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大伯,你去做马夫

    村民招呼陈义。

    “陈家大伯,你去县里干啥?”

    车夫扭过头。

    “老陈是要去县里的当铺,当东西。”

    陈义一阵窘迫,不得不开口。

    “金桂有几块压在箱子里的衣料,平时也用不着,拿去当铺换点钱,买鱼肉给耀祖补补身。”

    陈阳抬头看去。

    陈耀祖,便是他那个读书人的堂哥,大伯很是以这个儿子为傲。

    村民们纷纷恭维。

    “陈大伯,马上就开春了,你儿子也要考童生了吧。”

    “等他成了童生,你家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要是陈耀祖今后考了状元,你就跟着享福了!”

    听着村民们的夸赞,陈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傲然笑意。

    “我儿子聪明孝顺,一定能金榜题名。”

    他看向陈阳,沉喝。

    “大郎,等你堂哥考上童生,便让他在乡绅家里,给你找份当马夫的好差事!免得你一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陈阳一愣。

    怎么又扯到自己了?

    心中一阵不爽。

    你儿子考状元,老子就给有钱人当弼马瘟?

    上马车下马车的时候,还要弯腰给人家当踏脚凳。

    狗屁的好差事,分明就是羞辱人!

    他与堂哥年纪相仿,大伯平时总喜欢拿他当参照物,以此显示堂哥更优秀。

    现在,多半是李金桂挨了打,还丢了猪板油,大伯心中愠怒,碍着面子不好明着发作,便当众找个由头辱骂自己。

    陈阳呵呵一笑。

    “大伯,我是粗人,高攀不起!不过堂哥这么孝顺,做马夫这种好差事,肯定先孝敬给您,您一边当马夫一边锻炼身体,还能挣银子呢!”

    说完,一溜烟爬上驴车。

    村民哄堂大笑。

    陈义脸色难看,气得说不出话。

    这小子,怎么越来越难缠,嘴皮子还比以前利索多了。

    驴车驶向清平镇。

    村民们坐在车斗上,没事便闲聊。

    “……鸿运楼的女掌柜,是个美艳寡妇,最近正在四处招男子入赘。谁若是娶了她,又享艳福又发财!”

    “但我听说,此女泼辣得很,不少想上门入赘的男子,都在她手里吃了大亏,灰溜溜的滚蛋!”

    “咱们村的皮五,本来也想打这寡妇的主意,没想到老二伤了。他花一百文,买了巴掌大的一小瓶药酒,结果一点用都没有!”

    陈阳本来正在听村民们讲八卦。

    一听药酒,顿时抬头。

    “是何药酒,竟然这么值钱?”

    “此物是补肾药酒,一百文就巴掌那么大一小瓶,这还算便宜的了。”

    陈阳一阵惊讶。

    补肾药酒竟然这么值钱?

    他隐约想起,自己去山上砍毛竹的时候,似乎看见一棵叶子表面黄绿、背面灰黑的植物,乍一看像棵黑不溜秋的萝卜秧子。

    好像,是一种风靡现代的补肾草药,号称‘男人之宝’!

    不少人都拿它泡药酒,用来补肾壮阳。

    有位德高望重的中医泰斗开直播,教了大家一个壮阳药酒方,其中最重要的一味泡酒材料,就是这种药草。

    陈阳正好也看了那场直播,记得方子。

    当时他只顾着砍竹子,没有看清。

    要真是那种药草,自己就发财了!

    陈阳一阵激动!

    天色已大亮。

    快到中午的时候,驴车终于来到清平镇。

    陈阳来到卖鱼的集市。

    集市上已经站了不少鱼贩,面前摊子,但大多数卖的都是死鱼,几乎没有活鱼。

    死鱼卖价便宜,值钱的是活鱼。

    陈阳瞅准一个空位,把牛皮鱼箱放下,掀开盖子。

    顿时,四周的鱼贩子都惊着了,纷纷围过来。

    “好大的鲶胡子!竟然有这么多鱼,还全是活的?”

    “这位兄弟,你是哪个村的?”

    “这些鲶鱼,你从何处捕来的?”

    同行探听消息来了,陈阳才不开口。

    他干脆装憨,咧嘴一个劲的傻笑。

    眼看陈阳口风紧,鱼贩们心中不爽。

    有兵吏模样的人走过来,凶狠喝斥。

    “要在这儿摆摊,得收五文钱的摊位费。”

    陈阳一阵无语。

    没想到古代大历,竟然也要收摊位费。

    一条死鲫鱼卖一文钱,这五文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陈阳不想给。

    兵吏吼道,“不给钱,就去别的地儿卖鱼。”

    说完,就要赶人。

    “住手!”

    旁边一声大喝。

    紧接着,一名年约五旬、打扮富贵的中年人走过来,身后还带了一名家丁。

    兵吏一看中年人,顿时一脸惶恐。

    “员外,您来了。”

    中年人脸色一沉,“如今四处村镇都在闹饥荒,乡下人来卖鱼挣点银子,何苦为难别人?”

    “是是。”兵吏慌忙道歉,“我知错了。”

    中年人点点头,打量了一下陈阳。

    “小兄弟,敢问你是何处人。”

    陈阳老实回答,“我靠山村的。”

    “原来如此。”中年人笑了笑,和颜悦色打量了一下他面前的鱼箱。

    “靠山村的情况,我也略知一二,你走这么远的路来清平县卖鱼,实属不易。”

    “这些鱼,我全给你收下吧,你说个价。”

    陈阳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好心,他刚来集市,还没问价,只得挠了挠头。

    “那,我算一下。”

    中年人吩咐家丁。

    “去帮忙看看,这些鱼价值多少,不能亏着小兄弟。”

    “是!”

    家丁赶紧上前察看,过了一会儿开口。

    “员外,这些鱼,市价大概值一千文。”

    中年人点点头,“取一两银子给他。”

    按照大历的币制,一千文钱,折算下来就是一两白银。

    陈阳刚来,就赚了一两白银。

    四周的鱼贩,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人群指指戳戳。

    “这位员外,可是咱们县出名的大善人,接济过好多穷人。”

    “这乡下鱼贩遇到好人,是祖上烧了高香。”

    家丁把银子递到陈阳面前。

    “算你运气好,遇到我们家员外,否则你别想卖这么多钱。”

    “还不赶紧给我家员外道谢!”

    然而陈阳却不接,而是眼神古怪的望着两人,嘿嘿一笑。

    他麻利地一弯腰,把鱼箱的盖子盖上。

    “员外,银子你自己留着!”

    “这鱼啊,我不卖喽。”

    “拜拜了您嘞!”

    陈阳说完,不顾四周惊愕的目光,扛起鱼箱挤出人群,飞快离开。

    变故发生得太快,不少人还反应不过来。

    等回过神的时候,陈阳已经消失在街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