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荀直点头:“你要试我到底是不是真心要归顺黑武,所以才把我带到这个地方来,又故意让我看到柳青颜,算是警告也算是试探,此时再把这里的人杀光,无非还是害怕我就算到了黑武也没准想办法把这里的消息传出去,我无所谓,死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你杀你的,快些杀完,快些赶路。”苏启凡笑了笑:“先生倒是豁达。”
荀直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不多时,那些武者从裂缝里一个一个鱼贯而出,身上刀上都是血。
苏启凡看向领头的那个人吩咐道:“送先生出关,我还要回长安,有些事还没有做完......见到汗皇陛下之后替我禀告汗皇,就说我会在长安城里策应,总是不能让宁人家里安稳。”
那人垂首:“一先生放心,我们会把荀直先生安全送到内院面见陛下,也会把一先生的话带到。”
苏启凡嗯了一声,又看向荀直:“祝先生一路平安,愿你我后会有期。”
他抱了抱拳,独自一人下山去了。
十天后,赤水。
巡海水师的船队转入赤水之后一路向北,这几年来,为了能让水师及时支援北征大军,辽北道征召数十万民工,将赤水与大柳河打通,开阔水路,耗时四年,让船队可直达瀚海城,这四年来,数十万大宁工匠轮番上阵把大军北征把最重要的一条水路疏通出来,至此,大宁的水师在内陆河道可通达南北,再无阻碍。
皇帝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风光,看起来心情不错,已经到了三月下,赤水两岸的百姓们都在忙着耕种,一派欣欣向荣,皇帝年少时领兵,曾经数次带着队伍在赤水河岸边的官道上经过,三十多年后,皇帝再看现在这赤水两岸,心中难免有些不平静。
沈冷从船舱里出来,把手里的披风递给代放舟,代放舟反应过来,轻手轻脚的国去把披风给皇帝披在肩上。
皇帝抬起手指了指远处:“朕曾经在那个地方休息过,还记得高坡后边有一座小道观,朕进去讨水喝,曾和那小道观里的道人聊过,转眼间几十年过去,那山坡不变,道观却已经破落了。”
沈冷道:“道人们应该是换了地方。”
皇帝摇头:“那几个道人清正,不开香炉,不收香火,日子自然过的不舒服。”
沈冷道:“所以道宗受人敬重,臣听闻黑武的剑门,在黑武各地都有宗庙,每县都有,多的地方大一些的村镇都有,这些剑门宗庙的人霸占土地,而且无需向黑武缴纳赋税,田产归他们自己所有,百姓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的宗门,表面上人人敬畏,可实际上,那只是害怕,宗门特权犹在朝廷法度之上,黑武内乱是早早晚晚的事。”
皇帝嗯了一声:“所以朕很尊敬老张真人。”
他看了沈冷一眼:“你应记住一件事,百姓们对宗教的信仰,往往是因为对国家对朝廷失望,若国足以让民安,国便是民之信仰。”
沈冷垂首:“臣记住了。”
皇帝道:“可是民心善变啊......楚时候,三征渤海,以至于国力凋敝民心浮荡,楚皇又不思悔改,三征不下,还要第四次征讨,加征粮草赋税,激起民变,楚那时也算富足强大,亦有数百年稳定基业,可还是亡了......所以对黑武这一战,兵部推演要三年,朕不敢打三年,哪怕对黑武之战所需物资储备用的都不是国库的东西,朕也不敢。”
沈冷道:“臣知道。”
皇帝看向沈冷:“你有很多长处,也聪明,可举一反三,可朕知道你胸无大志,无大志便目光短浅,朕希望你能看的远一些。”
他想把后边的话说完,可是忍住了。
二皇子李长烨年纪还小,需要沈冷这样的人帮他看得远一些,沈冷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贪恋权势,而这恰恰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皇帝深呼吸,似乎闻到了田野香。
“朕多希望,百姓们可以一直这么安逸。”
与此同时,北疆,瀚海城。
数十万大军云集瀚海城,与黑武一战一触即发,黑武南院大军也严阵以待,为了这一战,双方都已经将能准备的全都准备好了。
北疆大将军武新宇从外边巡视归来,推开门,他书房里挂着的那把剑随即映入眼帘,那是唐狠离开的时候留给他的,唐狠奉诏南下,如今已经是大宁立国以来第一位战兵女将军,武新宇很替她高兴,可是唐狠离开之前却问他一句话,这句话依然在武新宇脑海里萦绕,久久不散。
“你若让我留下,我可去甲卸兵,做个普通的女人。”
武新宇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看着那把剑,仿佛看到了带着些怨恨离开的唐狠。
“这一战生死无判,你留下不如离开。”
武新宇过去把长剑摘下来,取了一块手帕把剑抽出来擦拭,刚坐下没多久,外边一个高高大大的人跑进来,一进门就开始抖,武新宇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的问道:“你为什么要抖?”
进来的大胡子一脸疑惑:“身上都是落雪,不抖怎么行?”
一边说着一边抖,抖的脸上的肉都快甩出去了。
武新宇道:“为什么你不把外套脱了抖,而是人抖?”
大胡子楞了一下,想了想:“有道理啊。”
武新宇一叹:“你除了在制造火器的时候聪明,其他时候都很蠢。”
大胡子把外套脱下来,抓着开始甩,人家是上下抖,他是横着甩,把衣服甩出去又拉回来,啪的一声,衣服甩在他自己脸上,半边脸很快就红了,大胡子一脸不开心:“这办法一点也不好。”
他穿上衣服走到武新宇身前:“沈将军是不是要来了?”
“沈将军不来瀚海城,他要去息烽口。”
武新宇道:“怎么,有事?”
“有!”
大胡子认真的说道:“如果沈将军要来瀚海城,那我就在这等他,要是沈将军不来,那我就去息烽口找他。”
武新宇笑问:“我待你不好?为什么你这么想去找沈冷。”
“他还欠我工钱。”
大胡子说道:“欠了这么多年了......”
武新宇沉默片刻后说道:“沈冷把你留在大宁,我知道你觉得他是你的恩人,你想去息烽口,我准了,你回去收拾一下东西,我派人护送你去,不过有一样,临走之前你把所有事都要安排好,大战在即,你的弩阵车不可有失。”
大胡子一拍胸脯,拍的太用力,疼的又揉了揉。
“大将军放心,弩阵车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用,我的几个徒弟也都已经出师,有他们在没问题的。”
他看向武新宇,讪讪的笑了笑:“大将军,我这几年的工钱一直都没领过,反正有吃有穿也花不到钱,可是我要去息烽口了,得带着钱。”
武新宇笑问:“息烽口大营也有吃有穿,一样花不到钱,你带钱做什么?”
“请沈冷喝酒。”
大胡子道:“好好喝一顿酒,然后问问他,答应我的事什么时候能做到。”
武新宇一怔:“沈冷答应你什么了?”
大胡子低着头沉默很久,语气有些悲伤的说道:“我想让家乡的人像宁人一样活着,沈冷说,他会带兵去把那些该死的贵族都杀了,让我家乡的人过上宁人的日子。”
武新宇心里一动。
大胡子看着武新宇认真的说道:“这是沈冷答应我的,我想去问问他有没有忘了。”
武新宇点头:“我让人把你的工钱给你送过去,都给你存着呢。”
他起身,把自己的佩刀摘下来递给大胡子,大胡子下意识的接过来:“大将军这是何意?”
武新宇肃立,行礼:“我代表北疆将士,谢谢你。”
大胡子也连忙站直回礼,啪的一声,忘了手里的刀,刀柄敲在他鼻子上,他啊的喊了一声,一摸有血,眼睛都瞪大了:“见红了!”
这一嗓子喊的,鬼哭狼嚎一样。
大将军门外的亲兵都愣了,心说这是怎么还见红了?
第八百三十章
遇
北疆廷尉府百办于连牵着马走到大胡子面前笑道:“大胡子,就这么离开瀚海城心里没有不舍?好歹在这生活了几年了,我不信你没感情。”
大胡子摇头笑道:“瀚海城就好像我的家一样,我怎么会不想,我又不是去了息烽口就不回来,我爱死这里了,哈哈哈哈。”
于连也笑:“你这家伙可得早点回来,我在瀚海城给你当保镖已经好几年,你要是不回来了我还有点别扭。”
大胡子实在太重要,廷尉府特意调拨了一位百办加上二十四名廷尉保护他的安全,如果他的存在被黑武人知道了,只怕会千方百计的把他抢走,若是不能抢走也会千方百计的杀了他。
“嘿嘿,老伙计,你离不开我了?”
大胡子用肩膀撞了于连一下:“我可记得,刚刚把你调过来的时候你很不乐意,觉得我不顺眼,看着我吹胡子瞪眼睛的。”
“我堂堂廷尉府百办保护你这么一个男人,我怎么可能乐意,要是个妞儿还没准开心呢。”
大胡子嘿嘿笑:“长我这样的妞儿也行?”
于连白了他一眼:“滚滚滚......你这样的要是妞儿还不如是个男人呢,谁娶了你把胡子剪剪都能蓄窝了,再说了,你那时候整天闹脾气喊着找沈将军,好像沈将军是你爹一样,跟个离不开爹娘的娃儿似的。”
大胡子道:“那也是你先看不上我的,你嫌弃我不洗澡。”
“你爱洗澡了还是怎么的?”
“这地方太冷了,洗澡就是受罪!”
大胡子愤愤不平的说道:“在这洗澡,水浇在身上,往下流到哪儿就快冻到哪儿了,在我的家乡我没有见过雪,到了这没有一天见不到雪,我也不理解你们,一群人脱光了膀子用雪擦身子,好受?”
于连:“你懂个屁,那才叫舒坦。”
他弯腰从地上抓了把雪塞进大胡子脖领子里,大胡子嗷的一声跳着躲开,脖子里的雪很快就化成了水,凉他的上蹿下跳,于连和手下的廷尉们哈哈大笑。
他们刚来的时候确实心有抵触,动用廷尉府这么多人保护一个番邦大胡子,他们不乐意,可是军令如山,不乐意也要执行,一开始于连没给大胡子什么好脸色,在边军看来,所有的番邦都有可能是敌人,况且因为和吐蕃人一战,宁人对西域来的人都没有什么好感。
大胡子单纯,像个孩子,只要让他研究火药就行,反正在他看来这些宁人也就沈冷待他好,其他人他也不在乎,可是后来彼此熟悉了,关系越来越好,于连他们这些廷尉府的人仗义,有什么好东西都会送大胡子一份,大胡子常说,自己是第一个征服了大宁男人的男人。
“不把你当兄弟了!”
大胡子一边抖着自己的衣服一边喊了一声,然后猛的弯腰抓起来一把雪朝着于连冲过来,结果脚下一滑,整个人趴在地上,脸型都在雪地上印出来了,于连哈哈大笑,过去一把将大胡子拉起来,大胡子趁机把手里的雪扬在于连脸上,笑的跟个二百五似的,还一脸得意。
“看到了没,这是我的妙计,我要是不摔倒能成功偷袭你吗?”
于连摇头叹道:“像你这么傻的人不多了,稀有物种。”
大胡子反正觉得自己没吃亏,起身打了打身上的雪:“咱们走吧?”
于连上马:“走。”
数十名廷尉也上马,保护着大胡子出了瀚海城兵营,按照计划他们要走一段日子才能到息烽口,算计着,大概和沈冷到息烽口的时间也差不多,得五月了。
“大胡子。”
于连看着大胡子背着的那个包裹:“鼓囊囊的全是银子,这一路上兄弟们吃喝都全靠你了。”
大胡子摇头:“不行不行,这银子我得交给沈将军,我得让他帮我在长安买一个院子......以后等沈将军带兵把我家乡的那些坏人都杀了,让我的家乡也变成宁地,我还得回来呢。”
“大胡子,你家乡都变成大宁的领地了,为什么你还要回来?”
“你不知道。”
大胡子一脸的嫌弃:“我家乡的人根本不讲卫生,用手抓着吃饭,他们完全不懂应该用筷子!用筷子!而且我家乡那边哪有这么多好吃的,哪有我最爱的辣子鸡丁,红烧肉,蒜泥白肉,鱼香肉丝......”
大胡子居然把自己说的流了口水,于连他们又被逗笑了。
“还是要回来的,我还想娶个宁人姑娘呢,以后有了孩子我连名字叫什么都想好了,大将军武新宇给我取了一个宁人的名字叫胡多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胡多多,但是这名字不错,多多比少少好,是吧?我喜欢大宁,喜欢宁人的名字,我希望将来大宁可以一统天下,我儿子就叫胡一统。”
于连都想捂脸。
他心说大将军给你取名叫胡多多,就是因为你胡子太多啊......
几十人的队伍出了瀚海城之后往东边走,官道宽阔平坦,马蹄子在官道上飞驰而过将雪踢上半空,大胡子骑马倒是没问题,不过骑得时间久了之后就受不了了,纵马奔行了一个多时辰之后队伍就得减速,不然的话战马也受不了,正好一个时辰经过小镇子,众人下马休息一会儿,也需要给马喂一些草料,镇子里有茶摊,过往的商队休息的时候都要加喂草料,所以这不起眼的茶摊其实赚的银子并不少,前院是客房可以休息,后院堆着不少草料。
众人下马之后,茶摊老板一见是廷尉府的人立刻就迎了上来,外面风大,把人请到前院正屋里坐下然后就去泡茶,战马都拉到后院喂料。
大胡子怀里紧紧抱着他的包裹,这些银子是他要在大宁安家置业用的,于连自然看得出来,大胡子是真的很想很想做个宁人,一个真真正正的宁人。
他伸手比划了一下:“大胡子,你应该把胡子剃了,这样看起来好点,你见哪个宁人留你这样的大胡子的。”
大胡子摇头:“那怎么行,没有胡子还叫男人吗?”
于连凑近了问他:“你留胡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太丑了?”
大胡子撇嘴:“我俊美的能让你嫉妒,小时候我蹲在河边,河里的鱼都被我容颜美死了。”
于连笑道:“你们家里是特么遍地沙漠吧,哪里来的河,你倒是把胡子剃了让我看看你有多俊美。”
大胡子想了想:“等我什么时候找到了一个愿意嫁给我的姑娘,我就把胡子剃了,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有没有说谎了,我可好看了。”
于连笑着摇头:“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一定到场。”
众人在茶摊休息了一会儿,吃了些东西,马也吃饱了,于是结算了茶钱继续上路,茶摊的老板说什么也不收,于连把银子放在他家门口,他朝着茶摊老板喊了一声:“等我回来的时候还到你家喝茶,银子收下,下次多准备点好吃的就行。”
茶摊老板看着队伍呼啸而去,使劲儿的挥手。
离开瀚海城之后一路往东,昼行夜宿,连续走了三四天之后大胡子就快崩溃了,哀求于连找个地方先休息一下,屁股都被磨的破了皮,疼的他受不了,不光是屁股,大腿里边也一样磨破了,他又不常骑马,哪里能知道骑马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威风。
可是北疆这地方人少,尤其是靠近边疆村子都不见几个,有时候跑上一天都看不到个人,没奈何,大胡子只好同意了于连的办法,找个没人的地方他自己抹上点伤药,白山山脚下林子连绵不尽,大胡子誓死不让于连跟着,在他看来屁股是神圣无比的东西,怎么能随随便便给于连他们看。
拿着伤药他卡着腿走进林子里,那走路的架势就好像两条腿中间夹着个大球似的,于连他们看着就笑,有人说从大胡子现在走路的时候腿卡开的这个弧度,就能精准推测出他骑的马胖瘦。
好一会儿不见大胡子出来,于连指了指,有几名手下随即下马往林子里过去,刚走到林子边缘处就看到大胡子从林子里冲出来,几个斥候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大胡子一把将人扑倒在地,身后几支弩箭飞了过去。
于连眼神一凛,从马鞍一侧把连弩摘下来,另外一只手抓了刀,两息之后,已经带着人冲到林子边缘处,里边追杀大胡子的人似乎也没有想到外边居然这么多廷尉府的人,显然愣住了,他们互相看了看掉头就跑。
于连看了大胡子一眼:“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看到一群人要从林子里路过,我蹲在那给屁股抹药呢,看到一群人披着白色的披风带着刀经过,看样子不像是咱们的边军,我没敢出声,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我屏住呼吸,结果屏的劲儿大了......屏出来了个屁。”
大胡子一脸懊恼:“然后他们就追我,一路追我。”
于连一摆手:“你们几个护着大胡子,到空旷的地方去,其他人跟我进去看看。”
林子里边,一群人聚在一起,为首的那个人看了荀直一眼:“运气不好,居然遇到廷尉府的人,荀直先生一会儿只管跑,我们有人接应,只要不惊动了边军就能出去。”
那人把围巾上脸上拉了拉:“廷尉府的人不好应付,那是一群疯狗,全都小心点!”
荀直站在那往林子外边看了一眼,手下意识的摸了摸藏在怀里的毒药。
第八百三十一章
别放他们走
保护大胡子去息烽口的廷尉府廷尉一共有二十五人,包括百办于连在内,因为大胡子在林子里的意外发现,这二十五个人不得不分开,八个人留下保护大胡子,十六个人跟着于连冲进林子里边,在冲进去之前,于连回头喊了一声:“别乱动,在空旷处等着!”
喊完这句,人已经进了林子里。
林子深处,退回来的黑武密谍将被廷尉府发现的事急切的告诉了他们的首领韩东原,这个来自渤海国的男人自小在黑武接受训练,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成为了一名顶级的密谍,连黑武青衙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这个人有着渤海人骨子里的阴狠,也有了黑武人骨子里的傲慢,先天和后天的东西融合在他身上,让他变成了一头野兽。
“林子外是旷野。”
韩东原沉思片刻:“距离最近的宁人村落至少有一天的路程,距离最近的宁国边军更远......荀直先生,你和我的手下只管往前走,只要不惊动边军就不会有事,宋再喜,朴南成,你们两个带二十个人跟我留下,于载年,你带几个人护着荀直先生继续赶路。”
韩东原把连弩从腰畔摘下来:“这些廷尉府的人犹如跗骨之蛆,不杀掉的话他们会一直跟着,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对手啊。”
他摆了摆手,两个手下带着二十名密谍分散开,藏身于密林草丛之中。
于连带着人顺着林子里的脚印往前追,跑出去大概几十丈后停下来往四周看了看,举起拳头,所有人都跟着停了下来,远处视线可及的地方,可以看到地上的脚印变得分散起来,于连的手往后摆了摆,廷尉们开始戒备着缓缓后撤。
他们吃亏,非但人数少,而且他们还是一身黑衣,在这样的环境下太容易被对方发现,而大胡子说过,那些敌人都披着白色的披风,爬伏在雪地上很难察觉,地上分散的脚印让于连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他的手往地上指了指,所有人注意到了地上分散的脚印,然后于连又往四周指了指,廷尉们随即将连弩挂回到腰畔,从背后将硬弓摘下来,原本廷尉不是每个人都配备硬弓,连弩才是标配,可是在北疆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廷尉府的人在装备上也不得不补充。
前边林子各处,藏着的黑武密谍等着廷尉府的人进入连弩射程之内,他们已经分别瞄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廷尉府的人靠近,他们能在几乎同一时间把目标放倒。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渤海孩子被黑武人挑走,而这些孩子要想活下来并不容易,平均十个孩子最终能够成为黑武人眼中合格的密谍最多只能留下三个,淘汰者死,所以活下来的渤海人每一个都很强,他们的训练环境比廷尉的训练环境要恶劣的多,所以也更狠。
他们有自信,在他们瞄准了目标之后,几乎等同于宣告目标死亡。
可是廷尉并没有靠近,韩东原轻轻的分开草丛往对面看了,廷尉府的人已经全都转到了树后,也就是说他们的埋伏被廷尉府的人察觉了。
韩东原举起手刚要打一个转换位置的手势,对面,十几个廷尉忽然从树后转出来,每个人瞄准一个地方,迅速发箭,硬弓的射程比连弩要远的多,而所有廷尉每个人通过观察远处地上脚印的痕迹基本确定对方藏身的地方,十几个人同时发箭,片刻之后草丛里就传来一声一声的闷哼。
这和盲射无异,可依然有四五个黑武密谍中箭,随着惨叫声出现,黑武人的埋伏也失去了意义。
偷袭与反击,主动与被动,互换的如此迅速。
于连射中了一名藏身的黑武密谍,但他无法确定是否直接将敌人射死,又连发了几支羽箭后,对面的人已经转移了位置,暂时失去目标。
“护!”
于连喊了一声,把硬弓扔在地上,重新换了连弩在手。
随着他一声喊,十余名廷尉从树后出来,硬弓拉开瞄准前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就会发箭,而于连则带着四五名廷尉端着连弩开始往前压,他们的身子弓着,双手端着连弩,这样的前进方式,抬起的双臂可以挡住胸口重要位置,而连弩又能挡住脸,这是廷尉府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
于连带着四五个廷尉往前突进三四丈远后停下来,依靠大树挡住自己,他深呼吸,然后朝着身后招手,后边负责掩护他们的十余名弓箭手开始往前压,等到弓箭手压到他们身后,于连带着人继续往前突进。
噗噗噗!