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宋晞对着裴未抒的方向,佯做冷静地说了声“谢谢”,没敢真的去看他。

    店长带着工作人员走过来,大概看了下人数,拍拍手:“好了,咱们这个剧本的玩家都到齐了是吧?这位是你们的‘DM’,后面跟着他就行了,他会告诉你们剧本杀的规则。祝大家玩得愉快!”

    说完又叮嘱“DM”:“咱们有新人玩家啊,讲仔细些,多照顾照顾。”

    在剧本杀店里,负责组织玩家进行剧本流程的主持人,被称为“DM”。

    “大家跟我来。”

    “DM”招招手,带他们向店面尽头的一间屋子走去。

    裴未抒他们随着“DM”走在前面,宋晞跟在身后。

    这个位置,让她在裴未抒进店后,第一次能够自然地向他的方向打量。

    大学毕业的这两年,很多过去的校友同学走出校园,像变了个样子,有装世故的,也有过于世故而让人感到不适的。

    裴未抒似乎和以前看上去差不多,穿了一件没有任何logo和图案的纯白色短袖T恤,宽松的黑色休闲裤。他周身清爽,没有多余配饰,拎起加冰柠檬茶,嘬着吸管喝了两口。

    宋晞听到他朋友问:“裴哥,你脖子怎么弄的?”

    她其实也留意到了,裴未抒侧颈有一道很红的伤,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划过,尤其他肤色又白,从这个角度看,格外明显。

    裴未抒放下柠檬茶,浅笑着和朋友谈起,他今天早起去球馆打球,遇到个戴精钢手表的哥们儿,打篮球没摘表,抢球时不小心划了他一下,不碍事。

    其实裴未抒的长相有点冷清,个子又很高,总让人有傲纵的假象,觉得他是那种不太容易接近的人。

    但他笑起来眼睛会弯一下,又让人认为,他的性格一定很好相处。

    朋友马上皱眉:“什么素质啊,就不能把表摘了再打球吗?篮球这种需要身体对抗的运动,戴什么手表啊?!”

    宋晞在心里赞同地谴责:

    对啊对啊,戴什么手表啊!

    这样的想法闪过脑海,宋晞自己也是一怔。

    算算时间,她有将近五年多没见过裴未抒了,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交集,完全算是陌生人。

    即便裴未抒是她曾暗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她也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还会有这种同仇敌忾的情绪。

    其实在宋晞这几年的学习时间里,随着知识增长,人格不断完善,也越来越自信独立。

    当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有在成长的某些时刻,她也曾设想过:

    她会不会在某天,遇见裴未抒?

    她会不会在某天,有机会认识裴未抒?

    甚至为类似的设想,设计过情结、桥段,然后猜测自己表现得是得体大方,或者不尽人意......

    但那终究是设想,是明知不可能发生时的一点点贪念和慰籍。

    谁能想到现实如此魔幻:

    在一个天气有些好的星期六傍晚,她走进一家剧本杀店,会遇见裴未抒,会拿着裴未抒买的柠檬茶,同他一前一后,走过一间间装潢风格迥异的屋子,最终迈进同一间......

    屋子里有一张长桌,有点像会议室的感觉。桌上铺了丝绒桌布,摆了一瓶蓬松的粉色鸵鸟毛。

    两侧各三把座椅,桌头有一把,“DM”坐在桌头:“你们自己挑吧,位置无所谓,可以随便坐。”

    裴未抒示意朋友,让宋晞他们先选座位。

    杨婷男友道过谢,然后扭头看杨婷:“女士们,想坐哪儿?”

    “那...我们坐一边吧?”

    “可以。”

    宋晞和杨婷他们占了桌子一侧,裴未抒和朋友们也陆续入座。

    很巧合的,裴未抒就坐在宋晞的正对面。

    学生时代宋晞就很容易脸红,工作后接触的人比校园多,这个毛病慢慢也好了些。

    但她能感觉到,裴未抒拉开椅子坐下后,视线无意间落在她这边时,自己应该是脸红了。

    幸好是戴着面具的。

    遮不住多少,但给了她些许安全感。

    选好角色后,“DM”给他们讲规则。宋晞怕自己露出端倪,只能稍稍偏侧过一些身体,面向“DM”,强迫自己认真听。

    好在剧本杀是沉浸式的娱乐活动,每人一个角色,剧本上有大量文字要、记住。而且剧情也足够吸引人。

    真正开始后,反而没那么容易走神慌张了。

    剧本背景是个舞会,宋晞他们在剧本中的角色,都是来参加舞会的人。

    不出意外,舞会进行着进行着,有人被杀害了。而他们这些来参加的人,都和死者有着说不清的某些关系,个个都有动机,又要凭借蛛丝马迹,找出凶手究竟谁。

    推理迷不再记得对面坐着的是裴未抒,一心只想要盘算出关键信息。

    来这里时,她是散着头发的,室内空调风风力有些大,碎发总在脸颊处,有些碍事儿。

    轮到她发言时,宋晞刚好从包里翻了根发绳出来,边发表自己的推论观点,边把头发随手盘成个丸子。

    宋晞捋了碎发,掖到耳后,反驳杨婷男友那个角色的发言:“你的说辞在我看来有些不合理,最后一位同她跳舞的人,不就是你么?而且发现时,你就在离她不到两米远的地方。”

    群体讨论之后,“DM”提出,他们可以有一对一交流的时间,限时10分钟。

    这期间,所有人都可以找玩家自己认为掌握线索,或者怀疑的对象单独聊,聊天地点可以是这个屋子,外面走廊和另一个屋子也供人使用。

    “我怎么看谁都像凶手啊。”

    杨婷嘀咕着环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自己男友身上。

    她玩起游戏也是铁面无私,指着男友:“你,跟我来,咱们去隔壁单独聊聊,我觉得你很可疑。”

    对面裴未抒的另外两个朋友也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约了去走廊单聊。

    所有人都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宋晞和裴未抒。

    宋晞最起疑的角色也是杨婷的男朋友,但人被约走了,只剩下裴未抒的角色可以聊,至少要从他口中套出一些线索才对。

    她还沉浸在角色里,心无旁骛,垂眼看了看草稿纸上自己写下的疑点,思考片刻,准备发问。

    抬眼间,两人视线短暂交汇。

    为了贴合舞会感,屋子里关掉了主灯,每个人面前有一盏形似蜡烛的氛围灯,以此照明。

    裴未抒正单手把玩着他面前的那盏,指尖被灯光点亮,呈现半透明状。

    他两只手臂架在桌上,短袖袖口遮住了臂上部分肌肉线条,察觉到宋晞的视线,jsg轻笑一声,率先开口:“怎么了,我在你这儿,也不是完全清白的?”

    他不笑还好,这一笑,又笑成了宋晞当年最心动的样子。

    “DM”走前,留下了播放BGM的小音箱,还在孜孜不倦地放着钢琴曲。

    群体讨论时那首令人后脊发凉的《Scarsong》已经播放结束,自动切换歌曲,偏偏切回了舞会时的曲子。

    柔柔的,有些暧昧。

    宋晞那些狐疑卡在嗓子眼,问不出来,心中暗暗唾弃自己:

    这副色令智昏的样子,肯定是当不了侦探的,白看那么多推理。

    裴未抒这个角色,确实不怎么清白,刚才友好的率先笑问,只是避重就轻的手段,但说完之后,对面的女孩一直没开口。

    她像在和谁赌气,蹙了下眉心。

    而且从进屋子起,她的脸颊和耳廓一直泛红,看上去略有不适。

    半地下室确实空气不流通,空调就在他身旁,裴未抒偏头看了眼上面显示温度的数字,暂时跳出角色,开口询问:“很闷么?需要我把空调温度调低些?”

    作者有话说:

    评论区掉落200红包

    -

    文中的剧本都是虚构的,没有原型,现实中喜欢剧本杀的玩家可以放心,不会被剧透的。

    友情提示,晚上不要搜《Scarsong》听,会怕。

    3

    ?

    发条怀表03

    ◎倒退回她身边◎

    那阵子有几句美好的祝福话,流行于朋友圈和公众号。

    他们说,“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有人说这些句子,是从苏轼的诗句中演变来的。是《定风波》中的“万里归来颜愈少”。

    而裴未抒眼中带着礼貌的关切的样子,就让宋晞想起这一句。

    也想起他们初次相遇。

    初见裴未抒,是在2008年。

    那年,宋晞第一次到帝都市。那时是8月,正值暑期,火车站涌满了人群,挨肩接踵。

    巨大荧屏在播放奥运会比赛,到处都写着欢迎的标语,也有外国人举着小红旗走过,志愿者们站在人群中,友好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整座城市洋溢着一种令人熨帖的热情,热闹得如同新年。

    宋晞的爸爸来接站,同母女两个碰面后,宋爸爸主动接过大部分行李。

    他连提带拖好几个箱子、袋子,扭头笑着问宋妈妈:“你们两个啊,是不是想要把咱家都搬到帝都来?”

    宋晞背着塞得满满的双肩包,手里提着布袋,跟在他们身边。

    她对新环境感到新奇,忍不住抬眼四处张望,爸妈的对话成了“耳边风”,只隐约知道妈妈是在给爸爸讲,哪些东西是给爸爸带的,哪些东西是给宋叔叔一家带的。

    被提到的宋叔叔,叫宋家群,过去是他们同镇的邻居。

    他家里有个在市区当老师的亲戚,初中起他就寄住在亲戚家,在市区上学,后来高考考得不错,去了大城市念书,又辗转到帝都做生意。

    生意顺风顺水,用镇上人的话说,就是“出人头地喽”“混得顶好的”。

    宋晞小学时,有一年春节宋家群回镇上过年,提了礼品来感谢一直帮他照应家里老人的宋晞父母。

    那时候宋晞的爸爸刚被裁员,工作上正一筹莫展,经宋家群提议,春节后宋晞爸爸便跟着他一起去了帝都,帮着忙些生意上的事情。

    家里只剩下宋晞母女,妈妈常常感恩地和宋晞念叨,说宋叔叔他们夫妻俩人都很好,在外面也很照顾她爸爸。

    宋晞爸爸带着她们到车站停车场时,宋家群已经下车,站在人群里,高举双臂同他们热情地挥手:“嫂子,晞晞,这里这里!”

    喊完又快步挤过人群,接过宋晞妈妈手里的大袋子,连声道谢:“嫂子,你说你来就来呗,拿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这么沉,辛苦了辛苦了。”

    “不辛苦,我们上火车时碰见好心人了,两个大小伙子主动帮我们抬了行李。也没拿什么过来,都是家里的土特产。听弟妹说,你想吃家乡饭,我特地带了很多笋干腊肉,回头做给你们吃。”

    宋妈妈看了眼车站外的商厦楼群,感叹,“帝都真好啊,真漂亮。”

    宋晞那年16岁,第一次走出家乡小镇,到了一线大城市,看什么都新鲜。

    不过一路上车马劳顿,来帝都时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再加上市区街道拥堵,车子连续急刹几次后,宋晞胃里翻江倒海,找到就近的公共洗手间,吐了半天。

    回车上睡了一会儿,再醒来时,车子已经驶入一片美丽的别墅区。

    宋叔叔家的房子很漂亮,三层别墅,五色菊顶着蓝紫色的花朵在庭院里盛放。

    庭院里坐着一位笑盈盈的妇人,见到他们,挺着肚子走出来,和宋晞的妈妈拥抱。

    那是宋叔叔的妻子张茜,宋晞叫她张姨。

    “晞晞,好久不见呀,真是大姑娘了,个子也高了不少,再长两年,要超过你妈妈啦!”

    张茜捏了捏宋晞的脸,“是不是火车上休息不好?怎么脸色这么差?”

    宋妈妈把宋晞路上晕车的事儿说给她,宋晞觉得丢人,脸都红了。

    “那咱们快进屋去吧,屋里有空调,吹吹冷风喝点凉快的,可能会舒服些。”

    临进门前,张茜抬手楼上指,“晞晞你看,三层是个小阁楼,以后你和妈妈就住那里,你宋叔叔从知道你要来起,就闲不住,给你买了很多书,放在小书架里,到这儿和在家一样,别拘着,啊。”

    那天进门后没几分钟,宋家群和宋爸爸就出去了,要忙生意。

    宋妈妈和张茜一起收拾她们的行李,带来的土特产被一样样从包裹里拿出来,摊放在地上,拆开,再重新收纳。

    张茜对着楼上喊:“思凡,思凡?姨姨和姐姐来了,快下来。”

    “你喊什么啊,和同学连麦打游戏呢!别喊了,烦死了!”

    张茜被儿子的冲撞噎一下,有些无奈地和宋晞妈妈诉苦。

    之前他们只顾着忙生意,家里的事情都是雇了保姆在看管。虽然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天天早出晚归,和儿子总也说不上几句话。

    保姆汇报时,也都只在夫妻两个面前说好听的,频频夸奖他们的儿子成长得不错,张茜听了还很欣慰。

    “也是这次怀了二胎,反应太严重,不得不休息在家里,天天.朝夕相对,才发现原来这孩子这么不像话,真让我头疼。”

    正说着,楼上传来踢踢踏踏的拖鞋声,随后是一阵滑轮掠过地板的咕噜噜——

    宋思凡在屋子里踩着滑板过来,停在那堆土特产前,嫌弃地嘟囔:“哪来这么多东西啊,乱七八糟的......”

    宋晞进门喝过冰水,这会儿已经好多了。

    听见宋思凡这样说话,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觉得这熊孩子要是自己亲弟弟,准是要一脚踹飞他的。

    “思凡!”

    张茜也是南方人,呵斥都是温柔的,“过来叫姨姨,这是你宋晞姐姐。宋晞姐姐成绩很好的,上学期期末考了全校第二名呢,以后多和姐姐学学。”

    熊孩子根本没在听,滑着滑板去了厨房。

    宋晞瞧见他捧出超大一桶冰镇饮料,拧开盖子,直接对着喝。

    宋妈妈笑着打圆场:“老家的学校你还不知道,学生少,考第二名也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厉害的。”

    饮料喝下去半桶,宋思凡突然盯着宋晞开口:“你是从非洲来的吗?怎么这么黑啊?”

    宋晞刚中考完,暑期没有作业。

    小镇不像大城市那样,家长教育观念强,会让孩子提前补补高中课程什么的。

    她没作业就彻底闲了,天天和朋友出去玩,山里、河边,在酷暑的南方晒了两个月,确实黑溜溜的。

    在老家时是不觉得的,伙伴们都晒得一样黑,谁也犯不上嫌弃谁。

    这会儿突然被人攻击,宋晞瞥了眼客厅墙壁上装饰用的棱格镜子,自己和这个华丽的环境相比,又黑又瘦,显得土里土气。

    但......

    黑不黑的,关你什么事儿。

    我乐意,熊孩子!

    宋晞也有脾气,被说了当然不高兴,想怼回去。

    可想想又觉得,张姨和宋叔叔对他们家实在是很好,只能当没听见。

    宋思凡一直在客厅里踩着滑板瞎晃悠,时不时拿出手机鼓捣几下。

    张姨也许是被儿子晃得头疼,也许是觉得宋晞和大人待着无聊,提了个建议:“思凡,你带姐姐出去在小区里走走吧,熟悉熟悉环境,好吗?”

    讨人嫌的熊孩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点点头,动作利落,踩了滑板就往外走。

    走到一半回头吩咐宋晞:“跟上啊,非洲人。”

    “*#%*!@#”

    宋晞在心里骂人,不情愿地跟着出了门,气得连眼镜都忘记戴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