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这么好吃
夜已深,孩子闹乏了,他们挤在陈家睡下,村庄静悄悄。“扑通——”县城附近槐花公社,另坡大队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落下一个鬼祟身影。
埋伏已久的主人拿起扫帚一顿乱打。
“啊!爹,娘!别打别打,是我啊!”“打的就是你!一天不回家,大晚上你翻墙是不是,能不能做点正事,你干嘛去了!?说不说你,说不说!你混什么呢!”“啊,啊!啊!别打了!还不是你们没管好小弟!要不是他害了小三子要赔钱,搞得现在咱们家连彩礼钱都拿不出来,我至于跑到县城去吗!”一个压低的女声恨铁不成钢:“你,你去投机倒把了?你不要命了!”“没有!”最先的男声愤愤不平,“我没去。
”他倒是想,也得有门路啊!他眼睛一转想到什么:“爹,娘,你们猜我今天看到谁了?”“猜个屁,岑红兵你给我听好,你再敢不走正路往县城跑你给我等着,我不扒了你的皮!”“我小姑!”男声怒气稍减:“你小姑认你了?”“不是不是,进屋说。
”年轻男人揽着父母进屋,他给自己倒了碗水,接着说,“我看到一个和小姑很像的女娃,左手上还有一片疤,我怀疑是二叔家贱……那女子,真的,那鼻子嘴巴和小姑一模一样,穿得洋气得很,供销社里买东西一买一大包,一看就有钱。
”“不可能!那早都死的透透的了。
”“真的,那疤还是我不小心烫的,我能认不出来吗?”中年男人还要继续反驳,女声犹豫道:“当家的,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的,前几个月我回娘家借钱,在那边供销社里看见的……我光看见个侧脸,确实很像。
”男人不自信了,他摸出烟袋填着烟丝,咋可能呢?不可能啊……“娘,你也见过?我问人说,那女娃还有个运输队的工作,不过我在运输队没看见人,说不定家是在我舅家公社那边呢。
”“那……”“爹、娘,我们要不要找人问问,我二叔家也困难,那女子看着条件挺好的……”……姜知年一夜无梦,醒来时天光大亮,家里上学的上学,上工的……倒是没全去,下雨了,柳月娥放任他们仨睡到自然醒。
锅里还有早餐,就很幸福~姜知年幸福完还没到八点,趁雨不大,她回家把种在院里,也不知道能不能活。
下午,她在书房看书,姜奶奶则带着一群孩子在堂屋读书,他们学了一首新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姜奶奶配合天气讲着释意,又领他们齐诵,其中大壮的声音瓮声瓮气,格外突出——今天一早,大壮妈就拿了十个鸡蛋找柳月娥,表达想让大壮跟着读书的意愿,姜奶奶很高兴同意了,从今往后大壮可再也欺负不了驴蛋了,哼哼。
大壮的问题也格外多,被无视几次后学会举手的他又开始发问:“船是什么?长什么样子?风把云吹散不下雨了我知道,为什么水会跟天一样?”姜奶奶画了个小舟的示意图,但没见过船的大壮理解不了,一再追问,姜奶奶祭出姜知年,稳定课堂秩序。
姜知年让她先讲完,才另开一课,她画了乌篷船的立体图、主视图和剖面图,讲解船的基础构造及原理,大壮对船怎么浮起来的很感兴趣,但其他小孩几乎都是满头雾水,姜知年决定留他单独补课。
杨君梅敲门进来,她看着黑板上的工图也是目瞪口呆。
她知道姜奶奶在教她的小伙伴们识字,白知青还自掏腰包买墨汁给她做了个黑板,知青点里很是议论了一阵,但这些小朋友学的东西有点过于硬核了吧!物理公式她都看不懂哎!姜知年只觉她来得正好,沪市人嘛,四舍五入也是见过西湖的,姜奶奶描述不出来,她讲不就露馅了,正好正好。
“同学们,这是来自沪市的小杨知青,她的家乡跟诗里所说“望湖楼下水如天”的地方相距不到400里,大家鼓掌请她讲一讲好不好。
”姜奶奶从新誊了诗,搬来板凳坐在学生里面,一脸期待看着杨君梅。
杨君梅:啊!啊??姜知年给她一个鼓励的表情,转身回屋。
杨君梅硬着头皮磕磕绊绊讲了起来,好在她长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面对小孩稀奇古怪的问题也勉强能答得上来。
时间差不多,小孩注意力也不再集中,她长舒口气把讲台的位置让给姜奶奶,自己推门进了书房。
她十分幽怨,低声说姜知年:“哪有你这么抓壮丁的,沪市和杭市不是一个地方的呀。
”“理解一下啦,我们都是北方人,对你们南方不熟悉的啦。
”姜知年头也不抬敷衍道。
“你在干什么……啊!这是什么?”杨君梅靠坐过来,看着姜知年笔下的东西,傻眼了,这都什么东西,为什么组合在一起她看不懂,地膜是什么,辣椒嫁接?辣椒不是摘完就死了吗?辣椒树?她是第一次在姜知年在的时候来她家,自然也是第一次进书房,她看面前满满当当的各种书,好家伙,原来学渣只有她自己!姜知年想了想,停下笔问她:“我想在村里搭大棚,种反季蔬菜,知青里面有人了解相关的东西吗?”杨君梅愣愣摇头,听着有点高端,她不知道,要不是白景书修了大队的拖拉机她都不知道还有知青会这种技能,她只知道黄云生做饭最好吃……姜知年:果然是个傻孩子。
她从书架上拿了几本书,递给杨君梅让她先看着,点心也推到她手边,她得趁着这阵思路清晰把记忆中的东西先写下来。
杨君梅挠挠头,她不是很想看书……算了,总好过出去哄小孩,好在这几本都是比较流行的。
姜知年整理完草稿再看她,还挺认真,她盯了一会儿,杨君梅感觉到她的视线,抬起头合上书,伸了个懒腰:“你忙完啦。
”她凑过来惊奇问道:“你们这的小孩学这么深的吗?这诗我小学都没见过哎,教了能记住吗?还有还有,你讲什么浮力啊之类的,他们能听懂吗?”“也不是,他们学什么都看我奶奶心情的,可能是今天下雨,我奶奶就想到这么一首了。
听不听得懂有什么关系,他们好奇就教一教喽,别的不知道,但你讲的那些他们肯定记得牢牢的,回去还得给爹妈讲一遍。
”姜知年有点犹豫,办学的事到底没确定,要不要给她透露一下呢?“知青点高中生是不是挺多的?对了,你是初中还是高中?”杨君梅有点扭捏:“初中生。
”她以前没觉得这学历有什么拿不出手的,但是突然发现,即便是同等学历自己跟小伙伴的差距也有点大哦。
又掰指头数了数,“一、二……知青点得有一大半的是高中生。
”……算了,估计说了也没戏……而且选老师肯定优先村民的,最多和知青五五开。
“哎,你学习看着挺好的嘛,为什么不上高中呢?”“忘了,反正都上不了大学,读不读高中也无所谓了。
”初中文凭都是找校长考的,高中没关系,家里总不能连个明面上的进项都没有。
再读也没前世学历高,恢复高考直接考大学就完事了。
“唉,我有点后悔了,我爸爸妈妈本来要我把高中读完再下乡的,我没听……”杨君梅很低落,人总是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而,为时晚矣。
“你爸妈还没联系你吗?你也没写信回去?”姜知年后来了解了她是如何下的乡,就很服气,坑爹坑娘坑自己,不愧是你啊,不过这货有这么硬气的吗?她摇摇头:“不过我哥哥给我写信了,还寄了钱,说以后会定期给我钱的,不然怕我饿死。
”她笑起来,眼底仍是失落。
“你哥寄钱你爸妈肯定知道的,再过一段时间,山里栗子、柿子这些就能吃了,到时候寄点回去跟他们服个软吧。
”姜知年拍拍这傻姑娘的头,被忽悠瘸了的又何止你一人哟,“说起来,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啊,今天不上工,好无聊哦,就想来找你玩。
我也真是堕落了,居然觉得上工也挺有意思的。
”看来是真无聊,不过来得正好,她看了看天色,没说别的,只找出初中课本让杨君梅翻看,等她回来。
她则趁雨小上山掏了个兔子洞,拎回来后剥皮分肉一气呵成,杨君梅看得头皮发麻、毛骨悚然,跑回屋里乖巧看书,姜知年做了微微微辣的水煮兔肉,依旧吃得她“嘶哈嘶哈”,不过也忘记了先前的残暴场面。
杨君梅:真没想到兔兔这~么好吃,剥皮什么的,都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