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航空军工1950/ 028章 回国前的波澜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028章 回国前的波澜

    第二天清晨,陈天宇从宿醉的朦胧中清醒过来后,就发现交流团的领队李瑞轩坐在床边翻看着书。

    “李工,早啊,咋个今天没事守我这儿了?”

    李瑞轩见陈天宇醒了,放下书本正色对陈天宇说道:

    “天宇,你醒了,就先洗漱一下,我有正事和你说。”

    见李瑞轩说得认真,陈天宇就知道应该是昨天自己在酒桌上的事。

    不过他没有直接挑明,而是先快速地起床,用毛巾抹了两把清醒了一下。

    “李工,你到底有什么事啊,怎么这么严肃?”

    见陈天宇人彻底清醒了,李瑞轩十分地说道:

    “昨晚在酒桌上……你说了一些关于三角翼和最新发动机的事。”

    他的语气中带着压力和责任感。

    “这些都是没有经过上级批准的方案细节,不应该随意透露的。

    你在来之前,应该是做过培训的,相关的纪律你怎么会忘记了呢?!

    还好你只是提了一个开头就醉倒了,并没有没有泄露更多。”

    李瑞轩说这话的时候,话语中带着关切。

    他知道陈天宇能力很强,但有时候似乎也太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现在可是在国外,按照规矩他的这些言行可都得回去上报的。

    他可不想因为这些,毁了这个天才。

    陈天宇知道李瑞轩的敲打是对自己好,在军工行业,不管哪个年代,保密都是第一位的。

    “谢谢李工的提醒,我知道了,下次不会再犯了。”

    想到现在还在苏联,陈天宇就只是表示了感谢,并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昨天他搞出来的酒后失言,想让苏联人相信就先得要自己人相信。

    …………

    当天和苏联专家一起工作的时候,格列维奇先生和陈天宇聊了一下关于当前项目上的事。

    然后就把话题转移到昨天晚上昨晚的聚会上面,先是说了一会儿昨天晚上喝的挺高兴之类,随后就把话锋一转。

    “陈,昨晚你提到的那个‘三角翼教练攻击机’,让我们很感兴趣。”

    旁边的另外一个专家也笑着附和道:

    “能再和我们说说吗?关于它的设计思路,或者你设想中的性能特点?”

    从他们眼神中闪烁着的试探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于陈天宇“无意中”泄露出来的方案感到十分好奇。

    陈天宇心中了然,他就知道苏方不会轻易放过这个线索。

    不过此时他脸上露出歉意的表情,摇了摇头。

    “各位达瓦里希,非常抱歉。

    昨晚确实是喝多了,纯粹是我一时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

    陈天宇先是间接地承认了他所说的方案的真实性,然后又接着回应道:

    “那只是我根据在美国所学弄出来的初步构思,还没有形成正式的方案。

    而且,按照我们的规定,未经上级批准的技术细节,我不能随意透露。”

    陈天宇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承认了说过这些话,又强调了这是非正式的、保密的内容。

    他接着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回当前。

    “各位达瓦里希,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先把手头已经达成初步共识的中级教练攻击机项目做好。”

    陈天宇语气坚定地表示。

    “这个项目凝聚了我们双方的心血,也是我们未来深入合作的基础。

    只有把这个项目成功落地,才能为更高级别的合作打开大门。”

    精心谋划撒下去的饵,没有钓上来大鱼之前,陈天宇可不会就这样轻易的让对方把饵吃了就跑。

    苏方技术专家们虽然被“拒绝”,但他们并没有感到不满,反而对陈天宇的谨慎表示出理解。

    同时因为陈天宇的谨慎,他们对陈天宇掌握的“三角翼”技术更上心了。

    之所以以会这样,完全是为他们手头的美国情报确实零星地提及了类似的研究方向。

    例如康维尔公司的xf-92战斗机就进行过大量的三角翼研究。

    尽管还不确定这是否是未来战斗机的主流,但这种情报不足的状态,让他们对美国技术的追赶产生了焦虑和危机感。

    陈天宇酒后提及的“三角翼”恰好契合了他们正在探索的方向,即使只是一个概念,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见到从陈天宇这里无法打听到更多,格列维奇就干脆把这个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着重说了陈天宇昨晚的言论,以及他今天的回复。

    为了让上级重视起来,格列维奇明确表示,陈天宇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能力的工程师,提出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

    要是能说通华夏让他配合提供资料,和苏联手头的资料相互印证,对于苏联未来的战斗机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好处。

    苏联上级部门对这份情报非常重视,他们迅速表示,会着手与华夏相关部门进行官方联系,探讨未来在更广泛领域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中苏双方的工程师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在达成核心共识的基础上,大家围绕中级教练攻击机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展开了细致的讨论。

    从气动布局到结构设计,从系统集成到设备选型,双方工程师通力协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尽管是初步方案,但其中凝结了双方的智慧和努力。

    最终,在预定的时间内,项目初步方案顺利完成。

    这让华夏交流团成员们感到无比的成就感和踏实。

    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华夏的航空工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弄好方案后的第一时间,华夏交流团就带着厚厚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回国进行详细报告和后续工作。

    回到国内的当天,陈天宇在第一时间就给家里打了电话。

    先是向家里报了平安后,陈天宇就对父亲说道:

    “爸,我在苏联这段时间,观察到了一些情况。

    他们的民用物资,特别是轻工业产品和副食品供应,品种单调,完全和苏联的国民收入不匹配。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

    随后,他详细地向陈子瑞描述了苏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他对苏联专家们提及的对东南亚特产的兴趣。

    “我想请大哥帮忙,通过咱们在东南亚的关系,采购一批适合苏联市场的特产。

    比如,一些罐头、果干、糕点之类的,质量要好,包装要精美。

    然后想办法以货运的形式,发往莫斯科。”

    陈天宇在电话中安排着细节。

    “物流途径没有安排妥之前,这批货的运输肯定成问题,我想其中的麻烦肯定不少。

    不过我们这次不以赚钱为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后续的贸易合作铺垫。

    让他们看看我们手头产品,也算是投石问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