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115章

    酷性,以及人类如何趋利避害,维持地球生态建设。”

    轩轩:“这就是作品映射的现实意义,也要对自然本源性问题做一客观解读,开拓人类新的世界观。”

    希希:“现在本源观大致可以分出西种,‘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道学认为道是自足的和永恒的,万事万物皆产生于道;伊斯兰教认为是真主安拉创造了世上的一切事物;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也就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轩轩:“概括的比较全面,补充一下,佛教没有创世主的观念,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道理,但却无法改变世间己有的状态。”

    希希:“那你如何解释世界本源的问题?”

    轩轩:“我认为世界本源在于物与道的客观存在。”

    希希:“这个观点比较新颖,具体说说看。”

    轩轩:“物指的是不同性质的物,包括肉眼可见的物体及仪器可分辨出来的微物质,具有可见性;道指的是构成物的不同属性量,具有虚化性。”

    希希:“为什么要有‘客观存在’的表述?”

    轩轩:“不能简单的把‘物’与‘道’归为世界本源,而应突出了‘客观存在’的首要地位,‘物’与‘道’只是‘客观存在’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希希:“客观存在就是事物本来存在的状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世界本源就客观存在着物与道,物道相和的演化过程就产生了万事万物,是这个道理吗?”

    轩轩:“非常完整地表达我的意思,把‘客观存在’放在首要地位,就把物与道的本源属性解释通了。”

    希希:“那物与道是怎样演化的?”

    轩轩:“物与道相互作用产生运动,运动又加快物与道的演化进程,首至星体诞生出现引力、重力、质量、规律等道象,同时也出现气体、火、水、生物等物象。

    宇宙演化轴心在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