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今上在登基前和登基后,曾两次跟这些开国淮西勋贵军功集团有个利益交换。第一次时当今的皇帝还不是皇帝,为了推动征伐高丽,所以把云南的盐茶还有高丽各种专卖,给了淮西勋贵集团。
第二次是为了削减淮西武人的影响力,也是拓展海外诸藩时为了让他们出人出力,默许他们在缅甸真腊暹罗乃至吕宋的航路上走私....
他不但记得清楚,而且他还是参与人之一。
甚至还是最大的股东,皇帝的代言人。
“哟呵,今儿人够全....”
李景隆一进屋,顿时成为全场的焦点,“我说诸位.....一会喝完了别走,我最近发了点小财....他妈的手痒.....牌九三公之类的太粗俗,弄几桌麻将....”
“谁跟你打麻将,手痒你找个姐儿.....扣就是了!”
江阴侯吴高笑骂道,“好嘛,去年过年跟他打两场,裤衩子差点没给我赢去!”
“哈哈哈!”围顿时一阵哄笑。
“诸位都坐!”
吴伦从外边进来,脸上的表情倒是正经不少。
“几位老国公年岁大了,不爱掺和咱们的事儿。今儿就咱们喝,回头我再去他们府上磕头去.....”
年长的驸马都尉李坚点点头,忽开口道,“保国公打入冬开始,身子就不爽利.....”说着,叹口气,“这两年,就他妈邪....”
“哎,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吴忠也感慨道,“老人们都走了,也就轮到咱们了!”
“呸呸呸...”
郭镇骂道,“四哥,轮到你哈,还没轮到我....我且活呢!”
“哈哈哈哈!”周围忽的又是一阵爆笑。
~~
“都是刀头舔血的人,生死没什么忌讳的!”
吴伦大咧咧的坐在主位,说到此处,他忽的拍拍手掌。
就见旁边的小门开了,数名亲兵带着两名好似管事一般的人,捧着一摞账本进来。
“都在这儿....”
吴伦脸上一本正经,“从我上次回京到现在一共是三年,按照咱们各家老头子当初定下的规矩,分红一年一分,账是三年一对.....各家的分红,已经装箱了,想必这会已送到诸位家里了....”
“喝酒喝酒!”
耿璇笑道,“账对不对的有什么?都信得过你...”
“不行!”
吴伦却正色道,“我先谢谢兄弟你看得起我,可是亲兄弟明算账!”说着,看向他亲哥安陆侯吴杰,“大哥,是吧!”
吴杰正端起酒杯想要抿一口,忽被这话问住,整个人都有些僵了。
“缅甸交趾真腊等地的木材药材皮毛生意.....在这.....”
“宝石香料...”
“茶铁糖布.....”
随着吴伦开口,边上的算盘珠子开始噼里啪啦。
“河间郡公家,年得银十二万三千....”
“楚国公家七万六千....”
“米,三十八万斤....布,四千匹....”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从那账房先生的口中吐出来。
在座的侯爷伯爷,公侯家勋贵子弟,驸马等,都是笑眯眯的合不拢嘴。
胡观冷眼旁观,知道这些人也笑不了几年了。
随着吴伦被调回来,还有海外诸藩藩王的权利也被削弱了,海外诸藩各宣慰司的所有的权利,都会收归中枢了。
“李至刚要是活着,大概挺高兴的....勋贵藩王再也不敢走私了,人口田地矿山关税....海关航路都收回来.....”
胡观心中忽然没来由的,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忽的,屋内安静下来。
就听账房先生继续说道,“去年,攻发卖土人年轻女子三千有八十......小厮两千二......”
“咳!”
李景隆咳嗽一声。
“啧...”驸马都尉李坚道,“行了,账能对上就行,没必要每一笔都要报!”
“这些混蛋!”
胡观心中冷笑,“贩卖人口你偷摸的卖呀,非要拿到明面上说!!”
“不说不行!”
吴伦又道,“我呀,交卸差事了!下一任缅甸总兵,或者交趾行营总管,可不会给咱们半点好处的.....我得把事说明白呀,不然的话以后大家伙是不是埋怨我....”
闻言,众人刚笑眯眯的脸,变得难看起来。
吃了好几十年的不义之财,现在不能吃了,谁心里好受?
“谁接你?”吴杰问。
“杨文!“
吴伦话音落下,唰的一下,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李景隆。
“看我干什么?”
李景隆摸摸鼻子,而后道,“诸位,这财路吃了二十多年,咱们也吃饱了。杨文是我举荐的,可却是万岁爷点头的....”
“不说了!”
耿璇大声道,“来,喝酒吧!”
说着,又道,“我岁数小,我辈分也小,我先敬诸位....”
“先敬老五....”李坚笑道。
“对,先敬五哥....”
吴伦端起酒杯,忽的伤感起来,“哎,在那边的时候,整天惦记着回京城!可是回了京城之后心里又空落落的!”
屋子里静悄悄的,就听他发言。
“我呀,在那边二十年....“吴伦忽的伤感起来,“御史们弹劾我,说我为非作歹,可是我的辛苦谁知道呢?”
“我身上担着各家的期望,是吧!”
“分红少了,都得骂我!”
“手下几万兄弟吃喝拉撒....”
“我....”
吴伦动情道,“二十年,回过三次家....我媳妇....蒲城郡主死的时候,据说还在喊我的名!”
说着,虎目含泪,“我对不住我媳妇......”
“兄弟,兄弟....”边上人也都心里不好受,开口劝道。
“我现在回家,家里冷冰冰空荡荡....”
吴伦拍着桌子,“连口热乎饭都没有....我好好的媳妇,走的时候送我到码头,可我在回来,就变成个坟包了.....”
“哥哥哎!”
耿璇等人劝道,“您别说了,弟弟知道您心里难受!”
“不怕你们笑话,我没有一天不想我媳妇的.....”
~~
就这时,门外忽的响起一声娇笑。
紧接着两个老鸨子带着一群争奇斗艳的姐儿进来,“爷,姑娘们等半天了,是不是现在就过来陪您喝酒呀!”
啪!
吴杰一拍桌子,“没见这说话呢吗?都滚.....”
“早该来了,爷我等的都没魂了!”
吴伦一擦眼睛,大笑道,“来,来两个肉多的,坐爷脸.....不是,坐爷腿上.....快快!”
众人,“........“
这他妈是学的变脸吗?
而就这时,楼下陡然一阵喧腾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开席了没有?我没来晚吧?”
“姑娘来了没有,给老子留俩....”
胡观顺着声音看下去,咬牙切齿,“匹夫!杀才!”
却是景川侯曹炳,大步流星而来。
第372章
书生(1)最后一届淮西勋贵集团分赃大会,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中,胜利落下帷幕。
但也有些伤感!
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舍不得。
可正如李景隆所说,这笔泼天的富贵他们吃了二十多年,早就吃饱了,现在是见好就收的时候了。
若再贪得无厌,只怕....要适得其反了!
这道理谁都明白!
他们这些人,不是当初那一辈开国淮西勋贵军功集团了。
论威望,他们哪比得上他们的祖父...父亲?
论影响,他们鸡毛功劳没有哪来的影响!
论能力,他们的祖辈父辈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怎么比?
就算是比心眼,那一辈活下来的老杀才们,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现在泼天一般的富贵,就是靠着父祖的余荫罢了!
要识时务....没父祖辈的能耐,就别惦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在这场分赃大会的尾声时,曹国公李景隆的发言更是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咱们这五十来年的功劳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不光咱们吃的差不多,咱们的儿孙敞开了花,也能花上几代人...”
“这都是皇上的恩德......”
“但是呢,要想家族真正的一直兴旺下去,还是得有人才...”
“把家里那些不成器的小子都教育好!”
“不说文韬武略,起码要文武双全!”
“反正不能是吃喝嫖赌的纨绔......”
“只要他们像个人似的,凭咱们父祖辈的老脸,还是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稍微有点精忠报国的心,皇上也必然大力提拔,谁让咱们都是自己人呢!”
“来来来,诸位....满饮此杯。”
~~
而作为席间难得的,少有的清醒人,胡观有着自己的认知。
皇帝在登基时,最大的阻力是宗王。
所以宁可牺牲自己的名声,也要铁手削藩。在这个过程中,宗王们死的死关的关。其他跟皇上低头的,也都送到了万里之外的藩国就藩。
可以说皇上这一手,直接打破了当初太祖高皇帝的分封制,砸了宗室子弟们世袭罔替一代穿一代,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金饭碗。
而出于为监视藩王,控制海外疆域,方便移民管理,促进商贸等目的.....皇上又不得不再把淮西勋贵集团拉了进来,让他们出人出力出钱。
近二十年之后,海外诸藩再次被削弱,杜绝了他们自立山头的可能。
同时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各海外行省宣慰司的行政结构也已经稳定,农业商业稳定发展,大明朝的移民在各藩站稳脚跟之后,这些淮西勋贵们也失去价值了。
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很体面的落幕的方法。
分赃!
但同时也无声的告诉这些勋贵二代们.....过去不等于未来!
现在的大明,一切旧的都成了过去式。
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后,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
~~~
转眼,腊月二十,大寒。
这真是北方人口中的年根儿底下了,眼瞅着就过年了。
是以这北京城各处的集市,市场,愈发的热闹兴旺。
买东西都跟抢似的,还生怕抢少了....
“劳驾....让让...”
集市上的人密密麻麻,里三层外三层。
人们口中喷出的热气,在半空中形成一层厚厚的白雾。
邓平一边推着身前的人,一边皱眉嘴里叨叨。
“兄弟让让,别这杵着....”
“让让,劳驾给条道...”
“借光....卧槽你他妈听不懂人话...哐!”
“妈的!”
邓平努力的维持着身后几位爷的安全,额上已是紧张的冒汗了。
朱允熥则是笑呵呵的,在一群便衣侍卫的簇拥下,站在一处摊位前。
李景隆在他身后左边,穿着皮毛衣裳带着暖帽,肩膀上挂着个褡裢。
褡裢鼓鼓囊囊的,显然已经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