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56章

    李琪低声道,“外边护送她们的人,是我夫人的家兵,肃州指挥使认得.....”

    韩勤冷峻的脸,缓和了些。

    “这个...”李琪又点着另外一个信封,“这是临时的户籍文书....进了中原就不怕盘查了!”

    韩勤拿起酒碗,一口干了一半。

    “这个....”李琪又点着另一个信封,“给武昌知府的,到时候尊夫人拿着这封信找他,他会给落户!”

    韩勤再抬头,喝下另一半酒。

    “钱,你有,用不着我准备!”

    李琪正说着,突然被韩勤打断。

    “小公爷,您说话算话是吧?”

    “我,发誓,尊夫人令郎.....一辈子安然无恙!“李琪正色道。

    “明儿一早,我带着这些年的假账,找张振宗去!”

    韩勤拱手,“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告辞!”李琪起身就走,干脆利落。

    ~~

    外边,风继续在刮。

    韩勤看着面前的老婆儿子,眼睛有些红。

    “他爹,要不....咱们求求人吧....”妻子无声落泪,“咱家不是跟京里头那些侯爷啥的有交情吗...”

    “求谁都没用!”

    韩勤倒上几杯酒,低声道,“分钱的时候有交情....犯事了,他们巴不得咱们死!”

    “一人做事要一人当,一人做事一人当.....人家给面子,我得给人家兜着....”

    说着,他看向大儿子,“你也是老爷们了,以后这个家靠你了!来,咱爷俩喝一个....”

    “爹...”

    “不许哭!老子抽你....”

    韩勤的大手,覆盖住儿子的额头。

    “以后,你是你娘还有你弟弟妹妹的指望,长兄如父!”韩勤低声道,“知道吗?”

    “儿子知道!”

    “来,咱们一家人,喝一个!”

    ~~

    天,亮了。

    咯咯咯....远处鸡才叫。

    张振宗刚梳洗完毕,就听见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

    “大人!”

    “说!”

    “韩指挥把这些年倒卖军资的账,送到了咱们这儿.....”

    张振宗心里咯噔一下,“他人呢?”

    “他在外头。“属下低声道,“喝药了.....”

    第226章

    我小舅子两半啦(1)韩勤的死,突然而又干脆。

    就像这西北的云,永远都是涌动的那么剧烈,从不拖泥带水。

    他是带着笑死的.....

    一身半旧的锁子甲,外罩红色鸳鸯棉铁甲,胸口的护心镜,还有双臂铁环臂甲锃明瓦亮。

    上面那一处处凹陷乃至破损,都被精心的擦拭过,像是百战余生的勇士,散发着傲视的光。

    张振宗等人,围着韩勤的尸体,久久不能发声。

    “吾不知当赞将军之勇,还是该嘲笑将军之愚也....”

    张振宗跺脚哀声道,“大好性命就此葬送,看似壮烈实则.....籍籍无名!”

    说着,摆手对身后亲随说道,“好生收敛,不得慢待了将军。”

    边上的亲随等刚要动手,突听外边猛的传来一声大喊。

    “都别动...”

    众人诧异的看过去,一个搂着背的白发老仆,颤颤巍巍的进来。

    “我韩家将主,自有韩家的兵来收尸....不用你们...”

    老仆干瘦,可却直接把韩勤的尸首背在了背上,斜眼看了一眼众人,“早二十年,你们一个都跑步出去...”

    说罢,他背着韩勤扶着墙,一步步朝外走。

    偶尔脚步会有踉跄,但身形从未犹豫,异常的坚决。

    坚决的就像是赴死的勇士....

    ~~

    猛的,张振宗意识到一件事。

    皇帝让他在西北查案,案子定是要水落石出,但绝对不能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这些将军们,是胆大包天什么钱都敢占,什么违禁品都敢卖....

    但他们毕竟是为国守边之雄!

    韩勤死了,他不是为他一个人死的。

    死讯一旦传开,西北这些丘八武将们抱成一团,这案子还怎么查?

    “我的切入点应该是错了!”

    张振宗心中暗道,“好好捋捋,到底错在哪,怎么改?”

    ~~

    唰唰...

    李琪猫着腰,站在窗台底下。

    眼睛瞄着窗体上巴掌大的琉璃镜子,手里的匕首不住的在脸颊上使劲的刮来刮去...

    唰唰...

    老李家人胡须都茂盛,他爹他祖父都有美髯公的美称。

    可他李琪就不喜欢自己胡子拉碴的,就喜欢自己的脸光溜溜的....但是呢,胡子这玩意越刮越他妈黑,越来越粗....

    不管他怎么刮,都是满脸铁青的胡茬儿。

    吱嘎...

    院门直接被推开了,张振宗背着手进来。

    “张大人,这么早?”李琪笑道。

    “在下有事,想....”张振宗笑笑,“请教小公爷....”

    “折煞下官了!”李琪躬身道。

    ~~

    就在小院当中的石桌上,两碗厚切的面片儿。

    面片儿厚厚的,像是舌头的形状。

    面汤粘稠,煮的烂烂的白菜丝当中,还带着兰州这边特别罕见的大海米....

    桌上还摆着酸甜狗宝,腊八蒜,咸黄瓜,香油地环儿等小菜。

    “呼呼...”

    张振宗喝了两口面汤,感觉身上暖和不少。

    呼哧呼哧...

    李琪大口的吃着面,连汤带水的往嘴里扒拉。

    “北方的面粉,比江南的好!”张振宗笑着开口,“更劲道,也更香甜...”

    “江南吃稻米。面呢,是调剂!”

    李琪笑道,“也许北人吃江南的米,也会觉得江南的米好!”

    “哈哈,江南的米,也未必就好!”张振宗笑道,“就是江南湖泊众多!适合种植稻米的地方多,且有的地方一年可产两季!南方鱼米之乡....”

    “但也不是所有的南方之地都是鱼米之乡!”

    李琪喝着面汤,“南方和江南也是两回事....江南产粮多的地方,也有饥荒!北方一年一季的地方,老百姓也没全饿肚子。这世上的事呀,好和坏,说不清楚,分辨不明......”

    张振宗看着李琪,“小公爷博才...”

    “您在跟下官打机锋,下官就黔驴技穷,没词儿了!”李琪笑道。

    “您方才那句,世上的事好坏难辨,本官听了深有感触!”张振宗叹气道,“韩勤死了,自杀在本官的官署之中!”

    说着,他郑重的看向李琪,

    “所以本官前来,是请小公爷您答疑解惑!”

    李琪默然无声,低头不语。

    “小公爷,在下真心求教....”张振宗拱手道,“在下到底哪里做错了,请您点拨...”

    “张大人严重了,下官带罪之身....”

    不等李琪说完,张振宗忽然笑着打断他,“一开始,曹国公让您跟在我身边,帮着查西北的军需大案,在下还心中偷笑!想着,曹国公之子,乃是一大臂助!”

    “但是后来仔细想想,您是小公爷呀!就算现在戴罪,但依然是公爵之子,太祖高皇帝的孙女婿,国朝数一数二的外戚,还是陪着太子爷长大的近臣!”

    “您翻身的路很多,我这边的冷灶,值得府上一烧吗?配得上您小公爷吗?”

    李琪抬起眼,看着张振宗。

    “韩勤死了,西北的武将们必然对在下同仇敌忾。西北军需大案,还要怎么查?再查下去,还会死人!死的,还都是国之边将....”

    “张某,难以功成身退!”张振宗唏嘘道,“甚至可能,要平息众怒.....”

    李琪低头,心中默念着他老子的来信,“让他姓张的查去,关键时刻一纸调令把你调开......功劳少不了你的,祸事也和你不挨边。你就老老实实等着爹的安排。路,爹都给你铺好了.....”

    “其实,张某知道,边关不比内陆,稍有不慎就是大祸一场!”

    张振宗又道,“但张某为官,并不避讳凶险!受君恩之重,无以为报即便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惜!”

    “但.....”说着,张振宗疑惑道,“我就怕会错了皇上的意....”

    “张巡阅...”

    李琪忽然开口,“您呀,从一开始就把事想复杂了。”

    张振宗眼睛一亮,起身行礼,“在下知道小公爷您是厚道人...”

    “大人,您别给下官戴高帽子了!”

    李琪淡淡一笑,“跟您说这些,并不是.....?”

    “并不是什么?”

    “下官只是觉得有些惋惜!”李琪淡淡的说道,“韩勤那样的人,世袭的功臣之后,束发从军!他可不是下官这种在宫中挂名的纨绔子弟,而是实打实在边关杀出来的功名.....这种死法,可惜啦!”

    “在下感同身受,但是西北军需大案,陕西都司名下十二个边卫都有涉及。若不仔细的查?”

    “所以下官说,您想复杂了,一个个的查?”李琪冷笑,“真能查清楚吗?查清楚之后?您不明白吗?皇上是让您查,不是让你断呀!”

    第227章

    我小舅子两半啦(2)“说起来,下官跟大人您,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李琪自嘲的笑笑,“所以下官才跟您说这些!”

    张振宗沉思许久,“愿闻其详!”

    “查不等于断....断,只有万岁爷能断!”

    突然,张振宗醍醐灌顶。

    对,只有皇帝能断!

    只有皇帝掌握着这些臣子们的生杀大权呀!

    你张振宗在西北是来查案的,查案不一定非要查明白,查出错来就行了!到底是倒卖军粮军械,还是走私,还是冒领军饷...查出一样就妥。

    查得实据之后回报皇帝,要杀要剐是皇上的决断呀!

    现在你张振宗在这边挖地三尺的,你不是查案,你是一点缓儿都不给人,把人往死里逼呢!

    不过,张振宗依然有想不通的地方。

    “小公爷,既然点到即止的话....那为何一定要下官来.....?”

    “谁说点到即止了?查,是严查!”李琪正色道,“而且要有威慑力...您看,韩指挥给吓死了,这不就是威慑力吗?”

    “小公爷,您...直话直说吧!”张振宗直接拉着李琪的手臂,“在下大恩难忘!”

    “哎....”李琪叹口气,抽出手,“您是文官,不明白根子在哪,也情有可原!这里面涉及一个事儿,早先在太祖高皇帝时候,他老人家知道不知道,边塞这些猫腻?定是知道的,那为何皇上前二十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等到现在才发作呢?”

    “在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张振宗道。

    李琪沉声道,“在此次西北军需大案之间,皇上对西北军政可有过改制...”

    张振宗不假思索,“十多年前,裁撤过各边镇的老弱边军!但所谓的裁撤,在我看来说是精兵简政更合适!嗯....其实在朝中许多文官看来,打缅地就是为了安置那些裁撤的老弱边军....”

    “精兵简政?”李琪笑笑,“您说的很对!那么下官再问您一句,精兵简政就代表着边关军政有毛病!以皇上之圣明,为何不一步到位,而是继续容忍这么多年....?”

    “边镇武将世袭....”

    说着,张振宗突然瞪大眼,不可置信的看着李琪。

    而后者,则是笑着点头。

    然后还用手指沾着面汤,在桌子上写下两个字,迁都。

    ~~

    早在十多年前,大明朝就进行着各项改革。

    其中阻力最大的,就是军户。

    别说寻常军户,自己不愿意放弃这个铁饭碗,各边军的将领们更是不愿意手下的兵丁,从世袭的军户变成募兵制。

    如今,大明又要迁都直面三北。

    查西北军需大案,最主要的并不是查清事实,查清楚到底他们搂了多少钱。

    而是皇帝要一个可以收拾这些世袭武将们,让他们乖乖听话的理由!

    罢免官绅的特权靠刀把子就可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