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章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对王明政道:“我们主任请示了台长,台长听到这件事情后十分的重视,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拍摄计划。并且他们决定把这个采访,放在明天傍晚,新闻前的聚焦访谈上播出。”

    鹏城电视台及其子台作为本地电视台,收视率极高,尤其是鹏城卫视。

    王明政端起茶杯朝张雄峰敬了敬:“阿峰,谢了。”

    张雄峰之所以把档期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是为了让王明政明天的早报发一个独家!要不然,以张雄峰的本事,把今天聚焦访谈的名额换下来也不费多大的力气。

    这个情,王明政领了。

    张雄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咱们认识那么多年了,说谢谢就太过客气了,要谢也是我谢谢你才是。你知道的,我们主任年龄大了,最多明年就要退休。我跟李副主任现在都在竞争这个位置,你的这个大新闻帮了我大忙啊!”

    这网瘾学校的新闻一播出去,这就是他的政绩!明年把头衔前面的这个副字去掉就是板上钉钉的了!不仅如此,他还会在总台方面露脸!

    接下来林舒月就当个吉祥物,坐在边上听着两人商讨合作的细节。

    中午林舒月跟着王明政以及公司的管理层吃了个饭,饭桌上,他们报社新闻部的赵主任脸色不太自然,林舒月没怎么搭理他。

    这个赵主任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原主在实习的这三个月里并不是在混日子。她的报道交得也并不少,只是这些报道到了赵主任的手里,十次里能有两次通过都是烧高香了。

    林舒月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原主写的那些报道她都看过,混不上头版头条,二版三版总是能混到的。

    为什么赵主任没有让她出呢?究其原因,除了原主不会阿谀奉承外,就是原主没有给他送礼了。

    反而是广告部的李主任让林舒月多看了几眼,毕竟这个主儿跟伟生,那长相简直就是复制粘贴,两人长得也太像了。

    就这么相像的长相,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父子呢!

    而这位李主任嘴巴也好,这一顿饭上妙语连珠的,把气氛搞得热烈极了,属实是个人才!怪不得能够稳坐广告部主任这把交椅。

    怪不得赵主任也得奉承他。

    下午回了单位,林舒月换了一件衣服,坐在王明政的办公室开始录访谈,在录制前,林舒月在不改变自己容貌的情况下,给自己画了一个妆。

    等她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把大家都震惊住了。

    毕竟他们日常见过化妆的人都是往漂亮了化的,往丑了化的还真不多。这妆一化,跟林舒月平时从呈现出来的模样完全就是两个人!

    张雄峰朝王明政道:“这下,我是真的想要挖你墙角了!”

    有这么一手出神入化的化妆技术,是个当调查记者的好料子啊!

    现在记者不少,可调查记者一直都是稀缺的啊,全国到现在干调查记者这一行的,也就那么几百个而已!

    王明政没说话,从林舒月画这个妆出来之后,他就知道,鹏城都市报这个报社,不是林舒月职业生涯的终点了。

    “阿峰,我就把话放在这里,小林要是愿意跟你走,我绝对没有二话。”

    张雄峰看了一眼在边上微笑的林舒月,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再等等,到时候小林记者可要给我这个机会啊。”

    像林舒月这样的人才,张雄峰肯定是要把她纳入自己的手底下的,现在把林舒月招聘进去,她最后是哪一边的人还不一定呢!

    还是放在王明政这里好,安全多了。

    “一定一定。”

    林舒月找了个地方舒适的坐下,杨摄像用了一棵绿植当前景,开始录制。

    录完后已经是下午四点。

    张雄峰等人没有多待,把设备一收,他们马不停蹄地朝公安局走,他们已经跟公安局那边沟通过了,公安局方面也会派出代表完善这个采访,还有部分孩子以及部分家长同意参加这次采访。

    林舒月卸了妆回了工位,还没有多说什么,新闻部的赵主任就叫她了,林舒月朝他的办公室去。

    他的办公室要比王明政的办公室小很多。赵主任翘着几根手指头,用一指禅在电脑键盘上敲敲打打,把林舒月晾在一边。

    林舒月是无所谓的,这都是赵主任的基本操作了,谁t?来找赵主任不得等个三五分钟的那都不正常。

    赵主任的余光看着林舒月,心理十分复杂。

    对林舒月他一直是不满意的。

    林舒月长得倒是好看,工作认真,但她太不知道变通,嘴巴也笨,来实习三个月了,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一句好话,礼就更不用说了,从来没有送过。

    赵主任本来是想像对付以前不会做人的实习生一样,给林舒月的实习报告打个优等,然后再不要她的。

    可万万没想到,林舒月会在这临门一脚时搞出那么大一个新闻!

    并且还越过他,直接跟王明政对话,并且暗访过后归来,又给报社带来了一个大新闻,还给报社带来了一个大机遇。

    岁山姐妹案后,林舒月倒是高高兴兴的拿着奖金去公安局了,他呢,被王明政叫到办公室好一顿批评,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他没有识人之明,容人之量!!

    后面林舒月越过他直接跟王明政交接后,赵主任憋屈之余更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他本来想等林舒月暗访回来以后找机会批评她一回的。但她带回来的新闻却让报社跟电视台促成了合作。

    光从这一点赵主任就知道,在王明政跟电视台那边挂了名的林舒月,已经不是他能够打压的人了。

    赵主任忽然觉得没意思得很,他咳嗽一声:“小林什么时候进来的,怎么也不说话?”

    林舒月露出个敷衍的笑来:“这不是看到赵主任你正在忙工作,不敢打搅吗?”

    林舒月这句话说得很顺赵主任的耳朵,他脸色也好看了一两分,他从桌面上抽出一份文件递到林舒月的面前,上面已经写好了评语签好了字。

    “小林啊,恭喜你啊,实习结束了。”

    有了这个报告,再加上林舒月做的岁山姐妹被杀案跟网瘾学校暗访案,她不仅能顺利留下,还可以随意选择想去的报社。

    林舒月面色淡淡地:“谢谢赵主任。”

    赵主任摆摆手:“谢什么,这是你该得的。小林啊,我代表报社欢迎你的加入。行了,出去工作吧。”

    林舒月从赵主任的办公室出来,到工位上翻看实习报告,心里则想着找个时间回去原主的学校一趟,把毕业证拿到。

    带林舒月的师傅黄强这时候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两杯咖啡,他放一杯到林舒月的桌子上,林舒月抬头看他。

    黄强四十多岁,穿着是标准的记者打扮,短袖衫的外面是一件卡其色劳动布的马甲,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

    “恭喜啊小林。”黄强是专门跑娱乐新闻的。对林舒月这个徒弟他教得不算用心,但该告诉原主的都跟原主说了。

    原主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找到黄强面前,黄强也都是二话不说就帮了的。甚至在闲暇下来,还会跟原主说一说行业里的潜规则。

    原主对黄强这个师傅很感激,林舒月对黄强也很有好感:“谢谢师傅。师傅最近在跑什么新闻?”

    黄强喝着加了冰块的咖啡,说道:“跟向晚的新闻咯。圈内有消息说她隐婚有子了。”

    向晚林舒月知道,暗访前一天她去商场买东西时见到了好几张印着她的照片的广告牌。她是鹏城本地人,前几年到香江去参加过选美大赛,还报得了一座亚军的奖牌回来。

    现在是影视歌三面开花,她是时下最当红最有商业价值的女星了。平时狗仔拍她日常穿搭报纸都会卖脱销,要是她隐婚有子的消息是真的,那爆出去后,那绝对是个大新闻,掀起大风浪是肯定的。

    师徒两人闲聊了一会儿,一杯咖啡还没喝完,黄强接了个电话就急匆匆的走了。

    林舒月则收拾收拾东西回家。

    回家时路过乌窖村,林舒月在村口看了看,阿豪的奶奶没有来出摊。

    林舒月还没走到家,远远地就闻到了院子里飘出来的饭菜香味,她快走几步,在门口遇到了带着孙子在外面玩耍的隔壁章阿婆。

    她率先跟林舒月打招呼:“阿月回来了?”

    原主家跟这个章阿婆的关系不太好,平时见面也极少打招呼,林舒月朝她点点头,应了一声。

    章阿婆不理会她冷淡的态度,自顾自地说:“是啊,不愿意在家里待了,就想往外面跑。”

    章阿婆的孙子辉仔三岁了,早在林舒月跟阿婆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跑到一两百米处的小朋友堆玩去了。

    林舒月不想跟她说话,随意敷衍几句就想回去,却被章阿婆拉住了手:“阿月啊,你这个姐夫还没有结婚,就天天跑你家来。你家不会是想让他上门吧?”

    林舒月皱眉,章阿婆像是没看见,继续道:“你要看紧哦,这个房子是你妈妈买的,你跟你姐姐都有份的咯,别让你姐姐把你的份都占了。”

    章阿婆说完,就喊着孙子辉仔的名字追过去了,林舒月看了她的背影一眼,推开院子门进去。

    林舒星就在门边上剥蒜衣,见林舒月回来也顾不上她出差回家的喜悦,反而翻着白眼,满脸不悦地跟林舒月道:“这个章阿婆就是看不得别人家比她家好。”

    “从当初咱们母女三个买了这间房子在这里落户开始就这样。妈妈在村里的闲话都是她传出去的,你别信她瞎说话啊,你正军哥不当上门女婿。”

    “我又不是不知道她是什么人,她说的话我都当耳边风的。”这个章阿婆从来就不是省油的灯,她是村里鼎鼎大名的八婆,整个村子里的八卦有一大半是她散布出去的。

    作为外来人,原主母女三人是被她散步闲话最多的。娄凤琴还因为这个跟她打过一架。

    因为这,两家虽是邻居,但已经不来往很久了。今天她忽然到林舒月面前说这一番挑拨离间的话能安什么好心?

    林舒星看了她好几眼,见她确实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脸上也有了笑容:“去年,她大儿子的老婆被打跑了,她就跑到妈妈面前,说她吃点亏,让她儿子娶妈妈进门。还说我们是两个赔钱货,到时候把我嫁了,你的书也别念了。这栋房子就是妈妈的嫁妆。”

    “妈妈不能生没关系,她大孙子十八了,到时候就拿妈妈当亲妈孝顺。”林舒星说这话的时候,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算盘珠子都崩到我脸上来了,她以为我是傻子呢。”林舒月说完,不再说这个无关紧要的人,问林舒星:“你们这几天生意怎么样?”

    说起生意,林舒星露出笑容来:“现在你正军哥忙完厂里的早餐,就回来忙生意。我们两个人分着两个工地跑,就这一个多星期,我们攒了这个数了。”

    林舒星朝林舒月比三根手指头,这是三千块钱的意思了。

    林舒月也笑了:“再做两个月,你跟正军哥就能买个房子了。”

    林舒星点头如捣蒜:“你正军哥也这么说的。今年年中我们就把房子买了,等到中秋,我们就把婚结了。”

    林舒星说完,看着一个多星期没有回来的妹妹:“你工作还顺利吧?”

    “顺利,我跟了个大新闻,主编说过几天给我发奖金。”

    “我妹崽真厉害,好好干。”林舒星的语气像是在哄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从小到大,在原主做了好事情以后,她都是这么夸原主的。

    “对了,妈昨天打电话我,说已经在往回走了,吴叔叔那个孩子也跟她们一起回来。大概就这两天了。”

    林舒月去做暗访工作手机并不常常开机,但每天她都会按时给林舒星和娄凤琴发短信。

    “妈也发短信给我了,明天她就要到家了。”

    “妈喜欢吃鸡爪,你正军哥说明天一早就去买回来......”

    姐俩小声地聊着家常,罗正军那边吆喝着要蒜米,林舒星赶忙把剥好的送过去,林舒月过去帮忙把罗正军做好的菜跟米饭一起打包。

    吃完饭过后林舒月想要跟着林舒星去卖盒饭,林舒星让她好好休息,没给她去。

    林舒月把她送出门,然后洗漱完回到房间,躺在床上点开善恶系统查看。

    昨晚肖长鑫等人被警察带走以后,一直毫无动静的限时任务就有了变化,在限时任务的后面多了一个进度条。

    上面的进度已经到了百分之八十,而限时任务后面的倒计时则还剩下七天。

    七天的时间,足够各大媒体的发酵,也足够完成这个任务了。

    等林舒星安全回来后,林舒月才回房间沉沉睡去。

    次日醒来,她吃了罗正军带来的早餐后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报刊亭,林舒月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家报社的报纸。

    上面的配图有三张,分别是学生被教官用戒尺龙鞭鞭打,学生被电击以及被喂药的照片。

    林舒月买了一份放在包里,蹬着车子走了。

    白天一天,林舒月都在报社待着,看看最近的报纸,跟同事们聊聊八卦增进增进感情,下班跟同事们逛t?了一会儿街。

    回到家后守在电视机面前,等着鹏城卫视的聚焦访谈。

    访谈六点半正式开始,在主持人的开场中,关于戒网瘾学校的真面目,正式以影像的方式,出现在千家万户面前。

    画面中拍到的那名死者学生的父母,残疾的学生,以及被打孩子露出的伤痕,五一不触目惊心。

    距离鹏城市中心十公里外的台江监狱,郑忠福也跟着狱友们在看这个节目,他看完后,默默地将这个记者的报社、名字、地址记下。

    看完新闻联播后,他拿出纸和笔开始写信。

    他边上的狱友看见了,便问:“都十二年了,忠福,你还不死心吗?”

    郑忠福没有应他,他永远都不会死心,永远都不会认命。只是有一线希望,他就会继续朝外面求助,朝外面求援。

    哪怕他知道,这一次的求援估计也会像以前的无数次一样,石沉大海。

    第017章(四合一)

    舆论发酵……

    第十七章

    《聚焦访谈-网瘾学校》这期节目播出后,

    收视率达到了顶峰,访谈节目还没结束,就有无数的电话打到了节目组。

    而林舒月第二天刚刚进报社门口,

    就被前台小何叫住了,

    林舒月朝她走过去,小何从桌子上拿出一个袋子给她。

    “林记,

    这些都是你的信,我刚刚从外面邮筒里拿回来的。”作为报社,每天上班前小何都要去检查一番公司的邮筒。

    以往一天最多也就二三十封,但今天早上她去看的时候,

    邮筒都装满得溢出来了,而且大部分信都是寄给林舒月的。

    小何在这里上班那么久,还是第一次见一个记者收到这么多信!

    不过想想昨天的头条报纸,还有傍晚时播出的聚焦访谈,倒是也能理解。网瘾学校哎,广告打得多好啊,什么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传单的,

    只要能够面向大众的,

    他们都投了。

    鹏城的老百姓谁不知道有戒网瘾学校存在的?结果打得那么好的学校这么一下子爆出这种问题,

    当时把所有人都炸懵了。

    那些电击器、钢筋做的龙鞭、明目百出的刑法,跟古时候的还要残酷。把没见过市面的老百姓看得一愣一愣的。

    知道这件事情是从她们报社报道出去的,昨晚小何一直到十点多都还在接亲戚朋友打来的电话了,都是询问这件事情的真假的。

    有些把孩子送去过戒网瘾学校的,

    还打电话来朝小何哭。小何已经跟同事们确认过了,

    昨晚他们也接到过这种电话。

    关于这件事情,他们昨天就已经讨论过了。据说广告部那边现在都在庆幸他们当初没有接过这个广告。

    据说电视台那边还有家长不断地打电话去骂呢!

    “谢了,小何。”

    “林记者客气。”

    林舒月感觉很新奇,

    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信,信件这种传统的讯通方式,她也就在父母抽屉看过,她上小学时就用小天才儿童手表电话和同学朋友联系了。

    纸信,她还真是第一次收。

    她拿着一袋子信件回到工位。

    然后她看见了李伟生,李伟生还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很多钱的模样,对林舒月还翻了个白眼。

    林舒月不在的这段时间他确实搞了个大新闻,报道写的是平安区的一个工地里。一位农民工跟着包工头干了一年多的活儿,却拿不到一分工钱,去要钱却被打的事情。

    这个新闻一报道就饱受关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好一顿讨论。最后那名工人也成功的拿到了自己被拖欠的工资,李伟生也因此很是出了一把风头。

    但他的志得意满在林舒月暗访结束归来后戛然而止。

    他本来见林舒月去暗访了这么多天都不见人,肯定没有新闻可以写,结果他这刚刚高兴几天,林舒月就回来了,还带来了这种大新闻。

    林舒月的报道跟聚焦访谈李伟生都看了,不得不说,李伟生对林舒月是佩服的,在佩服的同时,也激发起了他的胜负欲!

    两人一起进的报社,之前李伟生也一直是碾压林舒月的,因为这个,李伟生在林舒月面前一直都有优越感。

    上次林舒月抓了个杀人犯就已经很让他有危机感,但他觉得林舒月那纯粹就是走了狗屎运。段陶勇就是一个只敢对小孩子出手的渣滓,这种人能有多大能耐?换个成年人他还敢犯下那种罪行吗?

    林舒月抓到他,那纯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李伟生不服!结果这次她居然又搞出了个大新闻!比上回那个擒拿段陶勇的反响还要热烈!李伟生接受不了自己被林舒月反超的落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