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5章

    “太医院的人说了,伤了肺腑....”

    “您别重复了,我听明白了,应当是不好养!”

    徐氏打断朱允熥的话,平静的说道,“不好养...即便能熬过这个冬天,将来也是病秧子!病秧子就不能带兵打仗了.....”

    说到此处,她依旧很是平静的抬头,平静的看着朱允熥,“我们家从交趾也回来了.....再回去也是不可能.....”

    “我们爷在,倒是无所谓!自己儿子的王府,住着就是了!或者干脆脸大些,让您给建一个新的.....要不我们自己买,反正家里的钱也没地方花....”

    “但.....难办的是....”

    徐氏又道,“我们爷当真养不好.....”说着,苦涩一笑,“老一辈那些开国武将们都是如此,平常都好好的,可一旦有病,身上的旧伤新伤一块来,别管多铁打的汉子.....也熬不住!”

    “那到不至于......还没到那步,您也别多想....”

    “不多想不行...”徐氏又道,“我们爷活着,我们什么都不用想,可若是熬不住......”

    朱允熥低下头,“在昌平的时候,我跟洪熙商量过.....四叔后事的事儿.....吉地要选,是不是要赶紧动工?这事洪熙没办法自己拿主意,朕只能来问你!”

    “我们爷的吉地...”徐氏想想,“那就是我们这一房头儿的祖坟了....”

    说着,红着眼眶笑笑,“皇上想的周到,这挺好的!我们爷少年来的北平,一生报负都在这儿。若真有个好歹,祖坟也在这.......将来子孙后代祭拜也方便....”

    朱允熥心中唏嘘,且极其不是滋味。

    当然,这就是他的秉性。

    他有时候会因为自己改变了别人的命运而感叹,乃至自责。

    但并不妨碍他继续坑人。

    “四婶您要明白,并不是我.....非要现在弄。我是听了太医的话,也有些心里打鼓!”朱允熥又解释道,“尤其回来的路上,四叔吐了好几口血....”

    “皇上,您希望我们爷死吗?”

    骤然,朱允熥愣住。

    而后皱眉,“四婶儿,朕敬着您是长辈,您这话说的.....”

    “那您就解释了!”

    徐氏看着朱允熥,“皇上您能在我面前一口一个我,就以侄子的身份考虑我们爷的方方面面,身前身后.......您还解释什么呢?您是怕我心里对您有想法?”

    说着,忽的莞尔,而后又是叹气,“赶上了谁有办法?”

    “我是怕四婶您心里....”

    “放心,不多想....也没什么好想的!”徐氏苦苦一笑。

    然后迈步进后院,口中继续道,“我们爷知道皇上您这片苦心,心里也只有高兴的!”

    “您也要多留心身体,朕派御医就在府上十二个时辰候命!”朱允熥大声道。

    徐氏背对着朱允熥摆摆手,“皇上回去歇着吧....跟着折腾了一夜!”说着,就在跨院门口转身,福身行礼,“多谢皇上替我们老两口操心.....”

    起身时,又突然苦苦一笑,“其实,您真是想多了,我们爷没事就好...他要有事....我也就跟着去了!”

    “四.....”

    眼见徐氏走远,朱允熥站在原地,一腔的话堵塞在喉咙当中。

    他相信,若朱棣真有个好歹,徐氏能做出来。

    “哎!”

    他摇摇头,蝴蝶翅膀带来的旋涡,愈发的让人看不透了。

    原时空朱棣的身子一直都是好好的,徐氏其实也早病故了!可现在,朱棣躲了一劫,徐氏也依然健在。

    ~~

    他闷头疾行,刚走出门口,就见胡观迎了上来。

    “万岁爷,帖木儿国那些使者还在礼部和理藩院门口跪着呢,您看?”胡观低声问道,“听闻四王爷从他们进贡的马上堕马,他们都吓坏了!”

    “你们自己看着办!”朱允熥冷声道,“朕没功夫搭理他们.....”说着,脚步微顿,“李九江呢.....”

    “臣在这....”

    此时朱允熥的脚步,刚迈出朱高炽的王府。

    斜刺里就见李景隆拎着个竹篮,撩着蟒袍的裙摆一路小跑而来。

    朱允熥正心中焦躁,“你干什么去了?”

    李景隆举着手中的竹篮,“臣去那边街口....踅摸了点儿早点....”

    “一把年纪的人了,孰轻孰重不知道?”

    朱允熥不悦道,“四叔伤重,朕忧心忡忡......你还有心思吃早点?”

    “万岁爷您说的是,臣罪该万死!”

    李景隆说着,却把手中的竹篮递给边上的王振,“里面的豆浆还是烫的,我在那边盯着他磨出来的,万岁爷也骑了大半夜的马了,要暖暖身子!”

    “这会儿宫里也上人儿了,一会又有小朝会!带馅的就没预备......那几个茶叶蛋小心点,烫嘴!”

    说着,李景隆看了朱允熥一眼,垂手站在一边。

    “你...“

    朱允熥语塞,目光扫扫李景隆,“朕刚才要说什么来着?”

    李景隆马上道,“您刚才肯定找臣有事!”

    “对对!”朱允熥拍下脑门,“让你这么一打岔,朕差点没想起来!”说着,喘口气道,“你去跟帖木儿国使臣谈去,他们想要什么?能给大明什么?两国以后怎么来往?差一不二的事,你自己做决定!”

    “臣遵旨!”

    “对了!”朱允熥又道,“涉及到商路商队的事,你跟胡观商议!”

    说着,自己直接撩开马车的帘子,钻进马车。

    “赶紧,把早点给万岁爷呀!”

    李景隆在外边,急的跟王振跺脚。

    而后对马车中继续喊道,“万岁爷,您多少垫补一口......这还有一整天呢!”

    第310章

    新人新政(2)李景隆看着朱允熥的车驾,消失在街口。

    呼!

    他吐出一口浊气来,掸掸身上的灰尘,直起腰。

    “咱俩现在就理藩院礼部去?”

    边上的胡观满是倦容,开口道,“怎么谈您心里有谱没有?”

    “不就是一群西域来的卷卷毛吗?”

    李景隆一笑,“我这儿给羽林卫那边下道令.....劳烦驸马爷您,带两营兵过去...”

    “好,我就这就去.....啊?”胡观说着,错愕道,“带兵过去?”

    “嗯...”李景隆一脸郑重,“他们进贡的马,让咱们四王爷摔坏了身子,咱们杀他们几个人不过分吧?四王爷可是太祖高皇帝亲子,当今万岁爷的亲叔叔....”

    胡观看着李景隆的神色不似作伪,更是不解,“老李....人家可是使臣......再说人家出事之后第一时间就跪那儿了,跪了一晚上.....”

    “你呀,心忒善....”

    李景隆背着手,慢慢朝前走,“他们怕....为何而怕?自然是怕因为进贡的劣马,导致两国邦交恶......咱们中国,一向是以德服人.....”

    “可是,若轻飘飘的让他们觉得,咱们大明朝好说话!对客人忍让宽容,那您觉得,以后两国的邦交还能有好吗?“

    “得让他们知道,咱们大明朝其实也是活阎王.....动不动就想杀人的!更得让他们知道,我们杀他们就是为了泄愤....既然随意泄愤,就证明我们对他们没有那么关注......”

    “驸马爷,您记住是他们万里之外巴巴的赶来进贡的,可不是咱们大明朝求着他们来的!是他们要通商,不是咱们大明朝好东西没地方卖......”

    “这些蛮子,不知礼义廉耻,只有刀子硬他们才能好好说话!”

    胡观也张口道,“您说这些我懂,可毕竟人家是使臣.......”

    “啧....驸马爷您这是昨晚上没睡好,脑子不过弯!”

    李景隆笑道,“咱俩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呀....你这边要打要杀的......我这边刀下救人.....然后再跟他们谈.....不就,呵呵.....顺理成章了吗?”

    说着,两个手指头一抿,“这就是万岁爷常说的.....”

    胡观眼睛发亮,“拿捏....!”

    ~~

    紫禁城,乾清宫小朝会。

    自打秋天凉了,朱允熥又缩回乾清宫的暖阁作为寝宫和接见臣子,召开小朝会的地方。

    如今的朝会跟以前相比,多了许多生面孔!

    同时,也多了几分生气!

    不像以前似的,放眼看去一片白头发。

    “臣等叩见....”

    “都免了,不是大朝会不用讲大规矩....”

    朱允熥疲惫的摆摆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正对着自己的方向。

    胖胖的位子,今日空了!

    有他在的时候没觉得什么,没他坐在那,朱允熥怎么看眼前这个些人,怎么觉得别扭。

    “前几日,朕把李以行遗留的手书让人抄写给了诸位!”

    朱允熥缓缓开口道,“诸爱卿看了之后,可有心得体会?”

    李至刚遗留的手书当中,提到了大明的财政管理。

    第一,发行纸钞。

    第二,把造币厂归于户部名下。

    第三,不许各省海外各藩私下铸钱.

    第四,贵金属国家管制。

    且不论李至刚提出这些建议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了升官还是为了从别人的手里争夺权利。

    但作为管理型的人才,不得不说他提的对!

    因为他所提的,正反映出了当钱大明户部财政体系的某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

    “皇上,臣以为.....”

    新任的户部尚书,老臣周是修颤颤巍巍站起来,“老臣不通经济....但老臣以为,绝不可发行纸钞....皇上,洪武初年的贯钞之害,历历在目呀!”

    说着,犹豫下又道,“当时百官的俸禄都是贯钞......可是拿到手里,民间根本就不认.....朝廷非要推广,就是从老百姓手抢钱.....”

    “周爱卿多虑了,不是以前那种贯钞!”

    朱允熥沉吟道,“户部银库有多少钱,就发多少.....!”

    “皇上,臣以为此事断不可取....”

    新户部侍郎郭敦站起身,正色道,“钱为何而贵?金银少也......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用纸钞代替金银,前朝不是没用过,赵宋也不是没用过....”

    “换来的.....是国家有钱了,老百姓的手里,最后是一堆纸.....”

    “而且,说是跟库平银挂钩....”

    郭敦顿了顿,大声道,“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德行....也靠不住!若以后朝廷缺钱了,随便印印就能当钱花....那.....国家危在旦夕!”

    朱允熥点头,“你说的有理!朕也早就说过这话.....”

    说着,他又不由得的看向朱高炽的空椅子。

    没有胖胖在,真累呀!

    眼前这些大臣们就没一个懂他的心思,知道他真正要说什么,要干什么的。

    于是,他给了杨荣一个眼神。

    “皇上,臣有事奏....”

    户部右侍郎杨荣开口道,“我朝虽没有纸钞,但如今为了方便金银铜钱流通,天下各处都有钱庄......用的都是飞票银票本票等.....”

    说着,伸手入袖子当中,摸出两个钱来。

    “银票兑换没有可丁可卯......朝廷严禁民间使用散碎的金银,必须用朝廷铸造的银元金元.....”

    杨荣的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可这铜钱呢?”

    “诸位请看....”

    杨荣继续道,“这可不是工部铸造的永昌通宝.....这是地方上私自铸造的私钱!”

    边上的郭敦看了看,拿在手里掂量两下,“这私铸的钱还算有良心,臣在河南做按察时,民间有无良商人,竟然铸造铁钱....以次充好鱼目混珠!”

    “如今市面上,私铸的钱已经不少了!”

    金幼孜也开口道,“老百姓不认识,以为都是国家铸造的.....殊不知都是无良商人所为!”

    杨荣看了眼皇帝的神色,赶紧道,“所以臣以为,李阁老手书当中有两点,乃是我朝当务之急!”

    朱允熥开口,“哦?哪两条?”

    “私钱的根源,其实就在各省各府。”

    杨荣道,“必须把各省州府的铸币权,收回来!不许各行省巡抚衙门,再铸铜钱!”

    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大宗商贸用金银,但民间百姓还是用铜钱!

    各省的铜储备不一样,各省的经济不一样,各省铜钱兑换金银的汇率也不一样。

    如此,就要给予地方上一定的变通的权利!

    朱允熥点头,“嗯,继续说!”

    “其次,就是金银铜贵金属朝廷管控!”

    杨荣又道,“从根子上,掐死无良商人私自铸钱的源头!还有......”

    说着,他抬头道,“臣以为,是时候抓捕这些私自铸钱之人,也是时候杀他们了!”

    第311章

    双簧(1)兄弟们,我短!

    我真是短,我承认。

    哎,这个屌腿太疼了!

    杀人!

    两个字干脆利落的从杨荣的口中出来,在乾清宫的暖阁中回荡。

    原本波澜不惊的暖阁,气氛直接凝固。

    而那些头发斑白的老臣,更是不得不重新审视...

    杨荣,乃至其他几位皇帝亲自提拔的新生代官员们!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