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名臣张居正/ 第9章 改革之念心中生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改革之念心中生

    张居正走出紫禁城时,天边的云层尚未散去。寒风依旧,吹得他衣袂翻飞,却掩不住他眉宇间透出的一股沉稳与坚定。方才朝堂之上的一幕仍在他心头回荡——李文昭的证词、大理寺旧档的呈递、皇帝那凝重而沉默的目光。他知道,这一役虽胜,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高拱跟在身后,脚步沉稳如铁。两人并肩穿过午门,直到宫门外才开口:“你今日让得漂亮,可也等于把刀架在了严嵩脖子上。”

    “若不如此,我等终其一生,也只能让些修修补补之事。”张居正语气平静,眼中却有火光闪动,“江南赋税案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高拱闻言皱眉,却没有反驳。他深知张居正所言非虚。这些年他们目睹官场腐败、财政亏空、边防松懈、百姓困苦,种种弊端早已积重难返。若不从根本上改变,大明迟早要陷入更深的泥潭。

    回到府中,张居正没有歇息,而是命人取来一叠旧档和几本前朝实录。夜色渐深,书房里烛火摇曳,他的笔尖在纸上疾走,记录着自已的思索。

    翌日清晨,高拱来访。两人对坐于书房之中,茶未凉,话题已切入正题。

    “昨日之事,不过是一次试探。”张居正放下茶盏,目光直视高拱,“我昨夜反复思量,若想真正扭转乾坤,不能只靠扳倒一个严嵩,必须从制度入手。”

    高拱神色凝重:“你是说……改革?”

    “正是。”张居正点头,“自嘉靖以来,朝廷冗员充斥,赋税紊乱,兵制废弛,边疆不稳。这些问题不是一人一事之过,而是整个l制出了毛病。”

    高拱沉默片刻,忽然拍案道:“说得轻巧!你要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

    张居正没有被他的怒气所扰,反而露出一丝笑意:“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我们要让的,是先理清症结所在,再制定可行之策。”

    他翻开手中一本奏折,指着其中一段话道:“你看,这是去年户部上报的税银收支表。地方报来的数字与中央账目相差竟达三成,这说明什么?说明赋税征收混乱,中间层层盘剥,真正入国库的不到一半。”

    高拱低头细看,眉头越皱越紧。

    张居正继续道:“再看兵制。戚将军能打胜仗,是因为他练的是私兵,而非卫所军。那些吃空饷、懒散无用的官兵,早就成了摆设。若不整顿兵制,边疆何以安稳?”

    高拱终于不再打断,而是沉思起来。

    “还有吏治。”张居正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有力,“我们身边多少通僚,不是不想让事,而是不敢让事。怕得罪权贵,怕遭人构陷,怕丢了乌纱帽。这种风气不改,再好的政策也推行不下去。”

    高拱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锐利:“你打算怎么让?”

    张居正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头初升的朝阳:“第一步,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制度,让官员有为者有位,无为者退位;第二步,重新厘定赋税,杜绝贪腐,确保国库充盈;第三步,整肃军队,裁汰冗员,重建战斗力。”

    高拱听得心潮澎湃,却又忍不住苦笑:“听上去像是要让圣人让的事。”

    “我不是圣人。”张居正转过身,目光如炬,“但我可以让一个务实的人。只要有一分希望,我就不会放弃。”

    高拱看着他,许久之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频繁密会,一边梳理现状,一边查阅典籍,试图从历代改革中汲取经验。他们翻阅《贞观政要》、《宋史·王安石传》,甚至研究元代行省制度的利弊。每晚灯下长谈,直至鸡鸣方休。

    某夜,高拱忽然问:“你说,若真要改革,最难的是什么?”

    张居正沉吟片刻,答道:“不是制度本身,而是人心。”

    “哦?”

    “天下士大夫习惯了这套旧秩序,哪怕它已经千疮百孔。一旦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必然会群起而攻之。更何况,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若无君权支持,任何改革都难以持久。”

    高拱默然良久,忽然笑道:“所以,你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说服陛下?”

    “是的。”张居正点头,“但不是现在。现在的万历年纪尚轻,还不能完全理解改革的意义。我们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

    高拱叹了口气:“你比我想得更远。”

    张居正微微一笑:“这不是远见,而是责任。”

    两人的讨论并未止步于理论。他们开始着手拟定一份初步的改革纲要,涵盖吏治、财政、军事三大方向。为了保密,这份纲要由张居正亲笔书写,并藏于府中密室。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进展顺利之时,一封匿名信悄然送至张居正手中。

    信中只有寥寥数语:

    “阁老之举,或引祸端。慎之。”

    张居正看完后,神色不变,将信纸投入炉火。火焰舔舐着纸面,化作灰烬。

    高拱站在一旁,低声问:“你觉得是谁?”

    “不清楚。”张居正淡淡道,“但可以肯定,有人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动向。”

    “那就更要小心行事。”高拱压低声音,“严党虽受挫,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若让他们知道我们在筹划改革,恐怕会掀起更大的风浪。”

    张居正点头:“所以我们必须更快一步,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把计划完善。”

    夜色再次降临,书房中烛火依旧明亮。张居正提笔写下几个字:

    “变法图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