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5章 像不像个大棺材?

    村民们屏住呼吸,看着这个“怪物“一点点成形。

    “像不像个大棺材?“

    有人小声嘀咕,引来一阵压抑的笑声。

    苏建国毫不在意,专注地检查每一处贴合。

    当最后一块塑料布被固定好,他长舒一口气,转身面对全村人:

    “乡亲们!苏家屯第一个蔬菜大棚,今天正式完工了!“

    掌声稀稀落落地响起,更多的是怀疑的目光。

    老书记走上前,拍了拍苏建国的肩膀。

    “建国啊,叔佩服你的胆识。但丑话说前头,这要是赔了“

    “老书记。“

    苏建国打断他,声音坚定。

    “三个月后,我请你来摘第一根黄瓜!“

    “好!“

    老书记当即大笑道。

    “到时候叔自带酒来!“

    大棚已经建好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

    将已经长好的蔬菜苗,转移到大棚里。

    育苗棚里。

    苏建国蹲在一排排翠绿的幼苗前,手指轻轻抚过一片嫩叶。

    “建国哥,都准备好了!“

    张大柱的声音从棚外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苏建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走出育苗棚,他看到二十多个村民已经聚集在外面,每人手里都拿着小铲子或竹筐,脸上写满期待与好奇。

    “乡亲们。“

    苏建国清了清嗓子。

    “今天咱们要把这些宝贝苗子搬新家了!“

    他领着众人进入育苗棚,指着整齐排列的苗床。

    “黄瓜苗移栽到一号和二号棚,西红柿去三号,四号棚种些叶菜。“

    王老汉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弄着一株黄瓜苗。

    “这苗子长得可真壮实!叶子油亮亮的。“

    “那是王叔您配的营养土好。“

    苏建国笑着递给他一个竹筐。

    “来,咱们轻点挖,别伤了根。“

    村民们两人一组,开始小心翼翼地挖苗。

    苏建国穿梭其间,不时停下来指导。

    “对,就这样,连土带根一起挖别捏茎杆,托着土坨“

    育苗棚里渐渐热闹起来,但每个人都屏着呼吸,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每一刻幼苗。

    张大柱的儿子张小虎挖出一株特别健壮的黄瓜苗,兴奋地举起来。

    “爹!你看这个!“

    “轻点!“

    张大柱赶紧接过,小心地放进竹筐。

    “这可是金疙瘩,弄坏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

    苏建国闻言大笑。

    “没那么金贵,但也差不多。这一株苗子,将来能结十几根黄瓜呢!“

    正午时分,第一批苗子已经安全转移到了大棚里。

    苏建国站在一号棚门口,抹了把汗。

    “大家歇会儿,喝口水。下午咱们正式栽种。“

    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在田埂上,拿出自带的干粮和水壶。

    苏建国从包里掏出几包大前门,分给男人们。

    “建国啊。“

    老赵头抽着烟,眯眼看向大棚。

    “这苗子栽下去,真能活?“

    “赵叔放心。“

    苏建国指向大棚。

    “您摸摸这土,晒了一天,温乎着呢!比外头起码高五度。“

    下午的栽种工作更加细致。

    苏建国在大棚里用木棍划出整齐的垄沟,亲自示范如何定植。

    “株距三十厘米,太密了通风不好栽完轻轻按实,别伤根马上浇定根水“

    吴二埋汰蹲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苏建国的每一个动作,时不时点点头。

    他今天特意戴上了苏建国送的新墨镜,在棚内也不肯摘。

    “二哥。“

    苏建国拍拍他的肩。

    “看清楚了吗?你来试试。“

    吴二埋汰紧张地搓搓手,接过一株西红柿苗。

    他学着苏建国的样子,先在土里挖个小坑,然后轻轻将苗子放进去,填土的动作轻柔得像在埋什么宝贝。

    “好样的!“

    苏建国竖起大拇指。

    “就这么干!“

    四座大棚里,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太阳西斜时,最后一株苗子也找到了新家。

    苏建国站在大棚中央,环视着一排排整齐的幼苗,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乡亲们,辛苦了!“

    他高声说道。

    “接下来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量要控制好“

    当晚,苏建国在大棚旁的小屋里,仔细记录当天的移栽情况。

    吴二埋汰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上面还卧着个荷包蛋。

    “建国哥,吃饭。“

    他小心翼翼地把碗放在桌上。

    “谢了,二哥。“

    苏建国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来,你也坐下,我跟你说说怎么照看这些宝贝。“

    接下来的两天,苏建国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大棚里。

    他教会吴二埋汰如何用温度计测量土壤温度,如何根据天气调整草帘的覆盖时间。

    “记住,晴天白天要掀开草帘让阳光进来,晚上必须盖严实。“

    苏建国反复强调。

    “如果连续阴天,中午也要掀开两小时通风。“

    吴二埋汰认真地在笔记本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符号。。

    那是他自创的“记录法“,只有他自己能看懂。

    第三天清晨,苏建国检查完所有大棚后,终于松了口气。

    他找来弟弟苏建军和几个可靠的村民。

    “建军,我明天得回城一趟。“

    苏建国指着大棚。

    “这些苗子已经适应新环境了,接下来就按我说的管理就行。“

    苏建军点点头。

    “哥你放心,我每天都会来看。“

    “特别是二号棚那几垄黄瓜。“

    苏建国不放心地叮嘱。

    “苗子稍微弱些,水量要控制好。“

    他又转向张大柱。

    “大柱,你家的得离这儿近,早晚帮忙看看温度。要是连续阴天,记得来帮二哥盖草帘。“

    “放心吧建国哥!“

    张大柱拍着胸脯。

    “我让我家小子也来帮忙,保证错不了!“

    交代完这些,苏建国还是不放心,又拉着吴二埋汰把注意事项重复了一遍。

    这个单纯的汉子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对苏建国交代的事情却记得格外牢。

    “建国哥。“

    吴二埋汰突然说。

    “你放心,我一定看好这些苗子。它们就像就像我的孩子!“

    苏建国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兄弟!等我从城里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苏建国最后一次巡视了一下大棚,而后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通往四九城的路。

    夕阳西下。

    苏建国终于返回了四九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