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小说 第317章
经不再去追求什么苦集灭道了,我是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所有的修行都是借事修心,所以它的中道是“即边而中”,它是含摄空有两边而成就的中道。所以站在本经的修学——称性起修、一念心性的角度,一切法顺逆皆方便,没有什么清不清净,因为你本来就清净,你只要不去执着。
就是说你只要不多事,不强作主宰,你本来就清净的。
“无复有法,可相形比”,所以这个法是最微妙不可思议的,你自性的功德是最好的。
“待谁为粗,形谁为妙”,所以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没有什么清净不清净、粗妙的问题。
但是总要给一个名词,所以“强言为绝妙”。
《法华经》的殊胜在智者大师说的这个“绝待论妙”,它有广大的包容性。
你看圆教,《华严经》也是圆教,但是《华严经》不摄受我们凡夫众生。
就是说,这个法门好,但你上不去。
《法华经》的好在于它叫“一佛乘”,它有整合的概念。
什么叫整合概念?
就是说,我们修的法门,其实每一个法门都有方向性。
比方你布施,布施这个法是什么方向?
它会引导你的生命趋向富贵。
你不断地做,不断地做,它在你的生命中会产生力量,它这个布施的资粮,会引导你往富贵的方向走。
你说我持戒,我喜欢持戒……你看人各式各样。
有些人他喜欢布施、喜欢放生,有些人他什么事都不想干。
他喜欢持戒,也没关系。
他不断地造作持戒,他这个持戒的法会引导他往尊贵身走,来生特别尊贵,受人尊重,但是不见得有福报。
那忍辱这个法呢,会引导一个人成就庄严身。
所以每一个法都有它的方向。
如果你今天没有修《法华经》,会有什么问题?
你的人生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