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章

    麻绳专挑细处断。

    阿琴一家,太凄惨了。

    原本两个不被偏爱的人凑做一对,积极努力的去生活,本来生活都应该很好的,但因为杨浩安因为邓玲,阿琴跟王贵全的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

    这么多年,当初的凶手终于被绳之以法,可阿琴却等不了宣判的那一天了。

    这个世界啊,怎么总有人那么苦呢。

    林舒月从小巷子里走了没多久,街对面的一辆吉普车也朝着相反的方向开走了。

    赵友诚看着林舒月离开的背影:“杭队,你不上去看看?”

    杭嘉白专心地开着车:“上去做什么?告诉人家姑娘,你哭我看到了,你为什么伤心?你是傻子么?”

    赵友诚被训了也不生气,自己看着窗子外面撇嘴。

    杭嘉白又不是傻子,他看到了,于是他道:“行了,请你吃饭,一十块钱以内随便吃。”

    “杭队你真抠门儿,我要吃猪脚饭。”

    ·····

    林舒月没有把林建新卖儿子的事情曝出去,但是她把张振发当年给对家餐馆投毒的事情告诉了王明政。她家跟张振发的关系不是秘密,有心人一查就查得到,所以林舒月得避嫌。

    接手这个新闻的是黄强,没了杨宝宗的桎梏,他现在每一天都是精神满满,他把这些年压抑的书写欲望全都爆发了出来。

    在林舒月不出报道的这些天里,他跟李伟生两个人像是比赛一样,撑起了整个报社的销量。

    王明政现在走路都带风。

    在给阿琴送去相片的三天后,林舒月又接到了王贵全的电话。她匆匆赶到医院,急救室的灯还在亮着。

    王贵全坐在急救室门口的凳子上,抱着头等着,手在不自觉的颤抖。

    林舒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她们从早上等到下午,在两点钟的时候,急救室的灯灭了,医生出来了,他遗憾地跟王贵全以及林舒月宣布,抢救无效,但人还有意识,家属可以去见最后一面。

    王贵全踉跄着奔过去,阿琴拉着他的手,死死地看着他,他朝阿琴一个劲儿的点头。阿琴笑了,摸摸他的头:“我先走了,去给你探探路。”

    王贵全泣不成声。阿琴的目光在急救室里寻找着,林舒月走上前去,阿琴殷切的看着她,林舒月拉上她的手:“我来之前,问过刑警队的杭队长了,他说杨浩安跟邓玲的案件已经基本审理完毕,八月份就开庭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阿琴笑了:“可..可惜,我看不到了。真好啊,她们要下来,给我的...儿...女们赎罪了。”

    阿琴走了,带着笑容走的。她终于能见到她的孩子们了,她太想他们了。

    林舒月感受到她的手慢慢地垂下、冰冷。王贵全哭到晕死过去。等醒来,他沉默地给阿琴进行了火化,然后带着林舒月去看了他买的墓地。

    墓地在山上,在半山腰,王贵全把阿琴放下去后,把两个孩子的骨灰也放了进去。

    边上还有一个空墓,墓碑是他提前订好的,很大,空墓那边的字也都刻好了。墓碑上的照片,是一家四口的以前的合照,以及一张林舒月拍的空荡荡的芭蕾舞台照和一张孙悟空的贴纸。

    王贵全说:“我儿子最喜欢孙悟空。”

    林舒月觉得,自己这几天的眼睛总是在下雨。

    从山上下来,两人在墓地门口分开,王贵全朝林舒月道了谢。

    林舒月看着她的背影,她甚至不敢肯定王贵全会不会如同阿琴所希望的那样,再次联系她。

    但她衷心地希望王贵全能够往前看。哪怕不可能,她也希望王贵全活着,人活着,总比死了好。

    ····

    阿琴的离去,仿佛对林舒月的生活并没有照成多大的影响

    她依旧每天上班,下班。然后跟着队里的其他记者整天满鹏城的跑。

    上到哪里发生了车祸、下到哪个小区的住户吵架了,打起来了,他们都会赶过去。

    八月份的一天,娄凤琴早上起床时觉得浑身冰冷,林舒月用温度计给她量了以后,带着她去附近的诊所看病。

    今天的诊所格外的忙,来看诊的大多数都是0-3岁的小孩子。

    且症状的高度相似,都是上吐下泻,腹痛难忍。

    林舒月问来给娄凤琴挂水的护士:“靓女,今天怎么有这么多的小孩子来看病啊?”

    护士熟练地给娄凤琴扎针,顺口回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前天下午开始就陆续有小孩子过来,症状都差不多。还都是小孩子,现在市面上也没有这样的小儿传染病,邪门得很。已经有好几个小孩被送到医院去了。”

    “这么小的小孩子,要说食物中毒也不能中毒到一起啊。”那边又有小孩子哭了,护士把盘子一端,又急匆匆的忙碌去了。

    林舒月看着那些焦急地家长,难受得嚎啕大哭的小孩子。在她的上一世,某个著名的食品安全案件映入她的脑海。

    林舒月问起了边上正在抱着孩子输液的孩子妈妈:“姐姐,你们家孩子最近都吃了什么啊?”

    已经苦苦熬了半个月的孩子妈妈抬起憔悴的脸,睁着通红的双眼:“我家宝宝才一岁,除了吃我的奶,就是会给他吃一些米粉。别的我们都没有给吃的。”

    第034章(二更)

    泰西达t?集团……

    第三十四章

    娄凤琴在打针,

    林舒月则跟了好几个孩子家长聊了聊。

    这些孩子年龄都是在1-3岁,他们有的吃母乳,有的已经开始吃饭,

    有的吃奶粉。

    但多方了解下来以后,

    这些婴幼儿无一例外的,都在吃一家名为“泰西达集团”名下的东西。

    泰西达集团,

    是闻名全国的乳业集团。其前身,

    是1955年便成立的“美好乳业生产合作社”,

    到了70年代,

    合作社成为牛奶厂,

    主要经营鲜奶以及奶制品。

    到80年代,

    改开了,

    这个合作社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线,

    在其他牛奶厂之前,研制、生产母乳化婴儿奶粉。

    到了90年代,

    同时这个产品在电视与媒体上面投放广告,品牌影响力达到最大。

    时至今日,

    泰西达已经成了国内乳业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她们的产品也开始朝婴儿辅食研发,旗下便有多款婴儿辅食米粉。

    泰西达的总部并不在广粤省,

    但是在广粤省却是有他们的分厂的,

    并且这个分厂,主要就是生产米粉以及米制品零食的。

    林舒月去超市,把今天询问出来的泰西达旗下的各款米粉全买了一份,

    要出门前,她又拿了几款卖得最畅销的奶粉。送到跟黄强打听到的检测机构去做检测。

    回来时娄凤琴也输完液了,白文华过来陪她。

    娄凤琴的液已经快输完了:“你白叔来了,

    你就上班去吧。别太耽误了。”

    白文华的超市已经在装修阶段,他整天忙得很,但无论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娄凤琴吃饭,聊天。刚刚打电话得知她生病了,白文华便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了。

    有白文华陪着,林舒月没什么不放心的:“那妈你记得按时吃药,多喝水。”

    娄凤琴笑着白了林舒月一眼:“你妈还没老糊涂呢,这我还能不知道?”

    “那我走了,白叔再见。”

    “开车慢点。”白文华嘱咐。

    林舒月到报社的时候,黄强今天没出去跑新闻。他端着一杯咖啡坐到林舒月边上的凳子上跟林舒月聊天。

    讲的是刚刚林舒月在电话里说的事情。

    听了林舒月又描述看了一回后,黄强道:“我女儿前天感冒,我带她去诊所打针,也时间到很多小孩腹泻肚子疼痛。当时我女儿在发高烧,我没多想,原来现在这样的孩子那么多吗?”

    “都吃了泰西达的产品?”

    林舒月点头:“是,我分别询问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大小,要么在吃泰西达的奶粉,要么在吃泰西达的米粉,要么是吃了泰西达的辅食零食。”

    黄强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吃饱穿暖且身上有一定的钱财以后,下一代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好。

    尤其是对婴幼儿,从吃到穿,大家最舍得花钱。

    泰西达,无疑的产品更是占婴幼儿食品的大头,年年泰西达都要被国家点名表扬。去年更是获得了“华夏驰名商标”的招牌。

    可以这么说,如果上街头去随机询问路人,他们最有印象的婴儿奶粉是哪个品牌。脱口而出的必定是泰西达。

    如果这个产品真的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那么这无疑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剧烈地震。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可比网瘾学校的药大得多了。

    网瘾学校只是少部分学生家长的选择,在全国范围内占比不算大。

    但泰西达可不一样,这是华夏范围内,百分之八十的家长的选择!这个报道一出,国民将会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到最低!毫无疑问的说,国内乳业的行业前景,将会倒退三十年!

    “阿月,如果这件事情真的是泰西达的问题,那你报导出来以后,你会遭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攻击。这些攻击跟上回的网瘾学校不一样。”黄强觉得自己作为林舒月的师傅,他有必要跟林舒月说明这件事里的危险。

    里面的危险林舒月当然想过。泰西达如果真的像他上一世的那个奶粉事件是一样的性质,那么作为爆料的记者肯定是有一定危险的。

    因为,她动的是一个行业的蛋糕。这些蛋糕的主人必定不会放过她。

    就像上一世的那位爆料人一样,哪怕他因为这件事情名声大噪,以一己之力改善了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但他依旧离开了新闻行业,甚至一度有人传他已经被报复身亡。

    “可是师傅,如果不曝出来,那受害的孩子得有多少呢?”光林舒月在诊所的看到的就有十多个了,那别的诊所呢,别的地方呢?医疗更为不发达的地区呢?

    那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据?!

    “师傅,如果说我所猜想的是真的,那这个行业已经长了一个巨大的脓包。如果我不去当那个戳破脓包的人,受到影响的是成千上万的婴幼儿。”

    “师傅,总要有一个人去戳破他们光鲜亮丽下的黑暗,是不是,不是你跟我说的吗?不忘初心,实事求是。”

    黄强看着林舒月一脸的认真,不禁想到了当年的陈建龙。

    他拍拍林舒月的肩膀:“那你放心大胆的去,报社里面,我帮你打通上层关系。”

    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撬动整个乳业行业的撬棍,他们报社也要面临许多压力。这件事必须得上报到大老板的面前。

    有大老板护着,才能保证林舒月的安全。

    “谢谢师傅。”

    “走吧,我跟你一起去,这个新闻,我帮你打下手。”

    林舒月求之不得,她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是有限的。鹏城那么大,诊所、医院那么多,她一个人就是跑断腿也没有办法在短期内跑完。

    两人说话时李伟生在工位上听着了,他姐姐前段时间刚刚生完一个小侄女儿,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他一想到无数个像他小侄女一样受到伪劣产品的侵害,便十分难受。于是他追上两人,说要加入到这个调查里面去。

    “我也跟你们去。”

    林舒月跟黄强对视一眼,然后同意了。

    三人中李伟生跟黄强都有自己的车,李伟生的是家里给买的,黄强的是他为了工作方便买的二手夏利。

    林舒月租了一台车出来,三人兵分三路,去调查三个不同的区。

    到了晚上,三人到公司附近的大排档吃烤鱼。

    在等待烤鱼上来的时间里,三人先做了个今天的走访汇总;

    最先开口的是李伟生:“我今天在台江区的大大小小诊所以及医院,这三天来,总共来就诊的婴儿大概有一百来人,症状全都差不多。其中台江医院给这些台江医院做了检查,已经证实这些孩子都是食物中毒。并且他们已经将这些婴儿吃的东西送检。”

    黄强道:“我走访的平江区诊断的人数你阿生那边的台江区要多一些,有近两百的婴幼儿,平江医院已经个这些孩子吃的东西进行送检,并且已经得到了成果。那些婴儿吃的米粉当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

    “医院正在对食用过这些产品的婴幼儿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林舒月他说完以后道:“平湖区这边的人要多一些,有三百多的孩子,平湖医院检测出来的米粉、米饼等辅食中均有黄曲霉素。且超过了正常标准。平湖区医院的化验科已经化验出,这批孩子的肝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黄曲霉素,根据网上的查询,它存在于土壤、各类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米粉的主要原材料为大米,如果说,泰西达公司制作米粉以及米制品零食时用的原材料为发霉的大米,而发霉的大米,就会滋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2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这种毒素都是不能适用于食物当中的,尤其是不能适用在这种婴幼儿产品中。

    烤鱼上来了,黄强要了一瓶啤酒,一边吃,一边商量着怎么办。

    林舒月吃了几口宽慰了一下空空荡荡的五脏庙,拿出一份检测报告来:“这是我上午买的泰西达的产品去检测机构做的检测,已经不仅仅是米粉出问题了。奶粉里,也出现了不能用于食品当中的化学物品。”

    根据林舒月早上的调查,那些婴幼儿都是吃了米粉或者米制品的,检测奶粉,是林舒月的侥幸心理,但检测出的结果却让她十分痛心。

    三聚氰胺在这个时空的这个年代,依旧被这些利益熏心的产业用进了奶粉中。为的就是让这些奶粉在出厂检测是,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一些。

    他们只想着用最小的成本去实现t?最大的利益,却忘了这些人体无法排除的化学品聚集在人体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们更不会去想他们的顾客都是1—3岁的婴儿,本身便脆弱。

    林舒月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她成年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的那个“大头人”。她们是同龄人,她健健康康,那位大头人却每年都需要洗肾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还要饱受别人异样的眼神。

    哪怕他们已经在很努力的生活,但在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遭受着不同程度上的歧视。

    可他们本来是健康的!与那些歧视他们的人,没有什么不同。

    李伟生跟黄强也顾不上吃饭了,从林舒月手里把检测报告拿过来看。

    看完后,黄强把报告递给林舒月,道:“先吃,吃饭完咱们就回单位,你们两个写稿,我跟老王去找老板,这个点,老板应该还没睡。”

    黄强喝了一口冰镇饮料:“咱们做好两个准备。要是咱们的报道不让刊登,咱们就发到网上去。现在的互联网,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走了这么多的医院看了那么多因病痛苦的婴幼儿以后,黄强跟李伟生再做这个报道,就不是为了钱了。他们是为了将正义洒满人间。

    黄强的说法跟林舒月的想法不谋而和,现在虽然不是后世那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但泡在网上的人却不少。就拿上次吵翻天的网瘾学校以及杨浩安的案件来说,那些帖子分分钟就能翻好几页。

    婴幼儿食品安全,同样能吸引很多人的关注。只要有人关注,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师傅,我想去泰西达的米粉加工厂去看看。我想趁着舆论发酵之前,去拍拍他们的粮仓,看看他们的心到底有多黑。”

    泰西达的广粤米粉加工厂在莞城,离鹏城不远,开车两个小时就能到。

    李伟生立马跟着道:“我也去。”

    林舒月想看,李伟生也同样想看。他想看看那些用发霉的大米做原材料的人都是什么人。难道他们的亲戚朋友中,就小孩儿吗?难道他们自己就不生小孩吗?

    黄强透过烤鱼氤氲起的烟雾,看着两名义愤填膺的年轻人,道:“现在才八点,我给你们两个小时写报道,十点钟,我们一起去。我在外面接应你们。”

    当记者的,都有点热血中二在身上的。哪怕是已经四十多岁的黄强也一样。

    林舒月跟黄强闻言,立马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在回去单位的路上,三人分别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鼎生大厦的夜里依旧有灯火燃着,林舒月三人找出工牌刷卡入内。

    五楼还有两三个公司在加班,报社里的加班人也不少。

    王明政做作为主编,他也是要加班的。林舒月三人分工明确,林舒月李伟生去工位开电脑写报道,黄强拿着检测报以及今天的走访报告去找王明政。

    十分钟后,黄强跟王明政一起匆匆往外面走。

    一个半小时后,林舒月跟李伟生互相交换报道看,互相交流检查一番后,将文案发到王明政的邮箱。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