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0章

    沈冷暗叹一声,心说自己这是何必呢。

    那姑娘看着沈冷背影哼了一声:“模样看着还行,身材也还行,怎么是个傻的。”

    旁边人附和:“就是,傻到骨子里了,我瞧着就是嫉妒人家沈将军,哪有几个年轻人能如沈将军那么优秀。”

    就在这时候巡城兵马司的人巡街经过,为首的校尉看到沈冷之后连忙行了个军礼:“卑职拜见沈将军。”

    沈冷回了一个军礼,然后继续前行。

    站在红榜旁边的几个人都愣了,心说这家伙居然也是个将军,也姓沈,怪不得那么酸。

    那姑娘好奇心起,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校尉大人,刚才那人是哪个沈将军?”

    校尉回答:“还有哪个沈将军,自然就是那个沈将军。”

    他伸手指了指红榜上排在第一的那个名字,笑道:“你们在这看红榜上的名字,沈将军本人在你们身边过却不认识。”

    那姑娘一捂脸。

    她忽然抬起头,咬了咬嘴唇,然后鼓足勇气朝着沈冷喊了一声:“沈将军,你好棒!”

    沈冷落荒而逃。

    你好棒,茶爷也是这么说的。

    未央宫外,守宫门的禁军都已经认得沈冷,大家都给沈冷道喜,沈冷连忙回礼,想着应该带几个红包出来才对,人人道喜,沈冷就有些慌,战场上千军万马之中都不慌的人,在这种时候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待着才好。

    皇帝还在上朝,沈冷到了东暖阁外边等着,和侍卫们也熟悉,就在那闲聊。

    一个穿道袍的年轻人急匆匆而过,怀里抱着高高的一摞书册,以至于看不到前边的路,他脚步又急,险些撞在沈冷身上,沈冷避开,那小道人也下意识的避让,可是又险些崴了脚,怀里的书册便一股脑都飞了出去。

    沈冷连忙过去帮他捡:“小心些。”

    小道人看起来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模样,身上一件纯黑色道袍倒是少见,脚上一双黑布鞋,寻常道人的鞋上没有什么图案,有的,也可能是八卦太极之类,而这小道人的黑布鞋上绣着红色梅花,数量还不一样,左边那只脚侧面有梅花五朵,右边有四朵。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小道人连连道歉:“我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路。”

    沈冷看他眼神清澈,模样又清秀,皮肤白的让人想起吹弹欲破几个字,当得起明眸皓齿的评价,偏偏是个男孩子,长的漂亮的人本就有几分优势在,这道袍又衬托出几分出尘之意。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眼睛不好。”

    沈冷把书册一本一本捡起来:“你也抱不了这么多,要去哪儿?我帮你送过去。”

    小道人有些不好意思:“也好也好,你真是个好心人......好心人都有好福报,唔,你问我为什么眼睛不好,我师父说可能是平日里我只顾着看书,越看离着眼睛越近,所以就不好了,可我不信他那一套,他看书离着可远了,我跟你说,是这样的。”

    他捡起来一本书翻开,拿着书的手伸出去脖子还往后仰着。

    “就这样。”

    然后哼了一声:“还不是眼睛也不好。”

    沈冷觉得这小道人真有意思,忍不住问了一句:“道长你怎么会在宫里?你是?”

    小道人回答:“我师父是龙虎山真人,他......算了,不好解释。”

    沈冷这才想起来,陛下前阵子召龙虎山张真人入宫,原来是真人已经到了。

    龙虎山上的真人一代一代多半还是大宁的国师,大宁尊崇道宗,当然多数时候也只是样子做足,道宗弟子也都低调,盛世潜修乱世安民,大宁盛世数百年,道人们便安心在山林之中修身养性,张真人上次来长安还是陛下刚刚登基不久封他为国师的时候。

    沈冷帮小道人把书册都捡起来,分了一半抱着跟小道人往回走。

    “你住在哪儿?”

    “宫里有龙虎山真人的居所,叫奉宁观,这天下道观,只有龙虎山上真人在长安城住的这个才能带一个宁字。”

    小道人似乎有些得意,然后忽然愣住:“我刚刚跑去钦天监借书看,走的急了,忘记问路。”

    他眯着眼睛看向沈冷:“你知道奉宁观在什么地方吗?”

    沈冷叹气:“我是今天才知道有奉宁观,我去帮你问问。”

    他去找侍卫问路,反而是他领着小道人回到观里,这道观里居然没有其他道人,沈冷问了一句真人不在?小道人说在的在的,我就是。

    沈冷都懵了。

    这眉清目秀的小道人坐下来,有些迷茫:“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是龙虎山真人了......”

    沈冷只好认真行礼:“张真人好。”

    小道人连忙摆手:“你可别这样,我不习惯。”

    沈冷好奇的问了一句:“你师父他?”

    “挂了吧。”

    小道人的回答把沈冷吓出来一身冷汗。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挂了吧。”

    小道人叹息着说道:“我刚才说过的,不好解释......我本来就想在龙虎山上安安静静读书,别的什么都不想做,可是师父偏说只有我能继承他的真人之位,哪个想噢......唔,也许有人想,可我不想,结果前阵子陛下有旨意,召师父入宫,师父说他自己算计着大限将至,怕是走不到半路就会羽化飞天,所以就急匆匆把龙虎山真人传给我,让我来了。”

    沈冷道:“张真人真是了不起,竟是已经算出自己大限将至。”

    “啊屁。”

    小道人对他师父看来一点敬意都没有:“他是真的懒啊......从龙虎山到长安万里迢迢,他那么懒的人,怎么愿意走?”

    “那可是欺君之罪。”

    沈冷又吓了一跳,心说龙虎山上的道人都这么没谱的吗?

    “也不一定。”

    小道人:“万一他真算准了呢,那就自然不是欺君之罪了。”

    沈冷有些不理解,生死事大,这小张真人怎么说起老张真人生死来一点儿悲意都没有?

    “张真人若是真的......咳咳,你是不是还要赶回去?”

    沈冷试探着问了一句。

    小张真人摇头:“生死不过寻常事,龙虎山上都看的淡,师父已经一百三十岁,一辈子算过无数次,虽然算的大部分不准,可蒙也该蒙对一次了,不过六十年前他就算过一次自己要挂,连衣服都准备好了,后来等了好几年都没事,衣服都没用了。”

    沈冷:“也对,放了六十年,衣服肯定是不能穿了。”

    “什么啊,他是胖的。”

    小张真人道:“他这次还说,如果真的算准了,那谁也不能哭。”

    他话停了一下,低下头:“可还是会难过的吧......虽然他是那么不靠谱。”

    沈冷觉得气氛有些难过起来,只好转移话题:“我听闻,真人算命相看面相天下无双,前后可知百年,应该是很厉害很厉害了。”

    “那你也信?”

    小张真人道:“前知百年算什么,多看书谁都知道,后知一百年......这么大的牛他自己都不敢吹。”

    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看相,以前我倒是真佩服过他,我是个弃儿,师父一早就对我说过了,他说我是他在山下钓鱼的时候捡来的,虽然我还在襁褓之中,但面相一看就是做真人的,未来龙虎山就该由我来继承,所以把我带回道观里。”

    沈冷:“果然厉害。”

    “呸哦。”

    小张真人摇头:“你可知道,为什么历代龙虎山真人都姓张?”

    “不知。”

    “因为历代真人没事就游历天下,总是能捡到孩子的,若是捡不到就去收养无依无靠的孤儿,收养来的,捡来的,无名无姓,所以就姓张呗,我师兄都是他捡来的收养来的,每一个他都这么说过......”

    小张真人叹道:“所以我以后也是要游历天下的。”

    沈冷楞了一下,然后再次一拜:“历代真人,都是大善。”

    捡来的,收养来的,怕都是苦孩子。

    龙虎山上的道人,皆由此而来。

    两个人都沉默下来,沈冷觉得有些冷场,只好找了个话题。

    “真人,你会看相吗?”

    沈先生可是说他看相很有本事的,沈先生原来也是道人。

    “会啊。”

    小张真人有些兴奋起来:“龙虎山上的相书没有人比我看的多,每一种面相,我可说因果,可说福祸,看面相而知天意,这就是我们的功课。”

    沈冷往前凑了凑:“真人可以帮我看看吗?”

    小张真人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他一会儿:“看不了。”

    沈冷一惊,莫非自己真的有些不寻常?

    小张真人叹道:“我说过的,我眼睛不好......看不清你长什么样子。”

    沈冷一捂脸:“那你学这么多怎么办。”

    小张真人一脸认真:“虽然我看不清,可我真的会看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量

    小张真人一脸认真的看着沈冷,奈何眼神确实不好,眼前人只是个模模糊糊的轮廓,眉眼都看不清晰,哪里还能看出来是什么面相,沈冷说既然你看不清楚那么你学那么多怎么办,小张真人便有些着急起来,那种想证明自己可以的着急。

    “虽然我看不清,可我真的会看啊。”

    他着急起来,似乎更好看了些。

    沈冷叹道:“好吧好吧,你会看。”

    想着陛下或是已经下朝归来,从前边未央宫大殿到保极殿东暖阁也就是走几步路的事,自己可别耽搁了,所以起身准备告辞。

    他刚要走,小张真人却一把拉住他:“你等下,面相我看不清,可命相我算得清啊。”

    小张真人似乎是怕沈冷觉得他吹牛:“你把生辰八字告诉我。”

    沈冷真的很想告诉他,奈何他不知道。

    具体哪天什么时辰他出生的,他又怎么说得清楚,连沈先生也就依稀记得那是哪天,时辰自然不知道,沈先生后来查过珍妃生产的时辰,奈何又不敢胡乱告诉沈冷,以至于沈冷现在一脸茫然。

    “不知道。”

    “不知道?”

    小张真人有些急了:“那我怎么证明我真的会算命相?”

    沈冷:“等我以后问了再来找你。”

    小张真人模模糊糊的看到沈冷要走,一把抓住沈冷的衣服:“站着别动。”

    他抓着沈冷的手摸了摸,脸色大变。

    沈冷:“你是......在摸骨?”

    小张真人点了点头:“是。”

    沈冷有些紧张起来:“看你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对劲,是不是摸出来什么......”

    小张真人:“你掌心怎么有这么厚的茧,常年握刀?”

    沈冷嗯了一声,长出一口气,心说还以为你真的能摸出来什么。

    小张真人又捏了捏沈冷的手背:“感觉皮肤也不是很好,有些粗糙啊,我这里有自己配的膏露,我给你一些,你回头每天早晨洗完手后抹一些,用不了十天皮肤就会变得好起来。”

    沈冷:“龙虎山上学问这么杂的吗?”

    小张真人脸一红:“习惯习惯......龙虎山下经常有姑娘上来求教,只要一摸手,就想到了卖膏露......”

    他从自己袖口里摸出来一个小瓶子:“这个送你了,是我亲手配的。”

    沈冷:“真人都看不清楚,怎么配药膏?”

    “闻啊。”

    小张真人一脸得意:“我鼻子好使。”

    沈冷:“我怎么依稀记得,真人是要摸骨来着?”

    小张真人脸又一红:“其实......摸骨是骗人的。”

    沈冷:“谢谢真人的坦率,我还有要紧事,先走一步。”

    小张真人哦了一声,松开沈冷的手,抬起来手想理理自己的头发,沈冷往前走,他的手就触碰到了沈冷的胸口,小张真人楞了一下:“这么硬实。”

    沈冷加快脚步,逃一般的离开了奉宁观。

    小张真人在沈冷走了之后长出一口气,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他也看不清楚,也不是真的在看自己的手,想到自己刚才发现的什么,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书上没有骗我,那么他就应该很了不起,可不能随便说出去,会害死人。”

    他摇了摇头:“书上可能都是骗人的,连师父都是骗人的。”

    东暖阁。

    皇帝回来的时候见沈冷在外边站着,不由自主的嘴角微微勾起:“等了朕一会儿了?”

    沈冷俯身:“臣也才到。”

    “进来说话。”

    皇帝大步走进东暖阁,他走路步伐很大,虎步龙行,这是当年在军中养成的习惯,哪怕已经做了二十年皇帝也改不了,总是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

    进了屋子坐下,皇帝习惯性的翻开桌子上已经堆起来很高的奏折,这些还都是内阁的人筛选过的,大宁如此之大,若是雪片一般来自各地的所有奏折都由皇帝一人批阅,怕是整天坐在这一动不动也看不完。

    “对你们几个的赏赐,朕昨夜里思考了很久。”

    皇帝一边看着奏折一边说道:“你和以往参加诸军大比的人有些不一样,你现在已经是从四品,再迈一步,就是正四品威扬将军,大宁立国数百年来,不算开国时候,还没有一个人十九岁就做到正四品将军的,所以朝臣们说不能赏赐太过,朕在朝堂上和他们吵了一架,总算是帮你吵回来了。”

    “明天旨意就会给你,从明天开始你就是大宁正四品的将军,各卫战兵将军是正三品,你已经走的很快,很急,但朕希望你能走的更稳。”

    “臣明白。”

    “你已经是三等伯,上轻车都尉,但诸军大比不计入勋爵,所以这些没法动。”

    “臣已经很满足,谢陛下恩赐。”

    “嗯,知足就好。”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诸军大比已经结束,你在长安城里也不能停留太久,朕本来想着,留你在京城里做事,可那样你这一身本事就算是废了,就算是把你留在甲子营,也一样没多少用武之地,所以你还是回水师去吧,争取在明年七月之前将南疆的事帮着庄雍都理清楚。”

    “臣遵旨。”

    “听说昨夜里你做了一餐好饭,叶流云他们吃的都没了样子。”

    沈冷笑:“是叶先生他们都饿了。”

    “朕其实之前还有些担心,你太年轻,上来的又太快,怕你心性不稳,朝臣们和朕吵架,也不是针对你,他们其实是好意,怕你稳不住会摔下去,现在看来,你少年老成,能让朕放心不少......所以有件事朕还是打算交给你来做。”

    “请陛下吩咐。”

    “朕打算将水师拆分,如今水师规模已经足够大,所以朕打算拆分成三支,主力水师,就定名为大宁南海水师,七成的战舰都留在南海那边,另外两支,一支为巡江水师,从水师分出来两成战舰,交给海沙带着,第三支水师定名为巡海水师,分出一成战舰,再加上水师之中六成的运输船。”

    沈冷脸色一变,这似乎有些不对劲。

    七成战舰留在南海自然是为了继续巩固海疆,求立未平,窕国不稳,留下七成战舰在求立北方牵制求立水师,而大宁那数卫战兵,以及被征服的窕国军队协从,自南向北猛攻,灭求立只是时间问题,沈冷坚信如求立那样的国家,不可能在陆地上挡得住大宁虎狼。

    而另外一支巡江水师的职责,其实就是当初南平江水师的职责,巡守大宁内陆诸河道,这是必然要做的事,所以也不足为奇。

    奇怪就奇怪在这第三支水师,只留一成战船,却带走五成运输船,规模很大了。

    北疆!

    沈冷的心里一震。

    陛下想着的果然还是北疆,破窕国,求立,令南理臣服,到时候就有大量的物资从这三个海外之地运往大宁,皇帝没打算如灭南越国时候那样,以大宁的国库贴补南越,将南越变成了平越道,皇帝是打算用窕国,求立,还有南理三国倾国之力,应付北疆之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