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无非就是芝麻酱拌面条加点蚬子!”严震直笑道,“让你说的好像多了不得似的!”“一方水土一方人!”侯庸叹道。
眼看他们这么半天都没个正经话,暴昭眼睛鼓鼓,闷声道,“听说这次李至刚回来,可是要大用的!”
周围顿时沉默无声!
咕噜咕噜,只有张紞喝汤的声响。
紧接着,见张紞拿起帕子擦擦嘴,“大用,应当的!”
“你要是带回快一千万的银子,你也大用!”侯庸笑笑。
“银子是一方面!”张紞接过话头,“其实老夫还蛮佩服他的!”说着,笑道,“一千万的银子呀!这可不是有账可查的正税!随便手指缝那么紧紧,几十万落袋....”
暴昭冷笑道,“我倒真希望他手指缝紧紧,那他就快了!”
“别那么侠促,人家这份心性,就难能可贵!”张紞又道,“这世道,见钱眼不开的有几个?”
“那是,若是曹国公过去,说不得这一千万,有三分之一
变成他自己的了!”侯庸也跟着笑道。
“大用,就让他用,让他显!”张紞顿了顿,又道,“都是军国大事,咱们不能因为看不上他,就添乱!”
“这个自然省得!”众人点头说道。
当然,张紞的话中还有另外一番意思,那就是暂时避其锋芒或者麻痹对方。
“树欲静风不止呀!”暴昭忽然叹口气。
众人闻言,齐齐一愣。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以他李至刚的为人,如今大权在握,岂能和光同尘?
“风再大也是风!”
“树再小也是树!”
“风是吹的,树是扎根的!”
忽然,外边响起笑声,紧接着一个人影推门而入。
“殿下可来晚了?”侯庸笑道。
“不晚,鱼还不是没上吗?”来人正是朱高炽,他笑道,“我掐着时间来的,进屋就吃!哈哈!”
正说着,几个伙计小心的端着托盘,从楼梯上来。
纯白的瓷盘当中,是如春雪一般的鱼肉。
“越往北豆腐越好,越往南鱼越好!”朱高炽拿起银筷子,夹了一块蒜瓣一样的鱼肉,在汤汁里浸了下放入口中,细细品尝,“嗯...鲜!来来,给诸位大人布菜!”
他话音落下,几个清秀的小伙计上前,干干净净的手指拿着银色的小刀,在蒸鱼上轻轻的划动,切好的鱼肉又放入干净的小瓷碟当中,送至每个人的面前。
“今日是张部堂做东!”朱高炽看着众人笑道,“过日子我做东!”说着,放下筷子,“海鱼南为美,河鱼湖北鲜....咱们尝尝武昌鱼滋味如何!”
“呵呵!”众人微笑,气氛一片融洽。
就这时,有小厮出现在门口,“部堂,解学士到了!”
“加碗筷!”张紞轻声道,“这鱼不错,再蒸几条过来!”
~~
这边粤香居中,宛若老友相聚。
那边南书房外,李至刚忽然有些.....
怎么说呢,此刻他的感觉就好像中了五千万,却猛的发现没人可以显摆.....
南书房中空空荡荡,辛彦德坐在一角,眼皮子都甩他一下。
兵部尚书茹瑺和魏国公倒是在,可那俩人站在地图前一个劲儿的嘀咕着李至刚听不懂的军务。
此刻他李至刚,就像是个透明的....
忽然,身后有脚步。
李至刚回头,却是李景隆大踏步走来,拱手笑道,“李少保,恭喜呀!”
“这个,哈哈!不敢,不敢!”李至刚谦虚的笑道。
“今日三少,明日三公!”李景隆又笑道。
“哈哈,哈哈!”李至刚笑道,“不敢奢望....不敢奢望!”
“都察院自从凌老大人退去之后,再无实授!”李景隆又道,“皇上对李少保器重之心,让人侧目呀!”
“呵呵!”李至刚抿着嘴角,眼睛成了一条线,“哪里哪里!都是皇上错爱!”
“走!”李景隆笑道,“好事要有好酒陪,不胜人间一场醉!”
“好好好!”李至刚点头道,“若公爷不嫌弃,去我家中如何?”
第293章
狼狈为奸?(1)李至刚宅子的前院,挨着花圃的亭子中,简单的摆着几样小菜,炭炉上咕噜噜的煮着黄酒。
两名都姓李的大明重臣俱是一身便装,相对而坐。
“关于皇上给的新差事,在下有几点不解,还请公爷解惑!”
李至刚是一边倒酒一边开口,顺带着还看了一眼李景隆的脸色。
后者捏着几粒蚕豆,慢条斯理的送进口中,闻言微微一笑,“以行且说来,解惑不敢当,或许旁观者清倒是能查遗补缺!”
李至刚郑重的开口,“皇上把课税司还有海关司都给了在下!”说着,他又观察下李景隆的脸上,才继续开口道,“乍开始,在下是欣喜若狂。可是从宫里出来,心思稳定下来之后才发现,到底要怎么才能把班子搭起来呢?”
李景隆是一边听,一边心中思量。
这就是李至刚最大的短板,手下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他李至刚身边是有那么小猫三两只,可都上不得台面。而且为官以来,也从没有独掌一部,挑过大梁!
现在他手里没人,没人帮他把最基本的构架搭起来。
“户部那边您也知道,张部堂.....”李至刚冷笑摇头,“户部的能员干吏他都看得死死的,是绝对不会分润给我的....”
“这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老张不是那样的人!军国大事绝对拎得清!”
李景隆依旧是一边听,一边心中琢磨,“但凡你开口,老张头那边必定鼎力相助,要人给人!!应该是你,本身对老张头就防备着,觉得跟老张头要人,容易被人加塞进眼线。所以,你这既是小人之心,又是恶人先告状!”
“其实这个事,主要还是要人!”
李景隆扔了手里的蚕豆,擦了擦手开口道,“这两个衙门所要用到的人,还不是一般人,都必须精通各种税收计算,通晓海关商贸的官员....”
说着,他看看李至刚,“既皇上放手让你以行挑大梁,京中没有这样的人,从地方上选拔就是了,有什么为难的?”
李至刚苦笑,“在下何尝没想过从地方上调,可是大明财税最多之地江南四省的官员们,谁不恨我?”
李景隆又捏了几粒瓜子,心中暗中,“秦桧还有仨朋友,你他娘的比他还臭!”
“公爷!”李至刚看李景隆默不作声,正色低声道,“在下是真心请教!”
咔,咔!
李景隆吐了瓜子皮,喝口茶顺了下嘴里的瓜子仁,然后沉思着说道,“没人还真是个大问题!事都得人来干!”
说到此处,他忽然笑笑,“其实也简单!”
“在下洗耳恭听!”
“既然皇上把课税司和海关司独立出来了,又都交给你,本来各地海关的官吏,还有各地课税司的官吏,就都得听你的呀?”李景隆笑道,“在户部翻翻这几年缴税最多最利索的那几个地方官员们的履历,然后直接调到京师来!”
李至刚眼睛一亮!
地方官调任京师那是绝对的高升,他把这些人从地方上选拔到京师当中,等于给了这些人大好前程。
那这些人焉能不感恩戴德!
如此,自己就有了一批铁杆的嫡系。
“但是呢!”李景隆话锋一转,“毕竟这些人你也不是太了解!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对对对!”李至刚频频点头。
“而且全依赖他们更不行!所以你的手底下,必须有知根底的,真心能给你搭把手,还能上下调剂关系的人!”李景隆又道。
“在下夹袋里也倒是有那么几位....”李至刚沉思道,“可是他们都没怎么和税收海关等事打过交到!”
“不不不,能给你搭手的人,也别从京官里挑!”李景隆摆手,“京官都油.....想的多做的少,太过察言观色明哲保身!”
“也从地方上调....?可地方上在下是真没有熟....”
说着,李至刚忽然心中猛的想起一个人来。
“可是有人选了?”李景隆笑问。
“在下倒是有个知交好友!”李至刚缓缓道,“浙江行省参政暂代苏州知府刘观!”
“呵!”李景隆心中一笑,赶紧低头。
“他这人吧,比较有担当,又通晓经济!”李至刚继续沉吟道,“可就是性子有些软。”
“软还不好!”李景隆笑道,“以行你的性子就硬,你再找一个也是性子硬的,下面人还不整天战战兢兢?”说着,顿了顿,“别管他性子如何,能不能帮你才是真格的!”
这句能不能帮你,其实是在说,是不是你的铁杆?
一个衙门里主官若是没有铁杆,就容易被人架空。
“这是自然!”李至刚笑道,“若他都不帮我,在下就不知这世上谁还能帮我了!”
“那就他吧!”李景隆笑道,“回头你请旨调他来京师,然后在从各地海关课税司中挑选人才!”说着,顿了顿,皱眉道,“刘观...这人我听说过,官声还是不错的!”
“何止不错!”李至刚忽然有些神色不善,“人品好,能力强,又从不争功知晓忍让!”说着,他冷笑道,“他就是运气不好!”
“怎么个不好法?”李景隆讶然道。
“好些年都窝在浙江行省出不来!”李至刚依旧冷笑,“浙江行省上上下下都是铁鼎石的一言堂,刘观在铁鼎石手下,能出头就怪了!”
“你他妈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李景隆顿时一怔,心中骂道,“你这厮怎么看谁都不顺眼?铁鼎石那憨人,哪里就得罪你了?”
“公爷您是没看到,呵呵!”李至刚又道,“他铁鼎石的官威....”
“以行!”李景隆忽然张口道,“作为朋友,我得劝你几句!”
“您说!”李至刚笑道。
其实他和李景隆是朋友吗?顶多是熟人!
但也不知是他有意结交,还是李景隆善于拉拢,他俩之间猛的就变成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了!
“你呢,有些太持才傲物了!”李景隆语重心长的说道,“人那,太傲不好!你想想,为何你没朋友?谁愿意跟你这么一身傲骨的人做朋友?”
“是是是!”李至刚不住点头。
“再者,你呀!”李景隆又道,“太直了!”
“是是是!”李至刚又道,“在下就是这样的人,只要遇上看不惯的人和事就要说!”
“所以说你容易得罪人么!”李景隆笑道,“人家铁鼎石,乃是皇上的伴读出身,大明朝封疆大吏之中的第一人!这样的人,就算看不惯,你也不应该说呀!”
“这是当着我,我拿你当朋友不害你!可若是有外人,人家听了你这话,转头就出去卖去,说你对铁鼎石颇有微词,说你说他坏话!然后在传到铁鼎石耳朵里,这不就成仇了吗?”
说着,压低声音,“我为你好,知道吗?铁鼎石也快要进京了!”
“嗯?”李至刚马上追问,“调回京师?”
第
294章
狼狈为奸?(2)“嗯!”
李景隆又抓起一把瓜子,扔嘴里一个,“我也就是听万岁爷念叨过那么一耳朵!”
李至刚瞅瞅李景隆的侧脸,心中暗道,“你是听了一耳朵吗?你是知道但就是不说!”
“哎哎我就不说!”李景隆也心中暗道,“气死猴儿,我就不说!”
他虽不说,但单单透露出来的几个字,就给了李至刚莫大的危机感。
满朝文武他谁都不惧!他都可以敞开了对着干!
但铁铉不行!
一旦铁铉回京,定是要高升的!再加上跟皇上的关系,他要是跟铁铉对着干,那不等于打皇上的脸吗?
可若是不跟铁铉对着干,铁铉不就独得圣心了吗?
再者即便他不想跟铁铉不对付,可是南书房那些老不死的们,可跟铁铉是一伙的呀!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呀!
另外最主要的是,他总感觉,很有可能将来在户部尚书位置的争斗上,铁铉会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官场上,直觉很重要!而且直觉往往都是一语成谶。
~
“嗨,说着说着就说远了,那个刘.....什么来着?”
“刘观!”
“哦,对!”李景隆道,“这人你何时上折子请调京中?”
“就这几天吧!”李至刚想想,“怎么,什么时候上折子还有说法?”
“没说法!”李景隆笑笑,吃着瓜子道,“你上折子的时候最好跟我知会一声,我早做准备!”
李至刚眉毛动动,越发的不解,“公爷,您到底想说什么?刘观何时回京,跟您有关系?”
“他来不来京师跟我没关系!”李景隆咧嘴一笑,“但苏州知府的缺空出来,跟我就有关系了!”
“您.....?”李至刚大惊。
“有些朋友人太好,实在是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李景隆叹口气,“该拉扯一把的时候,就得拉扯一把!”说着,又笑道,“我是没拿你当外人才说的,你可别外头散去!”
所谓人生四大铁,同飘昌同坐窗,同扛枪同分赃。
男人之间拉进距离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短处。
李景隆毫不掩饰话中对苏州知府位子的垂涎,李至刚也不是傻子,他李景隆不可能什么都不图就帮别人活动。
背后一定是有利益的。
而他把这话说给李至刚听,李至刚就占了人生四大铁中的同分赃。
“在下多嘴问一句!”李至刚踌躇片刻,“公爷想帮谁活动....这个苏州知府的位子!”
李景隆拍拍手,“户部劝农司主事杨荣!”说着,吹了下衣襟上的碎屑,又道,“推广洪薯之事,此人居功不小。这人是以前太祖高皇帝称赞过的,早该放地方上历练,可地方上向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好地方更是打破头的抢!”
说到此处,他又笑道,“以行你可别以为我收了多少钱,我不差钱,也从不在这上头搂钱!”
“你是不搂这种钱,你图的是人家日后能帮上你多大的忙!”李至刚心中暗道。
“其实杨荣去当苏州知府,对你也有好处!”李景隆看着李至刚又道,“苏州,可是课税大府呀!一府抵得过一省!另外,你那九百多万军饷...苏州豪商可是出小大半的,还有十二皇商....懂吗?”
他这么一说,李至刚就全明白了。
知根知底的人坐镇苏州,日后的首尾就有人给料理。
“他也是支持新政的!”
李景隆又说了一句,同时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写下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