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但随后请辞的心一个比一个坚决。开玩笑。
他们是能经得起查的吗?
这官不干了,也不能查啊。
正因为这些,以至于此时朝堂之上!
再也没有了其它的声音了。
至今为止,只剩下崇祯这个皇帝的声音,并且。
再也没有人敢有任何反对了!
好似天下一片清朗。
当然了,孰能叫他们就这么便宜的跑了?
国库和内帑现在虽然非常的充盈。
毕竟里面放着多少大臣的家私。
但是吧。
谁嫌钱多啊?
要练新军。
要犒赏边军!
要建设地方经济。
还要赈灾减赋……
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辞官了更好查。
而且一查一个准,还跑不掉!
可不是把崇祯的嘴都笑歪了。
还有高兴的事情。
上午崇祯刚从景区回来的时候,就传来了消息来了。
已经被革了职的袁崇焕,因为小报上的内容,长跪于宫门之外,求见陛下!以示忠心。
袁崇焕革职可不是崇祯革职的,而是天启年就革职了的。
历史上崇祯也是在崇祯元年的时候启用他的。
这历史书崇祯没少看!
历史上对袁崇焕的评价。
崇祯明明白白,就不多说了。
要说。
崇祯其实也不是太想用袁崇焕。
但是吧,这会时间能用的武将还真不是特别多。
崇祯有意学历史上重新启用袁崇焕。
但是在启用之前,可是得好好敲打。
就给这小报用上了!
第293章
这玩意太好使了!
除了袁崇焕之外。
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曹文昭,李定国等……
这些将领。
崇祯也是惦记着呢。
当然了,有的现在可以用。
有的不是很行。
就拿李定国来说,现在才七八岁……
早了,早了。
先惦记着再说。
能用的崇祯都惦记上了,而且也开始着手起复的起复,安排的安排。
同时还有一些悍将之类的。
该敲打的敲打!
对于一些历史上记载的不是那么光鲜的。
崇祯肯定就是不能放过的了。
该收拾的收拾。
不过武将不比文官!
有些武将是在边疆,盲目动他们的话,说不定会引起边疆动荡。
直接下死手的话,或可能导致建州女真侵犯大明。
虽说现在时间还早,他们还没有势大。
但是万一钻空子呢?
崇祯保持着这份警惕。
打算铆足劲的发展。
真到那时候,再好好收拾。
夷族灭种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
像是吴三桂这样的……
早晚就只有一个下场。
别的不敢说,至少崇祯敢保证一点。
那就是水太凉,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了。
哪怕大明朝依旧回天乏力!
但也能保证没人能再说出来这种话来了。
因为能说出来的。
例如这句话的原主人钱谦益,头早就没了……
当然了。
这么多人,这么多工资,到了景区,看了历史。
大明朝还回天乏力?
不可能的!
说来,崇祯自打到了景区来,就没少看历史。
甚至不止一遍!
有空闲的时间,看短视频啊,各种资料啊。
都去查找历史,或是看别人的批评观点,以及对他的各种评价。
这期间,崇祯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得知自己亡国悲愤。
到后来看见别人或者是历史对他的评价,多有不忿。
再到现在。
哪怕刷到个短视频见人骂他亡国的好!
崇祯都会留下来多看两眼,虚心接受批评,然后从中吸取经验!
看看别人到底是说他哪里不好了,他好记下来加以改正。
再加上老朱的耳濡目染,以及棍棒教育……
现在的崇祯,可谓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再也不复历史上那般疑心病。
还有就是做事堂皇,张弛有度。
每天反思自己,上班有没有认真,国事有没有认真。
每一个决策,那都是三想五过。
最后再定下来的!
尤其是涉及到民生的。
那必然多多考虑。
慎重再慎重。
这还不算。
平日里一日对老朱一汇报。
三日一总结。
那家伙真的是……
历史上的崇祯,消失不见了。
跟现在的崇祯完全不搭边了。
虽然老朱有时候还会揍他。
但有的时候也是夸赞!
可见现在的崇祯是什么样的了。
当然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崇祯也有上不了台面的时候。
比如小报……
小报上不了台面。
但你要是让他把小报给取消了……
“那不行,那不行!”
他头摇的绝对跟拨浪鼓似的。
袁崇焕在宫外跪着。
又有消息,毛文龙连日回京。
朝堂尽在他手掌之内。
崇祯得意无比。
刚得意没两分钟,崇祯连忙警惕起来。
“不可,不可,朕不可得意忘形!朕肯定还有没做好的地方,或者是做的不够好!”
“而且,现在只是朝堂掌握在了手中,但我大明可还有一堆臭虫,糜烂不堪……”
这一刻时间,崇祯深吸了一口气。
江南!
还有晋商八大家!
他之所以还养着还留着魏忠贤之前的这些班底。
就是这些用处。
等到江南和晋商这些全部平定,到那个时候,才是面对建州女真的时候。
那时候,大明朝才能安稳发展,攀登科技改变民生,展望世界。
待到那时。
“那时,朕再得意!”
自我批评了一番的崇祯,深吸了一口气。
崇祯朝发展的不错,蒸蒸日上。
此时早他两年的天启朝。
“大伴,搞出来了没有?”
“皇爷你瞅瞅,是这样的不是?”
稍微年轻一点的魏忠贤连忙到了朱由校身边,递过来了一张纸来了。
仔细一看,这纸张比平时的大不少!
再仔细一看。
好嘛。
可不就是小报纸吗!
朱由校仔细看了看。
微微颔首道。
“嗯,还不错!要是能加些插画就更好了,更加的传神!”
小报纸这玩意,朱由校原本是没打算搞的。
天启朝怎么说也是要比崇祯那好一点的。
但是架不住崇祯朝小报纸的成效啊。
看的朱由校实在是眼热。
这玩意太好使了!
于是他就跟崇祯取了取经。
然后天启朝的小报纸就凭空出世了。
眼前的报纸只是样品。
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面前的魏忠贤在听闻朱由校的话之后,连忙表示。
“皇爷您放心,我这就叫人根据咱们的内容雕刻插画!不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