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71章

    “如此,漕运,南北大运河的税权,必须抓在户部的手里!”李至刚继道,“因为这还涉及了,运河沿岸各州府人丁,田地,城池等等。而且归属于户部,日后维护疏通,也都师出有名!”

    “老李头这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他自己显得有用!”

    李景隆站在一旁,心中暗道,“有用,才能有权!有权才能有功!”

    “你拟个奏折....”

    朱允熥放下茶盏,轻声道,“缺多少银子,朕让两课税司....”

    说着,朱允熥顿了顿,“不用他们!课税司的钱也是国家的钱!你李以行说的好听,拆借,给利息!可是....”

    他突然话锋一转,李至刚顿时惶恐不安起来。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铁鼎石,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你!”

    朱允熥叹口气,“各部之间拆借银子的口子一开,哼哼!只怕到时候大明朝的银库全是空的,账房里全是烂账......互相都是三角债!”

    说着,顿了顿,“钱,都是国家的钱!立项,众议,拨款务必慎重!你拟个折子看缺多少钱,回头朕从私库中拨给你....”

    李至刚心中大喜,“皇上的私库...”说着,赶紧道,“臣觉得也该给利息!”

    “运河沿岸乡绅踊跃报效捐款捐粮,只为乡梓繁华!”

    朱允熥笑道,“彼等无私!朕这个皇帝,拨了点钱给运河大工,却想着收利息.....李以行,你拿朕当什么了?”

    “皇上恕罪!”

    “呵呵!”朱允熥上前,搀扶着李至刚的臂膀,“起来起来...”

    ~~

    “完..”

    边上,李景隆心中暗道,“老李头要尿叽了!”

    果然

    ,就在朱允熥扶起李至刚的刹那。

    老头双膝一软直接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皇上啊!老臣愚昧犯下大错,皇上却网开一面,何等天恩!如今更是重用老臣,老臣无以为报....”

    咚咚咚!

    “皇上啊!”

    李至刚不住叩首,浑身颤抖。

    皇帝,很久都没这么温和的对待过他了!

    “哎!杀你...浪费了!”

    朱允熥苦笑,“起来,一把年岁了,不能这样大喜大悲的!”说着,拽起李至刚,“朕,再给你直接密奏的专权...”

    噗通!

    李至刚再次跪下,拼命磕头,“臣....万死难报皇上大恩!”

    “朕不要你报恩,朕想知道,南北大运河,多久能通....”

    李至刚抬头,两年,最多两年。”

    嘶!

    周围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可是几千里的河道呀,你两年就给通河?

    朱允熥也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李至刚,“当真?”

    “臣,以项上头颅担保,两年....通河!”李至刚大声道。

    原本时空,大明朝仅仅是台家庄改道这一立项。

    从嘉靖年开始造,隆庆年开始立,万历年开始修,修了三十年!

    整整三十多年!

    当然,就原始时空大明末期那些官僚而言,三十年能修好都是快的!

    大明朝要是有钱,他们能修三百年。

    但李至刚一开口,斩钉截铁就是两年!

    “好!”朱允熥大笑,转身看着外边,“朕给你两年!李阁老...”

    “臣在...”

    “做事方面,朕还是信得过你的!”

    第253章

    我要的不多(1)“终于....再得圣心!”

    天已近乎黎明,万籁寂静。

    但是李至刚依旧未睡。

    看样子他似乎竟然是喝了一夜的酒,面色瞳孔满是一种病态的潮红。

    “终于再得圣心了!”

    他心中再次颤抖的默念一句,老泪纵横的拿起酒杯。

    “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这一辈子的努力都差点毁在了栖霞山。幸亏,苍天眷顾,我终于.....能稍有挽回!”

    李至刚抬头看天,半杯酒水洒落,而后再一饮而尽。

    “你们....”

    忽的,李至刚想起在他落魄惶恐那段时间内,那一张张对他或是疏远,或是冷嘲热讽,或是幸灾乐祸的脸。

    “你们等着吧,我会把失去的加倍的拿回来!到时候,你们给与的,我再加倍的给与你们!”

    “我必须要做到内阁首辅,大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吱的一声。

    李至刚亲自推门进来,忧心的说道,“老爷,天都快亮了,您还不睡?”

    说着,上前几乎是夺过李至刚手中的酒,“您都多大岁数了?喝酒一夜一夜的喝?再说您明天还要巡视运河大工,还有万般事要处理?您....身子受得住吗?”

    这时李至刚才幡然道,“天都快亮了?”

    说着,他推开窗,看着外边微微泛青的天。

    初春料峭的风一吹,身体猛的一抖。

    “老爷,您睡一会吧...”

    “不睡了!以后睡的时间多着呢,急什么?”

    李至刚的目光眺望到远处,运河的工地上已有了灯火,还有渐渐嘈杂起来的人声。

    “叫厨房给我预备一碗馄饨....”

    说着,李至刚走到墙边,竟然直接用水盆里的冷水用力的搓起了脸,“我一会回来吃...”

    ~~

    风,很冷。

    烂泥地上泥土之中的积水,还带着些冰碴儿,一踩嘎吱嘎吱的碎了。

    民夫们的号子和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气融合在一起,看起来蒸气腾腾。

    “阁老,您怎么亲自来了?”

    正拿着图纸分派活计的一名小吏,见了李至刚急匆匆的迎过来,大声道,“您别往前了,前面一会要埋火药.....右边也别去,那边要一会要蓄水......”

    李至刚目光看过去,对方是面目黢黑满是风霜,且须发皆白显然年岁不小。但说话铿锵有力,举手投足也不见老态。

    “汝何人?”

    那小吏忙躬身,露出一口山东官话,“草民白英,负责这一片的活计!”

    李至刚看了眼对方手中的图纸,忽然想到了什么,难得露出几分和煦的微笑,“哦,原来是你!说起来你这小吏的身份,还是本阁老给的!”

    “是!”白英苦笑,弯腰行礼。

    当日李至刚到了运河之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那些克扣民夫工钱口粮,中饱私囊的官员工长工头等。

    但这么多的人民夫,没人管理不行!

    所以接着下令,让民夫们推举自己乡里的宗亲长辈为工长。且再重新选拔官吏,担任运河大工的管理。

    李至刚在浏览下面人举荐的名单时,发现了白英这个人。

    此人已五十来岁,一辈子都在运河上,对山东境内的山川湖泊了然于心。而且名声很大,不但民夫们听他的,就连官府的那些知县知府都对他甚为客气。

    于是,李至刚大笔一挥,这白英就从民变成了吏。

    可能在李至刚看来,这是一种从本质上的蜕变,民变成了吏,就从普通人变成了掌权者。但殊不知,白英对小吏这个身份却是没多少认同感。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权力的!

    这时,李至刚从白英的手中夺过图纸,若有所思,“这一段,多久能完工?”

    “其实,修运河....”白英犹豫片刻,“挖掘河道是最容易的事。而台家庄这一带的河道完工与否,更多的是取决于上游...”

    “嗯?”

    李至刚疑惑道,“这话昨日有人跟本阁老说过....”说着,他想了想,“你说说看!”

    “是!”白英沉思片刻,“台家庄这一段是改道的运河河道,新河道一没有淤塞,二没有黄河决口之危,三修起来简单只需要挖掘即可。”

    “但朝廷修的是京杭大运河,是三千多里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不单单是这条河道...”

    白英说着,索性蹲在地上。

    李至刚居然也蹲下,跟他并列。

    “您看!”白英用木棍在地上画着,“修河,河道是其次的,河必须要有水源才是河!台家庄这条河道的水源是泇河,设置水闸调整水位,保证四季通行!”

    “可是上游呢?上游会通河早淤塞了,是因为洪武二十年黄河泛滥而塞。那么除却饮水之外,它还要筑坝蓄水.....而且济南,兖州,青州,东昌四府的地势高低也不同!”

    “会通河要挡住蓄住黄河的水,引汶水.....而且由于您采取了新增台家庄新河道的方案...”

    “等等!”

    李至刚对水利是外行,但懂人。

    他看出来了,眼前这人比那些滔滔不绝的工部官员们说的有理多了。

    “你就说,本阁老力排众议挖开台家庄对不对?”李至刚问道。

    “这是对的!”白英继续画着说道,“原先工部老爷们的方案是疏通,而您的方案是提高漕运之航力!挖开台家庄这一带,以后每年五百万石漕粮,不在话下!”

    “呵呵!”

    李至刚捋须,满面自得。

    “但运河的运力,也不全在台家庄!台家庄是中转,是避开黄河!要说提高运力,还得是济南到东昌四府的会通河......”

    白英继续说道,“要修水闸水库水柜.......因为河道看似是直的,但高低不一样,还有陡坡.....”

    李至刚忽的眉头紧皱,“你说的这些,图纸上不是有标注吗?”

    “是有,但是少!”白英正色道。

    不过随即他面色黯然一下,讪笑两声,“草民也是随口胡说的...比不得工部的老爷们!”

    “他们是什么老爷,一群闭门造车之辈!坐在衙门里,翻翻前朝的文案,运河两岸都没走过几次,就定了方案出来!”

    李至刚哼了一声,转头吩咐道,“叫工部的人都过来听!”说着,又大声道,“把那些民间有名望的治水乡老也都叫过来,一块听!”

    说着,他又看向白英,“本阁老看好你!”

    “啊?”白英顿时有些惶恐起来,“草民何德何能!”

    “就凭你说的对!”李至刚起身道,“跟阁老不懂水利,可是懂道理!运河没水就是水沟....水从哪来?不能大也不能小,更不能跟黄河似的三两天就决口....”

    “而且,你还说要修坝铸水库...”

    李至刚又道,“本阁老不懂水利,但是懂农!这些水库修好了,山东百姓子子孙孙,万亩良田受益不尽!!”

    第254章

    我要的不多(2)李至刚此刻半点倦意都没有。

    干脆直接坐在了风中,一处草棚底下。

    不经意间,他发现桌子上有个冒着热气的碗,碗中是黑黢黢的汤,桌上还放着几个黑乎乎的饼子。

    “这是....?”

    白英笑道,“杂粮饼,咸菜汤!早饭.....”

    “哦...”

    李至刚看看那些他从没吃过的东西,忽然对随从说道,“去,打一份来!”

    “老爷?”

    “去!”

    ~~

    不多时,一碗咸菜汤,一个杂粮饼送了上来。

    “大工上的人,都感念您的恩德!”

    白英在旁笑道,“您来了之后口粮是半点不差,吃的也比以前好了!”

    “这算好吗?”

    李至刚看着面前的汤,委实没有任何食欲。

    伙食是他定的,可他.....反正他是不吃的,他知道那些官员们,稍微有点权力的人也不会去吃。

    但此刻在无数目光之下,他又开了口要吃,只能硬着头皮咬了一口饼子。

    入口干涩还带着酸,越嚼越硬,想往下吞咽,却在口中变成黏糊糊的一团。

    端起滚烫的咸菜汤想入口,却又猛的发觉汤中有一股腥臊的恶臭.....让人作呕。

    “老爷,喝茶....”

    边上亲随反应快,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银壶,给李至刚倒了一碗茶。

    咕噜咕噜!

    一碗茶下肚,李至刚才觉得重新活了过来。

    目光再看向那些粗粮和咸菜汤,满是厌恶。

    “太....太咸了!”他低声道。

    “对干活的人来说,越咸越好!”白英笑着道,“不然没力气!”

    “对了...”李至刚岔开话题,“按你刚才说,图纸上水闸水柜的数量不够,容易引起水源枯竭没有运力.....那么,若按你说的,京杭大运河要几年能修完?”

    白英想了想,“怎么也要八九年....”

    “不行....”李至刚大声道,“必须两年,两年内必须完工!”

    白英大惊失色,“阁老!这......那得多少民夫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