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你所为之毕生奋斗的东西,人家生下来就有了。尊重你,是因为你有用处。看得起你,是因为你有筹码。拉拢你,是因为有价。身份等级的鸿沟,不是后天可以弥补乃至跨越的。
其实他忘了。
他祁著,在面对其他人时也是如此。
还不是一样的高高在上颐气指使?还不是一样的爱答不理?你祁著的出身,不也是旁人需要抬头仰望高不可攀的吗?
虽忘了,但却也让他猛然间想起一个人。
李至刚!
那个为了升官不顾一切,为了权利可以六亲不认,为了往上爬谁的尸骨都可以践踏...
他为什么?他不是生来如此。
而是他比其人都更早的看清了权利的本质,看清了权利背后的事实,看清了人性。
是,你从生下来开始,就是没人家强。
是,身份的差距后天不能弥补跨越。
是,人家有的权利你一辈子可能都追逐不到。
但是....但是.....
这都不是你自满的理由和借口。
更不是你消沉心灰意冷的原因。
大丈夫在世,只要活着就要往上爬...
人往高了爬,权往大了抓。
~~
时光匆匆而过,九天之后春闱会试尘埃落定。
今科三甲共取士一百一十人,天下又即将多出一百一十名官老爷。
由此可见所谓的山东罢考,江南四省联合罢考事件是多么的滑稽可笑。
大明朝离了你们就不是大明朝了?
你们不考就没人做官了?
而且还有小道消息,在殿试之后,本科除却一甲二甲之外,三甲的进士全部外放为官。
他们做官的地方,就是罢考闹得最凶的江南四省。
也由此可见,大明朝这位永昌皇帝的心胸小到了什么地步。~
“说对了,朕就是要让今科中的进士,都去江南四省做官!”
又是一个清晨,明晃晃的阳光直不楞腾的从窗子中宣泄进来,照在朱允熥那张年轻,又充满活力的脸上。
第277章
春(2)“他们不是闹罢考吗?”
御前小朝会,面对群臣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满是戏谑。
“他们不是视这些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来京城赶考的学子为仇寇吗?”
“他们不是诋毁朕,诋毁朝廷吗?”
“他们不是抵抗新政吗?”
“那朕,就让这些中了的考生们,去罢考闹的最凶的地方做官!就让这些他们敌视的,却一心跟着朝廷走的新科进士们,旧账新仇跟他们一块算!”
之所以他敢这么做,因为他有底气。
近乎所有榜上有名被取士的学子们,在新政策论那一项之中,都提到了官绅乃是国家的隐患,土地兼并导致人口流失,税收减少。
都看到了新政,能给大明朝续命!
都看出来新政,是为国为民的好事!
更是朝廷跟官绅们争夺地方话语权的堂堂正正的阳谋!
朱允熥要的就是这样,旧的阶层不打破,永远就没有新的阶层。
永远没有新的,拿这个帝国就他妈一直是换汤不换药!
科技可以慢慢发展,观念可以慢慢转变....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慢慢来,唯独这些毒瘤必须早切..且永绝后患!
听着皇帝这话,众臣心中跟明镜似的。
一直以来皇上总是对江南的事看似不在乎,但事实上皇上是心里存着气儿呢!
让今科的进士去江南四省做官,就是变着法的恶心人。
试想一下,这些本来被江南罢考官绅骂得体无完肤的新科进士,到了江南之后,定然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
“你丫就他妈坏吧!”
朱高炽就坐在朱允熥对面,心中暗道,“你是让他们去江南四省做官吗?你是往那洒狗腿子呢?到时候,江南四省就有无数个李至刚了。江南官绅就算不让这些人霍霍死,也他妈半身不遂....”
突然,他正想着就感觉脑门一凉。
抬头一看,皇帝正斜眼看他,“你想什么呢?”
“臣...什么都没想啊?”朱高炽眨着清澈的小眼睛,无辜的说道。
“朝会上别溜号!”朱允熥训斥一声,“多少年了你这毛病怎么就不改?以前在宫里读书的时候,你就总分神!学士教什么你不问三不知,就算答也是答非所问。如今身居高位了,这溜号的毛病改不了是吧?”
“咱俩谁到底谁读书时候整天不学好,神游天外,那他妈不是你吗?”
朱高炽心中破口大骂,但面上还得诚惶诚恐的说道,“皇上教训得是!”
呲哒死胖子几句,朱允熥心里更加舒坦了。
你个死胖子,你找祁著干什么?
你爹练兵那是你爹的事,你爹的事有我这个皇帝在后面张罗就成了,你往前凑什么?
你再嘚瑟,你再找祁著,信不信我给你丫送安南前线当炮灰去?
我说把安南打下来,作为你爹那世系的传承之地,享万年之乐。我他妈说给你了吗?我让你一辈子都在我眼皮子底下,天天呲哒你!
~
“启禀皇上!”
见皇帝发够了牢骚,又拿王大臣朱高炽当了回出气筒,魏国公徐辉祖开口道。
“您下令征发的高丽仆从军,人数悉已齐备,高丽那边正在加紧操练。缅地行营总兵官吴论,整备两万缅人仆从,也愿为国先驱...”
该谈正事的时候,朱允熥面容也郑重起来。
“兵士原地操练!”朱允熥开口道,“这么多人一股脑都送到两广去吃不消,等传旨的使臣从安南回来,再做打算!”
“是!”徐辉祖顿了顿,低声道,“这些仆从军暂时在原地操练,但....虽是仆从军可军饷一事,还是要....”
他的话说的不清不楚,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人家是炮灰,是不是得先给点甜头?
“嗯,督军府兵部回头跟户部商议!”朱允熥笑道,“虽为仆从军,但也是俱是大明赤子,朕也要一视同仁!”
“户部没钱呀!”张紞马上开口道,“皇上,您不是说军费这事不用户部出钱吗?”
“你先给垫上!”朱允熥怒道,“垫上.....等苏州的军费递解到京,你户部用了多少朕给你多少!”
张紞眉毛一颤一颤的,想了想,“皇上,对安南用兵,两广已有六万大军,何须再多!高丽缅地都是化外之民,反复无常之辈,不可用之!即便财帛再多,也恐战时临阵脱逃贻误战机....”
“朕这还觉得人少人!”朱允熥笑道,“安南,不是你们乡的那么好打的!”数着,看看群臣,又道,“锦衣卫来奏,那安南黎季犛,可用之人有七百万数....”
说着,冷笑道,“若按照朕本来的心意,当发云贵川,两广,湖北,福建,山东等地二十万大军,再凑十万仆从军,一股脑的压过去!”
“嘶....”张紞倒吸一口冷气,心中暗道,“这得花多少钱呀?”
“打仗的事你们文官不懂!”朱允熥继续道,“精健之兵必须满足,多多益善。昔日秦伐楚,王翦以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却说二十万就行,结果大败,丧师辱国!”
“后来用王翦为帅,征发六十万人才能灭楚!安南国小,不敢比楚,可我朝毕竟是劳师远征,当以多吉寡!”
“而且一旦擒获黎贼扫清安南寰宇之后,势必要设置郡县...安南礼法虽承继中华,但若无大兵在境,焉知彼是否再有反叛之心?”
关于对安南用兵,君臣早已达成一致。
武人们不用说,文官们之所以答应乃至举双手赞成之外,还有一个缘由。
那就是根据最新的消息,安南的伪王黎鸡毛那厮...竟然开始在安南国内贬低儒学,奉行道家学说了!
这他妈不反了你了吗?
而且黎鸡毛那人,还数次公开发表言论,安南非中华遗民,且数千年来一直被中华所奴役....要在安南内创造安南文字,代替汉字,就是要去汉化!
这在文官们看来,就是千刀万剐的罪过!
去中国话,开始倡导安南本国的民族独特性,那不就是拒绝大中国朝贡体系吗?
谁给你的胆子?
敢不写中国字?
姥姥!
“皇上!”曹国公李景隆笑道,“安南黎贼跳梁小丑,天兵一至必定俯首就擒!”说着,起身行礼道,“臣给皇上贺喜!”
“又哪的喜呀?”朱允熥笑问。
“今儿早上天还没亮,出使占城的官员遣人快马回书!”李景隆从袖子中抽出一封奏章来,“占城王的国书!!”
朱允熥笑了笑,“写的什么?”
李景隆双手捧着国书,笑道,“天使驾临占城,王不胜欣喜五内感激...自洪武二十七年以来,安南屡次大兵压境,劫掠占城土地人口....”
“闻听吾皇有管束安南之心,占城王涕泪交加,言吾皇仁德边疆小国亦能沐浴皇恩!”
“占城王在国书中写道,愿乞隶版图于我大明,求吾皇遣官统治!”
说着,跪下叩首道,“占城王愿意携占城全体军民,三府七十二县,永为我大明疆土世代臣仆!”
~~~
在成都参加番茄的活动....好多叼....帅哥都来了。
小姐姐们都好漂亮。
第278章
春(3)此言,让群臣都是齐齐一愣。
包括朱允熥在内,乾清宫中暂时寂静无声。
占城王要携军民纳入大明版图?
这回...不是咱们强迫....不是咱们先开口的吧?是他自己愿意的吧?
~
此时,就见李景隆大礼叩拜,激昂开口,“臣,恭贺吾皇,威德远博四方,寰宇宾夷臣服,万民归顺我邦!”
“自古以来,兵威甚大之朝有之,而却未有如我朝这般,使彼番邦等真心归化,愿为中国臣民。”
“天佑中国浩瀚无疆,天佑大明风华无双,天佑吾皇....圣德永昌!”
“占城王要归入中国版图?”
朱允熥心中默念一遍,他想自动的把李景隆的歌功颂德过滤掉。奈何,他也是个人呀!
是人,就听不得好听的话!
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同时暗中观察群臣。
武臣们的反映的微微有些平淡,而文官们则是一片汹涌,双眼放光。
其实严格说来,如今的大明帝国最好战的并不是这些武臣,而是这些文官们。
在面对其他藩国的时候,往往武人们还没喊打喊杀,他们就动不动喊着,发动百万大军如何如何!
可以理解,毕竟文官们对于帝国的疆域和人口的概念,都是越多越好!
不过,文官之中也有清醒的。
户部尚书张紞沉吟片刻,在众臣山呼海啸的恭贺之后,缓缓开口道,“番邦之国,说要归附中国,这本就是惯用的手段,这封国书,可当真?”
“千真万确!”李景隆笑道,“自我大明使臣到了占城,其王就是一日三哭,痛述这些年如何被安南欺辱......”
“真心不真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开了这个口,以后想反悔就由不得他了!”
朱允熥心中暗道,“想那占城王这些年也是被安南给欺负惨了,想着与其天天割地求和,倒不如干脆纳入大明,做个富贵闲人罢了!”
安南黎季犛之所以能在安南国内有那么大的权势,就是因为他屡屡发动对占城的战争,并且每次都大获全胜。
从洪武二十三年起,光是二十万大军以上的军事行动,就不下五次。占城最富庶的地区,如今都被安南划入囊中。
去年,黎季犛之心腹还曾领二十万大军,攻进占城的国都,烧杀抢掠。
其实安南这个国家很奇怪,一方面他标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宗传承,但另一方面却是对周边各国不断的吞并侵略。
而且,他一方面表达对大明的恭顺,另一方面又时不时的跟大明张牙舞爪。
这就很像后世的某某思密达...
既自卑又自尊,夜郎自大。往往别人对他的好意,他会理解成别人怕他!总是想着占人家小便宜,以为别人不敢揍他。
其实他压根就没想过一个问题,好人谁踩臭狗屎?
我他妈是瓷器,你丫是啥?
就拿老爷子来说,他当初为何定下十五个不征之国?
夫以当时之国力,百战百胜之雄师,熊虎之猛将,气吞万里之势。彼等周边番邦,唾手可得,岂为难克?
盖因彼等藩国,不足为中国之患,涂炭我中国赤子之性命,为彼等无用之地,无碍之国,乃无益之功焉!
说白了,不是不打你,是因为你们不在我中国的眼中...不,你们丫的都没放在我的眼里,我打你干啥?
这明明是大国的心胸,却在后世某地和现在安南的心中变成了另外一番解释。
“哦,你看起来有些好像比较好欺负.....”
“嗯,挑衅你很有成就感!反正你也不会揍我!”
“就算你真激眼了我可以哭嘛!到时候说你以大欺小!”
~
“将来出兵安南一事,占城王如何回复?”
朱允熥扫了一眼还沉浸在大国无上荣光之中的群臣们,开口问道,“他说没说点实际的?”
“占城王上表称,边地小国民寡将少,但上国有令,无论老幼,皆可为吾皇效死!”李景隆笑道,“占城王还说,其国之所以对安南是屡败屡战,乃是没有良将,请皇上派遣大将赶赴占城操练军士!”
“嗯!”朱允熥沉吟片刻,开口道,“可!”
占城那些乌合之众,是要好好操练一下,不然将来到了战场上一哄而散,非但不能成为明军的炮灰.....帮手,还会成为累赘。
“派遣将官赴占城练兵?”朱允熥又道,“卿等可有贤才举荐?”
李景隆马上道,“皇上,臣推荐一人!”说着,顿了顿,“姑高阳忠壮侯之子,加广西都司指挥使衔,桂林总兵韩观!”
朱允熥知道这人,开国勋贵二代,少年进入东宫为侍卫舍人,深受老爷子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