍卫头笑道,“您这是去见皇上?”

    “嗯!”赵石矜持的点头,礼貌且和煦,但也带着些国舅的威严。

    ~~

    经过缅地战场的历练之后,赵石好似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褪去了身上的青涩,越发像个男子汉了。

    穿过午门,还没到乾清门的时候,恰一班侍卫迎面走来。

    “小石头?”

    “琪哥儿!”

    带队的正是赵石的好友,曹国公李景隆之子,郡马李琪。

    “你多暂回来的?”李琪敲了下赵石的肩膀,“也不找我?”说着,上下打量赵石一圈,带着几分羡慕,“出去这一趟,你可比以前更精神了!”

    “前日才回京.....”赵石腼腆的笑笑,“你也知道我家里,我这刚回来老娘哪都不许我去,生怕我丢了似的。要不是今日宫里来人,我还出不来呢!”

    “哎!”李琪跟身边的侍卫们挥挥手,意思让他们先走,然后亲昵的搂着赵石的肩膀,低声笑道,“这趟去缅地没少捞吧?嘿嘿,我可是听说,这次去缅地的人都捞好了!”

    赵石面上一笑,笑容多少有些苦涩。

    因为他头脑之中猛然间浮现出战场的惨烈,还有被屠杀之人濒死的求饶和咒骂。

    “我给你带了点东西!”赵石摇摇头,把那些情绪驱散。

    “什么好东西?”李琪笑问,“别是什么宝石象牙吧?那些玩意我还真不稀罕!”

    俩人是从小到大的哥们,若是对外人,李琪可不会说话这么随意。

    赵石笑骂道,“知道你家有钱呀!”说着,顿了顿,“给你带了两匹滇马,别看个头小,可是耐力好走山路如履平地,还给你带了两条缅地的灰狗,厉害着呢!”

    李琪自小就喜欢这些活物,笑着揉揉赵石的脑袋,“多谢啦!”说着,在乾清门前边放开赵石,低声笑道,“我在侍卫处等你啊,等会你见了皇上之后,我带你去骡马行边上吃烤羊肉去,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

    ~~

    眼看李琪远去,赵石整理下身上的衣服,装作老成的模样。

    进了乾清门,按照规矩先来侍卫房那边递了腰牌,然后在屋内端坐等待。

    不多时就有小太监李不全过来,“国舅爷,万岁爷传您呢!”

    “有劳!”

    ~

    “臣赵石,叩见皇上!”

    朱允熥坐在御案之后,看着自己硬气勃发的小舅子,忽然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起来吧!”朱允熥笑笑,“缅地走了一趟,比以前还老成了!”说着,又问道,“怎么没跟洪熙他们一道回来?”

    “回皇上,就在世子殿下临行之前,缅地有豪强叛乱。臣跟着吴镇台去剿匪,所以没耽搁了一个月!”赵石不卑不亢的说道。

    朱允熥微微皱眉,“缅地那边民乱多吗?”

    “多是山民作乱!”赵石道,“三五百人而已!”说着,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有话?”朱允熥一眼就看出赵石心里有话。

    “臣....”赵石犹豫再三,“缅地的山民作乱人数虽少,但很是头疼。若是小股军士清剿,他们就对抗。若是大军出动,他们就往山沟里一钻!”

    “而且他们作乱,也是因为.....”

    “因为什么?”朱允熥笑问,“但说无妨!”

    “我军的军纪.....”赵石觉得有些难以启齿,“还是需要整肃!”

    这事,朱允熥略有耳闻。

    那些杀才们到了异国他乡,就没人管了,好似脱缰的野马,怎么抢都不痛快。军官们抢豪强土王,下面的人就只能抢人家百姓....

    你抢人家,还不许人家反抗吗?再说你本身就是外来者!

    但这事总的说来很复杂。

    征缅的军队都是裁撤的边军,他们是没军饷的.....

    而带兵的那些勋贵二代们,跟他们老子学来的领军本事中,就食于敌是最能激励将士的手段。

    “如此下去非长久之计!”赵石看了一眼朱允熥的神色,低声说道,“该管的还是要管!毕竟如今缅地已经纳入我大明版图,蛮夷山民亦是皇上的子民!”

    “你能有这番见识,说明你真是长大了!”朱允熥笑道,“吴论他们那些杀才,一个个有勇无谋!”

    “嗯....”赵石顿了顿,“吴镇台带兵有方,每逢战事都是冲锋在前为三军表率....”

    “就凭这一条,他就只是个合格的将,而不是个合格的主帅!”朱允熥笑笑。

    “嗯....”赵石再沉吟片刻,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皇上,这是吴镇台整理出来的,有功将士的名单,还有阵亡的名册......”

    “好,隔这吧!”朱允熥细长的手指敲下御案,“往后有什么打算?想去哪当差?”

    闻言,赵石笑着抬头,“臣想.....想去火器营。”说着,笑道,“臣以前觉得,军中至强乃是强弓劲弩快马铁骑。可去了缅地之后发现,战场上排枪才是无坚不摧!”

    “当初臣去缅地的时候,蒙圣恩带了五百火枪手!战场之上,这五百人却比几万人还厉害!结成前后阵,排枪不停敌人根本近不得身!”

    “喜欢行伍?”朱允熥笑笑,“没想过进六部,学习政务?”

    赵石沉思片刻,“皇上,臣是外戚。”

    “不干事!”朱允熥明白赵石话里的意思。

    大明朝有个众人都认可的潜规则,外戚可以当武官,却决不能当文臣。

    “你喜欢兵事!可要知道打仗打的就是钱粮,为帅者不但要有勇有谋,还要运筹帷幄!”朱允熥笑道,“过了年去兵部,跟着茹瑺学学军需!”

    “臣遵旨!”

    就这时,南书房行走辛彦德从外边进来,看都没看赵石一眼,径直走到朱允熥身前,低声耳语。

    忽然,赵石注意到,皇帝姐夫刚才还和风细雨的脸,顿时变得有些狰狞起来。

    “这是铁了心不让朕过个好年?”

    乾清宫中,陡然响起皇帝的冷笑。

    第195章

    李志刚太不会办事了(1)滋啦....

    炭火把赵石和李琪小哥俩的脸烤的红扑扑的,炭火上的铁盘中油花翻滚。

    拌了芫荽和葱丝的羊肉,在通红的铁板上一炙,迅速打卷,肉眼可见的变色,鼻尖满是肉香。

    “可馋死了!”赵石敞着怀儿,一筷子羊肉放在蘸料里头翻滚几下,就送去口中,然后闭着眼大嚼,满是享受。

    “慢点,谁还跟你抢!”李琪额头上亮晶晶的,但还是保持着贵公子的气度,衣襟一丝不苟。

    见赵石又夹了一筷子,忙道,“慢点,肉片还带着红呢,没熟!”

    “熟了,羊肉打卷儿就熟!”赵石吃得嘴角流油,“带着点血是最嫩的时候,要是没血色就老了!”

    李琪闻言,仔细的打量赵石一圈,带着几分感慨,“你这出去一趟,我都有点不认识了!”说着,又笑道,“以前你是最讲规矩的,吃饭都细嚼慢咽,哪像现在?简直饿死鬼托生!”

    赵石筷子一顿,然后继续大口吃着,笑道,“等将来你从战场上下来,也是这样!”

    “我.....?”李琪叹口气,摇头喝了一口黄酒,“上战场?我爹舍得把我腿打断也舍不得我上战场!再说......”说着,又是意兴阑珊的摇头。

    “怎么了?”赵石放下筷子问道。

    “我如今成亲了!”李琪有些自嘲的转着手里的酒杯,“你这次去缅地,我是想跟着一块去的。可是家里那位郡主,一哭二闹三上吊,我那晋王大舅子也恨不得找根绳子给我套上....哎!”

    “有时候真挺羡慕你的!”李琪又道,“万岁爷对您,就好比当初汉武帝对冠军侯.....”

    “这话可不能乱说!”赵石赶紧道。

    “怕什么,又没外人!再说这话还就是外人说的!万岁爷对你的刻意栽培谁不明白?”李琪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羊肉,很是心不在焉,“你呢,前程大好.....”

    赵石看看左右,低声道,“这是什么话,难道你的前程就不好了?你的出身谁能比?如今你还是东宫的侍卫统领,还是皇亲.....”

    忽然,李琪打断赵石,“是,我是年纪轻轻就有了别人一辈子都没有的名利和地位。可是,我的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

    说着,脑袋往后一仰,“我现在都能猜到我以后的人生轨迹,先在太子爷身边历练,过几年就跟我爹当年似的,五军都督府挂个练兵的闲职,镀层金!”

    “再然后京营或者皇城侍卫亲军,再然后就是熬资历,熬个十年八年的......”说到此处,又叹息一声,“或许要熬个二十三十年.....”

    赵石笑着借口,“熬到你父亲现在的位置!”

    “做梦呢!”李琪笑道,“我永远到不了我爹的位置!”

    这话,话中有话,他两个豪门子弟都知道这话中所隐含的种种意思。

    “我爹也知道我到不了他的位置!”李琪又笑道,“他呀,也没对我有啥太大的期望,就希望我这辈子平平安安的。我李家的爵位世代传承,跟着皇....家代代亲近....”

    赵石低头,“这多好呀,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

    “且....故意拿好听的话糊弄我?”李琪笑道,“好?好的话你怎么不这么活?”

    赵石没说话,只是低头笑笑。

    其实他的人生轨迹,若是不折腾的话跟李琪的路线是一样的。

    在家当少爷等着袭爵,即便是出来当差也是事少地位高,人人都得尊着敬着。再过些年,随着太子长大,他赵家的爵位定然是要往上升的。

    即便赵石这辈子什么都不做,赵家也起码有三代人的富贵。

    可男儿在世,能什么都不做吗?

    李琪翻着铁盘上的羊肉,但心思却不在吃上,而是缓缓的继续说道,“其实呀,我对打仗倒也没那么大兴趣!”说着,一笑,“我是想出海,扬帆起航万里波涛.....”

    “陆上你家里人都不放呢,还去海里?”赵石笑道,“想想就好啦!”

    “这可不是朋友该说的话哈!”李琪白了他一眼,低声道,“有一次万岁爷和太子爷说话的时候,我在旁边听了几耳朵。万岁爷说,这天下大了去了。天下不只有我们大明,还有西方的色目人,全身乌黑的人....咱们传承了几千年,人家也活了几千年.....”

    “他们不信孔圣人,信的神仙也和我们不一样.....”李琪的脸上的带着向往,“也不用筷子不用碗,甚至都不用铁锅.....”

    赵石愣愣,“不用筷子怎么吃饭?”

    “刀叉.....”

    闻言,赵石瞥了一眼李琪放在旁边架子上的军刀。

    “小刀.....”李琪笑道,“跟当初蒙G人用的吃肉的小刀还不一样,反正听万岁爷说,那边的人跟咱们一点都不一样....”

    说着,叹口气,“真想去看看,到底怎么个不一样?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跟咱们一样!”

    “要想把别人变得跟咱们一样......”赵石的脑中忽又浮现出缅地战场的种种画面,低声道,“那就只能亡其国灭其种....”

    “那就灭!”李琪昂着头,满是向往。

    可随即又苦笑摇头,干了杯中酒,“也不知我这辈子,还能不能出京城?”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吧?”

    “你有法子?”李琪眼睛一亮。

    赵石沉吟道,“你也是大明朝的臣子,可以给皇上递折子的。再有事,你主动请缨就是了。皇上呢,最喜欢我们这些晚辈上进....”

    “对对对!”李琪笑道,“到时候我就不跟我爹商量,直接给万岁爷上折子!”

    “另外,你现在抽不开身是因为你刚成亲....还没.....?”

    “还没什么?快说呀!”李琪急道。

    “崽儿太少呀呀!”赵石坏笑,“你要是一口气给你爹给你家郡主,弄他三五个大胖小子出来,谁还能继续看着你?有道是有了孙子忘了儿,有了儿子忘了爷们!呵呵!”

    “那我还得使劲.....”李琪若有所思,“一个肯定是不够的!得多生!”

    说着,眼睛扫了扫赵石,“小石头,你也到了说亲的岁数了?又信儿没有?”

    赵石挠挠头,带着几分腼腆,“我....不急吧!”

    ~~

    曹国公府,后宅。

    邓氏一身华服显然是刚从宫里出来,刚进后院就见李景隆躺在花房里头闭目养神,手里两个铁胆盘得哗啦啦的响。

    “老爷,你猜我今儿进宫听见什么了?”邓氏挨着李景隆坐下,低声说道。

    李景隆半睁眼,“听见啥?”

    “皇后娘娘正要给国舅爷张罗婚事呢!”邓氏低声道,“私下跟我打听了好几家的闺女.....常家傅家...”说着,叹口气,“你说咱家怎么就没适龄的闺女?”

    李景隆睁开眼沉吟片刻,“就算有,咱家的也不合适!”说着,笑道,“傅家常家更不合适!”

    “亲上加亲怎么就不合适?”邓氏道。

    头发长见识短!

    李景隆心里暗道,军功豪门跟外戚联姻....是军功豪门家的女儿不值钱还是赵家这个外戚了不得了?

    赵家现在虽然花团锦簇,可根子太软!

    再者说了,这里头涉及到一个点,那就是避嫌!

    第196章

    李至刚太不会办事了(2)赵家的全部恩宠,来自哪?

    皇后跟太子!

    军功豪门之家的根基是什么?

    是军功!

    若赵家有女儿倒是可以嫁给军功豪门之家,可他家要娶军功豪门之家的女儿就有点难!娶赵家的女儿是锦上添花,把女儿嫁给赵家可是一荣俱荣了一损俱损了!

    越是军功豪门之家越要避嫌!

    “赵家的婚事.....”邓氏也琢磨片刻,开口道,“还真是有点难,最起码总要门当户对吧?”

    “门当户对的多了去了!”李景隆又闭上眼睛,然后又忽然睁开,笑道,“你娘家不是有侄女待字闺中呢吗?”

    邓氏想想,“倒也是呀,可是我娘家....”说着,皱眉道,“人家赵家能看.....?”

    “看不上?哼!”李景隆哼了一声,“再怎么着你父亲当年也是追封了王爵的,画像还在功臣庙摆着呢,他赵家才抖起来几天?再说如今你大哥复起了,你最小的弟弟也是伯了,还是万岁爷的身边人,谁敢小看你家?”

    邓氏眼睛亮了起来,笑道,“赵家小侯爷我也远远的看过几眼,那小伙长的倒是敞亮,个儿也高,教养也好!”

    说着,忽的站起身,“你别说,我越想这事越靠谱!”随即,风风火火的说道,“我回娘家一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