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哎呦!”朱高炽在旁,拍着大腿心中暗道,“我的傻爸爸耶...”
王府不是王爷的,王府是属于朝廷给王爷盖的。他不是你王爷自己买的房,自己的私产。
至于那大兴的猎场,说是物归原主。
您还能打几年猎?
无非就是先让您再玩几年。
一个宅子,一个猎场,就把咱们一家十来口,都给圈这儿了!
丫搁这儿拿您当孩子哄呢!
这时,就听朱允熥转头对常升和蓝春说道,“两位爱卿...”
“臣在!”
“你们的府邸不用购置了....”朱允熥低声道,“四叔王宅所在的那条街上,还有富裕的宅院.....”说着,笑道,“汝等朕之亲族,不怕外人说嘴!”
常升蓝春感激涕零起身道,“臣等位极人臣世受皇恩,实在无以为报!”
说着,常升忽然招手,“过来!”
一直站在外围的常望不明所以,但还是迈步过来。
咣!
常升一个侧踹,亲儿子飞出去两米,“万岁爷抬举你,给你带兵的机会。丢老子的人不要紧,敢辜负了万岁爷,老子剁碎了你!”
常望从地上爬起来,一声不吭退回原地。
蓝春蠢蠢欲动脚有些发痒,看看自己儿子,终究还是没舍得。
“得,这么大一会,昨儿李景隆那一条街,没了半条了!”
朱高炽心中暗道,“哼,你丫昨儿说啥来着?不喜欢这些蝇头小利,不想要!现在你赏别人,不是赏的挺欢的吗?”
他心中正想着,突然咕噜一声。
~~
顿时,屋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射了过来,纳闷的看着朱高炽。
咕噜!咕噜!
朱高炽霎时面红耳赤,讪笑道,“天晚了...肚子....哈哈哈!”
“看朕!光顾着跟你们说话,都错过了饭点了!”
朱允熥站起身,再次环视。
缓缓开口,“难得今儿来的这么齐,既有朕的亲族,又有朕欣赏的臣子!”
说着,顿了顿,“瞿爱卿,盛爱卿...”
“臣在!”
“朕深爱汝等!但....边疆岂能无大将!汝等远行在即,朕不知何时,能再见二位将军容颜....”
“皇上啊!”
盛庸瞿能都是武人,两人哪受得了这个,哽咽着跪下泪流满面。
不单是他们,盛庸年纪尚轻没带子嗣。瞿能带了仨儿子一直站在墙角,此刻都趴在地上,咚咚的磕头。
“起来起来!”朱允熥亲手把他们拉起来,“今日,也没什么君臣规矩了!四叔,咱们不讲规矩行不行?”
朱棣点头,“您是皇上,您说了算!”
“好,朕做东!”
朱允熥大笑,“难得君臣相聚,出去吃饭去!哈哈.....”
李景隆在旁适时大笑,“您做东,臣找地方!”
“准了!”
~~
“赶紧派人!”
李景隆大步朝前,吩咐外边王徇邓平等人,“同春园....告诉他们东家,三楼一层我包了....不,他们酒家今儿我全包了。有客人赶紧给我撵出去,所有大师傅务必在灶上给我等着....”
说着,又皱眉道,“出半点纰漏,他这买卖不用做了!”
随后,朱允熥跟朱棣在前。
后边是常升蓝春,李景隆朱高炽徐辉祖,盛庸瞿能。
花坤耿璿,常望蓝奎。
还有那些小辈们,浩浩荡荡一大票。
~~
“咱爹跟皇....”
门房里,正在碎嘴的朱高燧正在嘟囔,突的站起身,走到门口,“参见黄山!”
“嗯!”朱允熥摆摆手,“起来,跟上!”
朱高燧拉着朱高煦,凑到朱高炽身边,“老大,哪去!”
“吃饭!”朱高炽低声道。
“上外边吃饭?”朱高燧愣住了。
而就在朱允熥刚出院门的时候,恰好几顶轿子落下。
“辛爱卿,你来的正好!”
“胡观也来了...”
“郭官僧...”
“哈哈,大绅你也来的够巧...”
朱允熥站在门口,回头看着众臣,“走,今儿我请大伙下馆子!”
第281章
六月(1)时光悄然而逝,一转眼竟然已是六月时节。
跟冬日那种落雪之后白雪红墙不胜雅致的美起来,六月的京城就配得上四个字,暴土扬尘。
到处都是灰尘。
尤其在炽热的阳光下,那灰尘好似长了翅膀似的,盘旋飞舞笼罩在整个京城的上空。
这大概跟京城各种还没竣工的工程有些关系,反正就是俩字,闹腾!
~
前门大街,五柳居。
这名儿听着有些雅,却是个正儿八经的大茶馆。
茶馆里京营着喝茶卖茶的生意,连带着也弄些小吃。单数日子是评书,双数日子是唱曲。
买卖倒好,每天里面都是高朋满座。
“哟.....三爷您来了!”
门口的小伙计远远的瞧见一穿着富贵,背着手的员外就一溜烟的跑过去,点头哈腰往里迎,且用毛巾打扫着这位三爷身上的灰尘。
“三爷到.....”
到了门口,小伙计又对茶馆里亮了一嗓子。
这一嗓子不单是告诉掌柜的有老客到了,也是告诉里面或许有认识三爷的人,三爷来了!
果然小伙计嗓子刚撂下,里面就有人起身作揖。
“三爷,有日子没见,您清见了...”
“三爷,府上可好?”
“三爷,今儿这么闲在?”
“三爷,家里买卖可还兴隆啊!”
面对熟人的问号,三爷也回揖微笑。
“您客气!“
“托福,家里都好!“
“哎哟,您抬抬举了.....”
打他进门开始,从小伙计的大嗓门到他跟众人的寒暄,这又体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不同。
南方人内敛矜持,含蓄。
北方人相对更加热情热络,彼此之间很是客气。
“三爷,老三样!”
带三爷坐下,小伙计笑着端上茶水,“茉莉花茶....驴打滚...小酥饼.....”
哗啦...
三爷摸出一把铜钱,放在桌上,黄澄澄的。
然后看着外边,皱眉道,“这外边又折腾什么呢?前门楼子招谁惹事了?怎么还给围上不让人走了?”
“您不知道?”
边上,马上有茶客搭腔道,“顺天府说要修路.....”
“嘿...竟他妈没事找事...”三爷骂道,“好好的路,好好的城门楼子,修他干嘛呀?”
“不修他们吃什么呀?”
“哈哈哈!”
周围的茶客,纷纷大笑起来。
“这回还真不是!”
茶馆掌柜的站在一众茶客中间儿,笑道,“顺天府的告示上说,咱们大明朝不是迁都到咱们北平....”
“北京!”有人马上纠正道。
“对,北京!”掌柜的笑道,“迁都过来之后,各藩国土司吾的,都得过来认认门呀.....!都来看看咱们新京城呀!说句大白话,就是咱们寻常老百姓搬家,亲朋好友的都得上门吃个席呢!何况咱们大明朝,您说是不是?”
“嗯嗯!”有食客点头道,“也是这么个道理!”
“外藩?”三爷眼睛眨眨,“对了,听说有个什么.....木耳国...”
“帖木儿国....”掌柜的提醒。
“对,帖木儿国!我他妈以为黑木耳呢!”
三爷戏谑的笑道,“听说咱们大明迁都了,也派了五百多人来凑热闹!”
“您说笑了,那可不是凑热闹,那是进贡...”掌柜正色道,“给咱们万岁爷磕头的!”
“进贡?他们带什么贡品了?”三爷哼了声,端起茶碗。
边上食客大声道,“听我那在顺天府当差的二舅说,这回帖木儿国的贡品是十八匹马,两只骆驼....”
“呸!”
三爷唾了一口,“就这贡品他也不嫌寒碜?大明朝缺他那点牲口?”
有人笑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三爷不屑道,“既然是千里之外来的,你带鹅毛是也带,带金子也是带。真有那份心,为什么不带金子带鹅毛?呸....就是他们打秋风!”
说着,放下茶盏,“就周边这些藩国,进贡?哪个不是送个兔儿弄走个骆驼.....”
“嘿嘿!”食客中有人笑道,“朝廷有钱!”
“有钱都他妈给外人花了!”有人骂道,“这个使臣那个来客...吃喝拉撒都他妈顶格了!城门外要饭的快饿死官府就当没看着....”
“看着了也不管,他们丫的看着要饭的了,还不许人家要呢!说.....说他妈有伤风化!”
“诸位诸位诸位....”
掌柜的一看,这些大爷们越说越不像话,赶紧把话头岔开,“诸位不知道吧,咱们万岁爷这回要大阅兵,就当是咱们大明朝的迁都大典....”
“怎么不知道,昌平大兴这俩地方都他妈成兵营了!”
“哎,不过咱摸着良心说呀!咱们大明的兵,真他妈精神!”
“何止精神看着就提气.....”
“听说十九万大军呀....”
“估计咱们万岁爷也是憋着坏呢!”
三爷忽然一句话,又成了众人的中心,“各国使节还有什么千里之外的黑木耳都来了,当着他们的面,万岁爷大阅三军....啧啧!还不把那些什么鸟使节,都他妈吓尿裤子喽.....”
“哈哈哈哈!”
周围又是一阵爆笑,充满了对小国寡民的轻蔑。
就这时,外边忽的传来一阵嘈杂。
紧接着烟尘四起,弄得茶馆的小伙计,赶紧放下门帘。
三爷站在窗口,看着街上一队也不知从哪来的工匠,被官差和兵丁们押着,急匆匆的朝内城那边去。
“二子.....”
“二贼....”三爷眼尖,瞅见官差中自己的发小了,“嘛去?”
那叫二子的官差跑过来,咕噜咕噜端茶就喝,抹嘴道,“进紫禁城....”说着,又拿起一块点心,继续道,“修奉天殿....”
“啊?”三爷纳闷道,“那不早修好了吗?”
“据说是万岁爷看了不满意!”官差转身,“说拆了重新建!”说着,又喝口茶,“我得走了,这些脚趾高丽的工匠各个贼眉鼠眼的得看好喽!”
~
“嗬!好家伙,奉天殿扒了重修!”
三爷冷笑,“大明朝真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他这话边上人不敢接口了,因为涉及到皇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哎,都说迁都了!朝廷文武大臣百官,皇亲国戚都来了!”
三爷又回身道,“可是,从没听说皇上在奉天殿上朝呀?”
“嘶...”
众人想想,“对呀!您这么一说才想起来!别说没在奉天殿上过朝,大明门都没开过!”
“开过,怎么没开过!皇后跟太子妃来那天开的大明门....”
“也就那一回....”
“别扭,真他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