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38章

    户部钱庄运转制,算得上如今大明最有效的金融制度。

    各地巡抚衙门的税银,海关银,都是通过户部的钱庄来走账的,也是通过钱庄来运转的。

    如此一来,地上和户部都提高了效率,账目也简单明了,不会再出现那么多的损耗。而且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更是一目了然。

    但新事物,一定有新弊端。

    人的聪明就是如此,从来都不是先发现好处,而都是先发现可以作弊的弊端。所以,相应的新型的贪污舞弊就此诞生,且大行其道。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总是要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解决。

    有问题不怕,处理就是。

    而且即便是此时钱庄的制度颇为粗狂,朝中的大臣也不以为意。

    因为钱是实的,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你再变,也是房子土地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银子能变成纸吗?

    事败之后,追查这些巨额金银的时候,你怎么花出去的,自有人给你怎么再换成银子。

    如果出现亏损,就把你老婆闺女卖了。

    而且也不怕有人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跑哪去?

    总之,是又有人抓住了漏洞,但是朝廷不怕你抓漏洞,因为朝廷抓贪官一查一个准儿....

    “而且,各处海关...”

    李至刚说着,瞄了铁铉一眼,“也不复当年扎实勤恳简朴之风.....户部的账簿上明确记录着,有几处海关比如东瀛,南洋等处.....贸易额年增长,可是海关的税银却不见涨....”

    说着,他冷笑道,“是有人纵容走私?还是有人借势买通了海关?”

    “丫又想干什么?”

    朱高炽在边上脑筋飞快的运转,“你这老疯狗就不能消停两天,快过年了,你生怕死的人太少了是吧?”

    李至刚的话音落下,作为海关课税两司的总督办,新晋南书房大臣铁铉皱眉道,“李阁老所说的,海关税银不见涨之事,颇有偏颇....”

    说着,他皱眉继续道,“贸易额是一回事,但朝廷在这些地方是有税收减免的....况且,许多商队乃是海外诸藩王名下,也是可以免税的.....”

    “谁准许他们免税了?”

    李至刚忽然眼睛一斜,“是大明律许他们免税?还是皇上金口说过.....?”说着,又正色道,“海外诸藩是大明之藩,大明之土大明之民。岂有豁免赋税之理?”

    “不单是商税,还有盐铁茶呢?药呢?矿山呢,铸钱.....藩王名下的船队....”

    “孙子,我替我叔叔们骂你一句吧,我草你姥姥!”

    朱高炽心里恨得艮艮的....牙痒痒。

    皇上早就有心收回藩王的各种特权,是这次的急病突然给打乱了。

    大伙正以为还能美几天,能痛痛快快过个好年呢,你丫又给提起来了....

    “你丫真是条好狗呀,都不用皇上说,你就知道要咬谁....”

    朱高炽心中又暗道,“你丫也不想想自己,你还能咬几天呀...你他妈也快下锅了....”想着,心中突然的明白过来,又暗中骂道,“你丫真狠呀!就趁着现在.....老二刚联合一群宗室逼宫失败之后......”

    “李阁老的话,儿臣以为有些道理!”

    六斤看向朱允熥轻声开口道,“当初朝廷对于海外诸藩的优待,就是有期限的.....各种惠民的政策也不是永久的!这些年他们过分的行径,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改土归流设置郡县在即,是要好好的分明一下!”

    “嗯....”

    朱允熥微微点头,“洪熙...”

    朱高炽忙道,“臣在。”

    “你是大宗正又是王大臣,你跟李以行对对.....”朱允熥又咳嗽两声,“哪些特权必须收回....侵占的矿山田地人口有多少,这些年占了朝廷多少便宜....哎,已经占的差不多就算了,但总归把事要说明白,以后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你去好好的说!”

    “臣遵旨!”朱高炽马上道。“国事为重,叔王们也都会理解....”

    “海外诸藩其实是小.....最多是特权敛财....鱼肉百姓而已!”

    忽的,李至刚话锋一转,看向朱高炽,面色不善道,“但有些事,却关乎我大明国运....”

    第196章

    来使(2)“你丫这是....冲我?”

    朱高炽看看四周,心中暗道。

    “今日,臣查了西北各省钱庄的账....十余年前开始,边军的军饷就由钱庄代发....”

    李至刚再次缓缓开口,“臣发现有些不对....”

    朱允熥眼帘低垂,而六斤则是抬眼,开口,“哪里不对?”

    “钱庄发出的军饷,都是按照兵丁在册的数目,具体可以落实到人名...”李至刚又道,“臣发现一个疑点,那就是比如张三领了去年的军饷,但是在兵部每年一次的点名册中,张三这个人却不在了.....这样的张三不在少数....”

    “嘶...”周围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冒领?

    过去将领冒领军饷不是什么奇事,那些开国老杀才都这么干过!

    可现在有将领冒领军饷,可是大罪...

    忽的,兵部尚书茹瑺开口道,“李阁老,兵部的兵员文册,您如何得见?”

    “茹部堂.....年底皇上圣恩边军加赏...”

    李至刚微微一笑,“涉及国家财政,鄙人向来是分毫必算....所以,每年都带人清点比对兵部的兵册.....要做到圣恩落实到每个兵丁的人头上....”

    “嘶...”周围又是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从洪武朝开始每年给边军各卫加赏已是雷打不动的惯例....

    当然加赏的钱对于官员们来说微不足道,平均摊下去也不过是一个大头兵得那么两三块银元而已。

    可这涉及的可是数十万计人呀...

    哪怕是在经过边军裁撤,各种整合之后,仅甘肃一镇就有兵七万.....

    他一个个比对?

    天方夜谭?

    可即便再不喜欢李至刚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很讨厌,但他起码很少在政务上撒谎....

    “比对?”

    六斤很是动容,先是看了看李至刚,又看向他的皇帝老子。

    朱允熥微微一笑,给了六斤一个眼神。

    含义是,“你以为你老子为啥不处置他?人家能干!”

    茹瑺惊问,“您怎么比对的?”

    “说来也简单!”李至刚顿了顿,“兵部每年的兵册统计数字,其实和户部各省州府赋税报表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赋税有出入。而各卫每年的兵员,只要不打仗,应该是没出入的.....”

    “找到有出入的地方卫所,找到这个卫所,所在的钱庄账簿......就可以比对出来!”李至刚笑笑,“不是什么难事,就是需要细心....”说着,忽的收敛笑容,“想来茹部堂并不清楚,仅宁夏卫冒领军饷,就高达一千七百多人...”

    说着,他忽的又转头看看朱高炽,“至于其他户部下拨的钱粮,还没来得查!”而后,他又看向皇帝和太子,“而臣觉得,军饷出了问题,户部下拨的钱粮出了问题,那么军械之类的也定然有问题...”

    “不过....装备司是庄亲王的,军械是五军都督府,庄亲王的舅父魏国公的,臣没有查勘的权限....”

    “李阁老,你这是什么意思?”

    朱高炽没说话,魏国公徐辉祖却站不住了,皱眉开口道,“你若怀疑,可直接找本官要账簿就是,何必阴阳怪气?”说着,对朱允熥道,“皇上,每年的军械都是有账可查....”

    “呵呵,魏公?有账可查,您说的是哪年的账?这事,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李至刚冷笑道,“更不是一两天了吧?”说着,他忽对朱允熥郑重的行礼,“皇上,臣.....早先存着私心,

    曾在数月前就点拨过庄亲王跟魏国公,兰州武备司甘肃武备司有问题....”

    “朕知道!”

    朱允熥缓缓开口,目光微微转了一圈。

    “臣请回避此事...”朱高炽忙道,“因兰州武备司使是臣的内弟.....”

    ~

    殿中,一片寂静。

    谁都没想到,就在过年的前一天,最后一次年前朝会上,居然爆出这么一个重磅的案子。

    西北的军需有问题!

    朱允熥缓缓在宝座上坐好,面色很是冷峻。

    “臣以为查是必须的,但眼看过年了,先让边关将士们安安稳稳过了这个年.....”一直没说话的曹国公李景隆开口道,“而且,臣也以为不应大张旗鼓的查...嗯,地方上那些武将,听风就是雨.....”

    “但西北之事也不能不查....”六斤也开口道。

    朱允熥瞥了一眼在他面前一唱一和的二人,又看看眼神中满是期待的李至刚。

    “传旨...”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山陕巡阅使张振宗,挂钦差衔.....先从兰州武备司开始查...朕要看看,我大明的虎贲之师,是否真的烂了....咳咳...”

    “父皇圣明!”六斤笑道。

    而李至刚则难掩眼神中的失落,他多希望皇帝再把这个差事交给他来做呀!

    即便他是文官,要面对那些桀骜不驯的丘八,可他不怕!

    他不但不怕,还磨亮了自己的牙齿....

    ~~

    沙沙....

    乾清宫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何广义近乎一路小跑。

    “何都堂...”邓平伸手拦着,“您这是?”

    “劳烦快通禀皇上....西域有帖木儿帝国皇帝沙哈鲁遣使节,五百人....前来朝贡....”

    闻言,邓平一愣,“可是西域那个极大的吞并了花剌子模还有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

    “正是!”何广义郑重说道。

    “稍等...”邓平转身就走。

    “呼!”

    何广义呼出一口气,平复着激动的心情。

    什么天朝上国万邦来朝,那是文官们自己吹的。

    作为军人,何广义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同样强盛的帝国。

    而这次帖木儿帝国前来朝贡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突然,他目光一愣。

    就在乾清宫对面的茶水房门口,几名东宫侍卫笑着进入。

    其中一个穿着蓝色布面带环臂铁甲的汉子,怎么看着那么熟悉?

    “他?”

    刹那间,何广义目瞪口呆。

    而那个汉子也看到了身着蟒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微微的遥遥行礼。

    “贺老六?”

    何广义内心惊疑不定,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对方。

    而对方只是对他行礼之后,就隐在了东宫侍卫统领徐钦和郭珍的身后,走入茶水房。

    ~

    “老贺,吃这桃酥...”

    郭珍进了茶水房,就指着桌上的点心说道,“在西北可吃不着这么好吃的点心吧?”

    “哪有点心呀!呵呵!”贺平安笑道,“热馒头都少,都是干巴巴的饼...放怀里多少天都不带坏的,

    硬得能当护心镜....”

    徐钦正喝茶,闻言回头,“那味儿能好吗?”

    “味儿倒是不错!”贺平安笑道,“跟穿了一个月的袜子似的,酸!”

    “呸,你个恶心人的,哈哈哈!”

    郭珍大笑,然后摇头晃脑,“真想去西北见识见识.....纵横于战马之上,取鞑子的头颅如探囊取物.....”

    “你也就会吃喝嫖赌...”

    徐钦笑骂一声,目光瞥了贺平安一眼,又往外看了正朝这边张望的何广义一眼。

    第197章

    盛世(1)又有番邦要来朝贡了?

    乾清宫中那些小心翼翼的文臣们,长期以来一直压抑的心情陡然一变。

    好事呀!

    我天朝上国,没有外邦来朝贡,算什么天朝?

    尤其是这个多事之秋的时候,家里来且了,自己家里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想必皇上就会先放一放,毕竟家丑不能外扬吗?

    再者,号称天下正统的大明帝国,已经好几年没有番邦来朝贡了!

    别说这人数高达五百人的使团,就零星的使臣都没有。

    当然,这不怪人家番邦,只能怪他们那活阎王似的皇上。

    你把周边番邦都变成大明朝的藩王封地了,朝贡自然就变成亲戚串门了!

    ~~

    “帖木儿帝国?”

    朱允熥微微有些意外,看着何广义,“你确定他们是来朝贡?”

    何广义脑筋飞快的运转,把所得的消息再次仔细的核对一遍,“回万岁爷,锦衣卫在撒马尔罕的密探飞书来报,五百人的使团带着大量的礼物,确实是朝贡。彼帖木儿国有贵族谏言,中国屡次兴兵于边恫吓他国,不宜交好。而其国主沙哈鲁言道,要友好邻邦....”

    这话,更让朱允熥意外。

    帖木儿帝国对于大明而言一点都不陌生,昔年早在十多年前就有锦衣卫和凉州军报,其国主帖木儿集合八十万大军准备东征大明,恢复成吉思汗的伟业....

    八十万人呢,当时大明这边都快笑疯了。

    你来,都不用我大明揍你,这八十万人就能把你吃穷喽!

    再说他帖木儿要经过的地盘上,还有察合台等一众汉国呢....这些人吃素的?

    就算你帖木儿能过来....

    漫长的补给线,在人家地盘上作战,还有西亚帝国传统的内斗技能,你能打多久?

    而且他们只要来大明第一要面临的就是陕西行都司整军待战的十六万大军,然后宁夏,兰州,西安大军为第二波次.....再然后大同,北平,太原的援军前仆后继....

    更远点,山东,南直隶,闽浙,还有京营二十六卫战兵。

    你帖木儿帝国有几个八十万?

    再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他们离大明太远,实在是有些够不着.....

    就凭你帖木儿成天喊着要恢复成吉思汗伟业的口号,大明朝能容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