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就这时,忽见梅顺昌竟然从袖子中抽出厚厚的信封来。“这点呈仪,还望巡抚大人笑纳!”
“不行不行......”
“哎!”梅顺昌直接塞到卓敬的手里,笑道,“你先听我说呀!这里面不单是我家的,七姨八姨九姨,十一姨十四姨十五姨......”
卓敬的后背,让冷汗湿透了。
全是太祖高皇帝的公主!
这些公主不单是皇帝的女儿,身后还代表着一众淮西勋贵豪门....
“还有曹国公家,安远侯西亭侯哥俩,还有景川侯家,芮国公家,保国公家.....”
说着,梅顺昌又晃着马鞭,“行了,不耽误您了!我害得进宫呢!”
卓敬怔怔的看着被塞过来的信封,下意识的问道,“您进宫?”
“后天我母亲的寿辰!”梅顺昌翻身上马笑道,“我母亲跟皇上求了恩典,让太子爷去我家里玩一天!”
说着,又朗声笑道,“以后我好日子也没了!这不,皇上加恩,点了我羽林卫指挥同知。往后呀,我也要每天进宫点卯了!”
~~
半个时辰之后,梅顺昌带人一处精美的小院前停住。
唰!
一个箭步下马,大步流星朝里走。
迎面一人迎上来,“小公爷,这边!”
梅顺昌打量着院内的景色,笑道,“要说享受,还是表哥呀!这小院外边看着小,里面却必有洞天.....”
正说着,忽一个人出现在后院正门前,笑道,“你喜欢,送给你!”
“哈哈,我可不敢要,我娘说了不许我在外头住!”没顺昌上前行礼,“表哥!”
~~
李景隆大笑着拉着梅顺昌的手,“快进来,外边风大!”
屋内只有一张桌,摆着酒菜。
“酒不能吃!”梅顺昌进屋,在椅子上坐下,笑道
,“我一会还要进宫呢!带了酒气等着回家挨打吧!”
“你都这么大的人了,你娘还动不动就揍你呢?”李景隆笑道。
“老太太是两天不打三天早早的,习惯了!”梅顺昌喝口热茶,“对了表哥,后儿我娘寿辰,您得早早的到啊!”
“放心!”李景隆摆摆手,“哪年我不是第一个到的!”说着,抬头看看梅顺昌,低声道,“收了?”
“必须收呀!”梅顺昌抬脸,带着几分倨傲,“他不收就是不给我面子,我吓死他!”
“说什么没有?”李景隆又问道。
“我没那功夫听他啰嗦!”梅顺昌又道,“反正话我说得很明白了,事怎么做在他!”说着,冷笑道,“嘿嘿,他自己知道轻重!”
第488章
后宫(1)“他知道轻重?他可能是知道重,但不知道轻....”
李景隆坐在桌边,拿起一块点心送嘴里,食不知味的嚼着,又看看梅顺昌,“你应该把话说清楚!”
“表哥,您这是在埋怨我办事不利索?”
梅顺昌是属狗的,当场就酸脸,“这点小钱儿,我压根就没看在眼里。要不是您找我,我犯得上跟他一个书虫卑躬屈膝的?”
“话我说到了,他轻了也好重了也罢都在他自己!难道您非要让我求着他,哎哟卓巡抚,您高抬贵手我们的产业您睁只眼闭只眼的....我可丢不起那个人!”
“你看,你怎么还急了!”
李景隆深知眼前这是一头顺毛驴,马上笑道,“表弟,你呀,平时跟这些当官的接触少,不知道他们的花花肠子,他们不给个肯定的答复,这事就定然有反复!”
“他敢?”梅顺昌倨傲的仰头,“得罪我?我借他俩胆儿!”说着,又冷笑道,“他让我丢人,回头我就想发在让他丢官.....!”
“你以为你谁呀?”
李景隆心中暗骂一句,但面上还是笑呵呵的,开口道,“不管怎么说,这次的事儿表哥承你的情!”
说着,站起身笑笑,“这年底了,辽东那边的女真蛮子给我家里送来几只海东青,回头你家里来,挑一只!”
梅顺昌顿时又是大笑,“我还真就缺那个!”说着,摇头晃脑,“陕西都司那边送来了几只万里挑一的细狗,您在给我一只海东青....嘿嘿,过些日子我带着太爷子去南苑打猎去,嗨!”
说着,他忽然又变得有些愁眉苦脸起来。
“表哥?”
李景隆道,“怎么了?有事跟我说!”
梅顺昌挠着头,皱眉道,“我这闲惯了,忽然点了我为羽林卫同知,天天都要进宫点卯去,我受不了呀!”说着,问道,“您能不能给我想个招儿,别让我天天进宫?”
“哈!”李景隆大笑,“表弟,羽林卫可是皇家亲卫呀!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差事!进宫有什么不好?天天见皇上,多少人打破头的抢呢!”
“谁爱抢谁抢去!”梅顺昌不屑道,“我呀,还就不稀罕!”说着,又冷笑道,“我求什么呀?打从娘胎里落地那天开始,我就什么都不缺了!我费那功夫干嘛?”
说着,叹口气,“一辈子闲云野鹤做个谁都惹不起的富贵闲人不好吗?非削尖脑袋勾心斗角的争名夺利,多他妈累呀!”
“呵呵,再说了!争到了能怎么样?权大事多,喝个花酒八百只眼睛盯着!保不齐哪天就中了小人的诡计....”
李景隆静静的看着这个小表弟,心中忽然暗道,“说你精吧?你虎了吧唧的!说你傻吧,有些事你他妈的看得比谁都透!”
就这时,梅顺昌站起身,“不跟您多说了,我得进宫去!这功夫,太子爷八成是放课了!”
“行,我不留你!”李景隆点头道,“对了,别空手去啊!”
“知道!”梅顺昌笑笑,“回头路过前门大街,我弄几个糖葫芦带着!”
“你?”李景隆哭笑不得,给太子爷带糖葫芦,八成也就他干得出来,也就他敢这么干!
~~
等梅顺昌走后,李景隆独自在房中沉思。
卓敬是东宫一系的官员中,第一个出任封疆大吏的,代表着东宫一系的脸面。
之所以让梅顺昌先出面,给他来一个软硬兼施,那是李景隆预备了后手。
云南巡抚不好干,那么多勋贵外戚在云南都有产业,他卓敬一个不小心就是得罪了一群人。
你卓敬得罪人的时候,他李景隆再出来斡旋,如此一来既保住了东宫一系的脸面,他李景隆又结下了善缘。
太子爷总会长大的!
大概十年之后,十六七岁就要开始接触政务了。
一旦太子爷接触政务,重用的肯定是东宫一系的人。
十年很短的!
现在不把善缘结下了,将来求着人家的时候可就晚啦!
“小歪呀!”李景隆朝外喊道。
“老爷!”李小歪立刻现身。
李景隆从袖子中摸出一封信,郑重道,“找个可靠的人,送云南沐家府上,亲自交给西平侯!”
“是!”
沐家是世镇云南的。
黔宁王沐英故去之时,还是吴王的皇上对太祖高皇帝进言,使得沐家得了一个黔国公的世袭爵位。
后来沐春英年早逝,他的爵位皇上传旨给了他儿子,但他儿子年幼,特旨抚育在宫中。
云南的沐家,如今是平滇侯沐晟,也就是沐春的弟弟当家。
沐家一门,一王一公一侯!
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可是非同小可呀!
~~
“真他妈拿我当傻子呢?”
前门大街,梅顺昌骑着高头大马,信马由缰的晃悠,在马背上心中暗道。
“我一个外戚,跟文官点到为止就得了!我是吃撑了非跟他们掺杂不清?”
梅顺昌不住的摸着战马的鬃毛,“人情上的事我脱不得,可我要是真虎了吧唧的跟人家过不去,那我他妈才是好日子过够了呢!”
“那些书虫要是给面子,那再好不过!不给面子,又他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真当我能拿鞭子抽人家?”
“我爹说的对,李景隆那厮口蜜腹剑,无利不起早,只能面上过得去,不能深交!”
心中想着,忽然勒住战马。
然后对着身后的亲兵努嘴,“去,把前面那卖糖葫芦的摊儿,给爷包圆了!”
~~
“糖葫芦嘞!”
“有山楂的蜜枣的香梨块的......灯笼果的.....”
一处糖葫芦摊前,围满了眼睛亮晶晶的孩子。
他们的目光不住的在那些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上流连,然后看向身旁的大人,眼神中多了渴求。
“选吧!想吃哪个就拿!”
大人们故作洒脱,其实也是有些舍不得。
一根糖葫芦最便宜的都要两文钱,两文钱能买三个馒头,够一个成年人吃一天了!身边两三个孩子,一人买一根,那就是一家人一天的菜钱。
一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指着蜜枣的糖葫芦,“爹,我要这个,蜜枣甜.....”
“让开让开!”
忽然,一阵大喊。
领着孩子的大人们赶紧护住了孩子,侧身让路。
几名梅家的豪奴纵马过来,“包圆儿了!”
摊主一愣,“您....?”
“你耳朵聋啦!”豪奴又道,“包圆儿就是我们都买了!”
说着,哗啦一声。
一把铜钱带着两枚银元,直接扔在了摊子上。
“哟.....我这给您包好!”摊主大喜,连忙笑道。
“不用你包!”
两名梅家的亲兵在马上弯腰,顺手一揽,就把扎着糖葫芦的草棍子扛在了肩膀上。
“爹....”
刚才要蜜枣糖葫芦的小闺女嘴一瞥,就要哭出声来,“糖葫芦没了....”
当爹的畏惧的看了一眼那些豪奴,抱着闺女后退几步,“那就改天吃!”
第489章
后宫(2)“你这孩子,弄那老些糖葫芦进宫做什么?吃得完吗?糟蹋东西!”
慈安宫中,惠老太妃见了梅顺昌,一脸的宠溺。
梅顺昌磕头之后,在凳子上坐下笑道,“孙儿想着多买些,您也尝尝鲜!”
“我呀,可没那个口福!不行喽,牙都松了!”
惠太妃笑道,“再说我又不是小孩,还贪吃零嘴?”
梅顺昌闻言,马上起身道,“牙不舒服,您可让太医看过了?”
“人老了就这样,不是这不好使,就是那松动了!”惠太妃慈爱的笑笑,转头吩咐嬷嬷,“快去,给昌哥儿端着鲜果过来!”
梅顺昌虽不是她的亲外孙,但却胜过亲外孙。
毕竟梅顺昌的母亲,可是马皇后的第一个女儿。
说起来,跟惠太妃那是真真的一家人。
“听说你也要进宫当差了,当差不比在家里自在,规矩多!”老太太见了晚辈,话就多了起来,“可不能把在家那驴行霸道的性子,带到宫里来!”
“更不能在宫里挑挑拣拣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不然让别人笑话!”
梅顺昌端坐着,完全没有在李景隆面前那倨傲的模样,乖巧至极。
“等孙儿进宫当差了,天天给您带好吃的!”
“呵呵!”惠太妃笑道,“你有这心就行了!”
说着,又道,“昌哥儿,我听说你母亲给你找了好几家亲事,都让你给否了!”
说到此处,惠太妃正色道,“你可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这么晃荡着可不成!你是嫡长子,得开枝散叶呀!”说着,慈爱的笑道,“可是你娘给你选的你不中意?来,跟我说说喜欢啥样的,回头我给你找!”
“呵呵!”梅顺昌笑笑,“孙儿就觉得,那些姑娘们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话跟蚊子似的,别别扭扭不痛快!”
“还是得找咱们淮西勋贵家里的闺女!”惠太妃仔细想想,“回头我留心,看谁家有合适的姑娘!”
“娘娘!”梅顺昌岔开话题,“后儿我娘寿辰,孙儿和娘都盼着您能去呢!”说着,上前跪在惠太妃的面前,“你这些年,可没去过孙儿家里几回,给个恩典行不行?”
“呵呵!”惠太妃笑笑,摸着梅顺昌的头发,“好,给你这个恩典!”
说着,又道,“你可见过皇上了?”
梅顺昌笑道,“进了宫,就奔您这来了!”
“糊涂!”惠太妃低声道,“你以前不爱往宫里来,我就不说你了!可你现在有了差事!”说着,又道,“你和皇上可是亲表兄弟,可不能太疏远了!”
“您说的是,孙儿记住了!”
这娘俩正说着话,一个年轻的太监从外进来,“太妃娘娘,太子爷放课了,正往这边来了呢!”
~
一群太监宫人,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六斤从外边进殿。
可能是因为一路小跑,六斤的脸色红润润的。
惠太妃亲自上前,脱下六斤身上的貂皮大氅,捂着他的双手,笑道,“又调皮,有轿子不坐,非要跑着来!”
“在学堂都坐腻了,活动活动筋骨!”六斤笑笑,然后目光环顾,“娘娘,莲心呢?”
“在小福儿那呢,你们找去!”惠太妃回头吩咐一声。
这时,六斤的目光落在梅顺昌身上。
“你什么时候来的?”
“微臣参见太子!”梅顺昌大礼叩拜,然后笑道,“臣也是刚到!”
“昌哥心里想着你,特给你带了糖葫芦来呢!”惠太妃在旁笑道,“不过呀,不能多吃,不然容易吃坏了牙!”
“娘娘!”六斤望着惠太妃,“我不是小孩了!”
说着,他看向梅顺昌,“听琪哥儿说,你前几日猎了两头獾子?”
梅顺唱躬身,笑道,“不是臣猎的,是臣得了几条好狗,去庄子上遛。它们闻着味儿,掏洞进去,拽出来两只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