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第一零五章不走寻常路的刘彻
刘彻站在一张硕大的地图前面,捋着刚刚有半尺长的胡须看的入神。
博望侯张骞站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如同雕塑一般。
“这么说,你走过的这一段路在地图上是正确的?”
刘彻低声问道。
张骞抱拳道:“除过一些小国的位置有些变化,地域丝毫不差。”
“小国地域为何会有差池?”
“回禀陛下,这些小国迁徙不定,有些逐水草而居,比如大月氏人就曾经迁徙过三次,西域三十六国的国祚三日一改,五日一更,城头的大王旗变幻不定,因此,地图与实际不符也是可以原谅的。”
“此去大月氏路途几何?”
张骞叹口气道:“凡八千六百余里。”
刘彻在地图上用手比划一下道:“八寸有余,看来在这张图上,一寸即千里之遥。”
张骞上前按照自己的经历测量了乌孙,若羌,焉耆,龟兹,大宛等国之后点点头道:“大致如此。”
刘彻颇有些玩味的道:“都是如此?”
张骞拱手道:“大致不差!”
刘彻点点头,遗憾的看着西域密密麻麻的国家名字道:“太远了……”
“传说天竺之地满是金银珠贝可是真的?”
“佛家有七宝,为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佛门在天竺极为盛行,拘罗国舍卫城城主须摩多曾经用金砖铺满竹林精舍请佛祖讲经,可见极为富庶。”
刘彻吧嗒一下嘴巴道:“路途太远,大军不好去,我大汉有的是敢死之士,他们走一遭如何?”
张骞摇头道:“中间的国度太多,恐不易。”
刘彻大手一挥,将手掌最后按在西域之地道:“一千甲士可能拿下西域三十六国?”
张骞摇头道:“不易。”
刘彻眯缝着眼睛道:“出敦煌后,遇到的第一个国家是伊吾卢?”
张骞施礼道:“伊吾卢其实是匈奴呼衍王治下。”
刘彻笑道:“朕听霍去病说,他兵锋抵达敦煌之时,呼衍王已经向北逃窜了?”
张骞大笑道:“如今又该回来了。”
刘彻笑道:“很有意思的地方啊,来人,命敦煌校尉幕烟出击伊吾卢!”
张骞呐呐不能言,他并不知晓皇帝要干什么。
等宦官隋越领旨离开之后,刘彻又看着地图上的滇国,夜郎国遗憾的道:“这样的国家实在是太少了,先试试吧,如果能用少量武士就能颠覆控制这些国家,收获应该不小。”
张骞不知该如何奏对,只好低着头一言不发。
有了一张新地图,刘彻就像是得到了一个新的玩具,整整一日都坐在地图前面乐而忘返。
阿娇送来了酒水,见刘彻一人盘腿坐在地图前傻笑,就轻声道:“陛下!”
刘彻回头看到了阿娇,笑容更加灿烂,一把将阿娇拉过来坐在身边,指着眼前的地图道:“瞧瞧,这世界居然如此庞大……哈哈哈,真是出乎朕的预料。这还是西北理工发现的一部分,却不知还未发现的土地是何等的广阔。朕还以为这天下已经打到了极致,想不到啊……知道不,朕的心一瞬间就变大了无数倍。”
阿娇笑道:“您的百姓就这么,要那么大的土地做什么,大汉如今的土地足够养活我们所有人了。劳师远征,费时费力,不值当。”
刘彻大笑道:“慢慢来,朕的子孙无穷匮也,以前还担心子孙封无可封,现在不用担心了,天下的土地多得是,倾刘氏百代也用不完。”
“您要干什么?”阿娇警惕的看着刘彻,他发现刘彻突然显得很阴险。
刘彻将阿娇按倒在地上,一边剥阿娇的衣衫,一边嘿嘿笑道:“干什么?朕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废除中原封王了。”
“废除中原封王?你是指谁?”
刘彻将阿娇身上一点遮盖物扯掉后道:“所有的,所有的,一个不剩的全部给朕滚出中原,滚出巴蜀,滚出山东,滚出吴越,滚出淮南,滚出去,统统给朕滚出去……”
阿娇觉得刘彻的身体滚烫的惊人,不由得惊叫一声,大长秋听到阿娇的惊叫声,探头看了一下,就把厚重的帷幕给拉上了……
“凡是锐意进取的君王,必定有一颗可以容纳天下山川的雄心。
世界突然变大了,变得比他想象的大得多之后,他就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不过是天下一隅,并非中央之国。
这对英明有力的君王来说是一个开拓眼界的机会,也是一个羞辱。
一个眼界变宽的君王,心胸也就会同时变得博大,会习惯性的从全局看问题,而不是从一个点看问题。
别看其余的地方那么远,看似毫无用处,可是呢,对陛下这样的君王来说很重要。
自从匈奴远遁漠北,陛下的目光开始关注国内,这就是我们这段时间日子不好过的真正原因。
如果把陛下的目光吸引到远处,那么,我们就会重新过上好日子,不论是司马大将军,还是去病这个骠骑大将军都会有了用武之地。
不至于沦落到良弓藏,走狗烹的下场。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把这幅地图敬献给陛下的原因所在,能拖几年就几年,我们能过几年好日子就过几年,等到陛下忽然有一天雄心不再了,就说明他老了。”
听云琅这番话的人,自然只有霍光跟张安世。
如果让卫青,霍去病,曹襄他们听到了,心里一定不会舒坦的,如果让长平听见了,她会更加的伤心。
这是云氏在向命运抗争的第一步,与别人无关。
一幅世界地图,就是一朵镜中花,一轮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始皇帝举全国之力,以大地作棋盘,共修建了九条秦驰道,这九条驰道,就像九条粗大的绳索,将版图牢牢地跟咸阳绑缚在一起。
这对中央集权是极为有利的,地方一旦有变,咸阳的大军就能快速的经过驰道运送兵力到版图尽头,快速的剿灭不臣之人。
只可惜内政不修,渔阳戌卒一声狐鸣,铁桶般的江山顷刻间就分崩离析。
云琅确定刘彻会顾忌到这一点的,所以并不担心刘彻会征发民夫修筑通往世界的道路。
总体来说,有了这张地图的刘彻,会沉迷广阔的世界,会感慨造物之神奇。
只会把这张地图当做刘氏皇族的终极目标,却不会立刻就实施它。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刘彻。
当他第二天知晓了刘彻向幕烟下达的命令之后,云琅重重的一巴掌拍击在额头上。
他还是忘记了刘彻的本性,他抢劫过滇国,抢劫过夜郎国,如今,对于抢劫这种一本万利事情极为感兴趣。
一场以抢劫为目的的战争,即便是幕烟带领一千部下,也能在西域干的很好。
自己给了刘彻一张世界地图,无疑,打开了刘彻封闭的双眼,如今,他终于可以指点着地图,选择自己下一个可以抢劫的目标了。
“有了你的那张破地图,陛下准备迁徙封王,啧啧,你还真是有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模样。一张地图就能让天下大乱。”
低头瞧着红色指甲的阿娇,抬头看了云琅一眼,眼中满是讥诮之意。
“不关我事!”
云琅觉得有些疲惫,摊上这样一个一步三计的皇帝,他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陛下到底要干什么?就不能过两年安静日子吗?”云琅几乎是呻吟着问出来的。
阿娇弹弹指甲,发出两声脆响,摇摇头道:“也没有那么快,总要西边的试探结束之后才开始考虑封王转移的事情。”
“也不会太慢,如今,陛下的大军已经全员收缩回长安了,此时的陛下强大无匹,天下无人敢不从,是最好的结束封王割据的好时机。”
“我是问你这事对我们有好处没有,不是你听你埋怨的,当然,在不破坏陛下千秋大计的情况下。”
云琅呆滞的道:“如此,大汉各地成郡县制已经成为了现实,大汉国再无法外之地了。按理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完成郡县制的陛下,将再无掣肘之人,之地,一声令下,举国景从的那一天,到来的不会太晚。”
阿娇抬起头笑道:“这样很好啊,陛下早看那些封王不满意了,一个个骄奢淫逸,再这么下去,连举刀反叛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对陛下或许有利,对刘氏江山却半点好处都没有,更失去了太祖高皇帝分封天下的本意。”
第一零六章
石破天惊
刘彻的脑海中只有他的江山,他遇到任何事情,首先会把事情跟他的江山衡量一下。
一旦这件事情能够与他的江山融合,能够有益于他的江山,不论这个事情是谁做出来的,想出来的,他都会大大方方的利用起来,绝对不会挑三拣四。
如果无用,自然就会被他抛弃。
用大汉自己制作的地图来检验云琅制作的地图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比例尺的关系,云琅制作的地图要远比大汉人自己绘制的地图来的精确。
这个工作云琅做了很久,几乎翻遍了他手头能找到的所有地图,再加上后世的一些记忆,最终制作出来了这幅相对准确的地图。
从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张非常简单的地图,只有东南西北方向指引,却没有经纬线,没有时区划分,没有等高线,称呼他为图画,也比称作地图要准确的多。
卫青也很喜欢这幅地图,这些天,他留在卫伉的那个小家里潜心钻研,甚至开始动手修改他发现的一些瑕疵。
同样的工作,霍去病也在做,只是,他做的更加艰难一些,毕竟他去了大汉人从未踏足的河西。
根据曹襄讲,同样的工作还有更多人在做,尤其是张骞,他聚拢了很多随他出塞的人,仔细的推敲这幅地图。
随着很多人参与进来,云琅制作的这幅地图上的缺漏被很多人发现了,当漏洞被汇总之后送到刘彻面前,刘彻非常的满意!
如果这幅地图精确到无懈可击的地步,刘彻就会把云琅找来问个清楚明白。
现在发现了如此多的漏洞,只能说,这幅地图的出现还在刘彻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漏洞发现了很多,根本性的错误却没有,这让刘彻对这幅地图充满了期待。
下令,召集大汉博学之士,成立一个山川地理馆,以这幅地图为蓝本,重新绘制更加精确的地图。
云琅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又开创了一个新学科,不过,就皇帝诏令中表现出的坚决意志来看,这个部门应该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到了冬季,湿润的空气从秦岭山脉飘过来,就会在平坦的上林苑制造出大片的浓雾来。
其中以骊山脚下最为明显,这里有骊山阻隔水汽继续向前推移,因此,云氏庄园的浓雾就显得更加浓重。
这样的天气里,云氏没有人喜欢大清早就起来。
在浓雾里稍作停留,就会被浓雾沾湿衣衫,再加上寒冷,没人能扛得住。
老虎大王的皮毛最受水汽喜欢,一般情况下只要他在浓雾里跑一圈,回来之后,毛皮上就会出现一层薄冰。
云琅的卧室里自然是干爽而温暖的,滚烫的温泉水从地板下面的陶管里蜿蜒而过,将热量均匀的留在这间很大的屋子里。
天亮了,老虎就不喜欢待在屋子里了,大门没有开的意思,床上两个赤裸的人还纠缠在一起,老虎就趴在地板上继续舔舐自己爪子背上的毛。
直到每一根毛发都柔顺光滑,这才慢吞吞的来到大床边上,将两只前爪搭在床沿上看作怪的两个人。
苏稚尖叫一声,就把枕头砸在老虎的脑袋上,老虎委屈的哼哼两下,却没有离开。
没人能在老虎那两颗硕大的眼睛注视下干那些激情的事情,云琅,苏稚也不例外。
两人把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一起瞪着老虎。
云琅见老虎没有离开的意思,懊恼的拍拍脑门道:“该上山了。”
苏稚从被子里伸出光洁的手臂揽住云琅的脖子道:“今天好好陪我,不许去。”
云琅摩挲着苏稚的后背道:“那就一起去。”
苏稚好奇地问道:“您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上山待几天,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吗?”
“去我以前居住的地方住几天,怀念一些人,一些事。”
“您刚才说我可以一起去?”
云琅笑道:“这是自然,早就该带你一起去了。”
“师姐不去是吧?”
“不去,她要看哲儿,还要管家。”
苏稚一听宋乔不去,立刻就从被子里窜出来,又看见老虎瞪着眼睛看她,就干脆把被子蒙在老虎头上,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始穿衣。
云琅进山,一般是不带随从的,这个习惯已经延续很多年了,从未因身份发生变化而改变。
太阳出来的时候,浓雾就散去了,只有骊山上还有一层薄薄的水雾,不过,也很快就消失在林莽中了。
进山林之前,老虎惯例是要站在山脚大叫几声,宣示王的回归。
何愁有站在山居门前,听到老虎的咆哮声,就换好了进山的衣衫,背上一张弓就先一步进了松林。
云琅细心地用狼皮把苏稚的小腿裹紧,还用绳子细心绑好,进了山林,就不能只要求好看,一切以保暖为第一要素。
送别的人只有梁翁,家主离开其余人并不知晓,这也成了云氏的惯例。
老虎迈着轻快的步子在山间小路上慢跑,时不时的停下脚步等待云琅跟苏稚。
他很不满意,以前只有他跟云琅的时候,前进的速度要比这快的多。
“别跑,驮着我。”
苏稚大叫,老虎却不理睬,继续挪动肥硕的爪子,在地面上留下一大串梅花状的脚印。
苏稚气喘吁吁,云琅只好俯下身将苏稚背起来,不远处就是太宰以前居住的石屋。
何愁有出现在石屋前,云琅一点都不吃惊,论起对骊山的熟悉程度,云琅远远不如这个已经搜索山林长达三年的老家伙。
“带她来做什么。”跟老虎一样,何愁有对苏稚的到来也不是很欢迎。
“我是他妻子!”
“小妾!”
苏稚大叫,何愁有冷冷的回答。
“以后,我的家人都会来这里,开始是小稚,明年阿乔来,后面云音,云哲都会来。现在只是开始!”
“霍光呢?”
云琅摇头道:“霍光继承西北理工,这是家事。”
“你儿子还是要继承你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吧?”
云琅点点头,见苏稚一脸的迷惑,就随口道:“我还是大秦始皇帝座下的太宰。”
苏稚的小嘴巴张的圆圆的,有用力的捂住嘴巴,不让自己惊叫出声。
“你是前秦人?”
苏稚很快就接受了云琅的这个新身份,围着他转了一圈很是感慨,前秦余孽这四个字即便是在如今,依旧是大汉国最重要的逃犯,没想到自己丈夫这个前秦余孽居然能在大汉充任关内侯!这实在是太出乎预料了。
“我对秦人,还是汉人没什么概念,反正他们都是我的祖先,我老师是前秦太宰,临死前希望能接着当太宰,不能让他失望,我自然就当了。”
以前很难说出口的事情,既然说出来了,就干脆说清楚。
苏稚笑道:“我是大秦帝国的太宰妇?”
云琅笑道:“心里知道就好,不用说出来。”
何愁有冷笑一声道:“知道你这个身份的只有两个人,很荣耀吗?”
站在石屋子门口,云琅伤感的道:“他死了,我就没了根,只能重新寻找我的跟脚。找了很多年还是没有找到,直到云音出生,我才幡然醒悟,不知不觉的我又成了别人的跟脚。老何,你其实很担心我继承太宰遗志,要弄什么反汉复秦的事情吧?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我没有那个想法,太宰临死之前告诉过我,大秦帝国已经亡了,就让他沉睡,我深以为然啊!”
何愁有叹口气道:“就人而言,太宰堪称志士。”
云琅打量着屋子里的熟悉的摆设慢慢的道:“对我而言,他是世上最好的人。”
何愁有让开路,指着石屋子对苏稚道:“进去祭拜吧,然后,我们就要跟大秦帝国说永诀了。”
“火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老夫很期待你说的石破天惊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
第一零七章
神灵来了
活了两辈子,能让云琅自知自觉的将膝盖弯下去跪拜,并且把脑袋真实的磕在地上的人只有云婆婆跟太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